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拯救的真义

本课目标:
论到拯救,人指望的是拯救于患难、改变环境,但神对拯救的终极旨意则是拯救罪人,改变生命,把拯救的意义提升到救恩的层面;人指望的是神迹出现,神安排的则是拯救者来到;人想得拯救是以己为中心的要求,神拯救人的目的则是为他自己的荣耀,使人因接受这位拯救者而信他、拜他,爱他,神永远是一切的中心。约9:35-38本书通过神对以色列民多次拯救史实,和从救恩层面对拯救者的介绍,完整启示出拯救的真义。
一、总论。
提起以赛亚书,大家都不会陌生,对它的印象大概会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篇幅特别长,和有许多关于主耶稣的预言。只要稍微知道一些圣经的弟兄姊妹,几乎都能随口讲出里面的一些经文,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等。但也正因为这样,使不少弟兄姊妹提到以赛亚书,想到的就是这些;如果问究竟整卷以赛亚书讲些什么,能回答的恐怕就不很多。
我自己就是如此,信主六、七十年,说起来圣经从头到底也读了好几十遍,但对以赛亚书的印象,也就是这些有关耶稣预言的零星片段。有时自己扪心自问,以赛亚书这么长,究竟里面讲些什么?头脑里就只有模模糊糊概念;反正就是以色列民悖逆神,受到先知责备,神应许拯救,引出救赎主,就是耶稣。多次想认真把以赛亚书读几遍,找出它全面内容的主题大纲,但一直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心。
直到去年(2019)初,我完成了使徒行传的查经内容,祷告中求神再赐我一卷查经的书,心中的愿望,就是以赛亚书;当以赛亚写下这些内容时,应该有一个一贯的主题和连贯的逻辑。感谢神,圣灵开启我心灵的眼睛,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诵读,一个有明确主题,紧密连贯内容的以赛亚书渐渐浮现在我脑中,而且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虽然对我来说是明白得迟了些,但总比满足于模模糊糊要好。希望我的这些查经内容,能对与我过去一样,对以赛亚书只有模糊概念的弟兄姊妹,有一些启导作用。
说到本书的主题,就是我为以赛亚书所作的副题“拯救的真义”;虽然以赛亚书有六十六章这么长,基本都是围绕“神的拯救”这一主题。预言借神几次对犹大百姓的拯救,引出拯救的关键、就是那位拯救者,以色列的弥赛亚,也就是作成救恩的救主耶稣。
论到拯救,犹大百姓最期待的,就是脱离敌人入侵的苦难;虽然神确实有对他们作这方面的拯救,但神拯救的终极意义,却是要救世人脱离罪恶的权势。犹大百姓等候的,是危难过去、环境改变;神拯救的终极方向则是拯救罪人、生命改变。犹大百姓指望的是神迹出现,敌人被消灭,自己得平安;神的安排则是拯救者来到,使人在得到拯救后,能够因认识他、感激他而信他、爱他、拜他。就像耶稣医治那生来瞎眼的人,耶稣对他的期待,不是满足于瞎眼能看见的愿望,更是因认识耶稣是神的儿子,而拜他、信他、爱他。
虽然神多次向犹大家施行拯救,但犹大百姓却只想从危难中得解救,当危难过去,就一走了事,把神忘记。这是为什么神要再次向先知发出呼召,差遣他去传“听不懂、看不明”信息,也就是当时还是隐藏奥秘的福音真理。6:9由于以色列民拒绝神悔改的呼召,使神另立新约、另作拣选,面向万国万民。神向人施行拯救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多施行几次拯救,而是作成替死代赎的救恩,彻底拯救“人”;教会因接受基督的救赎而得到这一彻底拯救的祝福。这也正是全本圣经的基本信息。
究竟我们是像以色列民一样,在蒙神拯救后“一走了事,把神忘记”,还是像那位生来瞎眼的,在瞎眼得医治后,进一步信他、爱他、拜他?这才是以赛亚书要带给我们的关键教导。
1、作者。
1)赛1:1本书作者就是先知以赛亚。
由于我们是查经,对谁是作者,就按照本书开头的几句话,可知就是先知以赛亚。耶稣在世时曾多次引用以赛亚书的经文,从没有怀疑这些内容是否是先知以赛亚说的预言;是最有力的佐证。太15:7
以赛亚是生活在南方犹大的先知,一开始主要是对犹大和耶路撒冷说预言。他作先知的时间相当长,历经四位君王: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从圣经的历史书可以找到这四位君王的作王年份,分别是52年、16年、16年、29年。
当然以赛亚不会是在乌西雅开始作王时就作先知,最可能是在乌西雅晚年的时候。他在乌西雅王时所说预言的中心内容,也是指责王和百姓狂妄自大,正反映乌西雅王晚年时的情形。2:12
本书也记录了亚述军队围困耶路撒冷,最后被神彻底消灭的事迹;按照考古所得资料,这事大约发生在希西家作王第24年。由此可以估计以赛亚作先知的时间,即使是从乌西雅作王最后几年开始,到希西家王24年,也应当有近60年之久。这是神给他最大的祝福,使他能有这么长的事奉生命;但要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持忠心事奉,一生不偏离,实在需要有神特别的恩典和怜悯。相信凡事奉神的同工们,一定都会有此同感。
2)有人认为本书乃是后人的托名之作。
本书不但预言丰富,而且应验情况精确得使人在读的时候,常会忘记是在读预言,以为是在读历史记录。而且第40章以后关于那位拯救者的预言,和耶稣一生的事迹是那样吻合,以至有些学者认为,本书乃是不同的后人托名之作,才能把以后发生的事,如数家珍地说出来。持这样观点的人,还不只是不相信圣经里的预言能那么精确地应验,也是反映他对神的信仰,受到理性的局限。希望我们中间没有持这样观点的人。
3)预言的中心、神所兴起的拯救者,就是主耶稣。
从第四十章起,预言集中在神所兴起的那位拯救者身上;究竟这位神的忠仆是谁?从腓利对埃提阿伯太监的回答,也是有圣灵的感动和印证,可以肯定地说,他就是主耶稣。徒8:34-35
2、特点。
1)本书虽然篇幅冗长,内容却并不繁琐凌乱。
本书由于篇幅冗长,如果不是花上一定的时间,认真反复熟读全书内容,就不容易掌握全书的完整概貌;造成不少弟兄姊妹对以赛亚书,满足于能背上几句与耶稣有关的预言,就算是代表性地掌握以赛亚书的内容了。
此外,也由于本书很多预言,尤其是关于列国的部分,关系到当时迦南地周围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如果不了解这些预言最后的应验情况,那么这些内容就好像只有问题,没有答案,失去了明白的意义。有关应验的情况,有很多是圣经里没有提及的,因此,要明白这些内容,就需要查找一些相关的古代历史资料作补充。这是使很多弟兄姊妹在读本书时,难以明白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一般读经的习惯,着重在灵意运用的思考,不会去深入查找资料,明白预言的应验情况。
当我们认真查考、对照、牢记本书的这些内容时,就会发现虽然内容冗长,却紧密有序,主题清楚,背景明确。就如前面我在“本课目标”里提到的,本书一贯的主题就是论到神的拯救;但本书并不是一篇有关“拯救”意义的长篇大论,也不是先知事工的一次性报道,而是在他一生事奉中,不同时期陆续记下的预言汇集。拯救的背景主要集中在犹大历史中的两次重要事件:亚哈斯王时以色列联合亚兰对犹大的入侵,和希西家王时亚述军队对耶路撒冷的围攻,最后都得到神奇妙的解救。
虽然其它先知书里,也有和拯救有关的预言和对百姓的警告,但以赛亚书更有一个独特的方面,就是神呼召他、托付给他的新使命:传讲“听不懂、看不明”的信息,也就是当时还属于隐藏奥秘的救恩。这就使本书所论的“拯救”,直接提升到“救恩”的层面;从神对环境灾难的拯救,提升为对罪权下人的拯救,具有比其它先知书更密集全面、反映基督救赎更丰富明确的预言。
通常我们在讲道或与人交通分享时,经常会对本书内的个别经文片段,作属灵教导的引用和运用;这是有心追求的弟兄姊妹,都多少能掌握的个人“领受”。这类领受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不违背真理原则,扭曲圣经内容,各人所得到的领受,是可以不同的。因此在查经时,不会从这样“个人领受”的角度,对经文作讲解。
2)6:8-9神对以赛亚再次呼召的特殊意义。
