主 页 查经记录-歌罗西书  
 

歌罗西书——基督的丰盛1:19、2:9

课程简介
歌罗西书是保罗书信里哲理性和护教性最强的一卷。通过什么是丰盛?从哪里得丰盛?怎样方能得丰盛?使本书不但在圣经里成为信主后继续追求得丰盛生命的关键一卷,而且因有很多针对性的教导,也使本书成为最早针对“福音哲理化”错谬作争辩的护教书。

一、总论。

1、关于歌罗西教会。
1)2:1当时保罗还没有去过歌罗西,那里的教会乃是由以巴弗建立并牧养的;他正在保罗身边。4:12-13从保罗对他的评语,可以知道这是一位忠心爱主的基层同工。
2)4:15-16 歌罗西紧邻老底加和希拉波立,保罗不但另有信给老底加教会,要他们相互传阅,而且就是这封信,口气也包括是对老底加信徒说的。2:1可见这两地教会不但交往频繁,而且情况类似。
3)启3:14-22 我们结合歌罗西书的内容,可以更容易明白老底加教会的光景;而我们对老底加教会的查考,也可以帮助了解歌罗西教会的问题。
(1)自以为富足(学识丰富),实际却是眼瞎贫穷,既不认识真理,也不认识自己。
(2)自以为一样都不缺,却不知耶稣还被关在门外(在门外叩门),独缺耶稣;成了一间没有耶稣的“教会”,人的智慧知识,代替了圣经里以主为中心的教导。
(3)启3:14耶稣特别指出,他是“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保罗对歌罗西教会也有同样教导,耶稣是元始。西1:18(原文都与“太初”同字。约1:1)不但提醒这两地教会应当在凡事上尊主为大为圣,而且强调耶稣是一切之首、之始、之初。这正是初期教会异端妄图贬低耶稣的关键错谬。

2、写作背景。
1)2:20-21福音在传播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挑战,是来自民间传统文化。任何荒谬内容,一经披上文化遗传外衣,就容易得到社会大众肯定并传承,即使荒谬可笑,也照样被人接受;若指出它的错,还会被指责为反文化、反传统。以至这成了教会中异端邪说惯用的伎俩,在文化传统名义下,公然向福音纯正信仰挑战。歌罗西教会的情形,正是这样一次交锋的具体反映。
2)2:2-4当时在歌罗西教会中,正有花言巧语的谬论在迷惑人。我们从保罗多次强调神的丰盛全在基督耶稣里,不在人的理学(哲学)和遗传,可以知道这迷惑人的内容,乃是关于信主后如何得“丰盛”的两条道路之争;是靠人的智慧理学(文化传统),还是继续在基督耶稣里追 求。2:9-10
3)约10:10“丰盛”的意义,在信仰的范围,乃是要得丰盛生命;也就是信主后的进一步追求。加拉太信徒的问题是想“靠圣灵入门,靠肉身成全。”加3:3 歌罗西信徒的问题则是想“靠圣灵入门,靠智慧丰盛”。想用人的智慧知识和文化传统,作取得进一步“丰盛”的途径。本书内容则明确指出,离了基督就没有丰盛可言。彼得后书对什么是丰盛,有十分具体的介绍。彼 后1:5-8
4)2:8-10理学(哲学)的原意是“爱智”,通过追求智慧知识达到光明境界,成光明之子。当有这类“学士”信主后,感到福音的内容太过粗浅,必须使之学术化、哲理化,才够得上和希腊哲学对话的水平。保罗严正指出,人的理学(哲学)或文化遗传,只是虚空妄言,达不到任何实际目的(哲学只提出问题)。福音通俗易懂,才可能救万人,正显明神的丰盛。

