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时代的过渡

本课目标。
1、认识福音和耶稣的关系。福音不是耶稣生平,但却是耶稣一生为人的目的。耶稣降生的目的,是要人从他一生所教导和所行的认识福音,而不是认识他做人的生平。
2、认识福音和圣经的关系。全本圣经围绕一个主题,就是神设立的救恩,罪人的福音。在表达方法上,旧约是影子预表,新约是具体明文;本书位于新约首卷,在表达上比旧约预表明确,但又不是明文直说,具有从旧约引进新约的时代过渡特征。
3、认识耶稣的教训、神迹、比喻和预言。耶稣所说和所行一切内容的用意,都是为发明天国的道理,也就是福音真理;太13:35是我们明白福音书内容的正确方向。

一. 总论。
年青时读圣经,把四福音内容,当作就是在介绍耶稣的生平;因此在朦胧的观念里,以为“福音”就是耶稣生平的代名词,读四福音就是读耶稣传。这样的观念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四福音的内容,确实是以耶稣生平事迹为主轴;但圣经把福音书留给我们的目的,却不是要我们了解耶稣生平,而是要我们认识福音真理。前者最多不过是使人以耶稣为榜样,后者则是要使人接受耶稣为救主;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目的,也达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当我们查考马太福音时,必须牢记在心的一个十分关键明白方向。
耶稣在世时,也从来没有要为自己留名,要人记住他的生平;他不但禁止人为他传名,也禁止鬼见证他的名。可1:34他一生所说所行的,都表明他降世为人的目的,不是要以“榜样”感化人,而是来寻找罪人,拯救罪人;从对人肉身的顾念,到灵魂的拯救。约6:27
耶稣没有像书信的内容那样,明文直接告诉我们福音救恩的真理,总是通过比较含蓄的比喻和教训来表达;这不是因为他还不如保罗和其他门徒对福音知道得清楚,而是因为当时他还没有上十字架,福音还没有作成,有关福音的内容,还是神隐藏的奥秘,因此他只能用比喻作含蓄的教导。太13:34-35
有弟兄姊妹担心,当我们在明白耶稣所教导的这些内容时,怎能知道自己明白的方向,就是耶稣当时的意思呢?这确实是我们在查马太福音之前,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首先按照耶稣明确指出的,他的这些内容,都是为要使人明白天国的奥秘;太13:11因此我们在明白这些内容时,朝着这一方向去认识,应当就不会错。其次虽然这些内容不是明文直言,但耶稣在教导的时候,基本都会指出他用意的真理方向,比如穷寡妇和不义的官,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因此牢牢把握住耶稣指明的主题内容,也就可以掌握住耶稣教导的原意。此外,全本圣经都是同一位圣灵的启示,真理是一贯的,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参照圣经里相关的明文教导(书信),是我们解释福音书内容的可靠真理依据,避免在明白时迷失方向,掺进私意。
当我年青时听前辈讲道,经常是从耶稣的比喻,直接引出福音真理的信息;不但听了容易明白,而且也使人对“福音真理来自耶稣的教导”留下深刻印象。近年来这类讲道已经较少听到,甚至有人说这是“老法讲道”,只适合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信徒中;如今信徒文化水平已大大提高,需要听高深的“教义性”教导了。
虽然“新法讲道”不一定不好,但把耶稣所讲的比喻,当作一般喻世故事说说听听,从中得些“福音性教训”,却是十分片面的认识。今日有些弟兄姊妹,把四福音当作是介绍耶稣的生平,使徒行传是介绍差传的模式,书信才是介绍基督教信仰的教义;虽然这样的论点肯定了书信在阐述福音真理上的正面作用,但却不恰当地贬低了四福音和使徒行传的真理地位和意义。而且由于书信是以保罗书信为主,这样片面高举书信的作用时,在神学研究上就产生了“保罗发展了耶稣的理念,形成今日的基督教”这样片面的神学观;说白了,就是我们信的是耶稣,道理则是保罗的。
这样观点的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连保罗自己也承认,他所传的福音,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1:12 当我们在查考马太福音时,这是必须牢记的一个认识方向;就是耶稣在世时的比喻教导,和保罗或其他门徒所写书信所反映的福音真理,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而且这一脉相承,乃是保罗继承耶稣基督,不是“耶稣基督”继承保罗。

1、作者。太9:9-10 “在屋里坐席”带第一人称意思,指在马太家。
谁是本书的作者,我们无意在此作文化学术研究的探讨,只简单按照书名传递下来的观念,接受使徒马太是本书的作者。
马太又名利未;可2:15原是在迦百农税关工作的税吏。迦百农是一个不大的渔村,所以他和彼得等门徒应当原来就认识。耶稣在他工作时呼召他,不一定表明这是耶稣第一次见到他;由于耶稣常在迦百农传道医病赶鬼,马太对这样一位公众人物,也不会陌生。我们从彼得在补选使徒时提出的要求,马太应当也是经常追随在耶稣身边的听众之一;徒1:21-22而且对耶稣的教导,有很好的回应。这时耶稣知道,是马太出来全时间跟随他的时候了,才呼召他离开税吏的职务,成为十二门徒中的一位。
他的蒙召过程,其实和今日很多同工的经历是相仿的;耶稣知道我们的心志和长进,到了时候,向我们发出呼召,我们立即响应,起来跟随他。
虽然马太并没有在书中正面表明自己作者的身份,但第九章记载他跟从耶稣后,就“在屋里坐席”,按照表达的习惯,这应当就是指马太的屋里;而且也只有在说自己的屋里时,才会省略说“谁”的屋,直接说“在屋里”。马可和路加在记载到这次坐席的情形时,都清楚指出是“在利未家里坐席”。路5:2这或许可以算作是马太是本书作者的一个暗示吧。

2、时间。太28:15、27:8两次用“直到今日”。
过去大多主内前辈,都主张马太福音在四福音中,是写得最早,大概在初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现在很多圣经学者,则把马可福音定为四福音中最先写作的,因为在前三卷内容类似的福音书中,它是写得最简单扼要。从文学写作规律,内容相互参照的,总是由简到繁;因此就把马可福音定为是最先写的,以后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参照了马可福音,再作润色增添,才使所写内容更为丰富。
这样的推理,从文学写作原理来说,当然是很说得通;但如果参照圣经所记其它一些事迹,就显得不很合适。如果我们承认马可福音是马可写的,那么马可福音不大可能写得很早。提到马可,我们一定会想到他最初跟随巴拿巴和保罗外出传道,半途返回耶路撒冷的事情。徒13:13耶路撒冷大会后,他再次提出要求,但被保罗拒绝。徒15:38耶路撒冷大会估计是在公元48年左右举行的;在此之前,马可的灵性光景,是不会被圣灵选中写马可福音的。接下来他在巴拿巴带领下,才有十足的转变和长进;以后更追随在彼得身边,被彼得称为“我儿子”。彼前5:13一般认为马可写马可福音,应当是在追随彼得身边以后,所以时间不能早于六十年代。如果马可福音是最早写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就应当在更迟的时候。
但马太福音的内容和表达口气,却很明显不但是写在犹太人中间,而且当时离耶稣从死里复活应当还相隔不久。比如关于耶稣尸体被偷的谣传,和关于“血田”名称的由来,马太两次用“直到今日”,说明在民间还仍然对此记忆犹新,还在热议之中。如果马太福音是写在马可福音之后,到六、七十年代,耶稣复活的事实已经过了三、四十年;即使马太仍然记忆犹新,在一般犹太人中,复活还是尸体被偷,应当早已淡出大家的兴趣和记忆,马太不可能再说“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
当然关于写作日期,各人可以有不同推敲的方法和观念,不能主观强作定论,要人接受;但为了按照文学写作原理作推理,把马太福音放在马可福音之后,不顾当时的客观实际情况,就不合适了。而且马太作为跟过耶稣的使徒,在写马太福音时,还需要参照马可所写的内容,也是说不通的。
其实凡持马可福音写在最先这样观点的学者,往往并不认真以为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就是马可和使徒马太所写,很可能都是后人的托名之作;如果是这样,就不是探讨写作年代的问题了。如果圣经作者可以托名,它的内容还能是出于圣灵感动,都是神所默示的吗?提后3:16 这样托名而写的“马太福音”,可以当作一卷古代传记著作来研究;若要认真当作信仰依据来查考,就是自欺欺人、没有意义了。

3、书名。太12:16“福音”不是耶稣传的别名;它的主题是福音,不是生平。
虽然四福音的内容,确实都和耶稣的生平事迹有关;但要把它们当作“传记”看,所记载的内容就显得不够完整了。因为除了耶稣降生过程外,就是论到他人生最后三年的事迹;它们只是人生的片段记载,并不能真实反映耶稣的“生平”。
但我们从这些记载,却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有一位降世为人的救世主,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他为人的唯一目标,就是作成替死代赎的救恩;最终经过十字架舍命流血,从死里复活升天,完成他的使命。他没有要我们赞赏他的一生为人,仿效他的所作所为;而是要我们相信他,接受他所作成的救恩,也就是神所设立的救恩,人类的福音。我们是从这位耶稣而认识救恩的,我们也是因接受这一救恩而认识耶稣的,但不是从他的“生平”来认识,而是从“他是救主、是主”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如果把四福音当作只是伟人传记的模范作用,是带给信徒原则性的误导。
可见圣经把书名定为“福音”,是多么恰当,显示圣灵的感动和安排;因为这些内容乃是在死权下罪人得救的盼望,是他们能得拯救的福音。正如保罗说的,“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福音”所反映的,不是耶稣的“生平”,而是神的大能;福音的意义,是要救一切相信的。这是我们在查考马太福音时,必须时时记住的明白方向和原则。

4、背景。加4:4本书虽放在新约全书,但背景却还是律法时代;显示过渡的特征。
马太福音列在新约全书内,我们都感到很正常;如果把它放到旧约里去,肯定大家会觉得不合适,是否搞错了。但如果我们按照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耶稣在世时的社会还是律法时代,耶稣是生在律法之下;加4:4新约恩典时代要到耶稣钉死十架,作成救恩以后才开始,那么是否就应当把四福音放到旧约里去呢?
我这样说,当然不是要把四福音从新约圣经移到旧约里去,而是要引起大家注意到四福音内容的这一特殊性,虽然背景确实是旧约时代,但内容却属于新约时代,耶稣不但是宣告天国(新约救恩)的来到,而且他一切教训比喻的目的,也是要把旧约律法时代的律例规条,引入新约恩典时代的救恩真理。这一居于两约之间的连接作用和承上启下的牵引效果,使四福音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内容的过渡特征,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而四福音中,又以马太福音在这方面的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时代的过渡。
我把本书的副题起名为“时代的过渡”,并不是在新约时代和旧约时代以外,又多了一个“过渡时代”;它只是新约时代承接旧约时代,在开始时具有“调整”意义的过渡性质。虽然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旧约律法时代,但天使宣告一位救主的降生,也就是宣告了这救恩(大喜信息)的开始,关乎万民的新约恩典时代来到。路2:10-14
就如圣经的出埃及记,记载以色列民出埃及,是从摩西出生开始,但他们具体出埃及的日子,要到八十年后的逾越节那天;似乎以色列民在这八十年里,还照样处在“在埃及为奴”的社会环境,但他们“出埃及成为独立民族”的方向,已经开始启动了。

1、体现圣经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要认识在新约和旧约之间有这样过渡的必要,就必须首先认识全本圣经内容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虽然圣经有新旧约之分,但主题中心却是同一的,真理原则也是一贯的,神对人的心意是没有改变的;从旧约到新约,不是经过革命性的突变,而是“成全性”的平稳过渡。太5:17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个门徒提到“经上指着自己的话”,当然是指旧约圣经说的;路24:27 可见旧约里就有福音真理和关于耶稣基督的内容。在中世纪的拉丁文经卷里有这样一句名言:“新约蕴藏在旧约内,旧约体现在新约里”,说明它们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虽然如此,新约和旧约的内容,对这同一真理的阐释,却是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旧约对福音内容的表达,体现在影子和预表的作用,新约对福音则是直接明言,具有真像和应验的意义。来10:1四福音则介于两者之间,虽然“真像”已经显现,但当时却还不能明言;因为尚未完全“应验”,正在应验中。
耶稣在论到为什么他要用比喻传讲“天国的奥秘”时,引用以赛亚的话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13:14-15耶稣的意思,在旧约时代,人对福音真理蒙昧无知,在新约时代则只要愿意,就能心里明白,得到医治。旧约的内容不是没有福音真理,但因为还深深埋藏在先知预言和律法预表里,人无法明白识透。耶稣降生为人的目的,正是要使人能看见听见,明白过来,得到医治;也就是开创新约时代,使旧约时代的福音奥秘得以解开。
由于这段话里的“恐怕”,在中文是带有“防止、不愿”的意思,使得有些弟兄姊妹读的时候,以为耶稣不愿意人“明白过来,得到医治”。如果把“恐怕”改为“另一种情形(英文Or)”,意思就会清楚得多。耶稣是指出对天国之道的两种认识情形;而他来乃是要结束前一种人对福音蒙昧无知的情形(旧约),开创后一种明白过来的情形(新约)。在开创过程中,耶稣还只能用比喻来传讲这“天国的奥秘”;这比旧约先知的预言已经讲得清楚许多,因为福音内容已经是比喻的主题;但又不象新约书信里那么明文直说,所以耶稣的教训和比喻,都是体现从隐藏向明说的过渡。
保罗在雅典时,也向雅典人指出这一情况;徒17:30-31原来(旧约时代)世人对神的作为(福音)是蒙昧无知的,如今(新约时代)则吩咐人都要悔改(接受福音)。这一转折点就是耶稣从死里复活(宣告救恩作成);而福音书的内容(从耶稣降生到他从死里复活)正是反映这一转折的全过程,在新旧两约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加3:23-25 圣经的内容是一贯的,有共同的主题,为要使人来到神前。
新旧两约的内容,都反映神对人的安排,是要人到他那里来。神是义的,所以到他那里来,也必须是义的。由于亚当犯了罪,使人都陷在罪权之下;因此要到神那里来,首先就需要解决罪的问题,达到“神义”的要求。旧约是教导人通过律法途径寻找神,达到神的义。赛55:6新约则是神亲自前来寻找人,凡愿意接受神寻找的人,就能被称为义。路19:10旧约是要人自己努力,借遵行律法规条,达到神的义;只是人做不到,失败了。罗9:31 新约则是借“因信得救的理”,使人能因信主耶稣基督而得称为义。似乎是神与人另立新约,来8:8但却不是在废除旧约的基础上,而是在成全旧约基础上的另立。太5:17 所以不论旧约还是新约,它们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神“要人到他那里来”的心意是没有改变的,神要求人达到“义”的标准也是没有改变的;整本圣经的真理原则是一贯的,内容是连贯的。
虽然如此,“人到神那里来”的方法却改变了。如果我们比较刚才所念的以赛亚书和路加福音两处经文,就可以知道,旧约的教导,是要人自己去寻找神。按照先知的口气,如果不努力抓紧,就会错失寻找的机会;事实上人也确实是无法找到神。新约的教导则是神来寻找人;当然神要找人是一定能找到的,问题是“人”愿不愿意接受神的“寻找”,到神这里来。这正是全本圣经所讲述的中心内容。

2)弗3:8-9 圣经的内容是连续的、启示则是循序渐进的,从隐藏到显明的。
我们前面已有提到,耶稣对福音的教导,讲得不像书信里的明文教导那么清楚;这不是耶稣还不如彼得保罗明白得多,讲不清楚,而是因为当时福音还是隐藏的奥秘,耶稣不能明讲。所以保罗在这里特别强调,他所讲的就是这过去隐藏的奥秘;他能够讲明白,不是因为他智慧知识比人强,而是神让他讲明白,因为时代已经到了可以讲明白的时候。加1:11-12 可见这些内容不是保罗的创造发明,不是他对耶稣道理的发展提高,乃是历代就有的道理;不过过去是隐藏的,因此是用隐藏的表达方法,如今则可以从正面作直接的阐述。保罗只是被神拣选,让他来作正面直接的阐述。
所以全本圣经不是一本有共同主题的书集,由不同作者发表各自对这一主题的见解或心得;就好像是一本专业知识的杂志,有六十六篇关于同样专业的文章,虽然都很宝贵,但如果缺了其中一篇,并不影响其它各篇的内容。圣经却不是这样,它是经过精心编排,围绕一个主题,全部内容前后连贯,相互配搭,是不可分割的单一著作。圣经严厉警告,如果删除其中任何内容(不是指个别语句),都将受到神严厉的惩罚;启22:19说明这六十六卷在圣经中的地位和作用,乃是没有重复,互不替代,前后连续的。它们各从不同方面,通过不同方法,把这福音真理循序渐进地,从预言到应验,从影子到形体,从比喻到明文,启示出来。我们是何等有福,今日能直接明白读懂这福音真理的内容。

3)加2:14 只有通过全本圣经的内容,才能得到整全的“福音真理”认识。
保罗指责彼得在奉割礼之人面前退去与外邦人隔开的做法,是“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彼得并没有问保罗什么是“福音真理”,是根据哪一条福音真理责备他的,可见在保罗和彼得心目中,都有一个公认的“福音真理”概念;这概念不是从某一卷经卷得到的,不是从少数几处经文得到的,乃是从全本圣经内容总结出来的认识。
其实在每个信徒心里,都有一个“福音真理”的观念,有的清楚丰富些,有的模糊简单些;也就是我们“基本信仰”的内容,是各人从全本圣经所掌握的内容,经过综合归纳而得到的认识。我们对全本圣经的内容越熟悉,掌握得越丰富,也就能对“福音真理”的概念,明白得越完整、越清楚,我们的基本信仰也就越全备、越坚固。
这就告诉我们,圣经的内容,不是一些零星教训的汇集,而是有一定范围和方向,围绕同一主题(福音真理)所作的教导。正象保罗提醒提摩太的,要牢守“纯正话语的规模(范围)”;提后1:13 纯正话语是有规模、有方向、有专一主题的,圣经各卷的内容,一定都是在这个规模内,围绕福音真理主题范围,为要显明福音真理的。当我们读经的时候,不论是新约还是旧约,都应当从这一角度来明白,就能认识全本圣经的整全性,和关乎福音真理内容的一贯性。
就以路得记来说,一般我们都会从路得跟随拿俄米回到伯利恒,得出外邦人撇下本族本家,归向神而蒙福的属灵教训。得2:11-12这是我们对路得记引用得最多的,也确实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真理教导。但圣经留下路得记给我们,还不只是以她的事迹,留给我们一些属灵教训和榜样,它对福音真理的完整性,是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它在撒母耳记记载以色列立国之前,先引出使这一国家兴盛强大之君王的家庭背景,这是只有路得记才有的内容。得4:17神在以色列立国之前,除了准备百姓(摩西五经),准备领土(约书亚记),准备民心(士师记),也准备君王(路得记);然后才是撒母耳记,从准备一位膏立君王的撒母耳,到国家的具体建立。没有路得记,圣经就会缺了“君王家庭背景”这一环节,这是其它任何经卷都不能替代的位置。
而马太福音在圣经里不可替代的位置,则是它所反映的两约之间过渡特性;从这个角度查考本书,就是我们的明白方向。

4)西1:26 本书在新约首卷,紧接旧约之后,具有两约间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
这福音的内容,在过去历世历代都是神隐藏的奥秘,如今才向我们显明;为此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分别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显示这福音真理的内容。旧约是“隐藏”地论述,按照神的安排,在律法时代,只能通过律法预表和先知预言,隐约模糊地把福音内容启示出来。到新约时代,救恩作成,才是直接“显明”地论述,从正面作明文的教导。
而这两约的交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过程就是耶稣在世为人一生的时间;它既仍然带有律法时代的痕迹,又已经散发出恩典时代的气息;它既是在律法的社会背景下,又反映出新约救恩的教导。而耶稣的表达方法,也表现出比旧约对救恩的预言预表,说得更加清楚;通过比喻教训,使福音真理的内容,已经跃然纸上;但又不到明文直言的程度。这些特征,都表现出是介于旧约律法和新约救恩之间,带有过渡的特征。因此圣经十分恰当地把马太福音列在新约首卷,紧接在旧约之后,起到了对两约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

2、旧约的题目,新约的内容。
耶稣把他对福音真理的教导,归结为“用比喻”的方法,这“比喻”是指含蓄间接的表达,不只是指“举例说明”。在耶稣的教训里,他总是用律法的题目,赋予福音的内涵;似乎在讲解律法,实际却是最大限度地,把福音真理间接发明出来。太13:35马太福音记载的这些内容,似乎还是站在旧约律法立场上讲话,其实已经是在新约救恩标准下的教导。所以耶稣在世时,可以说是生在旧约,活在新约,身在旧约,心在新约,脚站在旧约,手伸在新约做新约的工,题目是旧约的,内容却是新约的。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具体的例证。

1)1:19按律法要求,约瑟不是好的遵行者。
圣经称约瑟为“义人”,但如果按照律法要求,约瑟却不是一个认真遵行律法规条的人。民5:29-31在天使还没有告诉他真情时,他就准备暗暗把马利亚休了;他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却不能被称为是律法下的义人,因为律法的“义”乃是认真遵行律法的规条。在这种情况下,他应当把马利亚拉到祭司面前,献上疑恨的祭,才可除去以色列中的“恶”。马太福音把他这样不按律法规条行的表现,直接称之为“义人”,说明本书从一开始,对什么是“义”,就和律法有不同的见解。