本书第六章关于神的呼召,是大家在以赛亚书里最熟悉的部分;举凡讲到神呼召的信息,几乎都会引用这一事件作印证。很多事奉神同工的蒙召经历,也都与这段经文有分不开的关系;“我在这里,请差遣我”成了很多弟兄姊妹走上事奉道路的关键呼召。神的话是活泼有能力的,经上的话经过圣灵在人心里的复述,成为各人灵命追求中特有的“领受和引导”,这是很多弟兄姊妹都深有体会的属灵经历,是完全正确的个人领受。
虽然如此,我们在查经的时候,却必须客观地按照神当时呼召的情形,作出符合实情的分辨和认识。以赛亚是从乌西雅王时,就开始作先知,向犹大和耶路撒冷说预言的;1:1因此当乌西雅王崩的时候,他应当是已经在作先知了。神的呼召是没有后悔的,一个工人走上事奉的路,不需要神重复呼召他“出来事奉”;这类呼召乃是每个事奉神的人,一生一次的经历。就像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说的:“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徒26:19保罗指的是他在大马色路上所见的异象,到这时已经快过去三十年了,但这一呼召对他来说,仍然是“新”的,是不能违背的。通常我们把这一呼召称为蒙召,是我们走上事奉道路必须清楚的呼召。
但保罗一生曾有多次蒙神呼召的经历,像我们熟悉的“马其顿异象”也是神对他的呼召。当时保罗已经事奉神多年,为何圣灵又要借异象来呼召他呢?因为有特殊的安排和使命;圣灵这时不要他留在亚西亚工作,要他去马其顿,把福音传进欧洲。我为什么要提到保罗经历的大马色异象和马其顿异象呢?就是通过比较,可以明白以赛亚这次的蒙召,应当是和保罗经历的马其顿异象类似,是为领受新的重大使命。
以赛亚最初出来事奉时,是如何蒙召的,在以赛亚书里没有记载,但可以确信他必定是先有蒙神呼召的经历,才会从神得到这些默示的。如今神对他再次呼召,应当是为了有新的使命差派。保罗得到的新使命是去马其顿传福音,以赛亚得到的新使命则是要去传讲“听见却不明白,看见却不晓得”的信息;今日我们知道这就是指耶稣所作成的救恩,在旧约时代还是隐藏的奥秘。徒28:25-27
3)这奥秘如今已经解开,不再隐藏。
这些内容对当时听到先知预言的犹大百姓来说,确实是听不明白,看不懂得的内容,因为还是神隐藏的奥秘,还没有作成的基督救赎大工。但今日我们读的时候,就不应当再是听不懂、看不明了,因为这救恩已经作成,这奥秘在真理圣灵的启示下,也已经解开,就是我们所信的福音真理。虽然如此,今日我们明白救恩真理,却不是以这些预言为依据,而是从新约圣经的明文教导得到的认识;即使以赛亚书有十分丰富关于耶稣一生和他事工的明确预言,也只是起到印证、旁证的功用。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有四福音对耶稣一生言行和事迹具体的记载,我们就没有理由把以赛亚书这些预言的应验,定位在耶稣的身上。因此如果对新约圣经,尤其是四福音还没有一定的认识,就很难全面掌握本书这些预言的正确意义。
但神启示这些预言给我们,却不是多余的;这些预言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多方面来认识耶稣,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而深刻。四福音是叙事体的记载,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耶稣在世时的所作所为,事情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导的内容是什么。以赛亚书对这位神忠仆的描绘,则是着重在他的感情世界和内心活动;从他在世时对不同遭遇的反应,揭示他的思想感情和心态感受,正是四福音叙事体记载所缺乏的内容。当我们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就能对主耶稣,从他的形态、神态和心态,得到更加完整的认识。
3、背景。
所有先知书都是写在以色列民的南北两国灭亡前后,预言的主题也都与亡国有关。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像以利亚、以利沙这样大有影响的先知,都没有能留下一卷以利亚书、以利沙书的原因;他们生活的年代,离南北两个国家的亡国时间还远。虽然能被拣选写先知书是神的祝福,但并不因此就比没有写先知书的先知重要;先知书不是为先知树碑立传,而是要传讲关系到以色列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信息,也就是有关亡国的严厉警告。
在这十几位写先知书的先知中,以赛亚是属于时间比较早的一位。他在乌西雅王晚年开始作先知,那时离北国灭亡还有三十年左右,离犹大亡国更有一百多年。虽然他生活在南方犹大,神兴起他作南方犹大的先知,向耶路撒冷发预言,但也有警告北国以色列的预言;可惜北国置若罔闻,最终亡国。28章
1)赛1:1以赛亚历经四位君王: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
按照以赛亚从乌西雅晚年开始说预言,经过约坦和亚哈斯各作王16年,到希西家王24年亚述军队被消灭,他还在作先知,可知他作先知的时间,应当有近六十年之久。由于预言的内容,具有针对当时犹大社会的现实情况,因此掌握这四位君王不同的表现,对明白这些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乌西雅。作王52年。
乌西雅在开始作王时,很有敬畏神的心,因此蒙神祝福,国家富强;可惜到了晚年在恩典中堕落,因心骄气傲、目空一切,想擅自献祭而长了大麻风。律法下长大麻风不但是一种难治的病,也是有罪的象征;因此他不得不退到幕后,由儿子约坦摄政。
第六章记载以赛亚再次蒙召得新使命,是在“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如果先知书的内容,是按照时间的顺序,那么前五章的内容,就是先知在乌西雅作王时说的预言。当时犹大社会在乌西雅王的狂妄自大影响下,百姓也因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社会,跟着骄奢淫逸、恣意妄行,完全失去敬畏神的心意;以赛亚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蒙召作先知说预言,对当时的社会作出严厉的警告和责备。2:11
(2)约坦。作王16年。
圣经称他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但记载他的具体事迹则不多。先知在乌西雅王晚年所说的预言,谴责犹大社会穷奢极欲的败坏风气,约坦对此应当也有难逃的责任;因为在乌西雅患大麻风后,他已经在犹大实际掌权。
以赛亚书记载先知讲了那么多预言,但似乎没有是在约坦作王时说的。第六章以赛亚得新呼召和使命后,到第七章开始,就已经是“亚哈斯在位的时候”了。7:1有可能以赛亚在得到新使命后,经过十余年的等待和造就,到亚哈斯登基后,才开始传讲这“听不懂、看不明”的信息;也有可能神给以赛亚预言的主题是拯救,而在约坦作王阶段,没有具体需要拯救的事件发生,因此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预言临到。即便如此,不等于以赛亚在约坦作王阶段就没有先知事工的事奉;圣灵只是把需要流传后世的部分,让先知记录下来。一般先知写先知书,都不会是他完整的事工记录;先知书不是先知传。
(3)亚哈斯。作王16年。是四位君王中最愚昧无知的恶王。
亚哈斯最严重的罪行,就是拜偶像;他废除圣殿对神的常规祭祀,从周围各国引进偶像来祭拜。由于当时犹大连番受到四围各国的欺凌,亚哈斯不但不思向神悔改,求神拯救,还认为是敌国的偶像比神更灵验,转而求这些偶像的“祝福和保护”,足见他的愚昧和荒谬。代下28:23在他影响下,犹大社会形成普遍拜偶像的恶劣风气,开启了犹大亡国之路。
他初登基作王时,犹大遭受亚兰和以色列联合入侵骚扰;当时神借先知向他宣告神会拯救的安排,但亚哈斯的回应显示他并不在乎神的拯救,可见他对神的轻慢和悖逆。7:12-13神为怜悯犹大百姓的痛苦处境,还是解除了这两个国家对犹大的危害;虽然亚哈斯王和当时的一些褻慢人也得到神拯救的好处,预言有明确指出,他们终必要受到神严厉的惩罚。9:14-16
本书从第7章开始,到14:27都是先知在他作王时说的预言,内容也就是围绕与这次拯救有关的主题。
(4)希西家。作王29年。是四位君王中最敬畏神、最有作为的一位。