3、徒17:22-31从保罗和雅典两门学士(哲学家)的争辩中,看希腊哲学的贫乏。
1)希腊哲学的观念。
(1)罗马征服希腊,但希腊文化征服罗马;在当时世界,罗马是政治军事中心,雅典则是文化学术 中心。保罗在雅典和希腊学士的争辩,是福音和希腊哲学首次正面交锋。
(2)希腊哲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探索,不是信仰具体内容,并没有如圣经这样明确的标准道理。它包括很多不同学派;通过不断争辩(说说听听)开阔思路,加深认识。徒17:21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希腊哲学到底讲些什么,更不需要以他们的课题来规范福音真理。
(3)保罗当时只是从雅典所见到的一些现象提出质疑;重点是在正面传讲基督复活之道,并没有对希腊哲学作全面探讨。为我们今日作护教,指出正确的辩道方向。
(4)凡事信有鬼神,筑坛敬拜;自以为有智慧知识,其实还是脱不了迷信愚昧。
(5)此外有更高层的神,是人无法认识,高不可攀,远不可及的;间接承认人智慧知识的有限。(未识之神)
(6)17:28-29人由神所生(原文作族类,不是指“重生”);意思人有与神沟通的潜质。通过对智慧的运用,知识的追求,就有可能进入光明(神)境界,成光明之子。这是哲学的最终目标,也是造成哲学家狂妄自大的地方。
(7)保罗简单指出他们认识的矛盾和肤浅。如果神是人运用智慧追求的目标,就不应是人智慧的产物(偶像);如果神是天地的主,就不需受人手服侍(筑坛献祭)。

2)福音真理的内容。
(1)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独一的神,独一的创造者。(不同于希腊哲学崇尚的二元论,我们在下面论到诺斯底主义时再作解释。)
(2)神虽是天地的主宰,却不是高不可攀;乃是离我们不远,愿意我们认识他的。(针对未识之神,什么才是真智慧?)
(3)神对人关怀备至,是和人有直接密切关系的。不但赐我们生命,也赐万物给我们享用。这世界是神造给人居住的。赛45:18(物质的本质并非是恶的)
(4)神无所不在,所以不住人手所造的殿;无所不能,所以不用人手服侍;无所不知,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
(5)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神爱人没有偏心,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是因自以为有智慧知识,就是高人一等的光明之子。约7:49)
(6)神愿意人寻求他。人通过揣摩思想,是有可能认识这位神的;从而敬畏他,寻求他,仰赖他。(自然启示。罗1:19-20)
(7)神借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更是直接启示人,应当相信这位基督;他从死里复活,正是要给人作信他的凭据。罗10:9
(8)耶稣从死里复活,也是提醒人应当悔改;因为有复活,就有公义的审判。(与希腊哲学不信复活针锋相对。徒17:32)

二、简单介绍初期教会受希腊哲学影响的两个异端。
保罗在歌罗西书里争辩性的教导,除指出把福音学术化,接受希腊哲学思想影响的错谬外,也有从对基督的全面认识,驳斥对基督神性和人性错谬观念的针对性内容。这正是初期教会两大异端的关键问题,都是希腊哲学思想渗入福音纯正信仰造成的后果。