2)5:12 真正的福不再是律法应许的今生通达,而是天上来的赏赐,永生的福乐。
当以色列民进了迦南地后,神要他们六个支派在基利心山宣布祝福的话,六个支派在以巴路山宣布咒诅的话;如果我们看这些祝福和咒诅的内容,就会发现不论是祝福还是咒诅,都是针对他们今生在世上的遭遇。神应许他们得福的内容,不外是物质的福,家庭的福,民族的福,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28:2-6
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在出来传道后,第一个对众人的教训,也就是谈到“福”的问题;这是不论在什么时代,在怎样的人中,都是最受欢迎的题目。一般大家在读这段教导时,最注意的就是耶稣要来赐福于人,而且有八个这么多,够我们选择的。对我们中国传统观念来说,八福更是象征圆满而全备,表明我们要从耶稣得到完全的福,我要什么福,耶稣就有什么福给我们。
但耶稣在这里却不是问人要不要得福,而是向人指出,什么才是神要赐给我们真正的福。耶稣在提到这些福时,虽然也是“得安慰、得饱足、得地土”这类内容,似乎也是在今生物质和精神的范围,和律法下应许的福没有什么不同;但耶稣在最后却明确指出,他所说“福”的真实意义,乃是“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这是我们明白耶稣这段教训的关键;不论是安慰、饱足、地土,都应当从“在天上的赏赐”来认识。可能人想要得的,是今生物质的安慰、饱足、地土,但耶稣要给的,却是天上的安慰、饱足、地土;不但指出了“福”的真正意义,也为我们指出了明白他教训的方向。
马太福音选了耶稣这一题目作为他开始工作后的第一篇教训,也为我们怎样明白耶稣教导,指出正确的方向,和律法教导有本质的不同。同样是要得福,和律法下的福相比,新约救恩要带给大家的,不是“福”的多寡不同、种类不同、条件不同,而是福的意义和本质不同。耶稣所宣告的福,乃是要人从向往今生转向来生,从追求物质转向心灵;这不是简单的方法改进,要求放宽,内容更新,这乃是另立新约,全新的教导。
那么为什么耶稣不象书信所教导的,直截了当把“福”的意义讲清楚,强调人应当追求那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轻看至暂至轻的苦楚呢?林后4:17这正反映耶稣所处过渡阶段的特征,耶稣只能借着讲“福”的题目,用笼统的表达“在天上的赏赐”,传递新约的信息和要求。当时的门徒可能一时还明白不过来,今天我们新约时代的信徒,有了书信明文的教导,如果还是一心只想从神得今生物质的福,就不可原谅了。

3)5:21-22 恨人如同杀人,把遵行律法外在规条,提升到内心真情要求。
耶稣从这里开始,似乎是在解释十条诫命的意义,但实际上却是在传讲救恩的信息。当时如果有法利赛人在场,听耶稣教导要遵守诫命,当然是赞同的;但当他们听了耶稣对各条诫命这样的解释,恐怕会把耶稣当作是律法的“极端派”,因为耶稣的解释,显然是远远超出诫命一般理解之要求的。当然耶稣不是律法的极端主义者,他乃是用律法的题目,传递新约救恩的信息。
如果把耶稣的这些教训,看作是律法规条的修订,那么确实是越订越严,人更无法做到了;以至有弟兄姊妹以为,这只是“天国宪章”,是将来在天国里才能实现的要求。但从耶稣教导的口气,这明显是当时就向门徒提出的要求。
有些弟兄姊妹以为,今日我们在恩典时代,一切讲恩典、讲神就是爱;既然是恩典,就应当是没有条件,没有要求,以致在信仰上放任自己、不负责任。我们从耶稣对诫命的解释,可以明白神对新约恩典下的信徒,不但有要求,而且和律法下的要求相比,不但没有放宽降低,而且还更高。
就以不可杀人这条诫命来说,耶稣的解释,不只是不可杀人,而是不可动怒(恨人)。似乎耶稣是重订律法规条,把要求提得更高更严格,如果要想靠自己努力去做,是肯定比律法下的人更做不到;但这却确实就是神在新约救恩底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只是不再是靠人自己努力去做,而是首先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样才能向我们提出“内心”的要求。
律法下诫命规定不可杀人,那只是“外在”的限制;如果你内心恨他,巴不得他死,只要你没有伤害他,你就没有干犯诫命,因为律法诫命管不到人的内心。但在新约救恩底下,既然你已经得到重生,生命改变了,神对我们的要求,也就提升到“内心”的层面;耶稣提出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到“不可向弟兄动怒”的层面。
如果这是律法规条,按照这样的要求,是更严格了,要人靠自己努力去遵行,确实是更无法做到的。但这是新约底下对蒙恩得救者的要求,由于我们的生命已经改变,又有保惠师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作我们的帮助,提出这样对“内心”层面的要求,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虽然我们会有失败,但只要我们是真心信服真道,生命经过改变,顺从圣灵的教导,耶稣有够用的恩典,会饶恕我们的失败,帮助我们从失败中再次起来的;而且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必然能越来越表现出“不恨人”的见证。
这是律法和救恩本质不同的地方,律法下对人的鉴定,是对诫命规条遵行得如何;救恩下对人的鉴定,则是生命改变得如何,丰盛得如何。神的是非标准是不会改变的,他的喜悦和憎恶,不论律法时代还是恩典时代,都是相同的;但神对人的要求,则在律法底下和救恩底下是不同的,前者是“遵行规条”,后者是“生命改变”,不再是按行为表现来评定,而是进入到心思意念层面的评定。
这正是耶稣教训的特点,借谈论对诫命的遵行,作新约要求的解释;借不可动怒恨人,把对人外在行为的律法要求,提升到内心诚实的福音真理层面,借律法诫命的题目,宣告新约恩典的信息。

4)8:2-3耶稣是先伸手摸他,才说“你洁净了吧”。
不但在耶稣的教训和比喻里,就是在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里,也同样可以看出带有“时代过渡”的特征。
大麻疯在律法下不只是一种病,也是象征“罪”;所以凡患大麻疯的,都有明显的自卑感,因为他不只是病人,更是罪人。一般的病人还能够从家庭或社会得到照顾和同情,唯有患大麻疯的,连在家养病的条件都没有。他必须被赶出家门,远离社会,单独生活在野外人迹不到的地方;因为如果他不慎接触到别人而使人不洁,他就罪上加罪了。利13:45-46
为此,当这个长大麻疯的来拜见耶稣时,会说“主若肯”;他对耶稣的能力没有怀疑,知道耶稣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是不是也愿意医治大麻疯呢?接下来马太福音记载了耶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动作“伸手摸他”。如果我们不留意读过去,会以为这只是描写耶稣医治他的一个正常动作;但对这个长大麻疯的人来说,从他患大麻疯那日起,就不再有人摸他,即使他最亲爱的家人也不例外。当他来到耶稣面前时,是肯定不敢存着“有人会摸他”之奢望的,能听到耶稣说一声“你医治了吧”就心满意足;因此当耶稣的手摸到他的时候,他心中感到的惊讶,那种蒙爱的温暖,应当是比得到洁净更宝贵、更激动的。
虽然耶稣在医病时,常有“伸手摸”的动作,象医治彼得岳母时就是如此;太8:15但这一次的“摸”却具有特别的意义。耶稣知道这个长大麻疯的人说“主若肯”,是因为他的内心,太需要爱,太缺乏爱了,以致对耶稣的爱,心里没有把握;他没有想到耶稣在听到他说“主若肯”以后,竟首先就是用手摸他,然后才说“你洁净了吧”。耶稣这样做,正是要告诉他,主早就爱他了,凡到他这里来的,他没有“不肯”的。对这个长大麻疯的人来说,他也因此是先得到了耶稣的爱,然后才是得到医治。
但从律法的规条看,耶稣这一摸,是明显违背律法的做法;因为在他还没有得洁净之前就先摸他,耶稣自己也就沾染了不洁。按照律法的程序,应当是耶稣先医治他,然后才能摸他;但这时的“摸”,在他心里已不会产生“爱的暖流”那样的功效。
虽然耶稣在医治他以后,还是叫他遵照律法要求,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献上祭物;但从耶稣医治的过程,却是按照新约救恩的要求,先把神的爱给他。正如经上说的,耶稣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罗5:8

5)9:16 耶稣来不是为修补律法,而是来作成救恩,另立新约。
耶稣在这里忽然接连说了两个生活小常识,新布不适宜补旧衣服,新酒不适宜装在旧皮袋里。耶稣这里当然不是在教导生活经验,他的教导都是和救恩有关的;这两个比喻都是借用新和旧的不同作用,来说明新约和旧约之间的关系。虽然新旧约之间是一脉相承的,真理原则是一贯的,不是在废去旧约基础上的另立新约,但却也不是为维持旧约,而用修修补补的方法,使旧约继续“合用”。
前一例子告诉我们,耶稣来,不是新布补旧衣服。现在年轻一代,已经对“补衣服”没有概念;我在读中学时曾住校,就学会自己补衣服的本领,对补衣服还真有些心得。补旧衣服必须用旧布,否则新布太硬,必然在针脚的地方,把旧衣服带坏,破得就更大。耶稣当然不是在传授补衣服经验,他是告诉当时的以色列民,他来不是为修补律法;他带来的新布,乃是要另制新衣服。我们从主所得的,不是经过修补的律法旧袍,而是全新洁白的救恩义袍。启7:9
从后一个例子,耶稣以新酒必须放在新皮袋为例,指出他来设立的救恩真理,不是要放在旧约律法框架内,仍然属于律法的范围,给人“换汤不换药”的印象;而是另立新约,有全新的内容。这是耶稣最形象地说明,他来虽不是废掉律法,却也不是修补律法,乃是成全。太5:17“成全”的意义,是指成全神的目的(到神这里来),彼前3:18成全神的要求(达到神的义);罗9:30-32 律法要人通过遵行律法规条的方法失败了,耶稣用因信称义的救赎,达到了神的目的和要求。罗3:21-22

6)11:12-13 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标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现在还有没有先知?哥林多前书明说,神在教会设立的,第二就是先知;林前12:28所以现在还是有先知的。那么为什么耶稣说“到约翰为止”呢?这也是反映出新约和旧约两个时代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有不同之处。耶稣说先知到约翰为止,乃是指“律法(下)说预言”的先知,也就是旧约先知;今日神在教会设立的先知,乃是通过讲道造就教会的,所以是新约先知。林前14:3-4这两处经文并没有矛盾,耶稣也没有说错;今日如果有人要想做“说预言”的旧约先知,那么我们就当引用耶稣的话,指出这类先知到约翰已经为止了;今日的先知,乃是通过讲道来造就、安慰、劝勉信徒。
其次我们从耶稣说的“到约翰为止”,也可以知道接下来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耶稣在这里把这接下来的新时代称为“天国”,而且明确指出,从此进这天国,不再是靠世袭(肉身后裔),而是靠各人自己的努力追求(信心后裔)。虽然耶稣没有对“努力”的内容作具体介绍,但也已经明确指出,这新旧两个时代,对如何“进天国”是有完全不同之要求的。说得更清楚一些,就是在得救问题上,律法和救恩提出的,是完全不同的救法。
耶稣没有把这新时代新救法作进一步的介绍,因为这些内容,在当时还是神隐藏的奥秘,还在旧约向新约过渡的过程中。

7)13:52文士接受作天国门徒的道理,使他“库”里有了新和旧的东西。
文士在以色列民中原是抄写圣经的,当百姓对律法有不明或疑问时,都会来找他解释或问依据;所以文士在百姓眼中,也渐渐成了律法的“知识库”。耶稣说如果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好像是从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意思就是这天国的道理,和他“库”里原有的律法旧道理相比,乃是完全不同的新道理。这是耶稣明确指出,他所传的“天国道理”,和律法道理是完全不同的,不是旧道理的改良翻新或提高,乃是全新的道理。可1:27耶稣对这新道理有简单点明,就是“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他没有对悔改信福音作进一步解释,因为他还没有钉十字架,救恩还没有作成,这天国道理还是隐藏的奥秘,不能明说。

8)18:12-14 牧人亲自寻找失迷的羊,旧约教导人去寻找神,新约是神来寻找人。
“牧人寻找迷羊”是我们在传福音时,经常引用的比喻。在这个比喻里,我们常注意到的,是牧人为寻找迷羊历尽千辛万苦,反映耶稣为拯救罪人的苦难历程;但对律法下的人来说,牧人亲自寻找迷羊,这是不可思议的妄想。
律法下的教导,都是要人努力寻找神,赶快寻找神,否则错过机会,就无法找到神了。赛55:6在律法下,人要到神面前来,必须通过自己努力,也需要自己去寻找;如果找不到,自然就不可能来到神的面前。但在旧约律法下,人靠自己努力,不但到不了神面前,可能连找都找不到;罗3:20耶稣来另立新约,不再是要人寻找神,而是神亲自来寻找人。路19:10耶稣借这比喻,向人指出新约救恩和旧约律法的一个关键不同之处,旧约是人找神,新约是神找人。
人找神,不一定能找到,神找人,是一定能找到的,问题是人愿不愿意被神找到,接不接受神的寻找。这正是旧约律法和新约救恩不同的关键内容,旧约要求人遵行律法规条,这是人“努力寻找神”的具体内容;新约救恩的要求则是相信,“相信”不是观念的认同,而是人对神的寻找“愿意接受”的表示。约1:12 按照新约救恩的安排,因为是神来找人,所以人只要愿意接受神的寻找,就一定能被神找到,来到神的面前。否则即使神找到人,人却拒绝接受神的寻找,神不能勉强人到他那里来。(最后人还是要到神面前来的,不过不是蒙恩,而是受审。)

9)21:40-45 凶恶的旧园户要被赶走,新园户的时代就要来到。
耶稣这一比喻,最清楚的指出律法和救恩的交接,宣告新约时代的来到。当时在场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了这比喻,也知道这是指着他们说的;由他们代表的以色列百姓,就是那凶恶的园户,因不向园主交果子,不执行园主的要求,迫害园主打发来的仆役,耶稣清楚指出,是已经到了时候,要把他们除去,另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也就是新园户。而造成老园户被除去的直接关键事件,则是园主的儿子被杀;耶稣把新老园户的交接时间,都十分具体地指了出来。
但耶稣在这比喻里,没有明确点出新园户是谁;因为新园户的身份,园主和新园户之间的契约条款,当时都还是隐藏的奥秘。但今日这奥秘已经解开,那新园户当时就在耶稣身边,已经呼之欲出,就是以门徒为代表的教会。耶稣已经把葡萄园赐给我们,我们应当从老园户吸取教训,不要忘了按时向园主交果子,做忠心的管家。

10)22:1-14两批被请的宾客,反映神对人救赎计划的安排。
耶稣在凶恶园户比喻里,只指明新老园户将要交替,没有提及新老园户的具体情况;耶稣在这两批宾客比喻里,就比较清楚指出他们之间的不同情况,和对他们的不同要求。
前一批宾客是先被邀请的,他们和王的关系是原已存在的,他们拒绝王的邀请,说明他们自以为已有稳固的“关系”,不在乎王的邀请,以至失去赴席的机会。后一批宾客都是在大路上遇见,临时勉强请来的;他们和王之间原来并没有关系,但王的安排是,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来赴宴,正是今日传福音时恩典的呼召。
耶稣在这一比喻里,清楚指出第一批宾客失去赴席机会,不是王变心失约不邀请,而是这些人拒绝不要,甚至顶撞毁约。他们自恃和王之间已有的关系,不在乎王的邀请,任性悖逆,正反映出以色列民在律法下的无知愚昧表现。而耶稣来传天国的道,被他们拒绝,甚至杀害,也已经到了要把他们除灭的时候。
第二批宾客都是原来没有份的局外人;弗2:12 当他们被请的时候,是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被勉强请来,正是今日福音呼召的写照。虽然他们被请的时候是“不论善恶”,请来以后却不能保持自己的“善恶”,必须一律穿上“礼服”。这些礼服应当是主人为他们预备的,因为他们从大路上临时请来,是不可能自备礼服的。这件“礼服”,我们从书信明文教导,可以知道乃是指主赐给我们的义袍,象征我们因信而称义。启7:9
比喻接下来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个人已经来到席间,却没有穿礼服,最后还是被赶了出去。这个人没有穿礼服,不会是因为主人没有为他预备,而是因为他有礼服也不要穿;否则主人不会问他“怎么不穿礼服”的。
那个不穿礼服的人,乃是反映在救恩底下,不但在大路上会有人硬心拒绝仆人们诚恳的邀请,不愿前来赴宴;就是在受邀前来的人中,也难免会有人存着不同心态,不是谦卑真心接受邀请的。礼服是主人预备的,但穿与不穿,自己则是有责任的;在接受福音的过程中,总会有人在不同的环节上,拒绝信服顺从,以至最终得不到救恩。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当耶稣在讲这些教训和比喻的时候,是有计划、有安排地,把福音真理内容,全备而平衡地发明出来。

3、律法到救恩的过渡。
通过前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知道马太福音的内容,要把我们的认识,从旧约律法引向新约救恩;在耶稣一切教训和比喻里,都充分显示这一过渡的特征。一方面律法和救恩有一致的地方,是同一位神对人所立的约,神对人最终的目的和要求也并没有改变,所以这两约之间的关系,乃是一脉相承的,不是经过废弃的更替,而是经过成全的更新。但另一方面,律法和救恩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所反映的,是从今生提升到来生,物质提升到心灵,地上提升到天上的转变;这些转变基本反映在几个方面,抓住对这几方面转变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明白福音真理时,有明确的方向,得到全备的认识。

1)把律法下的人,从单纯关注地上今生,转向天上来生。
律法到恩典的过渡,不只是“到神那里去”方法的不同;在实际追求上,更有追求今生还是来生的不同,而且这才是律法和救恩“不同”的关键。律法的指望,基本局限在今生的祸福报应;当初以色列民进了迦南地,按照神的吩咐,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宣告祝福和咒诅的话,这些内容都局限在今生物质的范围。申28:1-6但新约的指望,则是在将来,不论是得永生,得赏赐,得荣耀,都是对将来的盼望;把人单纯关注地上的事,转向天上来生。说得明白些,就是在律法下和在恩典下的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是完全不同的。
(1)太3:2天国近了。(天上的国3772+0932)
“天国”在原文不是一个专用名词,好像“太平天国”,乃是“天上”和“国权”两个字的组合;这一组合词只有在马太福音出现许多次,其它几卷福音书都是用“神国”,也就是“神”和“国权”的组合。从四福音对这两个名词的用法,可以知道它们在一定范围内,所指乃是相同的内容。“神国”是指神的统治全范围,不但包括这个世界,也包括诸世界;不但从天地的创造到千年国度,也包括从永远到永远。“天国”则是指“基督的国”;启11:15耶稣降生,天国近了;耶稣钉死十架,天国成了;耶稣再来,天国在人间实施;而且最终天国要归并到神国。林前15:24
我们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天国乃是神国全范围的一部分,对人类来说,在特定的时段和范围内,天国就是神国的具体体现。这一特定时段和范围,就是从耶稣降生人间,到他再来,在地上直接掌权一千年。在这个阶段,对世界来说,天国和神国这两个名称是可以通用的。
当耶稣宣告“天国近了”,意思是一个天上的国快要来到。耶稣的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提醒以色列百姓,不是等一个人来到,而是等一个天上的国来到。律法下的以色列民,心心念念等候的,是弥赛亚来临,盼望的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他们等候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英雄,并不指望有任何“国”的来临;因为他们已经有“国”了,只是这个国需要复国、得到复兴强盛,只等一个人(弥赛亚)来了,就能挽救原就存在的以色列国。但耶稣提醒他们的,却是完全另一回事,要他们指望等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而且不是地上的国,而是从天上来的国;因为以色列国的复兴,是只有当这“从天而来的国”在地上建立后才能实现的。亚8:20-23
虽然耶稣就是他们等待的那位弥赛亚,也就是基督(希腊文),但耶稣降生的目的,却不是如他们所想望的,要来复兴以色列国。耶稣降生的目的和意义,乃是要带来一个从天而来的国,和这天国的建立和实施相比,以色列国的复兴就只是天国在人间实施时的一个环节。所以耶稣要他们从一心关注以色列国的复兴,转变为关注天国的来到;因为没有天国的实施,就没有以色列的复兴。耶稣这样的宣告,也是要他们因为等候的国,乃是来自天上,所以他们的眼目,也需要从地上寻找转变为向上仰望。
虽然今日以色列已经复国,但从他们孤立无援的处境和四面受敌的情况,可知目前还只是“复国”的开始,谈不上复兴。按照圣经记载,接下来他们还会受到以兽为首的敌神权势迫害和攻打,在濒临绝境中才得到弥赛亚的拯救;亚14:4-5到天国在地上实施后,以色列才能真正达到神应许他们富强复兴的景象。
(2)太6:10 祷告的主题不是复兴以色列,而是“愿你的国降临”。
耶稣不但对当时的犹太人提出“天国近了”的教导,要他们把眼目从指望一个人的来到,转向一个国的来到,从今生转向来生,从地上转到天上;就是对门徒(代表教会)的教导,也是同样的要求。在他教导门徒祷告的祷文里,一开始三个愿,就有一个“愿你的国降临”;这和“天国近了”同样,是提醒我们应当随时思念上面的事,盼望将来的事,等候那快要降临的国。保罗在歌罗西书,对此有明确的教导。西3:1-5
虽然“天国近了”和“愿你的国降临”所指的都是这一个国,但具体盼望的内容却并不全同。耶稣对犹太人的提醒,“天国近了”是指他的降生带来天国在人间的开始;但主祷文的内容,则不仅是教导当时跟随他的门徒,也是延伸到整个新约时代对教会的要求。今日“天国”不再是“近了”,而是已经“降临”,但还没有被全地的人接受,基督还只在信徒心里和教会中掌权。路17:21(中间) 。因此耶稣教导我们祷告“愿你的国降临”,也就是要我们为福音传遍天下而祷告说的。
可惜那些门徒一直到耶稣复活,都还没有完全明白耶稣降生为人的使命和意义,还在问耶稣“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 当时耶稣的回答,就是要他们不是关心以色列国的复兴,而是关心福音广传,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徒1:7-8
从犹太人指望弥赛亚来复兴以色列国,到指望基督降临,建立和实施天国,再到传福音直到地极,正是旧约律法向新约救恩过渡的一个关键的观念转变。
(3)太6:19-21 要积攒财宝在天上,要紧的是“心”在什么地方。
这段教导常被引用来勉励弟兄姊妹奉献钱财作主工,把地上的钱财,通过给主用,“转变”成天上的财宝,将来可以得赏赐。这样的引用并没有错,勉励弟兄姊妹奉献钱财作主圣工乃是当尽的责任,也是应有的教导。徒20:35但耶稣这段话真正的用意,却不是为动员我们奉献钱财,而是为要我们的心,从地上转到天上去。从耶稣教导最后的结论,“财宝在哪里,心也在那里”可以知道,耶稣讲这段话的目的,不是要我们考虑自己的财宝“在哪里”,而是要我们关心自己的心“在哪里”?天上并不缺少人间的“财宝”,但耶稣知道,有些人因为地上的财宝而无心去天上;为了帮助这些人的心到天上去,才要他们先把财宝送到天上去,这样 “心”也就能跟着去了。
所以耶稣的教训,还是为体现律法时代向恩典时代的过渡。律法时代人心想望的,不外乎是神给我们今生物质财富的祝福,新约救恩下的祝福,则是要人的心,从单纯关注今生地上,转向来生天上,“心”要到天上去,而不是留在地上。