希西家登基后,犹大社会面貌起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恢复了圣殿的祭祀礼仪,拆除了圣殿里的偶像祭坛。虽然希西家在恢复对神敬拜的事上,是十分认真努力的,但从先知在预言中对偶像继续严厉批驳,可知当时在民间暗自拜偶像的风气,并没有得到制止;要扭转社会拜偶像的恶习,不是靠简单的君王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问题。
希西家登基后,犹大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不再愿意向亚述进贡称臣。亚哈斯王是因接受亚述作为宗主国的地位,按时向他进贡,而保住自己王位的;希西家登基后,改变政策,拒绝继续向亚述进贡。王下18:7为此他发奋图强,积极寻求摆脱亚述辖制的自救之道;这原应当是一件正当的事情,但由于希西家王过分依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以至失去依靠神的心志,受到先知的提醒和警告。22:8-11
当时约但河两岸的这些中小国家,基本都受到亚述的威胁骚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反亚述,倾向埃及的;亚哈斯王因投靠亚述,在这些国家中就显得很孤立,常遭周围国家的欺压入侵。而且亚述对待辖下附庸国的严苛,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因此希西家登基后,希望改变现状,摆脱亚述的压制,也搞好和周围各国的关系。
周围各国在得知犹大政策转向后,纷纷打发使者前来游说希西家王,要与之结盟同反亚述。本书中有关列国的预言,就是先知通过分析这些国家的形势,提醒希西家王,这些国家在亚述入侵时,自己都站不住脚,与之结盟只会招致更多灾祸。
所以先知这部分对列国的预言,不是说给列国听,告诉他们未来的情形,仍然是说给犹大听的。神不希望犹大与这些国家结盟反亚述,并不是意思犹大应当向亚述称臣;神是希望犹大能因依靠神的帮助而摆脱亚述的辖制。虽然希西家一开始走了一些弯路,联合埃及和周围国家一起反亚述,同时自己也积极修筑工事和水道,忽略对神的依靠和仰赖,但到关键时刻,他还是能醒悟过来,带领百姓谦卑悔改,因而得到神特别的拯救,亚述入侵军队一夜之间被歼灭。
本书从14:28起,一直到本书结束,都是先知在希西家作王时期,围绕这些情形说的预言,几乎占了本书大半的篇幅。从40章起的这部分内容,充满对弥赛亚的预言,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先知讲的背景时间,但这些内容安排在亚述军队被歼灭之后,而且主题就是安慰,应当是针对已经被亚述军队吓破胆的犹大百姓,对他们说的安慰之言;可见这些内容,还是在希西家年间说的。希西家在亚述军队被歼灭后,还有五年作王的时间。当时以赛亚作先知也已经差不多有六十年了,这部分的预言,应当是他晚年最后的论述。
2)具体年份。公元前760-700前后。
按照一般历史记载,以色列亡于公元前721年,正在希西家作王第6年。王下18:9按此推算,希西家登基于公元前726年,亚哈斯登基于公元前741年,约坦登基于公元前757年;而以赛亚在乌西雅王在位时已经作先知,所以他开始作先知的时间应当在公元前760年左右。
以赛亚书最后的内容,是在希西家年间亚述军队被消灭以后,向百姓宣告的安慰之言。希西家在位时,亚述军队有两次入侵犹大;王下18:13-16按圣经记载和考古所得资料,亚述军队的两次入侵犹大,分别是在希西家王14年和24年,即公元前713和703年;亚述军队被神使者歼灭乃是发生在后一次入侵的时候。以赛亚不但早年就预言了神的这次拯救,而且还亲身经历了这次拯救,并且对拯救过程作了记录;可见他为先知的时间,至少到公元前700年左右。
4、预言的应验。
以赛亚书在各卷先知书中是预言数量最多、预言范围最广的一卷;而且这些预言以后都得到惊人精确的应验,不能不令人惊叹圣经的奇妙,神作为的奇妙,神应许的信实可靠,也极大程度增强我们对圣经里尚未应验的预言必定应验的信心。
本书的预言内容,大概有这样几个范围,虽然都同样得到精确应验,但查证应验的情况,会用上不同的方法。
1)有关弥赛亚拯救者的预言。
参照新约圣经的相关记载,尤其是四福音里耶稣一生的言行事迹,可以肯定地说,这部分预言就是应验在耶稣身上。这部分和耶稣有关的预言,是我们信仰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因此不需要作太多的解释,主要是相信这位拯救者就是主耶稣,而且从预言的奇妙应验,坚固我们对神话语的信靠和敬畏。
2)有关以色列的预言。
这方面的预言,主要是针对犹大在战争中蒙拯救的情形,也有论到与亡国、被掳、归回有关的情形;从圣经的历史书可以知道这些预言以后是如何应验的。有关以色列复国的预言,则1948年以色列复国已经给出明确的答案。至于有关以色列复兴光景,和最后千年国度时的情形,这些预言都还在等待应验中;从其它预言都得到精确的应验,相信它们得应验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
3)有关列国的预言。
有关列国预言的应验情况,圣经里基本都没有记载;但近年来考古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和收获,从挖掘到的古代文献资料,为这些预言的应验,提供了惊人的见证,证实以后历史的发生,都正如这些预言所言。在后面查考到这部分内容时,会有具体的介绍。我在这方面参阅的资料,主要是:Werner Keller/THE BIBLE AS HISTORY和互联网上的百度百科
4)有关新约教会和福音传播的预言。
第四十章以后的预言,包括很多和救恩作成并传播有关的内容。耶稣在升天前告诫门徒:“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24:48因此这方面预言是否得到应验,我们可以从教会历史和主内前辈的脚踪得到证实。但也不要忘了,我们自己也是在耶稣所讲“你们”的范围内,因此这也是我们自己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成为活出这方面预言的见证人。
二、分段。
1、1-5章。神一贯的拯救心意。对狂妄自大的犹大百姓,神在炼净渣滓后要施行拯救。
2、6章。拯救的真义。新呼召下的新使命,把拯救意义提升到救恩层面-—听不懂、看不明的福音奥秘。
3、7-12章。当前的拯救。对亚哈斯王时亚兰和以色列入侵的拯救应许,但更是借预兆宣告“拯救者”的来到---童女生子。
4、13-23章。错误的自救。希西家王为摆脱亚述统治,寻求与周围各国结盟自救;预言对列国的情况作具体分析和预告---结盟只会招致更多苦难。
5、24-39章。近期的拯救。正当列国在亚述暴政下受苦难时,神应许要拯救耶路撒冷脱离亚述军队的入侵,关键是要谦卑悔改---这是神施行拯救的基本要求,也是救恩层面的福音呼召。
6、40章-63:6。从拯救到安慰。神借对拯救者全面的启示,安慰以色列民“到那时”必得拯救和复兴。
7、63:7-66章。尾声:先知的祈祷和神的回应---启示更多复兴景象。

三、讲课内容。
1、1-5章。初次蒙召。时间在乌西雅作王时。???
从先知的自述,可知他在乌西雅作王时就开始作先知、说预言了;虽然书中没有提到他最初是如何蒙召的,但每个神的仆人在走上事奉道路时,都会有神呼召的经历;以赛亚应当也不例外。从他在乌西雅王年间最初蒙召作先知,一直到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得新使命,这段时间他得到的预言,应当就是前五章的内容,中心主题是责备百姓狂妄自大、不认识神。
1)1:2-3不认识神是他们的主。
乌西雅王晚年的时候,因为诸事顺利,蒙神祝福,不但没有向神感恩,反而志得意满,自以为是,而且还影响全社会都表现出对神的狂妄自大。先知一开始就指出,牛驴还认识主人,知道它是从主人得喂养,犹大百姓却不认识喂养他们的神,还自以为了不起,不认识自己。很多人的失败,就是从不认识自己开始,若不及时反省,终必会走上不认识神的路。
2)1:4-6不认识神的管教。
在乌西雅王之前,约阿施和亚玛谢都是在年轻时有心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到晚年却堕落失败,以至分别遭到敌军入侵蹂躏的管教。代下24:23-24、25:23-24如今乌西雅又重蹈覆辙,晚年时心骄气傲,一意孤行,因此神警告他:“责打还嫌不够吗?”