1、诺斯底主义。
这是教会里最早产生的异端,是希腊哲学二元论思想影响福音真理的反映;福音开始传播后,就
面对这一当时社会上最强大传统文化思潮的侵蚀挑战,要想以希腊哲学的思想方法来解释福音真
理。
1)“诺斯底”的意思是“灵智”,它不是一个学派,而是一种模糊在灵感,通灵之间的思维模式;是当时希腊哲学各学派在作宇宙观探索时,普遍采用的思维方法。它最主要的理念就是二元论。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灵界与世界,精神(知识)与物质,灵魂与肉体(肉身),彼此对立依存。
2)圣经里有提到神和魔鬼,光明和黑暗,善与恶,但不是对等的二元,更没有“二元论”。
(1)惟有神是善的,可10:18偏离神(正路)就是恶。罗3:12魔鬼是最初偏离神的,约8:44是一切罪恶的根源。约壹3:8但恶不是独立的元,乃是偏离神的行为(罪的原意)。所以善恶不是二元,不是如两幢房子,乃是一幢房子的屋内和屋外。
(2)耶稣是光,跟从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走。约8:12可见光明和黑暗(不是物理现象的光暗)不是两个独立的元,而是对主耶稣两种不同的态度。不存在光以外另一个独立的黑暗“元”。
(3)魔鬼原是神造的,只因背叛神而堕落成魔鬼;在神国度里掀起一阵短暂的逆流,最终被丢进火湖。路10:18虽然他背叛神,却从始至终都在神权之下;并非如二元观念,要到最后,才是光明胜过黑暗(现在还在对峙中)。
3)二元论崇尚精神思维(唯心),人借对智慧知识的追求,可以进入光明灵界,成为属光明、属善
的;同时贬低物质肉身(唯物),是属黑暗、属恶的。当这一观念渗透进福音的内容时,就产生
以下的谬论。
(1)由于善恶彼此对立对等,相互依存,所以神和魔鬼对等,魔鬼不是神造的;神不是独一的,而是有善神和恶神。
(2)由于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是彼此对等的二元,那么恶和黑暗也必有“恶”的创造者,就是魔鬼。物质世界是属恶的,所以魔鬼是这世界的创造者。创造者不是独一的。
(3)由于肉身是恶的,“道”不能成肉身;约1:14所以耶稣不可能是神来作人。耶稣如果是神,就只能是神灵显现。约壹4:2-3 或者耶稣只是人,不是神,后来才成为神。约壹5:10 耶稣更不可能既是完全的神,同时又是完全的人。约3:13 我们从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里的这些针对性驳斥,可知这一异端在第一世纪末,已经严重侵入教会,迷惑许多人。歌罗西教会的问题,正是这一异端思潮的早期反映。
(4)由于否定肉身,就发展出苦待己身的禁欲主义,错把肉身当肉体。在雅典和保罗争辩的以彼古罗学士,犹太人中严谨的法利赛教门,中世纪的苦修士,都受这一观念的影响。
(5)从否定肉身,又发展出另一类因蔑视肉身而纵情肉欲的享乐主义;错把肉体当肉身。今日肉体情欲的罪恶行径,只是属于身体躯壳的行为,并不影响灵智的追求。这一观念在犹太人中的反映,就是撒都该主义;他们不信复活,不信将来有审判。太22:23与保罗争辩的斯多亚学士中,有持这一观念的,也有持前一种观念的。
4)西2:20-23,3:5-10保罗在信中对这两种相反的人生观,都有针对性的驳斥;放纵肉体败坏是
不容许的,克制肉身(应当克制的是肉体)的做法,则是毫无功效的。

2、亚流主义。
它主要的论点,就是从否定基督的神性,进而否定独一真神的“三而一”神性;而且如果基督没
有“神性”,自然也就没有“神人二性”。虽然亚流主义是第三世纪才出现的异端之道,但我们
从歌罗西书内保罗针对性的内容,可以知道这类思潮,早在初期教会就已经存在。
1)西1:15-22 保罗在本书论到基督神性和人性的教导,是他各卷书信里最详尽的(我们在后面会对这段经文作深入查考)。可见这一否定耶稣神人二性的观点,当时在歌罗西教会已有流传,以后更发展成亚流主义异端之道。
下面是几处反映神是“三而一”的常用经文,供大家参考。
创1:26、太28:19、林后13:14、林前12:4-6
2)公元三世纪时,亚历山大长老亚流明确提出,圣子不是独一真神,但地位超越人。这一观点遭到当时亚历山大监督亚他那修的严厉驳斥,在教会中引起激烈争辩。到君士坦丁作罗马皇帝后,召开第一次大公会议尼西亚大会,亚流主义被定为异端;大会并以信经形式,确立三一真神,基督神人二性的信仰。