2)把律法下的人,局限于今生祸福报应的认识,和来生审判赏罚联系起来。
我们在前面已有指出,律法关于祸福的规定,基本都局限在今生的范围,在申命记有十分具体的教导。申28:1-5耶稣的教导则把人从旧约过渡到新约,律法过渡到恩典;不但要人的眼睛,从今生转向来生,从地上转向天上,而且也把人从关注今生的祸福报应,转向来生的审判结局。在律法下,祝福和咒诅都在今生今世的范围,一切都在今生得到报应了断;即使自身来不及得报应,也报应到子孙后代,民族国家。
虽然律法下的人也知道有来世,但因为律法的祝福和咒诅都在今生得到了断,使他们对“来世”的观念,只是朦胧中将来的另一次“生”;一切从头开始,今生表现和来生没有直接关连。由于律法下对将来审判只有模糊的认识,所以一般都以为,只要能逃过今生报应惩罚,今日的行为表现,并不影响自己的来生。
但耶稣的教导,却是要我们把关怀今生,转变成注视来生;不只是因为今生是短暂的,来生是永远的,而且来生如何,是和我们今生的表现直接有关的,是需要经过审判,向神交账的。这就不但使人的眼目从地上转向天上,也把人的注意力,从单纯关注今生的祸福报应,而转向来世的审判赏罚,督促每个人为自己的“来生”而必须慎重考虑今生的表现如何了。
这是律法向救恩过渡的另一个关键特征,不但我们的眼目要转到天上,而且我们的追求,也要从今生转向来生,借今生预备来生,因为有审判。
(1)太5:22即使是一句骂人的话,都需要经过公会的审断和地狱的火。
年青时读到这里感到不解,怎么骂人会有这么不同的结果?公会的审断虽然也是惩罚,但为骂人,可能不过训斥一下,最多鞭打一下吧;为什么骂魔利就这么厉害,要受地狱的火?有人从骂人的内容去钻研,但原文拉加和魔利都是骂人的粗话,再不同也不至于不同到这么不同的结果。
其实耶稣在这里,是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真理信息。律法下的观念一切都是“今生了断”,经过公会的审断,事件就算得到了结;但到新约恩典时代,不要以为一切都讲恩典,讲赦免,不再强调“今生了断”的祸福报应规律,将来我们为自己所言所行,是要经过神公义审判的。
拉加和魔利都同样是骂人的粗话,原是一回事。耶稣在这里的意思,不是它们要受到不同的处罚,而是指出即使是一句骂人的粗话,也需要受到两次处罚;一次是人间的“公会审断”,是当时大家在律法下熟悉的处理方法,还有一次是“地狱的火”,也就是将来在神面前交账时要受的审判。
当时在犹太人的生活中,一切需要审断的事情,都是以公会的意见为准,公会认为有罪就有罪,公会认为没有罪就没有罪。为此那些把持公会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在公会里相互包庇,即使胡作非为也有恃无恐,定不了罪。耶稣严厉指出,即使今日公会不定他们的罪,将来在神那里,他们是逃不过神的惩罚地狱之火的。
(2)太10:15必有一个“审判的日子”是大家都需要面对的。
由于律法对一切祸福的了断,基本是在今生范围,即使来不及临到个人,也是临到他的子孙后代或民族国家;因此旧约时代的人都集中注意在今生的祸福报应上,对将来的赏赐审判反倒并不重视。虽然旧约律法也讲“审判”,但审判的结果,基本还是在今生范围,把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未来遭遇,当作就是神施行“审判”的内容。以色列民在指望弥赛亚来临时,也指望他来要审判全地,审判世界;代上16:33 但这是指当以色列国得复兴时,神要为他们向列国申冤报仇的审判,并不关系到每个人的言行需要在神前受审交账,影响到各人的来生。因此当耶稣讲到“审判的日子”和“地狱的火”,他们以为就是指他们指望弥赛亚来到的日子,要审判列国,和自己的言行无关。
也正因为如此,律法下的人都以为,如果逃过“今生的报应”,也就可以逃过“对自己所做事情该负的责任”。连大卫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临终时,一再提醒所罗门,不能让约押和示每白头安然下阴间;否则就便宜了他们,给他们逃过该受的报应了。王上2:6
这和耶稣论到的“审判”,是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从耶稣指出骂人的话,要经过“地狱的火”,正是特别指出,这审判不是指今生范围内的结果,而是影响到来生之结局的。将来神的审判,不是局限在以色列民从列国报仇雪恨,而是每个人为自己的言行,要在神的审判座前交账。太12:36-37这对当时律法下的犹太人来说,应当是全新的审判概念,是他们过去没有听过想过的。
十字架上悔改的强盗,对这一审判,倒是有清楚的认识。虽然他在世时的恶行,在十字架上受酷刑时已经得到人间的惩罚报应,但他却知道他的罪行并没有因此了结,因为还有一次神的审判需要面对;而神审判的结果乃是“地狱的火”,是远比十字架酷刑严厉得多的永远惩罚。因此他没有求耶稣救他从十字架上下来,而是求耶稣在得国降临的时候记念他。路23:42 他知道耶稣得国降临,也就是他需要面对神审判的时候;若没有耶稣的“记念”,这一审判的结局将是永远沉沦。帖后1:9
旧约时代的人,对来生、对将来审判的观念模糊,还情有可原,因为律法并不强调来世的审判;今天我们在新约时代,已经有清楚关于审判交账的教导,如果也是这样不明白,就更难逃责任了。今天对我们来说,这将来的审判,不但是提醒我们要准备到神面前交账,而且也是督促我们,要在今生为来生做好准备;我们今生的表现,是和我们来生的荣耀直接有关的。
有些弟兄姊妹以为我们信了主,一切罪行有耶稣担当,不再经过神的审判,将来反正一切有耶稣的恩典担当;这样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我们因信主而可以免去被“定罪”的审判,我们的言行却仍然需要向神交账的,即使不影响到我们的得救和灭亡,却会影响到我们的得荣和得赏。
这是神在律法向恩典过渡中,向我们显示的又一个十分关键的要求,要把我们的观念,从今生转向来生,从报应转向审判;这审判要求每个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向神交账。
(3)太22:23 撒都该人为何不信“复活的事”?
撒都该人大多是以色列中的祭司,不是无神论者,为何圣经说他们不信有复活的事?我想他们的意思,不会是人死如灯灭,死了就完了;他们不是不信来生,而是不信复活。一个没有“复活”的来生,意思就是来生和今生不是同一个“人生”,没有直接的关连;那么到了来生,就不需要为自己今生的所言所行负任何责任。如果有复活,那么人的来生就是今生的继续,相互是有关连的;这样来生就得为今生所言所行负责,当人从今生进入来生时,就需要经过神的审判。
所以撒都该人这样问的关键,就是因为他们不希望将来有审判。撒都该人大多是放纵情欲,在世上任意妄为的;由于公会乃是由他们把持的,所以即使他们犯有罪行,也相互包庇不会被定罪。如果今生犯了罪行,公会不定罪,将来又没有审判,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意妄为了。
耶稣的回答,神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是活人的神。太22:32 耶稣的意思,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现在还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他们不是死了,而是仍然活着,仍然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他们的今生和来生乃是经过复活的,连续的“同一个生”;因此今生所作的一切,在来生是逃不了责任的,有复活,也有审判,今生是直接影响到来生的。

3)把律法下人狭隘的弥赛亚观念,扩展为是关乎万民的。
从旧约时代到新约时代,从律法到救恩的过渡,除了使人的眼目从地上转向天上,使人的关注从今生报应转向来生审判;在对弥赛亚的观念上,也从以色列一个民族的拯救者,扩展为是关乎万民的救主。
耶稣确实是以色列民所盼望的那位弥赛亚,他也确实是以色列民族复兴的拯救者;但和他来作拯救罪人的救主,作统管万有的基督相比,耶稣来作以色列民的弥赛亚,就只是他使命中的一个环节,他作以色列的王,只是他国度和权柄里的一个领域。为此,虽然耶稣生为犹太人,生在犹太地,但马太福音对他的介绍,不再是狭隘的以色列民族的弥赛亚,而是万民的救主,是万王之王。
今天对我们来说,这一点认识乃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但对以色列民来说,却是十分难以接受认同的改变;因为在这一事实里,他们失去了在旧约下的重要性,也失去了律法下享有的“特权”。
(1)太2:1-2耶稣是来作“犹太人的王”,得到通知的却是东方博士。
耶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是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但神通知的却是“东方博士”,不是以色列中有权势知识的人。似乎这是因为当时这些在犹太掌权的祭司、文士、法利赛人普遍败坏,但以色列民中并不是没有虔诚等候弥赛亚来到的人。路2:25可见神通知东方博士,不是因为在犹太百姓中找不到合适人选,而是特意如此安排的;使人知道神的心意,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其实乃是万民的救主,他的降生,不是只和犹太人有关,乃是关乎万民的。
正如天使报信给野地牧羊人时说的,“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路2:10这位新生的婴孩,他确实是救主,是基督(弥赛亚),但却是关乎万民的救主,是关乎万民的基督;从他的降生,就清楚向人宣告,这不只是关系到以色列民的事情。
神确实有应许,以色列必将复兴,有一位弥赛亚要来拯救以色列民,使以色列国复兴富强;但在神的安排里,以色列国的复兴富强,乃是将来基督国度实施时的一个环节。亚8:22耶稣确实就是以色列民所盼望的弥赛亚,但这乃是他“万王之王,全地的主”基督权柄下的一个使命。相比之下,基督国度和基督权柄才是更全备的内容,是神计划里的主题。但这方面的内容,在旧约时代乃是隐藏的奥秘,因此律法下以色列民,就只知道这位弥赛亚对以色列民族和国家的拯救,对基督是万民的救赎主,没有直接的认识。
马太福音在一开始,介绍耶稣的降生,就要人认识这位新生王,从“犹太人的王”,扩展为是关乎万民的基督。虽然律法下的犹太人对此一时还无法明白,也不愿接受;但这并不影响耶稣的降生,宣告旧约时代开始向新约时代的过渡。
(2)太8:11-12 能在天国里坐席的,是像百夫长那样有信心的人。
罗马军队的百夫长,基本都是外邦人,他来求耶稣医治他的仆人,虽然他仆人很可能是犹太人,但对正统犹太人来说,也并不乐意耶稣答应他的要求;耶稣却向他们指出,象百夫长这样有信心,不只他的祷告能蒙垂听,而且还能在天国坐席。这一切的决定因素,不是因为他是不是犹太人,守不守律法规条,受不受割礼,而是按照他有没有信心。
这是耶稣又一次在他的教训里,反映从旧约律法教导,过渡到新约救恩信息的例证。犹太人以为的“天国”,应当就是复兴的以色列国,所以能“坐席”享福的,当然是他们犹太人,亚伯拉罕的后裔,雅各的子孙;像百夫长这样的外邦人,现在借罗马权势统管他们,到那时应当受苦受罚才对,怎么能在天国坐席?但耶稣直截了当指出,在天国坐席的,就是像百夫长这样的人,不管他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只要他有信心。耶稣知道他这样说,会冒犯这些犹太人,但他们的认识必须转变,从旧约律法下自以为有特权的观念,转变为新约救恩下同样需要渴慕追求(努力)、因信得救的信仰。太11:12
(3)太15:28 在律法下无份的迦南妇人,在“信心”下就有份了。

耶稣对这迦南妇人的态度,似乎有些令人捉摸不定;起先是那样冷漠无情,后来又忽然答应她的要求;这是为什么?耶稣这样的表现,不但有些不近人情,而且也和他一贯怜悯人、施恩于人的行为不符;因此他这样的表现,必然是有意如此,是有特别原因的。
如果这迦南妇人是向任何法利赛人提出这样要求,得到耶稣这样的回应,大家会觉得很正常,本来犹太人就把外邦人看作狗都不如的;但现在她是来求耶稣,可见她也知道耶稣和这些法利赛人不一样,会怜悯她的。而耶稣冷漠的回答,对律法来说,是正常的,但从耶稣一贯待人的态度来说,却确实是反常的表现,可见耶稣这样从冷漠到答应她要求的表现,乃是故意做给门徒和周围跟随的人看,为要达到特殊的目的。
耶稣无所不知,早就知道这迦南妇人要前来要求他医治她的女儿,耶稣也早就知道她有信心,她女儿是能得到医治的。那么为什么耶稣要故意先冷淡她,给她这样的回答呢?我想耶稣不是要考验那妇人的信心,而是要“表演”给门徒和周围的人看,使他们能从这一事例留下深刻印象,明白外邦人在律法下和在“信心”下,有多么不同的地位,享有多么不同的恩典。
一开始耶稣这样冷漠不理她,因为她是外邦人,在律法下是局外人,在一切蒙恩的事上,都是无份的。弗2:12但当她表现出对耶稣坚定的信心时,这时耶稣按照“信心”的标准,在基督里就不分外邦人犹太人,都同样有份了。弗3:6耶稣借这一事例,通过他这样前后绝然不同的表现,当时必然给门徒留下深刻印象,对外邦人在律法下和救恩下不同的待遇,得到生动而难忘的认识。即使今日我们从耶稣这样的表现,明白了耶稣的用意以后,对外邦人和犹太人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的真理,也能得到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印象和认识。弗3:6

4)把律法下的人,只重外表礼节,提升为内心真情的要求。
律法和救恩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律法的要求,基本局限于外表行为,救恩的要求则首重内心。虽然律法有很多规条律例,犹太人把这些要求罗列出来,有六百多条;但只要你没有具体行为的干犯,这些规条就管不到你。救恩则不同,它对人的要求,不只停留在外在的表现,更注意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新约时代,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反省忏悔,注意自己的意念动机。这不是说对外在表现要求就可以放松不顾,而是如果你能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在表现自然就会受到约束禁止。
(1)太5:20 我们的义必须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从马太福音第五至第七章,我们习惯称为登山宝训,可以说是耶稣在世时所作教训的核心内容,反映耶稣降世为人的使命,是要另立新约,把旧约律法时代,引进新约救恩时代。耶稣在论到什么是人真正的“福”以后,开始对诫命作解释;对当时在场的犹太人来说,这样的解释显然是属于“无限上纲”的极端要求,即使最保守的法利赛人也不会提出这样极端的解释。恨人就是杀人,淫念就是淫乱,贪心就是偷窃,即使今日许多弟兄姊妹,也同样对此无法理解;一般理解下的律法要求,人已经无法做到,现在耶稣来,一切讲究恩典,应当降低要求,没有要求才对,怎么反而无限上纲,把诫命的要求,提高到极端的地步!因此有人认为耶稣是在介绍“天国宪章”,因为只有将来在天国里,才有可能实行这样的要求。
耶稣知道当时这些门徒听了,也一定会有像我们同样的疑问,为此他含蓄地对这一系列要求,作了这样的总结;要想在天国有分(得到救恩),我们的“义”必须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律法的义)。耶稣清楚向我们指出,福音全是恩典,是无价的,却不是廉价的;我们白得的救恩,耶稣是付出十足代价的,这代价是远超律法之要求的。罗5:20不但如此,我们得这救恩的人,也不是因为一切都是恩典,自己就可以不负责任,神对我们就没有要求;我们在罪上已死的人,就更应当在义上活;彼前2:24我们能在罪上死,是靠耶稣,我们要在义上活,却是自己的责任。
因此不要以为文士和法利赛人(律法下人的代表)需要追求义,不过他们失败了;今日我们靠耶稣白得“义”,就不需要追求,可以不负责任,对自己没有要求。耶稣要我们“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不只是他为我们作成的,是远超律法所能给的;就是我们自己,也确实应当活出比律法要求更美的见证。律法规定不可杀人,我们连向弟兄动怒都不应该,需要反省。这就是耶稣在“登山宝训”里给我们的教导。靠我们自己,我们和文士法利赛人一样,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信主后,生命已经改变,这生命在我们里面应当是有能力的;林后13:3更有圣灵作我们的保惠师,随时在我们里面提醒教导,加我们力量。罗8:26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更有我们的主耶稣体恤我们的软弱,作我们随时的帮助。来4:15-16有了这些作我们的保障,我们确实应当活出“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2)太15:11 入口的不污秽人,出口的才污秽人。
对食物的要求也是律法规条的一大类别,有洁净的、有不洁净的,有能吃的,有碰都不行的,都有详尽繁琐的规定。由于它们是生活中普遍接触到的内容,因此也是在鉴定是否遵行律法规条时,最经常用作分辨的方法。初期教会的许多犹太信徒,要解脱传统律法规条的束缚,最难的恐怕就是在食物这一问题上;连彼得和巴拿巴在已经开过耶路撒冷大会了,都尚且对这方面有许多改不掉的生活习惯和顾虑。加2:11-13
其实耶稣在世时,早有明确指出,律法关注的,是食物的洁与不洁,15:11 救恩更注重内心圣洁,律法只要求外表洁净。救恩则注重內心的圣不圣洁。耶稣没有直接明言,不需要遵行律法关于食物的要求,但从他说“入口的并不污秽人”,他的意思就够清楚了;律法这样禁戒食物,对人的圣洁和污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耶稣更指出“出口的才污秽人”,出口的不是生理的,物质的,而是心理的,心灵的,那才是污秽的,是罪恶的来源。从耶稣的这句话,也清楚指出了新约恩典时代和旧约律法时代对内心和外在的不同层面要求。
(3)太5:39 人打你右脸,连左脸也由他打。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理解耶稣所讲的这句话?因为当耶稣自己被大祭司差役打脸的时候,他并没有转过来让那人打另一边,而是问他“你为什么打我呢?”约18:22当然耶稣是不会教导别人这样行,自己却不遵行的。虽然耶稣对这一问题,没有进一步解释的记载;但我们从新约时代的要求,都着重在内心,可以知道当被人打右脸时,如果怀恨在心,那么即使转过左脸来被人打,也不会是耶稣说这句话的意思。
从耶稣的做法,可以知道他说的转过左脸被人打,不是形式要求,不是不能讲理,不是被人当白痴的挨上去叫人继续打,而是表明对被人打右脸的遭遇不计较、不记恨,不报复。耶稣没有转过来叫那差役继续打,是从表面的忍耐,提升到内心的宽恕不予计较;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路23:34正是见证了他内心对加害于他之人的宽恕,当然也包括那个打他脸的差役。