3)1:10-17不认识神的要求。
献祭乃是神在律法中的明确要求,为何这里神却说“够了”;说明不是献祭的祭物有问题,而是人在献祭时的心态和目的有问题。律法下神要求人献祭,不只需要有祭物,更重要的是献祭之人前来献祭的动机,和在献祭时向神所存的心态。
乌西雅王长大麻风,不是因为他所献的祭物不对,而是他要亲自献祭的妄自尊大心态;自以为是君王,以为王权大于一切,甚至献祭的事也要纳入王权底下,下一步很可能就是要自封大祭司,集君王和大祭司两职于一身了。为此神必须及时惩罚,否则这几十个勇敢的祭司,是阻挡不了君王蛮横无理行为的;代下26:17其后果与影响也不只是一次君王献祭的破例事件,而是神的律法被藐视,献祭的规定被改变。
当时在犹大百姓中,也有很多人热衷于献祭的事,但却不是因认识己罪,有向神悔改的心意;而是把献祭当作一种贿赂,可以掩盖自己的恶行。从接下来先知责备的话,可知当时的百姓很多都是一面献祭守节,一面却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以为神已经收过祭物,不能再过问了。
先知的责备,使我们想起撒母耳在责备扫罗时的金句: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但我们也不要因此又走到另一极端,认为神只要听命和顺从,不要献祭和祭物。要记得当时是律法时代,撒母耳不是对扫罗说“神不要献祭的事,也不要公羊的脂油”;而是指出,如果以为献了祭就可以不听命,献过祭物就可以不顺从,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律法底下,人向神献祭,乃是神向人定下的要求;但更需要注意的,则是献祭的人向神存着怎样的心态,前来献祭的动机是什么。
4)1:18-31不认识神的原则。
先知通过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罪恶,明确指出神施恩拯救的原则,就是在拯救之前,必须先炼净渣滓杂质。1:25
先知在这里说的渣滓杂质,很明确是指那些不法奸商和贪官污吏;他们相互勾结,造成社会上是非颠倒,无辜百姓被鱼肉欺压。1:21-23当神要对犹大施行拯救时,不能因为有这些恶人在,就不拯救,影响所有犹大百姓;而当拯救真实临到时,这群渣滓杂质却能一起沾光,跟百姓一样享受到拯救的好处。为此神特别指出,这些人若不悔改,迟早要从百姓中炼净除去。1:30-31“麻瓢”的原文是指麻线的碎屑绒毛,十分容易着火,而这些有权势恶人的恶行则如火星;预言十分形象地指出,正是这些恶人自己的所作的恶行(火星),终必要把自己(麻瓢)烧死,死在自己罪中。
从这段教导,我们可以认识神对犹大施行拯救的原则。神应许拯救以色列全家,不等于就不分是非曲直,只要是有以色列血统的人,就都在他拯救的范围。罗11:26那些为首犯罪的,坚决不悔改的,藐视神恩典的,不忠心的牧人和假先知之流,都是自绝于神拯救的渣滓杂质,也就是自绝于以色列全家,并不包括在神对犹大施行拯救的范围。
5)2:1-4不认识神的计划:将来万民都要流归耶和华的山。
造成犹大百姓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一些不忠心先知的误导下,以为神要惩罚万民,但不会惩罚他们,因为他们是被拣选的,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这段预言则指出他们对神旨意的无知,虽然神是首先拣选他们,但神的心意却是万民都要流归神的山,来到耶路撒冷朝拜神;因此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并没有独享的特权,更不该妄自尊大。
保罗在罗马书对这一情形有比较详细的解释,神首先拣选以色列,把神的圣言交付他们,目的是要他们在万民中传扬,引导万民归向神。罗3:1但以色列民却彻底失败了,不但没有引导万民归向神,自己反而跟着万民去拜偶像,背离神拣选的心意;以至枝子被砍下,野枝子被接上,具体内容就是神另立新约,另作拣选。罗11:17?????
这里提到神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应当不是指白色宝座前的最后审判;因为从接下来的内容,可以知道这审判乃是指“断定是非”,应当是指千年国度时,基督在地上掌权治理万民说的。
6)2:5-4:1不认识神的公义:罪恶必要受惩罚。
神的炼净工作有两个方面,对社会上的那些渣滓杂质,神要炼净除去,恶人终必要被排除在神拯救的恩典之外;但更有一方面,就是一般犹大百姓,他们自己里面也有渣滓杂质,同样需要被神炼净除去,但神没有说这些“人”是渣滓杂质。先知特别提醒他们,虽然和那些恶人相比,他们是因无知受误导而随从犯罪,但不等于自己就完全没有责任;凡有偏离真道得罪神的地方,同样需要反省悔改。但神的目的只是炼净各人的心灵,去除各人里面的杂质,不是要把他们排除在神拯救范围之外。
“炼净渣滓杂质”也是今日我们常提到的教导;神炼净的工作,也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教会里的炼净和对各人内心的炼净。今日教会里的假使徒、假先知之流,他们对教会造成的危害,对信徒造成的误导,耶稣明确警告他们:“我从来不认识你们”。太7:23他们就如当时犹大百姓中间的渣滓杂质,从来就不在神拯救的范围;虽然因为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悦纳的时候,神并不立即彰显他的忿怒,但这些人若不悔改,终必要遭到神严厉的惩罚。
另一方面的炼净,则是指各人内心偏离真道得罪神的地方;由于信徒向神的光景各不相同,里面的渣滓杂质也各不同,神对各人炼净的方法和内容也就会有很大不同,但目的都是要使我们的灵命更加纯洁,没有瑕疵,合神心意。按照救恩的真理教导,“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林后1:10今日神对各人的炼净工作,是在得到“脱离那极大死亡”的拯救后,继续作“现在的救”,也就是搭救我们脱离魔鬼的试探诱惑、和自己肉体的败坏。
先知在这里具体指出,犹大百姓悖逆犯罪的情形,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帮助他们在悔改时有具体方向。如果确实是因无知受误导而随从行恶犯罪的,经过提醒教导,应当是会幡然悔悟,谦卑悔改的。
(1)2:5-11随从外邦拜偶像。
拜偶像一直是以色列民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周围各国所拜偶像的礼节,大多是纵情肉欲的内容,使清心肃穆敬拜独一真神的以色列民,极易被勾引而堕落。但这里先知更指出另一个原因,就是看到周围各国在物质上的丰富繁荣,以为是他们的偶像祝福他们,因此也随之而去;先知警告他们,要“进入岩穴”,观看神的作为,暂时的享乐终必要引来神的忿怒。
(2)2:12-22骄傲狂妄轻慢神。
乌西雅王因为骄傲狂妄,被神惩罚而患上大麻风;当时社会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狂妄自大风气,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扭转的。从先知提到“金偶像、银偶像”,说明这些带头拜偶像的,还不是一般平民老百姓,而是有财有势的领袖人物,就是后面提到的那些欺压鱼肉百姓的首领官长。预言指出他们终必亲手把这些金偶像、银偶像抛弃;这事应验在希西家王时,当亚述军队围城,大家为准备逃命时,金银偶像因为太重而成了累赘。31:7一般百姓可能买不起金偶像、银偶像,但照样可以热衷于拜木偶像、泥偶像。
(3)3:1-15依仗权势欺压人。
这里又一次对当时依仗钱财权势,欺压鱼肉百姓的首领官长等人,作出严厉指责。从先知的描绘,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谁有钱,谁就可以做官。3:6在这样恶人当道、黑白颠倒的社会,即使一般百姓中间,也充满了弱肉强食,相互欺诈的情形。
(4)3:16-4:1骄奢淫逸的生活。
从这里对锡安女子(耶路撒冷小姐)装饰打扮的描绘,可知当时社会奢糜的纵欲生活;也必然会造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先知指出情况终必会改变,那些奢华无度度日的,男的要战死沙场,女的要“以臭烂代替馨香”;3:24当耶路撒冷被亚述军队围困时,城内悲惨的生活情形,像预言描绘的那样,应当是意料之中的事。
7)4:2-6不认识神的信实:最终神要赐给他们悔改的心。
这段预言以“到那日”开头,一般这样的表达都是指向末后的日子,也就是七十个七的最后一七,以色列在得到复兴前,经过特大的灾难。神在这里还明确指出,他对犹大施恩拯救,不是因为他们悔改,而是神赐给他们悔改的心。“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4:3-4参照撒迦利亚书的记载,这一预言乃是应验在以色列经过最后灾难,弥赛亚降临,消灭追杀他们的仇敌以后。亚12:9-10、13:1