     附录尼西亚信经:
我信独一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和有形无形万物的主。
我信独一主,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上帝而为上帝,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从童贞女成肉身,而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于上,受难,埋葬;照第三天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永无穷尽。
我信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他曾借众先知说话。
我信独一大公的教会;
我认使罪得赦的独一;
我望死人;并来世生命。 阿们

3)亚流主义虽被定为异端,这一思潮的流毒,在教会一直未能肃清。由于它一神一性的论点,符合人理性自发推导的思维逻辑,很多信徒在模糊中,会自然倾向“一神一性”的观念;以至长期 来,亚流主义的论点,不断以不同面貌在教会中出现,很容易就能在信徒中得到认同。今日海外的耶和华见证人(守望台),“地方教会”中的呼喊派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延伸。
4)更严重的是,今日这类异端,已披上“神学观”的外衣,公然进入教会,把真理和异端之间的争 辩,变成不同神学观之间的教义之争;甚至公然以“亚流主义”作神学招牌,在彼此接纳尊重的时代潮流下,得以在教会任意泛滥,祸害信徒。若有人坚持真理,斥之为异端,予以抵制,还会被指责为迂腐落伍,缺乏民主气息。

三、本书针对异端谬论的正面教导。

1、论基督。1:15-22
1)与父神。1:15“那位(爱子)是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
(1)是爱子。1:13独一真神却有父、有子。西1:3
(2)是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林后4:4不能看见却有“像”,可见不是物质概念的像,乃是本体的真像;来1:3是“同一”里的“另一”。约1:1、1:18
(3)是首生。父神和爱子之间的“生”,乃属神本体的奥秘,不是我们能明白和解释的。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首生不是首造;“生”之间是同等的,造与被造之间则不是同等的。
2)与万有。1:16-17(从15节末句起)
(1)1:15最后一句原文没有“在…以先”,只是“一切+被造”两个字;而且是阴性词(前面 “论基督”都是阳性词)。所以此句应和后面内容在一起,是16-17节论万有的题头。
(2)1:16“论一切被造: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都是借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爱子不 只是这世界的,乃是神全范围国度的创造者、掌权者、归依者。
(3)1:17他在万有之上(不是“先”,没有时间的比较),是万有的依存。
3)与教会。1:18-19(是首、是始、是源)
(1)是教会全体(身体)之首。林前12:27
(2)是教会之始。(“元首”启3:14,“初”启21:6)是教会的创始成终。来12:2
(3)是“出离死(权)”的首生,是复活的初熟果子。林前15:20
(4)应在(教会)凡事上居首位。我们所蒙一切恩典,都不能在基督耶稣以外。提后1:9
(5)1:19是一切“丰盛”的根源。我们得丰盛也不能在他以外。2:9-10
4)与救恩。1:20-22
(1)1:20是救主。因在十架流血舍命而成就神人间的和平。弗2:16-18
(2)1:22是人子。这救恩是耶稣(道)成肉身、钉死十架作成的。约1:14、51
(3)1:22是基督。他所作成的救恩,是人得以来到神前的唯一因由。
(4)1:21-22是主。要把我们圣洁没有瑕疵地引到神前。(丰盛的实际意义)

2、论复活。(出离死的首生)
1)1:18 基督是教会“出离死的首生”,是信徒复活(出离死)的开路者、领路人。
(1)我们对复活的理解,常停留在“自我意识”的恢复,指望神迹的出现。但圣经里论到复活,更着重在“出离死”的救赎,脱离死的权势和祸害。来2:14-15
(2)如果耶稣独自从死里复活(0450),那是一个神迹,但耶稣自己并不需要。而他和我们一同复活(0386);那是福音真理。他亲自去到阴间,把我们从死权下拯救出来。彼前3:19 这是福音真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出离死首生”的实际内容。
2)2:12、3:1本书另有两次论到复活,也都是特别强调因“与主一同复活”而生命改变,胜过死权。从这意义上,我们现在就已经在地位上,和主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2:6但要真正实际胜过死权,还需要努力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也就是本书第三章要告诉我们的中心信息,是我们信主后追求丰盛的实际内容。
3)由于把复活看作是自我再活过来的奇迹,导致人误以为需要借遵行遗传规条,作为换取这复活恩 典的条件。2:16-23