5)约翰是福音的先锋,他的责备具有旧约过渡到新约的划时代意义。
在论到耶稣降生为人作成救恩的事迹时,还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就是施洗约翰。他被称为是“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太3:3是行在主耶稣前面,为主所作事工开道的。有了他的先锋工作,使耶稣把旧约引向新约,律法引向恩典的事工,过渡得更为平稳顺遂。
虽然耶稣是生在律法下,当时的社会还是律法时代;加4:4但耶稣的事工却不属于律法时代的工作,从他教训的内容,反映出他的降生,宣告了新约时代的来临。约翰则不同,他不但生在律法下,也是律法下的先知,是律法先知的终结者。太11:13他传讲的内容,还是律法下的道理,属于律法的范围,但却是最大程度靠向新约救恩的要求,为律法过渡到恩典,作好律法那一边的接轨准备。我们从他教导的字里行间,已经可以嗅到恩典的气息。如果说耶稣是新约救恩的创导者,约翰就是旧约先知的总结者,通过他们的牵手配搭同工,使旧约过渡到新约的教导,衔接得完美无缝。
(1)太3:7-9自以为是亚伯拉罕子孙,其实是毒蛇的种类。
凡律法下的人,对自己是亚伯拉罕子孙,不但是最引以为豪的事,而且也认为是铁定的事实,是从来也不需要怀疑的。因此即使以色列民受异族的侵略欺压,遭受亡国的痛苦,他们还照样能保持自我优越感。约翰在他对当时犹太人极度败坏的失望中,情不自禁地喊出“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他可能并不真的明白在救恩时代,亚伯拉罕另有信心后裔,是他的真子孙;加3:7但他对律法下人这样的当头棒喝,却无形中督促人作出反省,究竟自己是毒蛇种类还是神的选民,是罪恶的后裔还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约8:44不要以为自己是以色列人,就那么牢靠,神非救他们不可。约翰的这一警告,确实为以后新约拣选亚伯拉罕信心后裔的救恩,作好“人心”的准备。路1:17
(2)太3:7只知有今生眼前报应,不知有将来忿怒,神要来审判。
我们前面有提到,律法和救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从今生报应,转向神有审判的认识。约翰虽然是律法下的先知,但在他的教导里,也已经有警告要面对将来的忿怒,从律法下一切在今生范围了断,转向神将来的审判。在律法下,一切是非公断,都由公会作出最后断定;因此对那些把持公会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自以为即使胡作非为,也没有关系,因为公会不定罪,连律法也拿他们无可奈何。所以当约翰看到这些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作出这样的警告,不要以为在公会不被定罪,就可以逃避自己的罪责,还有“将来的忿怒”等待着他们。虽然约翰对“将来忿怒”不一定有具体的概念,但他相信神是圣洁公义的,决不会任凭这些人如此肆无忌惮下去;无形中使他的谴责,超越了当时律法的观念,进入到将来在神的审判台前还有“忿怒”的新约救恩内容。
(3)太3:11约翰知道他所施悔改的洗,和耶稣所施是不同的“悔改”。
约翰在约但河施洗,他也知道耶稣在约但河由门徒用水施洗;约3:26、4:2但约翰在论到在他以后来的施洗时,却特别指出不是用水,而是用“圣灵与火”,说明他不是指耶稣门徒在约但河施洗这件事,而是另有所指的。圣经有明确指出,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徒19:4他施洗的目的,不是举行一个“经过水”的仪式,而是要有切实悔改的心意。太3:7 因此他说在他以后来,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应当也是指着“悔改”说的;不过约翰是“用水洗”的悔改,耶稣是“用圣灵与火洗”的悔改。似乎都是要达到“悔改”的目的,却是在不同层面的悔改,有不同内容的悔改,达到不同效果的悔改。
同样是讲悔改,由于约翰还是属于律法下的事工,他的悔改要求也局限在律法的范围。就如他回答人问应当怎样行时说的,“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路3:11约翰的悔改,乃是按照律法规条的要求,在自我决志下,努力改正遵行。约翰作为耶稣的先锋,知道在他以后来的耶稣,要施行悔改的洗,不再是用水,而是借着圣灵与火的经历;虽然他可能对福音真理认识有限,但却知道耶稣要施行的悔改洗礼,和他施行的悔改洗礼,在方法、效果、要求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是不在同一层面的“悔改”。
虽然约翰对福音真理,只有模糊有限的认识,但他对耶稣来施行救恩的悔改要求,却指出得既具体又正确;耶稣“要用圣灵与火施洗”,正是新约救恩下悔改经历的关键内容。这一悔改的要求,不再是自我决志的表示,而是悔改认罪,悔改信主(接受救主);这一悔改的见证,不再是用“经过水”的仪式,而是在圣灵工作下,为罪忧心如焚的自责。约16:8从这两种不同悔改的方法和要求,也正显示出从律法到救恩,从旧约到新约的过渡。
今日我们教会奉行的洗礼,虽然形式上也是“经过水”,但却不是为“悔改”的目的,而是为归属的见证和经历,借着洗礼归入主的名下。太28:19(小字)今日教会洗礼要反映的,是我们与主的关系,其意义是受洗归入基督,披戴基督;加3:27罗马书也清楚指出,这洗礼乃是见证我们与主同埋葬、同复活的经历。罗6:4至于耶稣“圣灵与火的洗”,乃是指我们决志信耶稣,认罪悔改时的经历。

三、通过神迹宣告天国的临到。
不但耶稣的比喻和教训,是为传扬天国的道理,要达到从旧约到新约,律法到救恩的过渡;即使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也同样是为宣告天国的来临,神权能临到这罪权下的世界,达到证实天国道理的目的。就如耶稣应许门徒有神迹奇事随着,证实所传的道;可16:20他自己在世时,行这些神迹奇事,也是同样为要“证实所传的道”。所以当我们读到福音书里耶稣行的这些神迹奇事的时候,不要以为只是耶稣怜悯人的个别事件,或是借此表现自己是神的儿子,有超自然的本领;耶稣一切所言所行,包括他所行的神迹奇事,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彰显神的权能,传扬福音真理,宣告天国来临,作成新约救恩。

1、太12:28-29 行神迹宣告神国临到这罪权下的世界,一个新世代的来到。
耶稣赶鬼,不是要表明自己的能力比鬼大,可以把鬼赶走;他赶鬼行神迹,乃是神的国和魔鬼的国之间的争斗,是神国临到,要把魔鬼的国赶咒的争斗。所以人只注意鬼被赶走了,人得医治了,耶稣的能力比鬼大,而法利赛人也可以污蔑耶稣能力比鬼大,是因为他是“鬼王”;但耶稣这样行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赶鬼,更是为赶走魔鬼的国,魔鬼的权势,宣告神的国临到这罪权下的世界,一个新的世代,也就是天国的来到。这才是耶稣来到这个世界,行这些神迹奇事的真正目的。
耶稣接下来所讲的捆绑壮士,抢夺他的家具,也正是这个意思。鬼之所以敢如此在人身上糟践人,就是因为这世界被魔鬼权势所把持;如果我们要追究原因,就需要从亚当犯罪讲起了。如今耶稣来,不只是“就事论事”,见一个鬼,赶一个鬼;耶稣真正要行的,是要彻底解决问题,把魔鬼权势,魔鬼的国赶走,在地上建立神的国度,把被魔鬼把持的世界再夺回来。这就不是行几个神迹、赶几个鬼的问题,而是要作成救恩。
当初魔鬼是借人犯罪而得以进入世界,窃取世界王权的。罗5:12如今耶稣降生为人的目的,就是要作成救恩,把魔鬼国度里死权下的罪人拯救出来;来2:14-15把魔鬼和罪的权势,赶出这个世界,把“壮士”窃取来的“家具”,从他手中再夺回来。保罗在以弗所书里,把这一“抢夺”,称为“掳掠掳掠者(原文)”。弗4:8这就是耶稣降生为人的目的,也就是他要来作成新约救恩的全部内容。
每个不信主的人,都是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约9:39-41被鬼所作弄,都在魔鬼权势的控制下;所以今日我们传福音,领人归主,就是在和魔鬼打一场属灵的战争,要进入魔鬼的“家”,攻破他的营垒,把他所掳掠的灵魂抢夺回来。林后10:4-5

2、太11:2-6 耶稣行神迹奇事,不为私人情谊所用,而是为宣告神国来临。
约翰被关在牢里,知道自己有耶稣这样一位亲戚并同工,所以指望他会施行神迹奇事来救他出狱;但却迟迟不见动静,忍不住打发门徒来问,为何没有行动,是不在乎他被关,还是没有救他的本领。耶稣没有正面给他回答,只指出他确实仍继续在传道医病赶鬼;意思就是他确实是神儿子,不是没有能力救他,但却不能任意用在私人情谊上,而是要借着神迹,向人宣告神国的临到。
耶稣的回答,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为真理的缘故,耶稣无法顾全自己的私人情谊。我们从耶稣接下来对约翰的评价,可以知道他对约翰的感情;但耶稣更知道他不能为满足私人情谊,而滥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去救一个人。他告诉约翰,他确实行神迹奇事,但目的乃是要战胜魔鬼的权势,而不是罗马的权势,是为作成救恩,叫人悔改,而不是为解决个别事件。因此当人面对神迹奇事却终不悔改,才最使耶稣失望,并作出严厉的谴责。太11:20

3、太12:6耶稣比殿(律法)更大,因为他来作成的救恩比律法更美。
在犹太人心目中,圣殿就是律法的具体象征。耶稣自称比圣殿更大,不是为要表现自己有多么重要,要和圣殿争地位的高低,而是因为只有当人认识他比殿更大,才会接受他所要作成的救恩,放下传统律法的影响。为此当耶稣在世时,在安息日也照样行神迹奇事。太12:10-12他不是故意要破坏律法规条,贬低律法地位,使祭司法利赛人难堪;他是要使人明白,他这样行神迹奇事,所宣告的“天国道理”,是比旧约律法更大更美更重要的,是真能拯救罪人出离死亡的,所以是超越律法,不受律法规条限制约束的。

四、通过比喻发明天国的奥秘。太13:35
耶稣在世时传道,用得最多的就是通过比喻,传讲天国道理的方法;因为当时福音真理还不能直接明言,正介于旧约隐藏和新约明言的过程之中。今日我们从圣经的明文教导,可以明白福音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借着圣经的明文教导,可以找回耶稣讲这些比喻的真正用意;因此有些弟兄姊妹会想,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再查看耶稣的这些比喻,直接从圣经明文来明白福音真理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耶稣的这些比喻,今日在一些教会里,越来越失去它们的“重要性”,被当作寓言故事一类,只供人从中吸取一些属灵教训;若为真理教导,都偏重在圣经明文的教义性内容。
当我年青时听前辈讲道,耶稣的比喻教训,是经常引用的讲题;如今这类讲道已较少听见,我想原因也就是因为认为它太过肤浅,真理性不强。但这样的观点,却是十分错误片面的。虽然我们可以直接从书信的明文教导,明白福音真理,但这主要是理论性,教义性的教导;当我们从耶稣的比喻来明白福音真理时,由于比喻内容的通俗易懂,再结合圣经明文的相关教导,就可以使整篇信息生动易记,给听众印象深刻。
就以耶稣所讲“撒种的比喻”为例,太13:3-9 它的主题是从福音的性质和传播,讲到传播的情况和效果,从而指出我们接受福音后应有的生命追求和事奉努力方向。当我们讲解这一比喻时,需要引用圣经多处明文教导,以确保我们的讲解是符合真理原则,也是符合耶稣原意的。虽然引用许多经文,穿插在讲解的过程中,当听众因为熟悉撒种过程的内容和构架,对这些经文就比较容易记住,对整个讲章的信息,也会印象深刻。如果没有比喻的情节为纲,这许多经文的选用,都需要由讲员个人构想编排,听众不一定自然就能跟上他的逻辑思路,对整篇信息的构架,也就不容易记住。
不但如此,由于耶稣所讲的比喻,都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常识经验;所以当福音真理和这些常识“比”在一起的时候,这些内容就能使听的人感到浅显易懂、亲切实在。可见耶稣用比喻发明福音奥秘,还不只是“不得已”而运用的方法,更有它正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即使今日我们可以从圣经明文明白福音真理,也不等于就应当把耶稣的比喻搁置一边;因为这些比喻,仍然是把福音真理讲解得生动活泼的有效方法。
在马太福音里泛称为“比喻”的,其实包括好几类内容;有寓言意义的比喻,日常生活的常识,人生智慧的哲理,社会习俗的谚语等,是耶稣引用来宣讲天国道理的素材。当我们在明白这些内容时,不但需要站在真理的高度,而且如果把这些内容,按照它们的文化意义作分类,对正确明白当时耶稣引用的用意,是会有帮助的。我把马太福音里的这类内容,分为比喻、寓言、预表、常识和哲理五个类别,并简单指出每个内容的明白方向;希望弟兄姊妹通过深入思想,进入一个耶稣为我们提供的,认识福音真理的广阔境界。

1、比喻。
通常“比喻”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的内容是在大家熟悉的生活内容基础上,按照要想说明之真理信息的要求,作童话故事性的改编;它和“见证”不同,内容不一定要求真实,重要的是能达到“说明道理”的目的。通常从所编的故事情节,听的人应当很容易联想出要“比”的是什么道理,要影射的是什么教训。耶稣常按照所需要说明的福音真理主题,编出合适的比喻故事;它可以是以整个故事比作一个属灵教导,也可以引用故事中的个别角色事物,比作特定的属灵含义。
过去很多主内前辈都喜欢“用比喻说明真道”的讲道方法。这确实是一个讲道比较容易达到效果的好方法,因为带故事性,容易吸引听的人注意;而且“比”出的真理也浅显易懂,生动易记。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比”得太多,因为会冲淡比喻整体的用意;更不可随意乱“比”,这会造成以私意代替真理、偏离真道的严重后果。耶稣对大多比喻,都有指出明白的方向;如十个童女比喻,是要人警醒等主再来。太25:13
下面我们列出马太福音里的各个比喻,按次序最先的就是第十三章里的七个比喻,主题都和天国有关。太13:11通过这几个比喻,耶稣向我们指出天国的各种情况。耶稣在这些天国比喻里,不是要告诉我们将来千年国度有多么荣耀,我们要有怎样的享受,而是向我们指出“天国”的地位和光景,使我们认识今日应有的追求。耶稣曾明确指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或中间);路17:20-21可见今日的天国,在世上体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信徒心里,一个是信徒中间(教会),这是基督现在就应当掌权的地方。我们在明白这几个天国比喻时,按照这一方向,应当就不会偏离耶稣的原意。

1)撒种的比喻。13:3-23
马太把这一比喻放在所有比喻的第一个,就象他把耶稣的“论福”放在所有教训的第一个,它们对福音真理的论述,确实都具有“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作用。这一比喻把福音传播的基本情况和要求,作了完整的介绍;我们通过适当的“比”,结合书信明文的教导,可以明白耶稣当时的原意。
这个比喻耶稣自己有清楚的解释,我们可以顺着耶稣提出的明白方向,结合比喻的常识内容,和圣经相关的明文教导,得到比喻的正确解释。比喻内有几个重要的意思,虽然耶稣在解释时没有重点提及,但对我们来说,却应当是“不言而喻”的教训;由于在今日教会中,这些要求有被忽略偏离的情况,我在这里把它们提出来,希望能引起弟兄姊妹的注意。
(1)田地不结果子,需要改变的是田地,种子不能变,没有“改良”的余地。
在耶稣的比喻里,田地不结果子,没有意思说种子有问题,需要改良,而是田地有问题,需要改变。虽然耶稣对这点没有强调,但这样的意思却是十分明确的。在耶稣的解释里,种子是指天国的道理,也就是福音真理;耶稣丝毫没有意思田地不结果子,是种子有问题,需要改良。种子是不能变的,不能借口“种子不适应某种田地”,或者“田地不愿意变”的理由,而要求种子改变改良,使它能在石头地、荆棘地也照样能结果子;这不是耶稣设这比喻的前提。但今日教会中,却确实有人提出,从前所传福音的内容已经两千年了,应当作些改变以适应今日社会情况,迁就今日人心。就好像说,由于石头地、荆棘地不想变,就只有把种子改变改良了!
(2)路旁不是不撒种,而是“路旁”拒绝种子。
耶稣所举的比喻,目的是要说明问题,不是介绍真实的种地常识;因此比喻内容常会有和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撒种不会撒到路旁,那是浪费种子,但耶稣的比喻里却路旁也照样撒。这不是耶稣不懂撒种的道理,讲错比喻的内容;耶稣这样讲,乃是为要反映神爱世人是真心实意的,他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路旁也撒,正是要告诉我们,神对人的爱是没有偏心的,是无条件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无条件的爱,不等于就是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没有要求。在耶稣的比喻里,原则是清楚的,种子不能变,要变的是田地;要求是明确的,要好土,要结果。从路旁也撒种,使我们知道,神对人的爱是真心的,是没有偏心的;但人却有可能拒绝神的爱;拒绝的人不是神不爱他,而是他拒绝神的爱,以至得不到神的爱。这些意思在耶稣的比喻里,应当是十分肯定的常识前提。
(3)没有生来就是好土的,我们都是从“路旁”转化过来的。
我们容易按照这比喻的四种田地,把人分为四类;但耶稣设这比喻,不是要定罪,也不是要把人分类定性,而是希望人人都悔改,都结果百倍。所以耶稣设比喻的目的,是要我们都是结果子的好土;如果是不结果子的田地,就应当赶快“转化”,从路旁、土浅石头地、荆棘地转化成好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路旁转化过来的,有谁生来就是好土的呢?我相信这就是耶稣设这比喻的真正用意。

2)麦子稗子的比喻。13:24-30
这一比喻紧跟在撒种比喻之后,而且耶稣自己也有解释。13:36-43当我们把这一比喻和前一撒种比喻结合在一起思想时,经过相互补充,可以对今日恩典时代福音传播的情况和要求,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通常我们引用前一比喻的机会比较多,但这一比喻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对我们明白天国的道理,有十分有用的。
(1)撒种的不但有人子,也有仇敌,他撒的是稗子。
前一比喻讲到撒种的乃是人子,所撒的是福音种子,是神的道;造成的效果不同,是因为田地的情况不同。这一比喻则提醒我们,撒种也不那么单纯,仇敌魔鬼也在撒种;他撒的是稗子,唯一目标就是阻碍福音种子的生长。所以若不时时儆醒,好土也会反向转化成石头地、荆棘地的;提醒我们这场属灵争战的复杂性。
(2)比喻是为说明问题,不一定严格按照人的常识逻辑。
容麦子和稗子一起长,是违反农业常识的,正常的种地一定是要勤于除草除稗子的;但耶稣不是乱指点人怎样种地,而是要向人指出福音传播时必会面对的实际情况。不要以为在教会里一切都是神掌权,只有圣灵的工作,想得那么天真;应当明白哪里有神的工作,那里也总会有魔鬼的捣乱和破坏。耶稣在比喻里说“容这两样一起长”,不是耶稣喜欢有稗子,而是指任凭容忍,意思现在不可能没有稗子存在;耶稣指出的,是教会中必然会有的实际情况和属灵光景,为要提醒我们时刻儆醒,提防异端假先知的搅扰。徒20;29-30
这也又一次提醒我们,比喻是为说明问题,并不一定严格按照生活常识的实际情况。而且当我们发现比喻里有不符合生活常识的地方时,更应当思想为什么耶稣要这样讲,一定有它特别的用意,从它的特殊用法,也总能找到所包含的重要信息。

3)芥菜种的比喻。13:31-32
4)面酵的比喻。13:33
这两个比喻意思相近,从比喻的常识,都是表明天国必将增长,福音必将广传。它们不但内容类似,而且也有意思互补的地方;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思想,更容易对天国增长的情况,有全面的认识。这两个比喻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可以从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来明白,不但都说得通,而且也都可以找到圣经明文教导的依据。
(1)天国的增长,可以是正面意义的增长,也可以是负面意义(异端之道)的增长。
一般我们在解比喻时,总是先从比喻的常识,结合真理原则,找出解释方向,认识比喻的特定用意;但这两个比喻,在解释方向上,却既可以指正面的福音必将广传,教会必将兴旺增长,也可以指负面的教会内必会有异端假先知的搅扰,越是主来的日子近了,异端谬论也越在教会中蔓延,迷惑信徒、败坏教会。正面解释的用法,是以字意常识为主,负面解释的用法,是以灵意预表为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引用这两个比喻,按照解经的原理,应当字意在先,所以应当尽量采用正面的解释方向。
(2)虽然都是增长,却有不同增长过程;前者是“长大”,后者是“发大”。
长大是指看得见的增长,发大则在增长过程中,大多是在人不注意,不知不觉中增长发大的。不但如此,发大更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耐得住压,而且越压发得越大。前一种增长过程虽然很能激励人心,但却容易受摧残、遭破坏。

5)为宝贝买地的比喻。13:44
6)变卖一切买珠的比喻。13:45-46
这两个比喻都比较简单,都是关于天国(信徒和教会)在神眼中的地位和价值;它们也可以放在一起思想,得到对比和互补的信息。教会在神眼中是这世界的唯一珍爱宝贝,神为得到这一宝贝,是不惜付出一切的代价。这不是要我们因此就狂妄自大,忘乎所以,而是希望我们更恐惧战兢,唯恐辜负神恩神爱,作成神要我们作的工夫。腓2:12 耶稣在这两个比喻里,都提到“一切所有”,使我们明白神为得到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大。罗8:32

7)拉网处理收获的比喻。13:47-50
这是耶稣一连讲七个“天国好像”比喻的最后一个,它指出“天国”最后要经过拣选分类;虽然神爱世上所有的人,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神的爱、接受神为人预备的救恩。比喻指明在“世界的末了”要分别善恶;耶稣在第二个比喻里对“分别善恶”有过解释,是要“把一切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太13:40-41时间上“世界末了”则是指地上大灾难结束,千年国度开始的时候。(这一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有解释)
此外,其它几个天国比喻的背景都是田地,唯有这一比喻的背景是海;海的特征是翻腾汹涌,常被用来指反复多变的世界;所以这比喻所说的“分别善恶”,应当是指在世人中的鉴别,而不是信徒中的鉴别(信和不信)。还有一点,比喻提到从海里聚拢的,是各样水族,分类是在“族类”之间作拣选,不是对鱼的逐条拣选。
综合这几个特点,这比喻和前面几个比喻所指的对象,应当是不同的;它不是以教会为背景的教导,而是以世界为背景的教导。当主再来、进入千年国度前,世界将面对一次以国族为单元的分类拣选,有能进入天国成为其中一国一族的,有进不去的。亚14:16如果我们结合耶稣另一绵羊山羊比喻来思考,可以对这一拣选的具体要求,有更清楚的认识。