究竟是因为百姓有悔改的心意,神才施行拯救,还是神为施行拯救,赐下悔改的心意?这两个内容在先知这段预言里都有提及。1:16-17这也是今日论到救恩时,常造成弟兄姊妹困惑的一个问题;究竟我们的“悔改”,是圣灵所赐,还是也有自己决志的意愿?后者在神施行的拯救中,有没有意义和作用?不同的神学观往往强调不同的论点。
这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但凡真正经历重生得救的人,都必定能体会,当我们悔改认罪时,我们确实是有主动愿意悔改的心意,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当我们真有悔改心意时,很多人都经历到,有一种超然的“内在引导”在影响我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和决定,起到“促使”的作用。
神确实有赐下悔改的心,而且是愿意给每个人的;但不等于就强迫每个人悔改,更不是不管你要不要悔改,就已经“悔改”了。我们从神“愿意”人人都悔改,可以知道确实会有不愿悔改的人。彼后3:9简单地说,神是赐给每个人“悔改的心”,但各人是否接受神所赐悔改的心,则与自己有没有悔改的意愿是有关系的。
但也不要误解了,以为我们悔改的心志在救恩里也是有“功劳”的;悔改只是神定下人愿意接受救恩的方法,是人的一种态度,在救恩里并无“功劳”可言。
8)5:1-30不认识神的心意:以诗歌总结神的失望愤慨。
以赛亚书前五章,因是在他二次蒙神呼召差遣之前的内容,所以自成一段落,时间是在他初作先知,乌西雅作王的时候。第五章是先知以诗歌对这部分预言所作的总结,指出当时社会的罪恶,贫富两级分化,是非善恶颠倒,显示神对他们的失望和愤慨;而且也含蓄地提到犹大终必亡国的情形。5:5当时离北方以色列亡国还有三十余年,离南方犹大亡国则还有一百六、七十年。
9)5:10对犹大灾难的形象描述。
这里对所引用的度量衡单元稍微解释一下,可能有些弟兄姊妹不很熟悉;如果模模糊糊地读过去,就无法明白先知对当时灾荒情景十分形象的描绘。
一罢特为22公升,如果30亩葡萄产酒一罢特,平均每亩收到的葡萄,用来酿酒还不到一公升。
一贺梅珥为220公升,一伊法为22公升;收到的粮食只有用去种子的十分之一,等于就是颗粒无收,还赔上种子。
2、第6章。新使命的呼召。时间在乌西雅崩的那年。
以赛亚书第6章,应当是大家对以赛亚书最熟悉的部分,也是弟兄姊妹引用得最多的一章。神的呼召“我能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曾使多少爱主的弟兄姊妹受到激励,响应神的呼召,走上事奉神的道路。这确实是以赛亚书里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内容,对弟兄姊妹的灵命造就和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但从查经的角度,正确掌握神对先知以赛亚如此呼召的目的和要求,对明白本书接下来的预言内容,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当神在这里发出呼召时,以赛亚是开始走上事奉的道路,还是已经在事奉作先知了。答案显然是后者,因为他是从乌西雅作王时开始作先知说预言的。1:1所以当乌西雅王崩的时候,他不是蒙召开始作先知,而是在原已作先知事奉的基础上,响应神新的呼召,领受新的使命。
我这样解释,并不影响有些弟兄姊妹是从这处经文蒙神召唤,开始走上事奉的道路。圣灵在人心里的工作方法,经常是“复述”经上的话,达到在“他”心里作个别引导和感动的目的;但为查经的需要,就需要把经上的话,从原始的目的和要求,明白它的用意和作用。神在宝座上如此发出呼召,显然的冲着先知以赛亚来的。当时以赛亚已经是一位事奉神的先知,所以这一呼召对他来说,就不是呼召他出来事奉,而是给他一个新的重大使命;预言的内容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去向百姓传讲“听见却不明白,看见却不晓得”的信息。今日我们知道,这就是指在当时还属于隐藏奥秘的新约救恩真理。这一福音信息,对旧约律法时代的人来说,确实是听不懂、看不明白的内容,因为救恩还未作成,神把它的内容隐藏;但对今日我们来说,经过真理圣灵的启示开导,和新约圣经的明文教导,它已经不再是听不明白,看不懂得的隐藏奥秘,而是能够清楚明白的福音真理了。徒28:26-28
虽然以赛亚得到新的使命差派,是要传讲听不懂、看不明的信息,但他仍然是犹大的先知,他在当时的犹大百姓面前,仍然是在向犹大和耶路撒冷传讲预言;这就使他在得到新的使命差派后,接下来所讲的这些预言,基本都带有双重主题的信息:既有关系到犹大和耶路撒冷的预言,也蕴藏有“与基督救恩有关”的福音真理内容。
总的来说,先知预言的主题仍然是“拯救”,拯救的直接对象,也是以犹大百姓为主;但如果站到“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神要拯救的范围,就远远超出以色列一个民族,而是关系到万国万民的全人类救恩,拯救的意义也从要解除人的困境危难,提升到赦免人的罪孽,从对苦难的拯救,提升到对“人”的拯救,从改变外在环境,提升到改变内在生命。正由于先知需要传讲的内容,有这么重要关键的提升和改变,使神有必要对先知发出新的呼召,作出新的差派;也需要先知甘愿响应的配合和回应,方能忠心完成使命。
1)6:8“我在这里,请差遣我”。神的呼召需要有“人”的甘愿接受和配合。
当时神不是漫无目的地从天上发出呼召,刚巧被以赛亚听见,就起来响应;神的呼召本来就是向着以赛亚发出的。虽然以赛亚已经作先知一段时间,但由于新的事工内容反映新的工作范围和信息教导,是从作律法的教导,提升到传讲救恩的福音真理,这对先知来说,乃是一个全新的使命和挑战,因此神需要从新作差派,先知也需要有甘心接受如此呼召差派的表示。
这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今日我们走上事奉道路,首先需要有神的呼召,也就是要有清楚的蒙召经历;但除个别的例外情形,一般神不会勉强人听命顺从,强制执行;而是希望人能甘心乐意接受呼召,才能在事奉中更加自觉和尽心,成为神合用的器皿。如果片面强调神的呼召,只注意蒙召经历,忽略个人意愿的响应和配合,容易造成工人在事奉中消极被动;事实上同样蒙召的工人,事奉中的表现常会有很大的差别,原因不是神的呼召不同,而是个人响应神呼召的心志不同。
但如果忽略神的呼召,把走上事奉道路看作只是个人理念和兴趣的选择,则难免会带有寻求个人抱负的考量;虽然他们的理念和追求,确实是崇高、令人钦佩的,但事奉圣工成了一种高尚职业的选择,个人理念的追求,就失去以神为中心的事奉心志,即使工作十分有成就,也不一定就代表是“神的仆人”。至于出于个人兴趣的选择,就更不靠谱了,因为当兴趣过去,也就可能随便离开事奉工作,影响神事工的安排;这样的工人,怎么能被神使用?
此外,神当时把这一重大新使命,托付给以赛亚,也使我们想起耶稣的教导,“人在小事上忠心,才会把大事托付给他”。路16:10-11虽然圣经对先知以赛亚最初几年事奉的情形没有很多报道,但从神拣选以赛亚,委以如此重大的新使命,正可反映神对先知过去事奉的肯定,才会把更重大的事工托付他。
2)6:10传讲信息的主题仍然是“拯救”。
本书前五章是论到神对犹大施行的拯救;虽然第六章先知从神得到新的使命和差遣,但预言的主题没有变,只是把拯救的内容,提升到救恩的层面。自从亚当犯罪失败后,神对人所存一贯不变的心意就是“拯救”,从以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开始,展开全本圣经以“拯救”为主题的内容。神在这里呼召以赛亚,委以新的使命,使他在宣告神对犹大的拯救同时,在字里行间也蕴藏丰富的新约救恩信息,显示神对人类拯救的终极心意。
当时因为救恩尚未作成,而且律法功用也尚未过去,因此有关救恩的信息还不能明文直说,还属于神隐藏的奥秘。虽然如此,神愿意人类得到救恩的心意却是一贯的;他希望人人悔改,不愿一人沉沦的心意,不是在彼得写信时才开始的。彼后3:9我们从神呼召以赛亚传讲“听不懂、看不明”的预言,向有心寻求的人,作含蓄的灵意表达,可以明白神这一拯救人的一贯心愿。
明白了神这样“不得已”的安排,再看这里神说“恐怕……回转过来便得医治”,就比较能明白神这样说的真正用意;并非神预备了救恩,一面要以赛亚去传讲,一面却又不希望给人,恐怕人得到这救恩。查看原文,“恐怕”这字也可译为“倘或”,书24:27意思就是“倘或他们回转过来就可得医治”,而不是“唯恐他们回转过来就能得医治”。神这样的心情,也反映在耶稣对那位迦南妇人的对话里。太15:21-28
此外,今日教会里有些人对“医治”这词也用得比较随便,把救恩的赦罪之道,都变成医治疾病的功效,这是对真理严重的扭曲。神对犹大的拯救,基本都是以今世脱离仇敌入侵,免于亡国悲剧为目标;因此有时会用“医治”这样的表达,意思灾难会过去,地上被破坏的情形可以得到修复。但神在救恩层次的拯救,则是建立在罪得赦免、生命改变的基础上,与“医治”的含义,就有本质的不同。
在新约圣经里,论到救恩、罪得赦免、因信称义这类内容带给人的转变时,都没有用过“医治”这词;有一处例外,就是彼得在书信中,引用以赛亚书“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这句话。彼前2:24其实这句预言只是从灵意预表,表达耶稣担当我们罪责的救恩效果,并不完整反映耶稣替死代赎、有赦罪功效的救恩;在对救恩有较多正面论述的罗马书里,没有一次是用“医治”的,希望大家能慎思明辨。