3、论生和死。(你们已经死了)
1)3:3到底我们信耶稣是得生、还是得死(0599)?答案是两者都是,既是得生,也是死了,是同时发生在我们身上不同方面的反映。
(1)约12:24一般对死(0599)的理解,是生命完结终止的代名词;但圣经对死的解释,却是生命的转换。死并不是使生命消失,而是使生命进入另一(更高)境界的途径。当信徒在地上死了,也就是活到主那里去了。即使不信的人死了,也是等候末日的审判,并不完结。
(2)罗7:2 死(0599)的另一个意义,则是“得到解脱”的途径。过去我们是活在各样罪恶中,如今因信 主就应当“死”了;也就是从这些罪恶辖制中得解脱。西3:7-8从地位上,我们信主后就“已经死了”;西3:3 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努力去“死”,活出具体脱离罪恶辖制的见证;正是接下来经文所提出的要求。3:5-9
2)1:22基督肉身受(经过)死,是另一个“死(2288)”字;这确实是指生命最终的结局,真实的死亡,因罪而来的灭亡。罗5:12 它在罪人身上的权势就是阴间;凡在罪权下的人,都被魔鬼拘禁在那里,等候最终和他一同灭亡(不是消失)。基督在作成救恩时,为我们肉身经过死(2288)。按他自己,他并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他是为我们才去到阴间,为要把我们从魔 鬼拘禁下释放出来。来2:14-15

4、论智慧。(属灵的智慧悟性)
1)1:9只有属灵的智慧悟性,才能满心(原文即丰盛)知道神的旨意。我们要达到信仰上的丰 盛,必须是用属灵的智慧悟性,不是用人的智慧悟性。
2)既有属灵的智慧悟性,也就有属世、属己的智慧悟性。前者是以神为中心、为目的的智慧运用,因此能明白神的旨意;后者是以己为中心,为出发点的智慧运用,即使想探索真理,也只是凭自我想象,无法按神的心意。

3)罗12:2人人都有智慧悟性,但信主前是属己的智慧悟性;信主后不是自然就会变成属灵的,而是需要经过心意更新而变化;也就是从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改变为一切以神为中心,尊主为大,讨主喜悦。这既是因主改变我们的生命,也需要自己有愿意献上为活祭的心志。

四、本书纲要。

1、丰盛的真理。1:1-29福音真理是有“丰盛”具体内容的。
1)1:2要忠心,乃是在基督里的忠心。(不是忠于知识、人事、工作,而是忠于主)
2)1:6要真知道福音真道,就是你们从以巴弗所学的。直接肯定他所传是正确的。
3)1:8要有爱心,乃是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和人间有条件的爱不同。林前13:3)
4)1:9要有智慧悟性,乃是属灵的智慧悟性。
5)1:10要结出善的果子,乃是行事对得起主,多知道神;不只是行善,更当行道。
6)1:11要忍耐宽容,乃是凡事上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生命丰盛的真实反映)
7)1:18要尊耶稣为首,乃是在凡事上居首位。
8)1:24要甘心受苦,乃是甘心为信仰福音受苦难;才是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9)1:25要传福音,乃是要传得全备(丰盛)。(福音是包括得丰盛生命之内容的)
10)1:28要来到神面前,乃是完完全全来到神前;这一对生命丰盛的追求,也是必须“在基督里”才有可能的。