8)绵羊山羊比喻。25:31-46
虽然绵羊山羊比喻记载在马太福音比较后面,为配合上面拉网比喻的内容,我们把绵羊山羊比喻提前列出来,使我们对拉网比喻要说明的问题,可以有个比较和互补。
这一比喻在马太福音里,是列在耶稣预言他的降临和世界末了情形的后面;它的内容应当和耶稣再来、世界末了有关。耶稣在论到他再来时有指出,到时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太24:40 接下来一连讲了四个比喻,绵羊山羊比喻就是其中最后一个,它们的主题应当都是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有关。这里我们先查考绵羊山羊比喻,看世界末了耶稣对世人将会作出怎样的“取去和撇下”。
由于这一比喻提到善待别人的“义人”,可以“往”永生里去;因此有人以为,只要行善事,一样可以得永生。如果圣经就只有这一个比喻,那么这样的结论也无可厚非,或许还说得通;但圣经的内容有这么多,经过归纳所得出的真理一贯原则,不能因对一个比喻的个人见解,就完全被否定掉,改变真理的流向。圣经里不论是旧约先知预言,还是耶稣比喻教训,或是新约明文教导,都指明因信称义是神今日为人所定的唯一救法;徒4:12任何比喻解释,如果和真理一贯原则相违背,错的一定是比喻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不可能符合耶稣当时的原意。
对这一比喻的解释,首先需要确定,谁是“弟兄中最小的”?如果任何人都可以算作是“弟兄中最小的”,那么这个比喻就成了“没有意义的空谈”,因为每个人都抚养过自己的家人孩子,结果就是每个人都给过人水喝,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得永生,这比喻就是多余的。其次,这样作在弟兄中最小的身上,要作几次才合格?如果一生只要有一次就够,那么又是多余的要求,因为谁会一生连一次善事都没有做过?如果要求多次,那么又当多到几次才算合格?这标准在哪里?由谁说了算?可能最后还是回到律法要求,必须守全律法才能达到神的义。雅2:9-10而且由于“没有人能靠作善事得救”,使比喻再次成了没有意义的空话。可见对这比喻这样解释,肯定是错误的,不合耶稣讲比喻的原意;需要另觅符合圣经一贯真理的解释途径。
耶稣在讲这比喻时,清楚指出比喻是为“万民”设的,原文是“各族的人”(原文编号1484);所以这一比喻是指当他再来,经过大灾难,地上进入千年国度时,会有一次关于各民族的鉴别断定,哪些民族可以进入永生(国度)。这一点正可回应耶稣在拉网比喻里说的“聚拢各样水族”,所指的是“族”。
至于耶稣说的“我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耶稣称为“弟兄”的,应当或是指信徒,或是指以色列人;所以这比喻的意思,应当是指凡善待教会或善待以色列民的民族,可以进入千年国度,成为地上的一个国家或民族。虽然这样的解释也是属于“个人领受”,但至少它没有违背圣经关于救恩的一贯真理原则。弟兄姊妹还可能听到更多关于这比喻的解释;当我们对不同的解释在作取舍时,应当记住,最符合圣经一贯真理原则的,应当就是最接近耶稣设比喻之原意的。

9)寻找迷羊比喻。18:12-14
这一比喻耶稣有指出解释的方向,是要反映神愿意万人得救,对失落灵魂的重视。比喻反映的主题是耶稣为拯救罪人,经历各种艰辛,直到舍命的地步。这是我们传福音时经常引用的比喻,我在这里提出两点供大家思考。
(1)把九十九只撇下,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
这又是不合常理的做法;年青时读经到这里,心中总免不了会担心,那九十九只羊走散了怎么办?不是损失更大,麻烦更多?应当先把九十九只妥善关好,然后再去山里找迷羊才对。那么耶稣这么说,他的用意又何在呢?我想耶稣要特别指出的,就是那只迷羊在牧人眼中的宝贵地位;回应前面“变卖一切所有的买珠子、买地”的比喻,可以明白耶稣的意思,迷羊这时在牧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切”。这也是提醒我们要认识传福音工作的紧迫性,是不能有片刻耽延等待的。而且作福音工作不能按平均主义的原则行事,应当尽力帮助最迫切需要帮助的;这不是偏心,这是我们在作传福音和牧养事工时应有的态度。
(2)一百只羊走迷一只,和十只走迷一只的不同。
结合路加福音里对这一比喻的记载,那牧人在发现缺了一只后,是立即撇下九十九只,前去寻找那只迷羊。这又促使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牧人是怎么发现少了一只的?如果是十只羊少了一只,那是比较容易发现的;现在是一百只,而且不是晚上把羊带回羊圈时数点后发现,而是还放牧在外就发现了。一眼看过去,一百只羊和九十九只羊是看不出区别的,而且羊群到处走动时,要点数也是数不过来的;那么牧人是怎么能及时发现那只羊走迷的呢?这是反映牧人对羊群的熟悉和关爱程度,就如耶稣说的,是“按名”认识每一只羊。约10:3他知道哪几只羊是比较幼嫩衰弱的,哪几只是比较调皮喜欢乱走的,就按照每一只的特点,随时作针对性的关怀,才有可能及时发现那只经常调皮的羊不见了。只有牧人作针对性的牧养,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为我们作牧养事工,指出基本的事奉态度和方法。

10)饶恕同伴比喻。18:23-35
彼得来问耶稣,饶恕同伴七次可以吗?耶稣的回答是“七十个七次”,接下来就说了这一比喻,对“饶恕”的真义作了最透彻的解释。
(1)七十个七次不是次数的七十倍,而是程度的七十倍。
耶稣的回答,不会是给彼得出一道算术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也不会有人得罪你490次那么多的可能。耶稣知道我们在饶恕人时,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次数够不够,而是程度够不够。我们对人的饶恕,常是不真心、不彻底的;因此耶稣特别提出要“七十倍”的饶恕。我们从耶稣接下来所举的比喻,更可以明白这七十倍的饶恕,是指程度上的,也就是要“从心里饶恕”。
(2)仆人理当饶恕同伴,是因已经从主人得到更大饶恕。
如果不是主人先对仆人有一千万银子的饶恕,主人这样干预仆人同伴间的事,就成了“多管闲事”;而且从道理上讲,那仆人向同伴要回欠债也并没有错,最多是手段有些过分。但当那仆人自己从主人那里得到过如此大的饶恕,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不但主人的干预不是多管闲事,而且仆人对同伴的饶恕也成了“应当”如此,不是他的权利,而是他的义务。
今日我们对人的饶恕,不是施恩于人的权利,乃是我们的本分义务;因为我们已经从主得到那“极大无比”的饶恕。我们任何对人饶恕的表现,都是因被主爱激励,向主感恩的表示。这和律法以眼还眼的规条,是全然不同的新约救恩下要求;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主救赎大恩了。这也和一般的道德修养,劝人慈悲宽厚的做人之道不同;我们今日对人的饶恕,是出于以主为中心的思考,是因为在主对我一千万饶恕感召下的行为,是由于向主感恩的表示;而道德修养的饶恕,则是以己为中心的思考,是“自我”的慈悲表现。

11)先后进葡萄园作工比喻。20:1-16
这比喻是讲到有先后几批工人进葡萄园作工,最后却得到同样工价,这在人情世故上,似乎有些说不通,也因此如何明白耶稣设这比喻的用意,一直困扰很多弟兄姊妹。从耶稣在比喻最后的结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小字),可以知道虽然这几批工人都是被召的,选上的却是最后那批,在时间上是做工最少的。因此如果这“先后”是指时间上的先后,确实不合情理,耶稣成了推崇“吃大锅饭”,多做少做一个样,这并不符合圣经“多种多收、少种少收”的真理原则。林后9:6因此这不会是耶稣讲比喻的原意,需要从另外角度来思考。
如果这“先后”不是指时间的先后,而是指先后进园作工的工人,在作工时所存不同工作心态来认识,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耶稣会选上最后那批工人了。虽然比喻里进葡萄园作工的有五批,但从主人最后给工价时的对话,可知耶稣在比喻要强调的,是把最早和最迟这两批作比较,他们事奉的不同心态,表现得最明显。
(1)先后进葡萄园作工的工人,在工作时心态完全不同。
最关键的不同心态,先进葡萄园作工的工人,是讲定工价,为工价而作;而后进去的,特别是最后一批,深知自己能进葡萄园就是主人特别开恩,作工时存着感恩的心态,不敢讲工价,不论得多少,全是主人恩典。今日我们在事奉中,究竟存怎样的心态?是为工价还是因感恩?这反映我们是属于先进去的那批,还是后进去的那批,也是我们能否被主选上的关键。
(2)主人和先后进园作工工人的关系,也反映律法和救恩的不同功效。
耶稣的比喻,基本都会指出旧约律法和新约救恩之间的不同。主人和早上进去工人之间是讲妥条件和工价,是有明确条款的;正反映律法下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根据律法规条来执行,没有额外开恩多给的可能。主人和最后那批工人之间就没有订立任何条款,只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不讲条件或工价,给他们进去作工就是出于恩典怜悯。而仆人进去作工也完全是出于对主人的感恩和信任,相信主人满有慈爱,不论给多给少,都是主人的恩典。这两种神和人之间不同的关系,后来的那种,才是神选上的关系。耶稣借这比喻明确指出,在旧约和新约,律法和恩典之间,后者才是被选上,合神心意的。

12)凶恶园户比喻。21:33-43
这应当是耶稣对旧约律法要向新约救恩过渡,讲得最明确的比喻了。当时在场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也听懂,耶稣比喻里的这凶恶园户,是指他们说的。在比喻里对旧园户被废,还指出具体的时间,就是园主儿子被杀。当耶稣被钉十架,从死里复活,救恩作成时,也就是旧约律法向新约救恩过渡的完成,恩典时代正式开始的时候。
虽然耶稣在比喻中,只提及葡萄园要另租给新园户,没有指明谁是新园户;但我们都清楚,这取代凶恶园户的新园户就是教会。今天我们被选上,没有什么可得意的;更应当从旧园户为何被赶逐吸取教训,时刻记住按时交果子的责任使命,否则当心同样要被赶逐出去。罗11:21-22

13)王宴请宾客比喻。22:1-14
这一比喻的两批宾客,和上一比喻的两任园户,意思基本是相同的,都反映新约救恩取代旧约律法的时候到了。尤其后一批宾客,都是从大路上临时遇见,不分善恶,勉强请来的,这正是今日我们传福音时的福音呼召。
这比喻有一点内容是凶恶园户比喻所没有的,就是最后在坐席的人中,有一个不穿礼服。由于被召的时候是不分善恶,召来了就不能保持自己的善恶,必须一律穿上礼服,这是主人对宾客的基本要求。在大路上行路的人是不会穿着礼服,或随身带着礼服的,所以这礼服一定是主人为每个人预备的,可以指我们各人蒙恩时得穿的细麻衣。启19:8那个不穿礼服的人,不是得不到礼服,而是有也不要穿,才被丢在外面黑暗里。我们不需要去研究这外面黑暗是什么地方,需要在那里待上多久,这样的下场总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要紧的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穿上礼服。从圣经更多教导,可以知道不穿礼服的最大原因,总是因为不愿脱下自己的旧衣服。必须脱去旧人,才能穿上新人;西3:9-10礼服是主人预备的,脱去和穿上,却是我们的责任。

14)忠心仆人比喻。24:45-51
从这里开始一连四个比喻(包括绵羊山羊比喻),紧跟在耶稣预言他再来和世界末了的情形之后,反映当国度在地上实施时,发生在教会和世界“取去和撇下”的具体标准。第四个绵羊山羊比喻,是关于世上列国列族人的区别对待,我们在前面和拉网比喻一起,已经作了解释。这里的忠心仆人、十个童女和不同才干仆人,都是关系到教会、信徒和工人到时“取去一个、撇下一个”的标准,应当引起我们特别的重视;因为我们都盼望能被提见主,那么忠心仆人,聪明童女和五千两仆人就是我们今日应当努力追求的榜样。
首先是忠心仆人的比喻。在作主的仆人中,有忠心的,也有恶仆。那些恶仆今日可以在教会里依仗手中权势任意而为,醉酒放纵,打同伴,信徒对他们无可奈何;但到主再来时,这样的“仆人”要被主人重重处治,哀哭切齿。虽然耶稣没有具体告诉我们“在那里”是指什么地方,但这样的恶仆不能被取去,要被撇下,那是毫无疑问的。至于能被“取去”的忠心仆人,耶稣在比喻里也有指出“忠心”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有见识,能按时分粮,牧养信徒,管好神的家。所以在等候主人来到时,不是空等不做事,而是积极努力把教会管理好,把信徒喂养好。

15)十个童女比喻。25:1-13
这是论到信徒的取去和撇下标准,聪明的被提,愚拙的被撇下。在比喻里是各五个,在实际被提时,不一定就是一半一半;就好像撒种的比喻,耶稣的意思不一定好土只有四分之一。这两类童女的区别,在于聪明的童女灯里有油,愚拙的虽有灯却没有油,所以明白比喻的关键,是在油的问题上。
(1)愚拙的童女为什么不预备油?
如果愚拙的是忘了预备油,那应当是情有可原,人都会有忘记的时候。但新郎迟延,她们看到聪明的有油,应当可以得到提醒,赶快去买油;可见她们没有油,是故意不要油。不要油的原因是如果灯里有油,拿着不方便;所以关键是她们不喜欢使自己的行动受油的拘束。
(2)什么是灯里的油?
虽然对油是指什么说的,可以有不同的“比”,但从油的功用能把灯点亮,和油的存在会约束童女的行动,而且圣经也有把膏油指圣灵说的;约壹2:27所以把油比作保惠师圣灵比较最合适。能够被提的信徒,今日在世上的表现,应当是不但有圣灵作保惠师,是真正信耶稣的,而且也是愿意顺从圣灵引导,接受圣灵约束的。

16)不同才干仆人比喻。25:14-30
这一比喻我们常简称为五千两或一千两。一千两的最后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应当就是指被撇下的,五千两和二千两的都“可以进来”,意思就是在被提时有分了。
(1)虽然各人恩赐才干大小不同,神的要求是公平的。
三个仆人得的银子数量不同,不是主人有偏心,而是“按着各人才干”;得五千两的,需要办五千两的事,得一千两的,只需办一千两的事;交账的时候,要求各人交上的也不相同。神是公平的,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8
(2)所得银子不论多少,都仍然是主人的银子。
仆人得了银子,只是“经手”办主人的事,银子仍是主人的;所以得多得少,并不表明仆人自己的钱多钱少。耶稣指出钱的多少,是表明仆人才干的大小,除指出各人的条件才能不同外,应当也包括圣灵所赐的恩赐。恩赐不是礼物,不论所得恩赐是大是小,我们都只是恩赐的管家,应当为作主工而运用。彼前4:10
(3)仆人得主人称赞是因为良善忠心。
主人没有称赞五千两和二千两的仆人会赚钱,无论五千两还是二千两,他们受主人称赞都是因为他们的良善和忠心。今日我们应当向主是良善的,听命的,顺服的,在事工上则是忠心的,殷勤的,一心为主的。仆人得银两的多少,是按他们不同的才干,但交账时能否蒙主悦纳,却不是按他们赚多少钱(工作效果)来衡量,而是按他们是否向主良善、在事工上是否忠心来衡量。

2、寓言。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在文学上并没有寓言和比喻这样的分类,是我按照解经的要求而分成两类的,希望大家不要从文学角度来指出我这样分类的“错误”。
顾名思义,“比喻”的意思就是通过“比”得出“喻”的意义。我们前面所提耶稣所讲的这些“比喻”,都是通过作比得到耶稣发明天国道理之用意的。但在耶稣所举的比喻里,有个别几个,却只能从它整体的内容得到属灵的教训,无法用“比”的方法来明白的;我把这类故事称为“寓言”,目的是希望弟兄姊妹在明白这些内容时,容易找到正确的解释途径。
我对“寓言”的定义,是指一个从整体内容得出寓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一般不通过对故事里的人物或事迹,单独取出作“比”。最明显一个这样的寓言,是路加福音里耶稣讲的“不义管家”。路16:1-8 如果把它当作比喻来解,首先就需要考虑这不义管家应当比作谁?把他比作法利赛人或门徒都不合适。耶稣在这故事里,是把这不义管家和法利赛人作比较,不义管家还更聪明,因为他还会考虑将来的问题;而法利赛人不但不义,还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将来”,所以是比不义管家更可怜。当然不义管家也不是指门徒,虽然门徒中难免有不义的,但耶稣不会把门徒直接比作不义管家,变成都是不义的。所以耶稣的结论是,今世之子(不义管家)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这里的光明之子需要加上引号,因为是指法利赛人,他们常自以为是光明之子。
我把耶稣这一例子另归一类,称为“寓言”,就是这个用意;这类故事只宜从整体内容来明白它的寓意,不要只顾眼前,应当考虑将来,因为将来有神的审判。常有弟兄姊妹来问这一例子该怎么解,原因就是他们在明白时,总是走“解比喻”的路子,想先设定不义管家比作谁,结果就是越“比”越糊涂。所以,当我们对耶稣所讲的小故事,用“比”的方法解释不通时,不妨用“找整体寓意”的方法试试。
在耶稣所举的这类例子里,象这样需要从整体内容得到其中寓意的,大概有下面这样几个;当我们在解释的时候,都不是通过把里面的人物“比作谁”来明白的。我再申明,这样的分类不是文学上的,乃是为解经的需要;如果有弟兄姊妹认为它们都同样是比喻,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能正确明白它们的用意就是了。

1)吹笛不跳舞。11:16-17
耶稣在这例子里,不在于谁不跳舞,谁不捶胸;而是谴责以色列百姓在听了约翰和他的教导后,连应有的回应都没有,还引来荒谬的品头评足。

2)七个更恶的鬼。12:43-45
耶稣在这个例子里,不是要指谁是被鬼附的,更不是要介绍鬼还有更凶恶的;耶稣是因为这些人听了耶稣的教导,看到耶稣医病赶鬼的神迹,却还是提出要耶稣显个神迹给他们看,太12:38说明他们不是不懂,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故意拒绝,偏不要信,却又喜欢看神迹、看热闹,十足是试探神的表现。耶稣举这例子的重点,是要指出这样故意拒绝,是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对故事里原来的鬼怎么会离了人身,无水之地在什么地方,那人是如何打扫干净的,又怎么可能造成“空闲”,“修饰”是指什么说的,为何更恶的鬼是七个?这一系列问题如果想用“比”的方法去解释,不但容易引进荒诞无稽的猜想,缺乏圣经明文的依据,而且也必然离耶稣的原意越来越远,解释越来越离谱。

3)两个不听话的儿子。21:28-32
如果按照“比喻”的方法来明白它的意思,小儿子可以比作法利赛人,那么大儿子应当比作谁?不论指税吏娼妓或教会都不很合适;而且法利赛人通常在比喻的编排里,总是被安排作“老大”的,因为他们一贯自大,所以怎么比都显得不合适。
其实耶稣讲这个例子,是要指出有心悔改而作出实际表现的人,还比说得动听却没有行动的人好。两个儿子都是使父亲失望的,没有一个是我们应学的榜样;但相比之下,小儿子却是更不好的,表明说得动听却没有行动、口是心非,是神最不喜悦的。我们在明白讲这一故事的用意时,只需从整体内容得到属灵的教训,不需要把大儿子比作谁,小儿子比作谁,我们应当做哪个儿子。

3、预表。
预表和比喻、寓言不同,因为它不是编出来的故事,而是借用已过的史实或人物,作后来人物或事迹的征兆和预告;所以不论预表还是应验,都必需是真实的事实。而且圣经对“预表”的要求和范围,是指出明确方向的,都必须围绕在“为耶稣作见证”的范围。启19:10偏离这一中心,就不是圣经要给我们的预表。
马太福音记载耶稣提到的预表不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腹里。12:40
耶稣把约拿这一经历,作为自己埋葬地里头三日三夜的预表。当法利赛人要耶稣显一个神迹给他们看时,耶稣拒绝他们的要求;因为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需要的不是神迹,而是救恩,就是约拿在鱼腹所预表的。耶稣的钉死、埋葬和复活,正是宣告了救恩的作成。

2)以利亚要来复兴万事。17:11-13
旧约的结束,玛拉基书最后预告,在基督来到之前,神要打发先知以利亚先来;玛4:5耶稣清楚指出,施洗约翰就是那要来的以利亚。前面我们有提到,预言的预表都是围绕为耶稣作见证的范围;施洗约翰虽然不是基督,但他的事迹,就是要为耶稣作见证,路1:76所以是在预表的范围。