3)6:5-7这“听不懂、看不明”的中心内容,乃是关乎“罪得赦免”的拯救。
先知以赛亚得到的新使命,神差遣他去传讲的,虽然仍然是关于拯救的主题,但拯救的意义已有本质的不同;在原有预言对犹大环境上的拯救外,更包含当时犹大百姓还“听不懂、看不明”关于罪得赦免的救恩,正是神施行拯救的终极意义,把拯救提升到救恩的层面。虽然其他旧约先知,也有论到关于耶稣基督和他所作成救恩的预言,但都没有以赛亚书在这方面的预言那么丰富和完整。
由于这“罪得赦免”的拯救,是律法所没有的,因此神在差遣先知去传讲前,先让他亲身经历这赦罪的恩典,因承认己罪而罪得赦免;使他在传讲时,即使只是预言,也能因有亲身经历而讲得更加清楚有力,成为生命的流露。
当时先知经历的赦罪方法乃是因为得到“祭坛上的火炭”;今日我们都能够明白,这正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被“焚烧”的象征和预表。
4)6:11-13这隐藏奥秘的传讲时间。
先知问“到几时为止”,可能是想知道他接受的这新使命,是长期还是短期的?神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给出两个情况:“耶路撒冷荒凉无人居住”和“树木被砍伐后树墩仍然存留”;当我们明白这两个情况所反映的时间,也就可以知道神安排这“隐藏奥秘”的传讲时间。
耶路撒冷即使在犹大亡国后,也仍然有些最穷苦的百姓居住;一直要到公元70年后,犹太人才被完全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散居在万民中,耶路撒冷也成为荒凉无人居住之地。导致犹太人遭受如此苦难的原因,则和他们杀害耶稣有关;太27:25这是神向先知指出的第一个时间。
树木被砍伐,乃是喻指犹大亡国;而树墩存留则意思民族不至被消灭,以后还有发芽生长,甚至茂盛的时候,也就是以色列最终还会复国直到复兴。如今以色列已经在1948年复国,只是还没有达到圣经里所应许的复兴景象;从更多经文可以知道,以色列的复兴,需要经过最后一七的特大灾难,在面临灭族的边缘时,弥赛亚才降临拯救他们,也是他们得复兴的开始。这样的话,神给出的第二个时间,就是耶稣再来。
对以赛亚来说,他当时还无法明白这两个事件和“到几时为止”的关系;今日我们就很清楚,从耶稣被钉十架作成救恩,到他再来之间的这段时间,正是耶稣差遣门徒去传扬福音(隐藏奥秘)的日子。太28:19神也把这段时间称之为“悦纳的时候,拯救的日子”;林后6:2过去很多主内前辈称之为“恩典时代”。以赛亚虽然并不生活在这段时间内,却预先以预言宣告这一信息,成了这一使命的先驱;具体承担这一使命,传扬这一信息的,则是教会。
5)第七章起的预言,需要注意它双重应验的特点。
按照先知记录的顺序,从第七章起的内容,就是他奉差得到新使命后所说的预言。这些预言(不一定是每一句)很多都包含有“听不懂、看不明”的信息;因此在明白的时候,常需要从两个不同方面,站在两个不同高度来思考认识:既要站在现实的高度,针对犹大当时所面对的实际情形,明白神对他们的教导和施行拯救的应许,也要站到“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从先知预言中看到与新约救赎主和救恩有关的福音信息。
对当时犹大百姓来说,他们能够明白的,是这些预言在现实层面的意义,关系到神对他们在环境上的拯救。他们对神拯救的最大盼望,就是弥赛亚来复兴以色列,在千年国度时享有荣耀地位,一般都还没有关于“永世”的观念。至于这些预言在救恩层面的意义,则是他们听不懂得、也看不明白的内容,因为还属于神隐藏的奥秘。
对今日我们来说,这些预言的现实层面意义,有关神对犹大施行拯救的应许,如今已是历史事实,在查经时需要从中认识神的作为,但不是我们属灵追求的直接内容;有关神对犹大百姓的提醒劝勉,则也是我们可以得提醒和造就的内容,因为神真理原则要求是不变的,只是不包括属于律法规条方面的要求。
但这些预言对今日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意义,乃是站在“听不懂、看不明”的层面,认识神对救恩所作的安排,反映救主耶稣并他所作成救赎大工的信息。如今这隐藏奥秘已经解开,不但我们能够明白,而且也是必须认识的基本信仰,是今日我们从以赛亚书得到属灵造就的关键内容。
这些预言在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正反映神对新旧两约不同的拯救计划,体现耶稣另立新约,乃是作成一条又新又活、到神那里去的路。因此当我们在明白这些预言时,切勿舍弃救恩层面的认识,却把当时对犹大百姓的现实内容,看作是对我们的直接教导;造成像初期加拉太教会那样,倒退回旧约律法底下的情况。我所以要这样提醒一下,因为今日有不少弟兄姊妹,对新约明文教导的一些名词称谓,感到已经“太熟悉”了,喜欢从旧约诗篇或先知书里,直接借用一些以色列民所使用的名词称谓,其中很多就是来自以赛亚书的预言,把当时对犹大百姓的现实教导用词,直接用到新约救恩的信息;虽然很有新鲜时髦感,却容易造成真理的模糊不清,把旧约律法教导和新约救恩真理混淆起来。
这里我特别提出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跟大家解释一下;就是在以赛亚书里,有好几处内容是描绘将来以色列得复兴,弥赛亚在地上掌权一千年时的美好景象。由于那位要来复兴以色列的弥赛亚,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使有些弟兄姊妹把以色列的复兴景象,看作就是教会所盼望的将来荣景;甚至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刻意模仿追求“以色列化”的礼仪礼节。似乎教会今后的盼望,就是要分享以色列民将来复兴时的荣耀地位;把神对当时犹大百姓的这类应许要求,直接应用到今日教会身上。
但站在“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这位以色列的弥赛亚,更是万民的救赎主;他是耶西的根,却更被立作万民的大旗。在启示录19章清楚告诉我们,当主再来的时候,首先就是“羔羊婚娶”,在空中与教会相遇,然后才是前往消灭兽和追随者,救以色列民于濒临灭族的危难中;由此可见耶稣再来的主要目的,乃是使关系万国万民的救恩得到最终成全,也就是来“迎娶教会”;相比之下,以以色列民的弥赛亚身份,前来拯救和复兴以色列,只是他荣耀再来目的里的一个内容。
当基督在地上掌权一千年的时候,以色列要得到复兴;从先知对当时情形的介绍,表明地上仍然是属于物质的世界。这时以色列要在列国中,承担带领敬拜神的祭司职责,成为列国争相仿效追随的对象;但这时的教会已经身体改变(不然不可能被提空中),不再属地,不但不需要去仿效以色列民在律法下的方法礼仪,也不需要参加到由以色列带领敬拜的队伍中。按照耶稣对教会的应许,凡能有份于头一次复活的,那时都要与主一同作王一千年,随主治理这地。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不可忘记的,就是当基督在地上掌权时,他仍然是独一真神、万有之主、统管万有,不只是在这地上作王,他的国度更不只是局限在这地上一点点地方;教会那时虽也要向主敬拜,但应当是在天上,和地上以以色列民为首的敬拜,不是在同一层面。
这也是提醒我们,只有对新约圣经的救恩真理有清楚认识,才能正确分辨以赛亚书这些“双重”含义的预言;而且在明白这些预言“听不懂、看不明”层面的内容时,也必须以新约圣经的明文教导为依据。希望弟兄姊妹在读这部分预言时,能作出正确的分辨。
3、7:1-14:27当前的拯救。时间在亚哈斯作王时。
第7章开始的内容,是先知在得到新使命后传讲的预言,时间是在亚哈斯开始作王之时;和先知见异象蒙召得新使命,中间间隔了约坦作王的任期16年。可能因为本书的主题是“拯救”,从历史书可知在约坦王在位期间,没有重大战事需要神施行特别的拯救;所以没有这方面的预言记录下来。虽然如此,不等于先知在约坦作王时,就没有其它的事奉圣工。
亚哈斯登基时,犹大面临亚兰和以色列联合入侵的危难;预言指出神要救犹大脱离这两个国家的欺压。按照先知得到新的使命要求,这些论及犹大的预言,也包含有“听不懂、看不明”的隐藏奥秘信息,而且这才是神启示这些预言的更重要原因;因此先知在这里预言神要施行拯救时,不是说有神迹出现,而是有一位拯救者来到,通过对这位拯救者多方面的介绍,反映这位拯救者就是降生为人的主耶稣。
1)7:1-2预言背景简介。
亚哈斯登基于以色列王比加17年。王下16:1当时比加联合亚兰王入侵犹大,一日之内就杀害犹大人十二万之多,可见犹大百姓遭受的灾难有多严重。代下28:6神借先知告诉亚哈斯王,他会保护拯救犹大脱离这两个国家的欺凌,而且以冒烟的火把头很快就要熄灭,形象地指出他们的入侵很快就会结束。赛7:4果然不久后亚述军队南下,首先就灭了亚兰,杀了亚兰王利汛。王下16:9比加作以色列王共20年,所以是在亚哈斯登基后三年,被下属所杀。王下15:30他们入侵犹大的战争苦难,也随之得到解除。
2)7:6谁是他比勒的儿子?