2、丰盛的真义。2:1-10究竟神的丰盛从何而得?具体指出花言巧语的错谬。
1)2:1-2 什么是真奥秘(针对高深哲理)?神的奥秘就是基督耶稣。要明白神的奥秘,人的悟性必须加上充足的信心,也就是属灵的智慧悟性,对基督的信仰。
2)2:3-5 什么是真智慧?不在人自己的知识学问,花言巧语,全在基督耶稣里。必须循规蹈矩,坚定尊主为大为圣;不可卖弄聪明,别出心裁,肆意发挥。
3)2:6-9 什么是真信仰?不是接受一种道理,而是在信主后,有生命改变的具体表现,这是真正的生根建造;相比之下,来自理学遗传,想靠人智慧知识的“建造”,只是肤浅而没有实效的虚空妄言。
4)2:10什么是真丰盛?乃是在基督里得的,除他以外,就没有丰盛可言(指信仰)。

3、丰盛的追求。2:11-4:6
1)2:11-15追求丰盛的关键:与主同埋葬同复活。
(1)与主一同埋葬。过去是死在肉体中,如今是肉体与主同死同埋;(死就是脱离辖制。罗7:2)与律法下的割礼相比,是割肉体,不是割身体。
(2)与主一同复活。不但罪得赦免、不至灭亡,更是“出离死权”,从死在罪中活过来,向死亡和阴间的权势夸胜。林前15:55-57 这是我们得丰盛的关键。
2)2:16-23追求丰盛的歧途:不可按照世俗传统意见(让人论断你们)。
(1)16-17想通过律法规条的遵行。
(2)18-23想通过世俗荒诞的修行。(规条、礼仪、功德、苦行)
(3)今日形形式式出于人智慧知识的道理方法,都在文化传统、社会伦理、神学思考名义下,纷纷涌进教会;把福音的功用局限在信仰入门,进一步的“丰盛”,则需要追求这些内容。正是当初歌罗西教会问题的现代翻版。
3)3:1-4:6追求丰盛的实际:从地位上“死了”到实际的“脱去、穿上”。
(1)3:1-4地位上已经死了。(0599)
(2)3:5-9脱去旧人。具体表现在对私欲的“治死”和“弃绝”。“旧人变新人”的新衣是主预备的;脱去旧衣和穿上新衣,则我们是有责任配合的。太22:11-12
1、要治死。5-7我们“治”的对象不是魔鬼,而是自己的私欲。雅1:14这些肉体情欲对我们的诱惑是不会自然消失的;当它们在我们里面发动时,我们需要克制肉体的情欲;彼前1:13但不是用苦待己身的方法。西2:23
2、要脱去。8-9“治死”带有勉强约束己心的努力,“弃绝”则是进一步对这些情欲的败坏有厌恶之心;甘心脱去旧人,才能穿上新人。
(3)3:10-4:6“脱去”是为“穿上”,是我们追求丰盛的正面真实内容。
1、12节。要有圣灵的果子。不只受圣灵,更有圣灵在我们里面掌权,以至结出圣灵的果子。心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正是有圣灵果子的见证。加5:22-23
2、13节。要有知恩感恩的心。能包容饶恕人的亏欠,就是表明我们对基督赦罪大恩是知恩感恩的。太18:32-33
3、14节。要有爱。原文是“此外,爱,这是达到完美(来6:1)的关键”。爱神爱人是“穿上”必不可少的内容。
4、15节。要有生命转变的见证。从心灵平安和肢体感情见证出来。
5、16节。要渴慕真道。天天读经,用智慧把神的道丰丰富富存记在心,昼夜思想。诗1:2
6、16节。要歌颂赞美。通过心被恩感,口唱心和,使心灵得教导,得劝勉;因此最要紧的是发自内心的反思,不是外在感情的表演。弗5:19
7、17节。要尊主为大。不是空喊口号,更不可假借主名;一切所行所言,都应以主旨意为中心,以主喜悦为目的,使一切荣耀都归给神。
8、3:18-21 要有家庭见证。家庭的见证常是最难的,但却是我们信主后最基本的本分和责任。
9、3:22-4:1 社会关系应当存心诚实公平,凡所做的,就如同做在主前。
10、4:2-4 要恒切祷告。为自己儆醒感恩,为教会广传福音,为工人忠心尽责。
11、4:5要爱惜光阴。知道人生短暂,机会难得。诗90:12“云外有我美家,暂居红尘陋室;无心闲玩,无暇虚度,急去戴我荣冕。”
12、4:5-6要有智慧与外人交往。既需要为人谦和,有爱心、肯忍让;又当在真理原则要求上,不妥协、不迁就。罗12:17