3)圣殿被毁和重建。26:61
这句话耶稣确实讲过。约2:18-22 控告他的人是指他要搞破坏;当时如果破坏圣殿,确实是该死的罪。但耶稣乃是以圣殿作他身体的预表,预言他将被钉十字架并从死里复活。当时因为耶稣洁净圣殿,赶出做买卖的;旁观的犹太人意思,如果你要证明自己是弥赛亚,应当行个神迹,去杀死那些罗马人,而不是做这种洁净圣殿,赶出买卖人的事。耶稣的回答,把自己比作圣殿,则和他把自己比作约拿在鱼腹一样,都是要指出行神迹不是为满足人的好奇,也不是要为以色列复国而打败罗马人,而是要宣告神权能的来临,作成救恩的使命,开创新约的时代。因此他的钉死和复活(圣殿的被毁和重建),才是真正的神迹。

4、常识。
常识乃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人生经验和普遍见解,不但使人从以往经验中得益,而且也给人从简单精练的一句话里,意味出很多做人之道的内容。耶稣在教训时,常有借用常识的简单表达,传递深刻的真理信息,使讲解的内容生动活泼,也使听的人容易明白记住。它的用法有直接从常识的整体含义,引申出属灵的教导,也有通过作“比”的方法,达到解释属灵真理的目的。
因此当我们在明白耶稣所讲的常识时,不要把这些内容降格成社会生活层面的道理,而是要找出耶稣想要说明的福音真理。就如“不要为明天忧虑”,太6:34社会上也普遍引用这句话来劝慰人,但只是一种精神开导、心理安慰,反映人的宿命思想;而耶稣的教训则是“因为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是站在真理高度,教导人要对神有完全的信靠和仰赖,这才是耶稣的用意,真理的内容。
马太福音中耶稣提到的常识大概有以下这些。

1)得人如得鱼。4:19
彼得和安得烈兄弟两人是打渔的,耶稣借用他们打渔的常识,呼召他们从此以后人生的方向,不再是得鱼,而是得人;过去怎样集中心思努力得鱼,如今也应当同样集中心思努力得人,要求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彻底改变。有些弟兄姊妹从耶稣这句话,以为信了耶稣就自然会“得人”了;我想彼得在听到这句话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彼得清楚知道,得鱼不是那么轻省,是需要经过劳苦努力的。
今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同样情形;虽然我们不是打渔出身,但面对耶稣的呼召,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应当同样有彻底的改变,而且必须明白,得人是需要经过努力事奉,付出代价的。


2)无忧无虑的飞鸟。6:25-27
飞鸟的无忧无虑,在社会上也是经常被用来安慰人的常识。但耶稣在教训时的引用,和一般社会上习惯的用法,有一个重要的区别。社会上引用飞鸟的无忧无虑,叫人不必过分焦虑忧急,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宿命心态,意思忧急也是没有用的;耶稣的教导则是站在属灵的高度,飞鸟为何能无忧无虑,因为神顾念它们。今天我们比飞鸟贵重得多,神必会顾念我们,会为我们开路;从一般生活中的空洞安慰,成为对神的仰望信靠。

3)好树才结好果。7:17-18
什么树结什么果,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引用的常识;不但是因为有因果报应的观念,而且也存在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结果。耶稣借用这一常识,从后一观念,指出假先知的表现,外表可以假冒,他们行事结出的果子是无法掩盖假冒的。当我们分辨假先知时,不要只看他表现怎样,更当看他带来的结果怎样。
这一内容也是我传福音时最喜欢用的一段经文;好树才能结好果,这正是神设立救恩最基本的前提,也是福音真理和一切宗教教义、劝人为善的道德修养不同之处。当人还是罪人(坏树)的时候,要指望他靠自己努力,要坏树结好果子,那是不现实的。可惜人们对这“好树结好果”最简单的道理,用到自己身上时却糊涂了;一切宗教或道德说教都是以“劝人为善”为目标,也就是劝坏树结好果子,因此也总得不到结果。只有我们所信的福音,才是先要人悔改,使罪得赦,从罪人变义人,坏树变好树,然后才要求人结出好果子,就是悔改的果子来;这才是真正能救人的福音真理。

4)当盖房于磐石上。7:24-27
盖房子的常识是必须有牢固的地基,能盖在磐石上,当然是最坚固可靠的。耶稣引用来教导我们,不但我们信仰的根基必须是建立在基督的磐石上,我们信仰的内容,离不开“在基督里”的范围;而且耶稣把“盖房于磐石上”也解释为“听了就去行”。我们的信仰,不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知识,不只理性上接受,也需要有实际遵行的行动。这是耶稣关于救恩完整的教导,从相信接受到顺服遵行,这才是房子盖在磐石上,是牢靠的,是经得起雨淋风吹考验的。

5)新布不补旧衣服。9:14-17
这是一次十分有意思的对话,约翰的门徒认为约翰和耶稣是同工,都是传“天国近了”的道,因此对门徒的要求应当也是相仿的。如今约翰要求门徒按照律法要求禁食,但耶稣对门徒却没有这个要求,因此前来问耶稣是什么原因。他们不知道虽然约翰和耶稣是联手传讲“天国近了”的道,但约翰是站在旧约律法的一边,耶稣是站在新约救恩的一边,正体现新旧两约的连接和过渡。律法那边还有禁食的规定;亚8:19救恩这边则没有这样的规定。虽然耶稣和约翰有同工的地方,但他们事工的基本立场,却反映新约和旧约不同的时代,因此也有不同的要求。明白了这一对话的背景,再看耶稣接下来所举的两个常识事例,就容易明白耶稣的用意了。
耶稣借用新布不补旧衣服和新酒不放旧皮袋这两个生活中的小常识,指出他降生为人的使命,不是来修补律法,也不是要在律法框架内,填进新的内容;新布是要做新衣服的,新酒是需要放在新皮袋里的。约翰是律法下的先知,因此尽力想修补律法的漏洞,维持律法的框架,希望经过改良修正,使律法能继续下去。他提出“有两件衣裳的,分给那没有的”,正体现出是要人“悔改”到神设立律法时的原始要求上。
耶稣知道人在律法下,已经没有希望达到神的要求;罗3:20因此他降生的目的,不是来修补或改良旧约,而是来引进新约,设立救恩。律法已经象旧衣服,无法再补了;耶稣带来的新布,乃是要另制新衣,给我们一件全新的义袍。启19:7-8(原文没有“所行的”)
新酒不装在旧皮袋里,因为新酒还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气体,旧皮袋比较脆弱,经不住气体膨胀,容易破裂;新皮袋就比较坚固,所以新酒必须放在新皮袋里。耶稣不但不是来修补律法,也不是要在律法的老框架内,增补新的内容,注入新的“血液”;耶稣来乃是要另立新约。来8:8从这两个小常识,耶稣把旧约和新约,律法和救恩,施洗约翰和他事工之间的不同,作了最清楚的解释。
关于禁食的问题,摩西领受律法的时候,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是后来以色列民族在遭遇苦难过程中,逐渐增加进来的内容;从内心悲哀伤痛的自发表示,到因国家衰亡危急而恳求的礼节规定。珥1:14虽然当时耶稣没有要求门徒禁食,但耶稣也没有说新约下就不需要禁食,只是不要变成一种礼节规条。我们从新约圣经的记载,可以知道今日我们如果禁食,乃是和祷告结合的一个事奉内容。徒13:2-3

6)庄稼熟了要收割。9:37-38
庄稼熟了需要有人收割,表明对工人的迫切需要;而且收割庄稼也必须及时,有时间的紧迫性。耶稣借用这一常识,指出我们今日传福音的重大使命,和我们对这一使命应有的紧迫感。?

7)两个麻雀卖一分银子。10:29-31
耶稣这段教训的中心主题,是要门徒放心信靠神;并且借用普通常见而不值钱的麻雀,神尚且顾念,提醒我们是神的儿女。连我们的头发,神都数过,表明神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看顾。

8)先捆住壮士才能抢夺。12:27-29
耶稣驳斥犹太人对他赶鬼的污蔑,指出他赶鬼不是“一国之内”的自相分争,而是神的国和鬼的国,“两国之间”的斗争。耶稣接下来更引用一个简单的常识,不捆住家主壮士,是不可能抢夺他家的;回应前面赶鬼的意义。壮士是指魔鬼,壮士的家就是魔鬼权势下的世界,耶稣必须先捆住壮士,才能抢夺他的“家具”;耶稣赶鬼,就是如同进壮士家,捆住壮士。我们从更多圣经的教导可以知道,壮士的“家具(人类灵魂)”还不是壮士自己原有的,乃是他借亚当犯罪偷来骗来抢来的。罗5:12耶稣来,乃是要把那些被壮士抢夺的家具,重新抢(掳掠)回来。弗4:8
我们从耶稣对这一常识的引用,可以明白耶稣来作成救恩的真实意义;耶稣降世为人,是关乎万民的大喜信息,这救恩的具体内容,就是神国的权能临到罪权下的世界,释放罪权下的世人。

9)尸首在哪里,鹰也在那里。24:28
这是关于野外的常识,在有尸首的地方,总能看到有鹰在空中盘旋。耶稣在论到他再来时,提到会有假先知假基督,也有乱讲基督在这里在那里的异端邪说;为此耶稣引用这个常识,告诉我们当他再来时,不需要担心我们因不知道而找不到他,凡属他的儿女,自然就会被吸引到他那里去的。就如在有尸首的地方,鹰也一定会被吸引到那里去的。有人反对这样的解释,因为怎么可以把耶稣比作尸首,我们比作鹰?耶稣应当比作鹰才对;但这样又变成不是我们被吸引到主那里,而是耶稣被我们吸引过来,当然是说不通的。过去在弟兄姊妹中,曾为此引起过许多争议,但得不到结果。其实只要对这常识,作整体意义的引用,不要进一步去对常识中的事物作“比”,就不会产生这类无谓的争议了。

10)不知贼来的时间。24:42-44
贼来偷窃,从来不会事先通知,总是在人想不到的时候,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耶稣借用这一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他再来的时候,和贼光顾一样,不会事先通知,乃是在人想不到的时候;除此之外,耶稣和贼之间就毫无关联。有人故意借耶稣这样的引用,把耶稣比作贼,扭曲成耶稣是来“做贼”,不论是别有用心,还是出于无知,都是荒谬而没有依据的。

5、哲理。
哲理和常识类似,也是来自对人生或事物的观察思考,得到智慧结论,作处世为人的指南。但常识较多反映生活内容和经验,哲理则较多反映做人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所以哲理本身都包含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醒世教导。耶稣在引用常识时,不是为传授生活经验,他在引用哲理时,也不是为教导人生智慧;都是为要发明天国的奥秘,使人从旧约律法的观念,转到新约救恩的认识。
所以我们在明白这部分内容时,和明白常识一样,不要把耶稣的意思,降格到一般社会哲理的层面来明白。由于哲理本身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使有些弟兄姊妹在讲到这方面内容时,直接按照哲理的文化含义,大讲对人生有教育意义的好道理;虽然从“道理”来说,这样讲的内容并不错,但因为不是站在真理高度上的认识,不会是耶稣当时的用意,也不是圣经记载这些内容的目的。耶稣清楚指出,他来要宣扬的,乃是天国的道理,所以不论常识还是哲理,都必须站在真理的高度来解释,才符合耶稣的原意,得到正确明白的方向。

1)八福。5:1-12
马太福音把这一内容,列在耶稣教训的第一个,从它的内容和带给我们的教训,确实在宣告新约救恩真理上,具有开宗明义的指标性意义。福是社会上人人喜欢的,是人生普遍的追求目标;不论在旧约律法时代,还是新约救恩时代,都同样是以色列民和信徒追求要得到的内容。但什么是真正的福,在旧约律法时代和新约救恩时代,是有本质之不同的。
我们前面已有提到,律法下的祸福观念,基本都在今生物质的范围,所以论到福,都离不开生活中的内容。但新约救恩下对“福”的教导,就不再是以今生物质为追求目标,而是对永生的追求,是属灵层面的福。耶稣把“论福”作为他教训的第一篇,正是用大家最关心,最熟悉的题目,向人指出他来教导的新约救恩,和旧约律法有多么不同;他的一句“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宣告了“福”的真正意义,把人的追求从地上转到天上,从今生转到永生,从物质转到心灵,也就是从旧约转到新约。可见这一教训在耶稣教训中的领航导向作用。
今天当我们明白耶稣的这段教训时,不应从物质欲望的角度,传统世俗的内容来解释;必须牢记耶稣指出的,这些福乃是“在天上的赏赐”。可能有些弟兄姊妹会失望,因为这和自己想象中的“福”距离太远了;但我们必须调整心态,真理是不能改的,要改的是我们信仰的目的和追求。

2)世上的光和盐。5:13-16
说到世上的光和盐,我们马上会联想到人前的好行为,这是社会哲理的普遍观念。耶稣并不否定这一正面的哲理意义,但我们从耶稣的结论,可以知道耶稣从人生哲理,作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为要把“荣耀归给天上的父”;意思就是我们发光作盐,目的不是做一件正当对的事情,更是为荣耀神的缘故。这和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在表现上是类似的,但在行事的动机和动力上,是有完全不同的根源。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是以人为本,或是出于人性良好素质的表现,或是出于崇高理想的追求,或是有其它的目的原因,出发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耶稣要我们作世上的光和盐,却是以神为本,行事的动机是神,动力也是从神而得,效果也是荣耀归神,神是中心。这样的发光作盐,是出于生命改变的见证,而不是个人道德的修养。我们应当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更应当有生命改变的见证,使我们的人生从自我中心,转变为以神为中心,荣耀归神;这样的发光作盐,是一定不会存其它目的的。

3)积攒财宝在天上。6:19-21
社会哲理对这一点的用意,是提醒那些专顾自己,为人吝啬的人,做些“积德”的事,积一点财到天上。这“天上”乃是笼统指来世或后代说的;所以说到底,还是为“自己”。这样的哲理是不错的,从劝人为善的角度,是很好的正面道理。当然耶稣引用这一哲理,和社会用法是不同的。
这段经文在教会里也常被用来勉励弟兄姊妹奉献钱财支持教会事工,把地上的财宝,借着奉献“转存”到天上去。奉献钱财原是弟兄姊妹应当做到的本分,今日我们的钱财奉献给主用,也是必然蒙主记念,将来会得主赏赐的;所以就好像是把钱财“转存”到天上耶稣那里。这样的教导并没有错。但耶稣在这段教导里,却是有更重要的用意;耶稣真正要的,不是我们的钱财,而是要我们的心到天上去。
往往弟兄姊妹过分注意了钱财的奉献,以为只要钱财到天上去,心去不去就无所谓了,或只要钱财去,就算是心去了;把耶稣的教导,变成耶稣是看重钱,天上需要我们的钱,这是完全扭曲了耶稣教训的用意。从耶稣最后指出“心也在那里”的要求,可知耶稣真正要的,是我们的心,不是我们的财宝;也就是要我们多思念上面的事,多求上面的事。西3:1-3但耶稣也知道,很多人的心去不了天上,是因为这些人在地上的牵挂太多,财宝太多了,成了人思念上面事的最大拦阻;所以才用这一哲理来提醒我们。
此外,地上的财宝以金钱为主,但天上并不需要地上的金银钱财;今天我们奉献钱财,固然可以蒙主的记念,就好像因此得到天上的财宝,但这最多只是天上财宝的一种,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天上财宝”,不是我们用金钱能换得的。圣经告诉我们,天上确实有“金银宝石”,也有“草木禾秸”;但却不是靠地上的金银财宝换得的,而是照我们为主事工所付出的代价得到的。林前3:8地上钱财的奉献可以是其中的一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光阴才干,我们的言语行为,我们事奉主的工作劳苦;这些内容决定我们在天上积攒怎样的财宝。
当然耶稣的这一教训,也是提醒门徒要从律法的传统观念,转换到新约救恩的追求;不再以今生追求为主,而是关注天上来生,追求天上财宝。

4)一仆二主。6:24
没有一个主人会喜欢仆人在自己以外,还有另一个主人;因为这样的仆人,对主人一定是不会专一忠心的。耶稣把这一社会哲理,引用到我们和神的关系上,明确指出神对我们的要求,不但要有事奉,而且要专一事奉,单单事奉他。
今日弟兄姊妹在社会民主潮流影响下,容易对什么都持“开放”心态,这在对待世间事物上是可行的。但论到“信仰”,这是我们和神之间的关系,我们和神乃是被造和创造的关系,是无法平起平坐的;所以我们在信仰要求上,是没有“开放”之余地的。
神是独一真神,他要求我们对他的信仰,也是单一的,专一的,唯一的;只有耶和华神是神,其他都是假神,都不是神。这不是我们狭窄,这是真正持“独神信仰”的必然认识。多神信仰不在乎你信你的神,他信他的神,彼此尊重,彼此接纳,因为“多神”信仰是不在乎多一个神,少一个神的。但独神信仰就必然会持其他的神都是假神的观点,否则就不是独神信仰,就是一仆二主。

5)看人眼中有刺。7:3
这是一句很好的哲理,一个明智之人应当是一个能躬身反省的人;不要只会挑剔人的过错,看人不顺眼,不知道自己可能有更严重更大的问题。但持这样态度的人,也很容易坠入洁身自好,做人圆滑不得罪人,以至任人眼中有刺而不顾。
耶稣从这一哲理,引用到真理的教导,弟兄姊妹间彼此的交往,也是要我们不轻易论断人,看到别人有什么问题时,能首先躬身反省,是否有同样类似的问题。但耶稣的要求,也不是只需反省自己,而任人眼中有刺,好像不关己事;耶稣清楚指出,在自己反省之后,还是需要帮助别人把刺去掉的。这才是弟兄和睦同居,彼此真正相爱应有的表现。

6)狐狸有洞。8:19-20?
耶稣引用这一哲理,是因为有文士向他表示,愿意跟从主到无论什么地方,意思是不怕艰难,坚决要跟从到底。耶稣给他的回答不是拒绝他,而是要他明白“无论往那里去都要跟从”这将意味着什么。尤其因为他是文士,本来就是做宗教工作的,而且在以色列民中是受惯了尊重和生活上优待的,所以耶稣特别用“狐狸有洞”的哲理来提醒他,不要以为跟从耶稣只是知识上做不同的宗教工作,事奉主也包括生活上的要求,是有可能需要过艰苦生活的。
今日我们事奉神,在生活上一般都还不至于到“没有枕头的地方”,但有一点却是必须明白的;对一个事奉神的人来说,我们的生活不再是自己个人的“私事”,好像和事奉没有直接关连;这是应当牢记在心的事奉原则。

7)死人埋葬死人。8:21-22
耶稣不同意那个门徒回去埋葬父亲,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为此我们必须先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弄清楚。从耶稣和他的对话可知,不是耶稣找他作门徒,而是他来找耶稣作门徒;如果当时他父亲刚死还没有埋葬,他是不可能这样来找耶稣的。所以这个门徒这样说的意思,乃是现在他先要尽孝,等父亲死了,然后再来跟耶稣作门徒。说到底,他只是想表示,他是愿意跟随耶稣的,只是现在还不行。
针对他的表示,耶稣才用“死人埋葬死人”的谚语,提醒他如果要跟随耶稣,就不应有这样动摇矛盾的错误心理。我们不知在当时社会是否已有这句谚语;从耶稣回答他的意思,这是指不要因为做一件不现实的事情,而影响对主跟从的心志;要认识跟从主的紧迫性。事实上即使他不跟从耶稣作门徒,也不可能因父亲还活着,就守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的。
在耶稣引用的这句谚语里,提到的这两个“死人”,其实都并没有死。前一个是指那要想跟从主的人,因思前顾后,心不坚定,而活在各样思虑烦扰的“死”里。后一个是指他的父亲,明明活着,却在“等”死;即使自己不想等死,也有别人等着他死。这正是每个活在世上之人的写照;不论哪种“死人”,他们的人生如果没有耶稣,都是何等可怜!