从先知这里的记载,似乎当亚哈斯登基作犹大王时,另有一人正在与他争夺王位,就是他比勒的儿子。这个名字在历史书里没有出现过,从以赛亚书这里的记载可知,亚兰和以色列军队入侵,主要就是想把他推上王位,逼亚哈斯下台。对当时犹大的王室之争,他比勒和王室的关系,圣经都没有更多提及。但当时亚哈斯是投靠亚述的,亚兰和以色列则都是在埃及支持下,对抗亚述的;而且从后面先知对百姓的警告,可以知道当时在犹大,希望投靠埃及、与亚兰和以色列结盟的主和派,势力是十分强大的。8:9-12由此也可以知道,亚兰和以色列想扶植他比勒的儿子上台作犹大君王,原因很可能就是要想改变犹大投靠亚述的现状,转而投入反亚述的阵营。
3)7:8以色列离亡国还有多远。
这里的意思似乎是指以色列再过65年要亡国,但实际上亚哈斯登基后,以色列只过了20年就亡国了;可能因为接下来以色列内战不断,败坏惊人,神使他们提前亡国,减轻百姓的苦难。当以色列亡国时,犹大也在亚述大军压境下,面临亡国的危难;但因希西家王的谦卑悔改,使犹大从亡国的边缘得到拯救。10:20-23??????
4)7:1-9:7预言重点不是介绍拯救的情况,而是介绍拯救者。
一般论到拯救,总是以介绍拯救的情形为主,但在本书的预言里,重点却不是介绍犹大将怎样得到拯救,而是介绍一位施行拯救的拯救者;站在“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这位拯救者就是作成救恩的救主耶稣。当人在患难中,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得到解救,消除患难,至于怎样得拯救,谁来拯救,都无所谓;但神对拯救的安排,却是赐下拯救者,他的来到就是拯救的实现。神如此施行拯救的原因,乃是希望人因从拯救者得拯救而认识他、接受他、敬拜他、爱他,这才是神的最终目的。
(1)7:15-16首先介绍这位救赎主的来到(诞生)。
神预告犹大遭受以色列和亚兰入侵的灾难,不出二、三年就会过去,但预言不是简单地直说“二、三年后”,而是用了一个间接的表达“童女怀孕生子,到还不晓得弃恶择善(懂事前)的时候”。一般来说,一个童女从结婚到生子,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孩子生下来后,到开时有点懂事,大概是在两岁的时候;凡有过养育孩子经验的,都知道孩子到两岁时,正是似懂非懂,最不容易管带,一不注意就会闯祸。由此可知预言的意思,也就是指三年左右。
神这样启示的原因,不是跟他们玩游戏,让他们猜谜语,把事情复杂化,而是要插入“童女生子”这句话。这在当时对犹大百姓的理解,只是意思一年的时间;但从“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却隐藏了一个和拯救者降生有关的重大信息,是当时无人能够懂得的。今日大家对这句话都早已耳熟能详,知道就是预告耶稣借童女马利亚怀孕生下;但当我们读以赛亚书时,也需要明白当时先知向犹大百姓这样讲,乃是有原因的,并非是说几句莫名其妙的话。
(2)8:3-4不但有预言,更有实例为证。
在预告了“童女生子”后,神更让先知以赛亚夫妇以身说法,真的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以显示这一预言的重要和必定应验。圣经没有明确说明,当时以赛亚是新婚,还是早已结婚;但不论怎样,他妻子是从童女生子也好,已经是妇人也好,从怀孕到孩子生下来,都是需要大概一年的时间。这里也没有用“弃恶择善”,而是用“不晓得叫父母”,意思也一样,也是指孩子到一、二岁的时候,开始知道要缠住自己的父母了;所以加起来的时间,也就是大概三年左右。前面已有提到,果然在三年之内,亚述军队攻占大马色,杀了亚兰王利汛;以色列王比加则在部下的军事政变中被杀。
(3)8:7-8犹大也在亚述军队南下征服的范围,但会蒙神拯救。
当时亚述正开始扩张,大军南下征服亚兰和迦南全地各中小国家。预言也是明确指出,亚述军队要如洪水那样猛然冲来,约但河两岸各国都要被征服;但在论到冲入犹大时,内容却转到了歌颂“以马内利展开翅膀,遍满你的地”,显然是指犹大有神的同在(以马内利),要蒙拯救。正是预告希西家王时,亚述入侵军队被消灭的那次事迹。
(4)8:9-15当时犹大社会上有图谋背叛的。
虽然先知已预告不出三年,犹大要从以色列和亚兰的入侵得解救,但当这解救还没有来到时,以色列和亚兰入侵的危难并没有解除,犹大社会上也仍然存在主战和主和两派不同的意见。“列国的人民”在原文是指国家或民族,这里应当是指亚兰和以色列这两个国家;当时他们入侵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亚哈斯一起反亚述,否则就下台,由他比勒儿子上台。从先知这里对那些谋求背叛的人作出严厉的警告,可知当时社会上图谋背叛,倾向亚兰以色列的主和派势力是不小的。
神并不是支持亚哈斯投靠亚述,而是知道与亚兰和以色列结盟反亚述,只会带来更大苦难;所以先知提醒百姓,不要受这些人的骗,也不必怕亚兰和以色列,当怕的乃是神。神的意思是够清楚的,既不要投靠亚述,也不要转而投靠埃及,应当投靠神才能蒙拯救。神更以“石头”为拯救者的预表,按照人对神的态度,既可能是绊(己)脚的石头,也可能是跌(他)人的磐石。彼得在引用这处经文时,有清楚的解释。彼前2:6-8
(5)8:16-18放下律法书的教导,关注神所赐的预兆和奇迹。
这里是神对先知提出一个比较特殊的要求:“捲起律法书,封住教诲(律法教导),转而仰望神的预兆和奇迹”。神特别提醒先知,接下来他所得启示有关这位拯救者的预言和预兆,乃是在“听不懂、看不明”高度的福音信息,是律法书和传统律法教诲里所没有的(不是指通过灵意预表的属灵应用);因此不要局限自己在律法书和传统教诲的教导范围,来思考明白这些内容。
这应当是神当时专对先知提出的特别要求,提醒他接下来他要领受的预言,将包含超越律法教导的真理信息;对旧约来说,乃是另立新约的内容,因此不要拘泥在律法书和传统教诲上。但这并不是意思神在当时就要全面否定律法书和规条教诲的作用;对以色列民来说,律法书和律法教诲仍然是当时神对他们要求的准则。今日对我们来说,也不要利用神对以赛亚的特殊提醒,就成了高举个人灵感异象,把圣经搁置一边、封存起来的借口。
(6)9:1-7对拯救者的进一步介绍。
前面从“童女生子”介绍拯救者的来到,这里则对这位拯救者,作更多具体的介绍;他在地上的工作,将从被人藐视、贫穷落后的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地(加利利)开始。太4:12-16更重要的是,这里进一步介绍这位拯救者的真实面貌,明确指出他就是荣耀圣子,是与父原为一的独一真神,是万有之主,是永远的王。9:6-7其实就是指神将亲自来拯救,成为拯救者,而不是打发一位天使来拯救。这些内容对我们认识主耶稣基督的神性,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5)9:8-10:10对北国以色列的谴责。
先知在论到犹大要从当前危难得解救后,严厉警告北国以色列必须受罚;并且一连四次用“耶和华的怒气未消,手仍伸不缩”,指出他们引起神如此愤慨的四方面罪恶。
(1)9:8-12自以为城防坚固不怕敌军入侵。
当时以色列在周围列国中,是属于比较强大的国家,因此自夸城防坚固,不怕敌军来犯;又与亚兰王利汛关系密切,可以联合作战。预言指出“利汛的敌人”,也就是亚述军队,同样要来攻击以色列;不但如此,周围的列国到时也要来攻打他们,这里还特别提到亚兰和非利士,这两个当时都是以色列的铁杆盟友。
先知预言后不出三年,比加在军事政变中为下属所杀;大马色则被亚述南下军队攻陷,利汛被杀。王下16:9这两个国家对犹大的掠夺也就彻底瓦解。数年后当亚述军队前来围困撒玛利亚时,亚兰和非利士都已被亚述所征服,而且也都已成为亚述在这一地区的军事中心,驻以重兵;因此当亚述军队前来围攻撒玛利亚时,很多兵力就是从这两个地区调动过来的,正如预言所言。
(2)9:13-17假先知和民间领袖的恶行。
当时北方以色列的社会已经败坏透顶,大多已经没有什么敬畏神的概念;代下30:10但神对以色列百姓还是耐心教导,知道他们乃是愚昧无知,随从社会潮流而拜偶像,并且在堕落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放纵肉体的败坏,走向犯罪的路。神借先知警告他们,赶快认清形势,醒悟悔改,求神拯救;但对那些为首作恶,误导百姓的假先知和首领,神则作出最严厉的谴责,必要受到神的责罚。就如前面先知对南方犹大的预言,指出那些渣滓杂质必要除净,对以色列也是同样情形;神严厉指出这些人终必要被剪除,而且是“一日之间…剪除头与尾”。
圣经没有具体记载以色列亡国时的惨状,也没有提到何细亚王在亡国时的结局,但亚述帝国的残暴手段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比照犹大亡国时西底家王在巴比伦王手下的惨状,何细亚在亚述王手下,绝对不会有更好的下场。那些假先知和民间领袖,在亡国过程中的结局也都是可想而知的。
(3)9:18-21对兄弟犹大百姓大行杀戮。
北国以色列经过约阿施和耶罗波安二世的励精图治,国势强盛,开始向四周弱小国家施加影响。前面已有提及,他为迫使犹大与之结成反亚述同盟,勾结亚兰一起入侵犹大,要改变犹大的政治结构。更严重的是他们在入侵中,对自己的兄弟犹大百姓竟毫无怜悯心肠,大开杀戒;若非有先知俄德劝阻,被杀的犹大无辜百姓还将更多。代下28:5-11神对此怎能不大发忿怒,伸出施行惩罚的手?