4、从相互问安认识前辈留下的脚踪。4:7-18
1)推基古。4:7 从保罗安排他送信,并陪逃奴阿尼西母回歌罗西见主人腓利门,可以知道他是保
罗所信任,成熟干练的得力同工;常被安排去各地作独当一面的事工。多3:12提后4:12

2)阿尼西母。4:9 我们从腓利门书,可以知道这位悔改归主逃奴的情形。信中称他为歌罗西那里的人,应当是指腓利门的家在歌罗西。在歌罗西教会中,可能有不少象腓利门这样社会条件优越,有浓厚希腊文化背景的信徒。

3)亚里达古。4:10 保罗关押在罗马时,身边有好些同工,但只有在介绍亚里达古时,说是“与我一同坐监的”;原文是“我的监友”亲热称谓,不一定是指当时一起坐监。数年前保罗在以弗所的那次骚乱中,亚里达古是被暴徒们抓住并带进戏园的。徒19:29 按当时形势,暴徒们找不到保罗,势必会把他和该犹打得厉害,而且很可能被关押了一段日子。对曾经同患难的弟兄,保罗有特别的感情,是不难理解的。

4)马可。4:10-11 马可的事迹是我们都熟悉的。徒15:37-39他第一次参与事工,就作了逃兵;这成了他一生中难忘的耻辱。但危机也可以成为转机,成为他属灵追求时的终生激励;在巴拿巴和彼得的带领下,他从具体事奉中加倍努力,作出悔改的见证。这时(十五年后)他又出现在保罗身边,也被保罗接纳为同工。他的经历可以成为一切有过失败同工的激励。

5)耶数犹士都。4:11 这名字在圣经里就出现这一次。他是犹太人。保罗特别指出,在奉割礼的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和他同心作工的;另两个是指巴拿巴和马可。4:10 虽然这时保罗和巴拿巴分手事奉已有十五年,但保罗一直把巴拿巴看作是自己同心的同工。林前9:6

6)以巴弗。1:7,4:12-13 歌罗西、老底加和希拉波立是三个紧邻的城市;那一带教会估计都是以巴弗传福音建立并关怀牧养的。我们从保罗对他的介绍,似乎看到一位朴实勤恳忠心劳苦的基层同工,在面对一群博学多才的信徒,想按社会哲学来规范教会生活和改造福音真理时,无以应对而前来向保罗求教。保罗指出真正被“世俗小学”误导的,不是以巴弗,乃是这些自以为学识高深的人。

7)路加。4:14他是在保罗去马其顿之前,从特罗亚开始参加这一事工队伍的(我们)。徒16:10 这以后他基本都在保罗身边,一直到最后保罗殉道。提后4:11他除了写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外,圣经没有提到他有被安排作其它具体事工;但却是保罗最忠实的同工之一。

8)底马。4:14底马的名字,在保罗书信里,常和路加并列。门24但到保罗最后写提摩太后书时,这两个人却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现。一个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仍保持在保罗身边;一个则走上贪爱世界的道路。提后4:10底马不一定放弃信仰,但却离开了事奉;可能他得到一时世上的安舒,但却失去了永远的公义冠冕,成了一切有始无终事奉神之人的鉴戒。

9)亚基布。4:17可能是带领腓利门家教会的同工。门2 “尽”原文就是“丰盛”。保罗特别提醒他要谨慎,要“丰盛在从主领受的事奉里”;很可能他有受到花言巧语的影响,想丰盛在人的智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