8)灵巧象蛇,驯良象鸽。10:16
这是社会上常用的哲理,做人不能太死板,既要有灵巧的一面,也要有驯良的一面;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有正面提醒的经验之谈,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成圆滑奸诈、阿谀谄媚的负面表现。耶稣是在打发门徒外出传道时,对他们作这样的教训;和一般社会用法不同,不是教导他们行事为人的处世之道,而是投入事奉的应有态度。我们在事奉中需要有属灵的智慧,在作事工时应当有蛇那样的灵巧机智,以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使神的事工受损失。但我们对神却必须象鸽子那样“驯良”,顺服圣灵的引导,遵行真理的教导,作顺命的儿女。彼前1:14-15
有些弟兄姊妹在事奉中,喜欢说“耶稣会负责”,对事工不在乎,随意行事;把谨慎安排看作是没有信心,不依靠神的表现。这是极不负责的错误观念,完全违背耶稣提出“灵巧像蛇”的教导。我们必须记住,在事奉中随时会有魔鬼的破坏和搅扰,因此必须考虑周全,机智灵活,谨慎行事;目的不是怕得罪人,怕自己吃亏,也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而是不能使神的事工因我们不够灵巧而遭受损失,弟兄姊妹因我们的不负责任而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顺便需要一提的是,耶稣对借用“蛇”的特性并不避讳,并没有一提到蛇,就直接把它和魔鬼连起来。今日有些弟兄姊妹对“蛇”的过分敏感,其实是带有迷信色彩,并不符合真理的原则。

9)入口的不污秽人。15:11
“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耶稣这句话在今日社会上,也已成为有深刻含义的哲理,把“污秽”的意思,从物质卫生的层面,提高到思想肮脏的层面。但耶稣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法利赛人质疑门徒不行洁净礼时的回答,所以是站在真理的高度,要把人的认识,从旧约律法规条,引入新约救恩要求的教训。耶稣这句话在当时是明显干犯律法的道理,因为律法的污秽,都是从“入口”来的,律法下的洁净不洁净,都是以食物作分辨的。耶稣当时作这样超越律法规条的教导,正是要把人从律法引向救恩,从旧约转向新约,从拒绝外在的污秽,改变为追求罪恶的赦免;明确指出救恩的目的,乃是洗净人内心的污秽,去除人心灵的罪恶,赐给人圣洁的生命。

10)要转变成小孩的样式。18:3-4
社会上也有推崇“小孩的样式”,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大家都痛恨的;而小孩子则比较天真单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发展到这么诡诈的地步。
当门徒问耶稣天国里谁最大时,耶稣借用“小孩的样式”,指出神对我们的要求,乃是要我们对他有单纯天真,完全依靠的心志。

11)骆驼穿过针眼(门洞)。19:23-25
虽然财主进天国是难的,但也不应当是“不可能”的,因为神的救恩,不会因他是财主就把他排除在外。所以耶稣“骆驼穿过针的眼”这句话的意思,不应当是指真的骆驼要穿过针眼,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年轻时曾听有前辈介绍,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城墙有一便门,称为针门,只能容人通过,骆驼要通过就很难;所以当时在以色列民中可能就有了这样的谚语,把需要经过努力奋斗、付出代价才能取得成功的事情,说成是骆驼穿过针的眼。多年前我有机会去以色列旅游,特意去寻找这个遗迹,果然在耶路撒冷城里,圣墓堂不远的救赎主堂对面,俄罗斯修院亚历山大堂里面,看到有一处发掘出来的遗迹,说就是耶稣所说的针眼城门洞。我有从这门洞侧身穿过,骆驼要穿过就不容易了;但如果骆驼卸下背上驮篓,屈膝低头,慢慢匍匐爬行,或许还有穿过的可能。
虽然这个门洞究竟是否就是耶稣说的针眼,只是人们的臆测,但我对耶稣这句话的意思,却因此得到比较具体而清晰的印象;财主要进天国,必须卸下地上财宝的包袱,谦卑下来,努力追求,虽然是难,却并非绝对无望。

五、通过预言回答门徒关于世界末了的三个问题。24:1-3
在马太福音里,除耶稣的教训神迹和比喻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预言。耶稣的预言基本是两个大题,一个是他将被杀,被钉十字架并复活的预言,这些预言应验在他被卖钉十字架的时候;另一个是他要再来,就是世界末了的预言,应验在他再来的时候。前一大题比较简单,耶稣经常提醒门徒,他来不是直接就作王,而是要经过被杀钉十字架的。太16:21对耶稣这样的预告,门徒是将信将疑,以为这是耶稣故意这样说,要考验他们跟从的心志是否坚定。对后一大题,耶稣的教导集中在第24章和接下来所讲的几个比喻,着重指出谁能被取去,谁要被撇下。太24:40-41
下面我们就从第24章,看耶稣对他再来、圣殿被毁和世界末了,是怎样预言的。在讲到这方面的内容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启示录和但以理书,结合它们里面相关的内容,可以使我们对主再来时的情形,得到更丰富具体的概念。但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的教训,却是我们解开这些内容的关键,为我们定下明白的方向和范围,因为耶稣正是所有这一切事情的中心和执行者。
当门徒来问耶稣“这些事”时,是在耶稣讲到“圣殿被毁”以后,太24:1-2所以他们的问题是针对“圣殿什么时候被毁”来的。从他们接下来又问的两个问题,可以知道,在门徒的概念里,圣殿被毁和“耶稣降临和世界末了”应当是紧密相连,直接有关的,甚至就是同一回事的不同内容。但我们从耶稣接下来的回答,结合更多圣经相关的经文,可以知道这几个问题既有相互关联的地方,也有各自不同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从耶稣当时的回答,分别查考门徒这三个问题。

1、你(耶稣)降临有什么预兆?24:4-14,32-44
耶稣首先回答门徒的,是关于他降临的预兆;虽然这是门徒所问的第二个问题,但因为在应验的时间上(不包括公元70年圣殿实体被毁),这是最先发生的,而且也和门徒(教会)直接有关,所以耶稣首先就提醒门徒,是最应当儆醒留意的。

1)24:6-8 教会虽不需经过“末期”(大灾难),却需要经过“灾难的起头”
耶稣在这段教训里,提出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末期”,也就是大灾难;24:21另一个是“灾难的起头”。耶稣清楚向门徒指明,先要经过“灾难的起头”这一阶段,然后才到末期大灾难。耶稣在32-44节更补充指出,当“灾难起头”阶段结束,末期大灾难开始之时,将要发生的一个情况;就是“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习惯称之为被提。帖前4:17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概念,在人子降临之前,乃是“灾难的起头”,接下来“人子降临”,这时教会要被提见主,地上则开始末期(最后一七)大灾难。所以如果问现在是在什么阶段?很清楚现在是在“灾难的起头”,我们正等候耶稣再来,我们能被提见主;现在还没有到末期大灾难的时候。

2)灾难起头的情形。
我们从耶稣指出的“灾难起头”具体情况,再参看启示录里揭前六印的内容,就会发现它们之间不但内容相仿,发生的次序也相同;可见揭前六印所指的,就是灾难起头的情形。通过对这两处经文的相互对照,再看看今日我们周围的实际光景,可以使我们对今日正处在“灾难起头”,末期即将来临,有更深刻的体会。
(1)24:5冒名的基督---第一印白马,胜了又胜。启6:1-2
耶稣在回答门徒时,讲到他再来的预兆,首先提出来的,就是冒名的基督和假先知;特别提醒门徒要谨慎提防、不受迷惑。耶稣把它排在第一,可见冒名基督、假先知对教会的危害,一直就是最大的。对照启示录里揭开七印的第一印,乃是一匹白马上台;貌似基督模样,却是假冒的基督。有人以为这白马是指真基督;虽然对启示录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当另三匹马都来自魔鬼的祸害,却是由“基督”白马领头,是解释不通的。
我们从启示录关于白马的记载,还当注意一个内容,就是“胜了又要胜”。这白马不是胜了就下台,由红马接着上台;这白马乃是胜了又胜,不是胜一次,因此也不是只上台一次,而是反复上台,甚至一直“留在台上”反复的“胜”。后面几匹马的情形,应当也是这样。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弟兄姊妹问“现在到哪匹马了?”说明在他们的概念里,这四匹马是接替上场的,揭后一个印时,前一个“印”的马就下台过去了。但从“胜了又胜”可知,这些马并不是相互接替上台,在揭后一印时,前一印的马可能仍在台上;看看今日我们周围的实际境况,现在这四匹马,不但是轮番上场,而且也同时在场上祸害人。
(2)24:6-7打仗的风声---第二印红马。启6:3-4
耶稣接下来提到的是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在启示录的第二印红马,也是“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而且耶稣特别指出“民要攻打民”,今日世界的实际情形,确实已经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发展到民族战争,民间战争;不但不需战场,也没有看得见的战线,甚至不需穿军装的军队,就在人们生活的身边,随时就可能发生“战争”,成为“战场”,不只战场上不太平,全地都不太平。虽然如此,耶稣指出“末期还没有到”。
(3)24:7多处有饥荒---第三印黑马。启6:5-6
耶稣指出灾难起头的下一个内容,是多处有饥荒,正是启示录七印里的第三印黑马。今日粮食紧缺已成世界性的大问题。可能在我们周围还感觉不到,在非洲缺粮的严重,已使许多人因饥饿而死,这类新闻在报上是时有报道的。如今不但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更有科学家担忧,植物界的瘟疫疾病,可能比人类遭受瘟疫更可怕,因为造成粮食减产或无产而引起的饥荒,可以成为人类末日的来临;直到今日,人类对粮食的依赖,仍然全靠自然界的供应。可见这黑马更厉害的祸害和威力,还正在临近之中。
(4)24:7到处是地震、瘟疫。路21:11---第四印灰马。启6:7-8
除了饥荒,还有地震,在路加福音也提到瘟疫,正是第四印灰马所表征的。灰马的祸害,是用各种灾祸,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这“各种灾害”也是表明这几匹马都没有下台,极尽所能的杀害人。就以地震来说,虽然地震是古来有之,但从没有象现在这么频繁,这么严重的。记得我小时听到七级地震,那是很多年才会听到一次的;如今则不但年年有,而且还月月有,似乎不到七级还算不上什么新闻。
至于瘟疫,这几年对人类的威胁,更是已经到了谈虎色变、防不胜防的地步;不论动物、食物、环境,通过接触、血液、唾沫,都可以成为传染渠道。当这类瘟疫发生时,人类的医学表现得既无能又无奈;既找不到来路,摸不清病理,也无法有效控制,不知如何治疗。幸而近年来发现的这些瘟疫,疫情还比较温和,蔓延速度也不算很快;但已经使人意识到,一旦有更厉害的瘟疫发生,死掉四分之一的人,是并不稀奇的。
这匹灰马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在“灾难起头”阶段发生的这些灾害,都是有阴府随着,也充分说明这些灾害都是从阴府来的,是魔鬼造成的。今日每遇世上发生严重灾难,常听有人埋怨神,甚至弟兄姊妹中也不乏人这么认为,这些灾难都是神造成的,是神的责任,因而责问神为何使这样的灾难发生?这里清楚告诉我们,这一切灾难不是从神来的,乃是从阴府来的,从魔鬼权势来的。我们不要上魔鬼的当,明明是他祸害世界,却错怪是神造成的灾难。
(5)24:9-11教会遭逼迫---第五印殉道者的呼求。启6:9-11
在这些自然灾害之外,耶稣还指出“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今日一切忠于神的话,忠于事奉神的人,都难免会遭遇逼迫患难,被社会当作污秽渣滓。这也是揭第五印时给我们看到的景象,在祭坛底下有殉道者的呼声。每当教会受逼迫,有弟兄姊妹为主的名被打被关,甚至被杀的时候,我们都会向神呼求“要到几时呢?”主的回答也总是“还要安息片时”,再忍耐等候片时,神有他自己的时候。
启示录里说的“满足了数目”,原文意思是“这种情况会一直到最后”。并不是神需要人殉道,数目还不够;而是神回答受迫害儿女的呼求,为主殉道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下去,一直到最后主再来的时候。并不是神喜欢这样,而是主再来的时候还没有到;当魔鬼还能在世上为非作歹的时候,信徒受迫害的情况是难免的。如果问为什么主不早点降临,圣经有清楚回答,是因为神宽容罪人的缘故,希望有更多人悔改归主。彼后3:9
(6)24:12-13信徒面对苦难,有得胜者,也有失败者---
第六印也是指出灾害越演越烈,人心则越发悖逆亵渎神。启6:12-17
当教会面对迫害时,有得胜的,也有跌倒的;耶稣清楚指出,教会里也会有彼此陷害、彼此恨恶的情况发生。今天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当我们指责社会罪恶时,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社会,竟是来自教会内部;有些人唯恐自己和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被破坏,因此把坚持真理指责罪恶看作是愚昧落伍,不合潮流,固执迂腐的表现。
正由于教会中有人不坚持真理原则,对世俗罪恶一味迁就妥协,以至世人对神也越来越放肆,指手画脚,横加指责。正如启示录揭第六印时的情形,把地动山摇的一切灾害,都责怪是神施加于人,祸害人的作为;但又不思悔改,只有埋怨责问,只想掩盖逃避。而教会中也总有无知想讨好世界的人,迁就世界悖逆神的表现,附和世界对神的埋怨责问;以至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灾害,人心却越来越悖逆刚硬,越发肆无忌惮亵渎神。当我们面对这样情形的时候,不要灰心沮丧,因为这就是主再来前的预兆,马上就要揭第七印,号筒要吹响,主来的日子近了,就在门前了。帖前4:16-18

3)24:32-34从无花果树学比方。
我们现在是在“灾难的起头”,末期还没有到;种种迹象也都说明,前六印已都揭开,就等揭第七印,号筒末次吹响,我们就将被提见主了。耶稣不要我们研究他哪年哪月哪日再来,因为这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太24:36但耶稣却要我们时刻儆醒,随时注意周围发生的预兆迹象;而且在这些预兆中,特别指出要注意“从无花果树学比方”。
(1)太21:18-19无花果树枯萎。
无花果是以色列地的主要树种,也是百姓的基本食粮,因此常被用来作以色列民的象征。耶24:1-2当耶稣被钉十架前,因为从一棵无花果树上找不到果子,就咒诅那棵树,结果这无花果树果然立刻枯萎了。耶稣不是对这棵树有什么过不去,更不是因自己吃不到果子而恼羞成怒,凭私意随意咒诅;耶稣乃是借无花果树的枯萎,预告律法下以色列民,因为不结果子,以至神托付他们的使命即将过去。罗3:2当他们把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杀了,他们被神赶逐,使命被废除的时候也就到了。太21:37-42
在耶稣被钉十架后四十年,耶路撒冷果然城墙被毁,圣殿被拆,以色列民也从迦南地被彻底驱逐出去,从此被抛散在万民中,开始近两千年在全地的漂泊。亚7:14 正如耶稣对无花果树的咒诅,立刻枯萎了。
(2)太24:32-33当树枝再次发嫩长叶,主来的日子就在门口了。
虽然如此,神仍有余恩,给雅各家存留余种;赛1:9无花果树枯萎以后,还有发嫩长叶的时候。而且耶稣更要我们从无花果树得到提醒,它发嫩长叶的时候,也就是夏天近了,预表耶稣再来的时候到了,正在门口了。
我们无法知道耶稣再来的具体时间,不等于我们就不必关心他的再来;耶稣要我们从留意“无花果树”的光景,以色列民的动态,而作好迎见主来到的准备。这是耶稣告诉我们关于他再来的关键预兆。虽然以色列已经亡国两千多年,被抛散在全地也已经近两千年,但这个民族却没有被同化,没有从地上消失;相反的,这一民族两千多年来,对自己复国和复兴的信念,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被迫居住在其他民族中间,却从来没有被同化过;他们在任何国家或民族中,总保持自己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正是出于这“复国复兴”信念的驱使。民23:9
在人以为不可能的时候,以色列在1948年竟然真的复国了;枯萎的无花果树真有发嫩长叶的时候!这是只有神才做得到的事情。这不只是一个人间政治奇迹,世界上多一个国家;这是充分表明耶稣的话是那么真实,如果作为预兆的以色列复国真的发生了,那么作为它的应验“耶稣再来”,当然也毫无疑问是一定会发生的。我们可以确信,耶稣再来,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近,更确实;我们也更需要随时儆醒,等候见主面,向主交账。

4)24:36-41主再来时,得胜信徒将要被提。
按照耶稣当时告诉门徒的次序,在无花果树发嫩长叶以后,接下来就是耶稣要来“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说明当以色列复国后,下一个要发生的关键事情,就是信徒被提见主了。在挪亚的日子,是挪亚先进方舟,然后洪水才发生;预表在耶稣再来时,乃是教会先被提,然后地上才开始大灾难。启3:10但弟兄姊妹不要因此就有“这下不要紧了”的放肆,不要忘了耶稣在论到被提时,着重指出被提乃是“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不是想被提就被提的。
弟兄姊妹最关心的,是怎样能有份被提,被提的条件是什么?虽然耶稣在这段教训里,没有明确指出被提的条件,但从耶稣的一贯教导,还是可以知道大概要求的。
(1)24:4 是能持守纯正信仰,不受异端邪说迷惑的。
既然有被取去和被撇下的,那被取去的,当然是得胜信徒;那么应当在哪些方面得胜呢?耶稣在论到他再来时,一再提到不要受异端假先知的迷惑,如果胜不过它的迷惑,随了假基督假先知去的,到耶稣再来时,当然是不可能被耶稣取去的。所以我们要想有份于被提,就应当熟读圣经,明白真道,持守纯正信仰,坚决抵制异端假先知的道理。这些道理不是因为我们不明白而错解,或解释有偏,明白不够;最主要造成的原因,是在神面前存心不正,信仰动机不纯。徒8:21要知道异端之道,都是投你所好,用钓饵引你上钩的;因此会接受异端假先知的迷惑,死心塌地跟了假基督假先知去的,并不是因为认识不足,了解不够,而是信得不真,用心不纯,当然也就不能被提了。
(2)24:12 是在人都专顾自己时,仍能不失爱神爱人之心的。
当主再来前,只因不法的事增多,以至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今日社会上,并不是没有爱心人士,但整个社会的文化潮流,人们交往的准则手段,尽管满嘴是爱,却并不是真正推崇爱的教育。在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自我中心的表现被美化为“独立自主”,道德沦丧的行为被美化为“自由民主”,自私自利的做法被美化为“维护个人权益”,自我肯定的狂妄被美化为“有个性有理想”。当社会上弥漫着这类思潮的时候,我们是否仍能不失爱心?尤其是不失爱神之心?这应当是我们能否被提的又一前提。
(3)24:14 是关心“福音传遍天下”事工的。
耶稣在论到这末期大灾难的来到时,明确指出是当“福音传遍天下”的时候;说明我们要想被提,首先就当把福音工作做好。耶稣再来,我们被提,也是对福音事工的总结;因此一个不关心传福音事工的人,是不可能在被提时有份的。
那么怎样才算是“福音传遍天下”呢?要达到世界上每个人都听到福音,虽然这是我们的愿望,但要具体做到则是难以实现的。耶稣在这里没有作具体说明;但现在众教会共同定下的宣教目标,是让世界上每种语言,都能有听到福音,读到圣经的机会,这可以作我们明白这一要求时的参考。虽然今日的科技,广播电波已经可以到达世界每个角落,但这不等于已经实际使所有人听得到福音广播;因为福音广播的语言种类,还未能做到每种人间语言都有福音广播,而且收听广播的设备和条件,也还没有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族群生活中得到普及。但如果我们真有“福音传遍天下”的心胸和负担,并且是尽心投入关心的,这样的人,当主再来时,应当是能有分于被提之祝福的。
(4)24:42-44 是常常儆醒,随时作好准备,等候主再来的。
耶稣在提到“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后,直接提出的要求,就是“所以你们要儆醒”。可见儆醒是要想被提最基本、最直接的条件,儆醒的人才能站立在主面前。路21:36由于主来的时间是我们无法知道的,因此一个真正渴想主再来的人,一定是时时儆醒,随时作好准备的。这准备不是猜测主什么时候来,然后到什么地方去等他;也不是心不在焉,随便主什么时候来,反正到时少不了我。耶稣接下来所举的比喻,第一个就是关于什么是儆醒等候的具体教导;乃是要有忠心,有见识,按时分粮,管理主人的家。太24:45我们在前面介绍比喻时,对这里接下来的几个比喻,已经有过解释。
(5)从耶稣接下来三个比喻明白被提的要求。
马太福音在内容编排上,是采用把同类内容归并在一起的编排方法;不一定按照时间场合的次序。从第五章起,是把耶稣主要的教训集中起来,十三章起,是把耶稣主要的比喻集中起来,十四章起是耶稣所行几个有代表性的神迹奇事,二十四章起,则是把耶稣关于他再来的预言集中起来,而且在提到“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后,接下来一连记载了四个比喻,都反映取去和撇下的结果。其中前三个比喻忠心仆人、十个童女和按才干得银两,都是直接关系到信徒和仆人在主人回来时的取去和撇下。我们在前面已有过解释,这里只是再次提醒大家,那忠心仆人,聪明童女,五千两和二千两的,耶稣明确应许他们是“可以进来”的。

2、什么时候有这些事(圣殿被毁)?
门徒来问耶稣的时候,这是他们主要的问题,“什么时候有这些事?”就是什么时候耶路撒冷城和圣殿会成为荒场,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从他们接下来又问耶稣降临和世界末了的预兆,可知他们认为圣殿被毁,应当也就是耶稣降临(再来)之时,也就是世界的末了;它们都是同时发生的一回事。但由于圣殿被毁不是只有一次应验,其中灵意的应验,确实和耶稣降临(再来)、世界末了有密切关连;但公元70年的实意被毁,则和耶稣再来、世界末了并没有直接关连,若不解释清楚,会使有些信徒感到困惑,公元70年圣殿已经被毁,为何耶稣却没有来?彼后3:4

1)实意的应验。24:15-20
耶稣在世时的圣殿建筑和耶路撒冷城墙,在公元70年时,确实被罗马军队所毁;当时惨烈的情景,很多历史记载里都有提及。由于犹太人不断反抗、不服罗马人的统治,这次经过几年的围困后,城墙和圣殿都被彻底夷平,大批百姓被杀,而且从此犹太人被驱离迦南地,抛散在万民中,不准留在迦南地定居,完全应验了当初神借摩西对他们的警告。申28:63-67耶稣在路加福音还提到更多这次被毁的情形;耶路撒冷要被兵围困;路21:20甚至指出要被筑起的土垒攻陷。路19:43-44当时的罗马兵丁正是靠筑起土垒,才攻下犹太人最后的堡垒马沙大的。
虽然如此,那次城墙和圣殿被毁,接下来却没有发生耶稣再来和世界末了的情形,而且也和耶稣回答门徒问题时所讲的内容不符。这不是耶稣的话不准,而是因为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除了公元70年那次实意的应验外,还有一次灵意应验,才是和耶稣再来、世界末了直接有关的。而且相比之下,那另一次的应验,范围是更广的,影响是更大的。

2)灵意的应验。24:14-15
耶稣在提到圣殿被毁时,特别提到一个人物“行毁坏可憎的”,他要站在圣地,行毁坏圣地的可憎之事。在时间上耶稣特别指出是在末期,而且“那时必有大灾难”。太24:21从耶稣这样的教导,可知他所指的,不是公元70年那次的圣城和圣殿被毁,而是在末期还会有一次应验。马太在这里还作了特别的提醒,“读这经的人需要会意”。这一“会意”要求,既是要我们记住这次应验是发生在末期,许多情况还属于隐藏的奥秘,我们只能从圣经相关内容,明白大概的情况;也是表明有些表达是需要通过灵意预表才能明白的。因此我们把这次应验称为灵意的应验。
(1)“行毁坏可憎的”出现是在最后一七的时候。
“行毁坏可憎的”这名称除了耶稣提到外,就只有在但以理书里有提到;但9:27耶稣明确指出他是在末期才来到圣地行毁坏之事。配合但以理书的相关内容,这一人物的出现,是在过了六十九个七,在第七十个七开始的时候。但9:25-26第六十九个七是以“受膏者(耶稣)被剪除”结束,第七十个七是以“行毁坏可憎的”出现开始;从圣经更多经文显示,这两个“七”之间,不是紧接着发生的,中间插入了一段神开恩怜悯人的时期,习惯称为恩典时代。林后6:2现在这不法的人(行毁坏可憎的)虽想显露,但因“有一个拦阻的”,所以他显露的时候还没有到;帖后2:6-8仍然是在第六十九过去,第七十个七尚未来到之际。
我们从但以理书对这“行毁坏可憎的”描绘,可以知道和公元70年时的那次城和殿被毁情况并不相同;而且但以理还明确提到“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但9:25说明这行毁坏可憎的,要“毁灭这城”乃是经过重建的圣地。但9:26
不但如此,他在末七的表现,又可分为前半和后半两个阶段;前半阶段他的表现还是带有欺骗性的,采用怀柔的策略,到后半阶段才使祭祀与供献止息,暴露狰狞面目,开始行毁坏可憎的事。但9:27这样的表现,使我们联想起启示录里对兽的描绘。启11:2、13:5-6、19:19-21兽最后的结局,就如耶稣对“行毁坏可憎”所指出的,太24:29-31也符合但以理书所说的。但9:27
这一人物的出现,但以理书说是在最后一七,耶稣则称为“末期”,而且有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太24:21我们由此可知,这最后一七,也就是地上的大灾难阶段,时间是在耶稣降临空中,教会被提见主以后;这“拦阻”被除去。虽然圣经没有明确指出这“拦阻”是什么,但从耶稣降临,教会被提,这不法的人才能登上世界舞台,说明这“拦阻”应当是指保惠师圣灵,或是得胜的教会。到“男孩被提”,魔鬼被摔到地上,这时地上才开始大灾难。启12:9、12
此外,我们从启示录里对兽的描绘,可以知道这兽有七头十角;启13;1这十角乃是预表十王,要和兽同得权柄,也同心追随兽敌挡神。启17:7-13这又使我们从启示录串回到但以理书,从那里得到有关这兽,也就是“行毁坏可憎的”更多情况。但7:19-20这兽将向神说夸大的话,在它带头下,十王要随着他与圣民争战,折磨圣民三载半(最后一七的后半)。但7:24-25
(2)“行毁坏可憎的”要毁坏的,乃是民族被毁,信仰被毁,是灵意的圣地被毁。
从以上这些内容,使我们对耶稣说的“行毁坏可憎的”,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耶稣指出地上要有大灾难,到处有假基督假先知的迷惑欺骗;太24:21-24启示录指出兽要说夸大的话亵渎神,杀害凡不顺从他的圣民;启13:6-10但以理书指出这兽不但折磨圣民,更要改变节期和律法,但7:25止息祭祀与供献的事。但9:27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耶稣指出那“行毁坏可憎的”在末期要造成的另一次“圣城和圣殿被毁”,不再是指杀几个人、拆毁有形的建筑物,而是要毁灭以色列民族的生存权,对文化道德伦理宗教的篡改扭曲;是民族的被毁,信仰的被毁,是灵意层面的“圣地”被毁,所以是灵意的应验。
有人认为耶路撒冷城墙和圣殿的另一次被毁,应当也是物质建筑的,所以圣殿一定会重建,才能应验那“行毁坏可憎的”来毁灭这城和圣所。但9:26但如果我们从灵意的应验来认识,那么更重要的,乃是他企图扼杀以色列民族的生存,对真神的亵渎,对福音的扭曲,不一定是指对实物有形建造的毁坏。我们前面引用的这些经文,在论到“行毁坏可憎的”表现时,也是着重在他对圣民的争战屠杀,对以色列民族的消灭意图,对信仰的更改废止,对神的狂妄亵渎,妄想自立为神,真正的目的是拆毁以色列民族和信仰的基础。
(3)基督荣耀降临人间,是“行毁坏可憎的”最终受罚之时。
耶稣对门徒回答的最后,指出这“行毁坏可憎的”结局;基督要在有能力,有大荣耀的降临中,结束他的恶行,地上的灾难也随之过去。太24:29-31按照启示录的记载,就是哈米吉多顿战争的最后结局,兽要在与羔羊争战中被打败;启17:14他的结局就是硫磺火湖。启19:20但以理书也指出他同样的结局,审判者(基督)必坐着行审判,他(兽)的权柄必被夺去,毁坏灭绝,一直到底。但7:26他想毁坏圣民,毁坏信仰,最终是忿怒倾在他身上,自己被毁坏灭绝。但9:27
耶稣提到当人子在荣耀中降临时,要用号筒的大声招聚他的选民,是指大灾难结束之时;太24:31这应当不是指教会得胜者被提,而是招聚以色列选民,因为教会在末期大灾难之前早已被提了。但以色列民是到这时才认识,这位拯救他们的弥赛亚,就是他们当初所扎的耶稣;全家因此向神愁苦悲哀,为自己的罪后悔不已。亚12:10-14这时也才是以色列得到真正复兴的时候。弥4:1-2

3)预意的应验。26:61
当耶稣在大祭司面前受审时,有人提出耶稣要拆毁圣殿,想以此加罪于耶稣。耶稣确实有讲过这话,但他是以自己的身体为殿说的。约2:21耶稣被钉死十架,作成救恩,就是预表圣殿被拆和重建,律法的殿被拆,救恩的殿被建立起来;因此这是论到圣殿被毁的又一种应验,可以说是“预意的应验”。但这一应验和耶稣降临、世界末了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在门徒所问问题的范围。

3、世界末了(最后一七、大灾难)有什么预兆?24:15-31
门徒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世界末了”有什么预兆?说到世界末了,大家的传统观念就是这物质世界到了终点结局,从此开始一个天堂地狱的新境界。但圣经里论到的“世界末了”却是有特定之内容的,并不是突然发生片刻之间的灾难性毁灭。

1)世界末了乃是指这罪权下世界的“末了”。
说到世界末了,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是指什么说的。按照一般理解,世界末了就是指这物质世界的结束,然后开始经入天堂地狱的永恒境界。但圣经提到世界末了却是有不同的内容,而且不是一个片刻之间的转折,乃是有一个过程的。耶稣在论到“世界末了”时,就是称它为末期;太24:6这末期从“灾难起头”以后开始,要到人子在大荣耀中降临结束,说明是有一个期限阶段的。太24:30-31 这以后进入千年国度,基督在地上作王一千年。启20:4这时的“地上”应当仍然是属于物质的世界,地上的人仍然都活在肉身之内的。赛65:20当时只有教会得胜信徒才是身体已经经过改变,得到复活的灵体。林前15:51可见所谓的世界末了,并不是指这物质世界的末了,而是指罪恶世界的末了。当初神把这物质世界交给人类治理,创1:27-28只因亚当犯罪,以至这世界被罪权所辖制。罗5:12到基督降临地上,建立基督的国(千年国度),才结束这罪权下的世界,基督直接在人间掌权。
至于物质世界的结束,要到千年国度以后,经过白色宝座的审判,进入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才到“先前的天地”过去;启21:1-2进入永恒境界。启22:5所以圣经说的“世界末了”,不是指物质世界被毁灭,进入另一境界;而是指罪恶世界被终结,进入基督直接在地上统治的千年国度。

2)“世界末了”不是指爆炸性毁灭的时刻,乃是有一个过程的。
很多人以为“世界末了”是指一个爆炸性毁灭的时刻,世界遭到突然的灾难,进入另一永恒新境界,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其实这样的观念乃是来自传统文化的观念,受到其它宗教(佛教)和民间宗教的影响。圣经论到的“世界末了”,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在信徒和世人中,对“世界末了”发生的时间,也是存着不同认知的。对我们信徒来说,世界末了就是耶稣再来,我们被提空中见主的时候。帖前4:16-17但对一般世人来说,这时他们还继续活在地上,照常吃喝嫁娶;并不认为这世界已经到“末了”。太24:38地上的人需要经过最后一七的大灾难,也是耶稣说的“末期”,然后才到罪恶世界的末了,开始基督的千年国度。启19:6-7所以对他们来说,“世界末了”在时间上,要比我们信徒迟七年(最后一七)。
可见“世界末了”乃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开始是教会被提,结束则是耶稣临到地上,消灭敌神的兽、羊角兽和一切追随者,哈米吉多顿大战结束。启19:19-21这一过程的时期,也就是启示录所记载的最后一七,地上大灾难的阶段。

3)“世界末了”的具体过程。
耶稣在回答门徒的问题时,虽然没有提到“世界末了”的预兆,却具体指出了“世界末了”的过程。耶稣没有必要另外提出世界末了的预兆,因为对门徒来说,关注耶稣再来的预兆,也就是关注世界末了的预兆了。
(1)24:15-22“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是世界末了的开始。
耶稣在论到“末期来到”时,首先提到的,就是这“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他站在圣地的目的,当然就是要行可憎的事,要毁坏圣地。耶稣没有说毁坏圣城或圣殿,因为那“行毁坏可憎的”所行,不是实意的毁坏,而是灵意的毁坏,不在攻打城池,而在折磨圣民,不在杀几个人,而在消灭种族,不在破坏圣殿,而在拆毁信仰的基础,改变节期、自称为神。但7:25这在神看来,是比毁坏城墙和圣殿建筑更可憎的行为。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从“行毁坏可憎的”表现,说明他就是启示录所论到的兽,启13:5-7也就是那大罪人,沉沦之子。帖后2:2-4他在世界末了将被魔鬼选中,在众多强权中脱颖而出,取得霸主地位,通过杀害两个毛衣传道人,确立自己与神为敌的领袖地位。启11:7从耶稣的口气,地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完全是由他造成的。太24:21他对神的亵渎和敌挡,主要表现在对被撇下失败信徒和虔诚以色列民的仇视和杀害,因为那时得胜教会已经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启12:17
(2)24:23-27 假先知的迷惑更增加世界末了的灾难程度。
耶稣在提到末期的情况时,特别指出有假基督假先知的迷惑,更增加人心惶惶不安的程度;启示录对这假先知的情况,有详细的介绍。启13:11-18兽也因为有这羊角兽在旁指点协助,通过要人拜兽像,受兽印,加紧对人的控制,把世界敌神的气氛推到顶点。在最后一七的后半,大灾难的情况越演越烈,兽向至高者说夸大亵渎的话;但7:25而且强迫人拜兽像,受兽印,以此作为是否顺从他的分辨标准。
但神也同样借着兽所推行的拜兽像和受兽印,作为他在世上选取余剩百姓的最后机会。凡能胜过兽和兽像的,虽然在地上难免被兽杀,但他们却将出现在天上,得以站在玻璃海上。启15:2这些人唱羔羊的歌和摩西的歌,表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虔诚的以色列人。就如启示录13:10明确指出的:“被掳的归在被掳内,被杀的归在被杀内,由此显出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原文)这里指出拜不拜兽像的不同归类,能归在“被杀”类的,应当是在基督国度里有份的最后机会了。
(3)24:28-31耶稣在大荣耀中降临,宣告“世界末了”的结束。
“世界末了”的结束,也就是基督国度全面实施的开始。虽然“行毁坏可憎的”与圣民争战,并且得胜,他的得胜只是暂时的;但7:21-22 当人子大有能力在荣耀中降临时,圣民得到拯救,“行毁坏可憎的”和假先知结局的时候也就到了。启19:20 启示录记载了这次战争的过程和结局;启19:11-21 撒迦利亚书更具体告诉我们,这最后的战场是在耶路撒冷城外的橄榄山,以色列民在濒临被灭的绝境中得到拯救。亚14:3-5 由于敌基督的作战准备是在哈米吉多顿(米吉多山),我们习惯把人类发动的这一最后敌神战争,称为哈米吉多顿之战。启16:16 哈米吉多顿之战结束,也就是“世界末了”的末了;接下来基督在人间作王的千年国度开始。但7:26-28

六、难题探讨。
我们对马太福音不作逐章逐节的解释,也不作分段;因为内容情节并不难懂,主要是如何掌握耶稣所讲教训、比喻、预言的认识方向。但有个别几处经文,是弟兄姊妹常会提出的问题,这里我选几个,作简单的解释。

1、2:2 博士在东方看到“他的星”,是否可以因此认为星象学有道理?
如果博士看到的星是代表耶稣,那么星象学就变得有道理了;因为星象学的基本学说,就是把星作为人的代表。但博士看到的星,只是神安排的一个引路标志,而且也不是这颗星能引路,而是神用一个星的光亮作路标,如同活动标牌,起到指引作用。今日有了导航仪,我们对这星的作用,就更容易明白了。
而且在原文“他的星”乃是加强语气的“这颗星”,并没有意思指这星就是耶稣,它也不是天使的化身。当神要博士从别的路回去时,就另用别法,在他们梦中指示他们;太2:12 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梦幻学”有道理。不论博士所见的星,或是所得的梦境,都只是神使用的特殊启示方法。整个事件乃是神使用博士能明白的特殊方法,领他们来朝拜新生王;和星象学完全无关,更不能以此说明星象学有道理。

2、5:33-36 是否任何形式的起誓都不可以?
这也是常困扰我们的一个要求;在生活中常会有需要宣誓的情况,使弟兄姊妹在碰到时,心中疑疑惑惑的不踏实。如果耶稣确实是说什么誓都不可起,那么就当坚决奉行,拒绝任何宣誓的形式。
在原文对“誓”有两个不同的字(编号3727和3660),前者指一般“誓言”,表示坚定的决心和不更改的诚信;象约翰的洗礼和法庭上的宣誓,甚至今天人信主时作决志祷告,都带有这样的心意表示。律法并没有禁止人起誓,只是不可起假誓。耶5:2 后者则是指“发咒起誓”,在誓言之外,常赌上天、地、个人命运等“咒语”。耶稣禁止的是人发咒言3660;因发咒言的内容,明知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却把责任推给“老天爷”,其实是带有欺骗性的不诚实表演。

彼得在三次否认主时,第一次是一般否认,第二次是起誓否认(3727),第三次是发咒否认(3660)。太26:70-74所以第三次他是在前两次“否认”的失败基础上,又加上发咒的错。

3、10:34-36 耶稣应当带来和平,为何这里说是动刀兵?
现在很多人喜欢称耶稣为和平之君,圣经确实有对基督这样的称号。赛9:6但这“和平”乃是指神与人之间的和平;西1:20是指救恩功效说的。虽然如此,耶稣来也确实不是要挑起战争;任何人间战争都是相互仇恨的罪恶结果,不是神的意思,更不是耶稣来的目的。因此耶稣这里说的“动刀兵”应当是另有用意的。
耶稣在这段话的最后,特别指出这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人”中间,所以应当是指律法和救恩之间的“动刀兵”。虽然律法和救恩、旧约和新约本是“一家人”,但当耶稣来作成救恩,另立新约的时候,仍难免会有律法下的既得利益者,起来阻挡这一进程,甚至到动刀兵的地步。所以耶稣这话具体所指的,乃是影射他最终要被维护律法的犹太人杀害;同时也是指出福音在开始传播后,会受到律法下犹太人的竭力反对,到动刀兵的地步。加4:29 这和世界上的战争动刀兵是完全无关的内容。

4、16:18彼得是耶稣说的教会根基“这磐石”吗?
耶稣这句话是在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以后说的。太16:16顺着本意,很清楚耶稣乃是指彼得的这一回答,是教会信仰建立的根本和基础;凡相信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就是在磐石根基上的信仰。天主教为要确立彼得是第一任教皇的地位,使以后所有“教皇”都得到延伸的“皇权”,才扭曲耶稣的话,把“彼得”和“磐石”等同起来。
原文的彼得4074和磐石4073虽然是近义词,却并不是同一词,而且用法也完全不同。彼得4074是阳性词,圣经中出现155次,都作人名用,就是指使徒彼得。磐石4073是阴性词,圣经中出现15次,没有作人名的,都是意思磐石、石头。哥林多前书明确指出,“那磐石4073就是基督。”林前10:4所以若有人把彼得和磐石混为一谈,决不是耶稣的意思。
耶稣在教导时,常喜欢借用语带双关的表达;这样作出的教训,不但生动易懂,而且也使听的人容易明白和记住。象这里从彼得的名字,引申出信仰的磐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耶稣不是称赞彼得的名字意思好,乃是称赞彼得回答得好,回答得对,这“回答”才是他要大家明白和记住的内容。我相信在当时的情形下,经过耶稣这么生动的引用表达,门徒对什么是教会的根基,一定都印象深刻,牢记在心了。
又如当耶稣母亲和兄弟来找他时,他就抓住机会借“母亲”的双关用意,引申出主内肢体的亲密关系。使当时周围的人对这一真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太12:48-50这不等于耶稣否认他的母亲和兄弟,这只是反映耶稣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利用一语双关的表达技巧,把福音真理讲解得生动活泼易懂,使听的人容易明白记住。有个别弟兄姊妹从耶稣“谁是我的母亲”这句话,没有体会出耶稣一语双关的用意,反而得出“信了耶稣就不再有人间家庭血缘关系”这样无亲情的观念,是完全误解了耶稣说话的用意。

5、17:27 即使耶稣要付丁税,为何要从鱼口中得钱?他身边没有钱吗?
从耶稣说“儿子就可以免税”,说明这丁税不是罗马人的税收,而是祭司掌控下,属于律法要求的税收。民3:47当时流通的钱币,是以罗马钱币为主,都是有人头像的。22:20-21但凡属于律法下由祭司收取的税收,就拒绝接受这样的钱币,因为人头就是偶像,所以是不洁净的。当时在社会上有少数钱币,上面是花卉等图案的,但数量不多,一般百姓身边的钱币,大多不是这种的;这是为什么在圣殿里有兑换银钱的桌子,似乎是为方便百姓,实际是祭司趁机盘剥,因为任何兑换钱币的背后,一定就是那些祭司。所以耶稣在圣殿,会表现出这么大的愤怒,要那么严厉推倒那些桌子。
当时耶稣身边不会一块钱都没有,但因为都是一般流通的罗马钱币,有人头像的,无法缴纳丁税。虽然在这类收税的旁边,都会有兑换银钱的桌子,但耶稣宁愿叫彼得去钓鱼得钱;这块鱼口中的钱币,应当是没有人头像的那种。

6、27:52-54这些“从坟墓起来的已睡圣徒”是怎么回事?
这是马太福音里,弟兄姊妹来问得最多的问题。这些从坟墓起来的已睡圣徒,究竟是怎么回事?毫无疑问我们相信神能使死人复活,但既然明说基督是复活初熟的果子,这些人没有理由比耶稣还先复活。林前15:23 而且接下来我们中文圣经又说,这些人以后乃是向人“显现”,说明不是真的复活,只是“鬼魂”出现;这就更不符合真理了,因为“人死变鬼“乃是来自传统迷信观念,圣经里没有这样的道理。从耶稣对悔改强盗的应许,信徒死后乃是灵魂去到乐园,路23:43 身体则如帐棚任其毁弃,并不代表自己;彼后1:13-14所以即使需要活过来,也不需要回到埋自己尸体的坟墓。不信的人死后,灵魂留在阴间,等候末日审判。启20:13 可见中文圣经这段话,说这些圣徒的身体起来,以后向人显现,肯定和圣经的原意是有出入的。
这段经文要找到符合圣经一贯教导的意思,不但个别字句需要重译,有一处地方的语句也需要重新标点;主要是第53节的内容。
中文53节后半节“从坟墓里出来”这句话,在原文是在前面,紧跟在52节“已睡圣徒身体起来”后面,两句话组成一个意思,就是“已睡圣徒身体被从坟墓里震上来”。这句话的意思到此为止,应当用一个句号结束。整段的意思是指出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时,曾发生过地震,“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因而造成坟墓震开,尸体崩出来。在这些崩出来的尸体中,也有去世圣徒的尸体,因为是大家认识的,所以当时曾在信徒中引起过议论;马太写到这里,特别这样提一下。
中文53节前半节“到耶稣复活以后进城向人显现(告知。徒23:22)”这句话,在原文则是在后面,和后面54节“百夫长和一同看守的人”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意思;因此耶稣复活以后,进城告诉人们所经历的事,并见证耶稣真是神儿子的,不是震出来的尸体,而是“百夫长这些人”。
下面是这段经文参照原文作出的翻译;原来的53节,分在前后两节里(有底线的部分)。
52-53   节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因被震而从坟墓上来的
53-54   节到耶稣复活以后,百夫长和一同看守的人,因看到这一切,受极大震动,进圣城告知许多人说,“这真是神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