(4)10:1-10作官的和有权势的无法无天。
前面提到神对假先知和民间领袖必要施行惩罚;这里则是对那些肆意掠夺百姓,使百姓苦上加苦的贪官污吏,有权势的人,神警告他们必有灾祸从远方临到,亡国迫在眉睫。按历史记载,当时正是亚述王提格拉毘列色积极扩張势力,开始率领军队南下亚兰和巴勒斯坦,剑指埃及。
这里提到六个地名,后一个在前一个南方,正是形容亚述军队逐渐南下的情形。面对亚述的强势入侵,亚兰和以色列并无招架之功,很快就先后亡国。那些贪官污吏和有权势的人,在亡国过程中也难免悲惨的下场。
6)10:11-34犹大的罪和以色列一样严重,但有不同结局。
南方犹大本来也应当和北方以色列得到同样结局,他们的罪并不比以色列轻;但先知预言的语气却突然转变,既是因为亚述王的狂傲,神要惩罚他,也是因为希西家王有悔改心意,真诚依靠这位施救者。10:20-21
(1)10:17-19明确预告亚述要被焚烧净尽。
先知说这些预言,是在亚哈斯作王时,但预言所指亚述被全然烧尽的事件,则应验在希西家作王时;因此这里提到的亚述军队南下,不是指当时亚述王提格拉毘列色南下攻取大马色、杀利汛的那次,而是数十年后西拿基立作亚述王时的另一次南下。那时犹大已是希西家作王,因不愿再接受亚述宗主国地位,使亚述军队南下时,也前来围困耶路撒冷;但预言指出,亚述要在气焰最盛时,被焚烧净尽。
由于以赛亚为先知的时间较长,这一预言到希西家作王得到应验时,他还亲身经历了神的这次拯救,并且事后对事件过程作了记录。36-37章 由于先知对这事件发生之前所说的预言,和对神拯救实际过程的历史记录,都记录在同一卷书内,如果不加分辨地阅读,很容易会把先知说预言的部分,也当作历史记录来看待;因此需要分辨清楚,先知在第十章里论到亚述要受到毁灭性打击,是在亚哈斯作王时说的“预言”,和后面第36章记录的事情过程报道,虽都是以赛亚书的内容,却不是先知在同一时间所记,中间应当相隔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2)10:28-32描绘亚述军队南下的威势。
这些地名都是在非利士和便雅悯境内(属北国以色列),亚述军队经过亚兰和腓尼基,沿地中海南下;其最终目的,是要从加沙地带直达埃及北边的门户。预言指出亚述将要经过并征服这些地方,但在攻打耶路撒冷时,却要在那里被“伐倒”。10:33-34
这是预言明确提到亚述军队在入侵犹大时,神要施行拯救。在希西家作王时期,亚述军队曾多次南下,不但撒玛利亚城破、以色列国亡,即使犹大的大部分城市,也已被亚述军队攻占;代下32:1耶路撒冷只是因为缴纳重金而暂时得免于难。王下18:13-16但多年后西拿基立领军南下,再次前来围攻耶路撒冷;结果因为希西家王带领全国百姓谦卑认罪悔改,神施行拯救,西拿基立的军队蒙羞而退。
7)11:1-9再次介绍拯救者和拯救的终极意义。
神如此详细预告对犹大的拯救,不是因为等不及要先让犹大百姓知道将来的命运,而是要借应许拯救的内容,介绍那位施行拯救的拯救者;他是大卫的后裔,他施行拯救的终极意义,不只是“救急”,解脱他们眼前环境的苦难,更是要“救人”,拯救他们脱离自身和社会所受罪恶的辖制,最终改变罪恶权势下的世界。
(1)11:1-5谁是拯救者?他要作怎样的拯救?
对犹大百姓来说,最关心的是拯救何时来到,最指望的是神迹的出现,解救他们脱离眼前亚兰和以色列入侵,从环境上得拯救、得改变;但神借先知预言“拯救”时,却是要介绍这位施行拯救的拯救者,明确指出他是来自耶西的本,也就是大卫的后裔,他来不只是为施行拯救,更是要作王。君王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治理国家,教育百姓,达到安居乐业的生活;因此预言在论到他施行拯救时,并没有具体介绍他要如何消灭敌人,而是通过公义信实的审判(治理),拯救百姓脱离罪恶权势的辖制,改变罪恶的社会,这才是这位拯救者真正要达到的“作王”使命,遥指以色列得复兴时的情景。
(2)11:6-9以色列得复兴时的荣景。
经过拯救者的拯救,这世界又将是怎样的情形呢?预言接下来对此作了具体的介绍,从内容可知,就是我们习惯称之为千年国度时的情形;当时以色列得复兴,基督在地上掌权作王所造成的新气象、新秩序。今日有人以为将来千年国度乃是教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对世界和社会作出改造和改变,所得到的完美结果;但像这里提到的狼羊同居等这种动物习性的改变,显然是只有神能做到,从神而来的作为,不可能是出于人努力的结果。
当时的世界虽然美好,但仍然是物质的,因为人还活在肉身之内,还有婴儿,所以不是一般理解的“天堂”实现;和启示录里提到的永远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并不是指同一内容和时期。启22:5
此外,我们也需要记住,当基督在地上掌权时,教会信徒凡在“头一次复活有份的”,都经过身体改变、在空中与主相遇;因此已经不再属地、不再属这个世界,地上生活再美好,也不是我们需要羡慕向往的。当时我们乃是随主一同治理这地。启20:4
8)11:10-12:6“二次拯救”才是神拯救计划的最终实现。以色列民在得到复兴,进入这新世界之前,需要经过神二次伸手拯救。11:11当时百姓急切指望的是从亚兰和以色列入侵中得拯救;虽然神有应许会施行拯救,但神更关心的,则是在这之外的另一次拯救。预言在提到“二次伸手拯救”时,多次提到“到那日、耶和华的日子临近”这类表达;这在圣经里基本都是指着末后的日子、也就是最后一七的大灾难阶段说的。可见这“二次拯救”才是神对以色列施行拯救计划的最终实现,那时以色列要得到真正的复兴,地上要进入前面所介绍的新世界、新秩序。(1)11:10-16“二次拯救”的具体内容。
“二次拯救”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神要把他们从四方列国召回,说明以色列民在得到神二次拯救之前,不但要经历亡国之痛,更需要经历“抛散在万民中”的苦难,直到主二次拯救时,才得以从四方归回。这里描绘归回的情形,在范围和规模上,都和他们从巴比伦归回不同,和以色列在1948年复国时的情形则比较相似。
以色列人从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后,被逐出巴勒斯坦,开始被抛散在列国万民中的惨痛经历;直到1948年复国,才得以从四方列国归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以色列。但复国不等于就是复兴,它只是复兴的开始和前奏;虽然以色列至今已复国七十余年,从他处境的孤立和受敌视,仍然称不上是已得复兴。但既然能复国,相信也必定能得复兴。
另一方面,预言提到“扰害犹大的必被剪除”,说明以色列民在得复兴之前,还需要经过四围列国的迫害欺压,最后经过神二次伸手拯救,才使他们脱离敌人的追杀,进入复兴。正如但以理书、撒迦利亚书、启示录的相关记载,以色列民要经过最后一七、空前绝后的大灾难、哈米吉多顿之战、拜兽像受兽印的迫害;在濒临灭族的危急关头,弥赛亚临到橄榄山,一举消灭追杀他们的敌人,也就是兽和他的追随者。启19:19-21
(2)12章 因蒙拯救向神的歌颂。?
这是以色列民最终得蒙拯救,进入复兴后,先知凭信心向神感恩称颂的诗歌;但内容论到救恩泉源,和传扬在万民中的情形,则更像是预告新约救恩的传播,福音传遍天下的过程,万民称颂欢呼的情形,是当时犹大百姓还“听不懂、看不明”的信息。以色列民的弥赛亚,虽然是耶西的根,却被立作万民的大旗;11:10他是大卫的后裔,以色列的王,却更是万民的救赎主。12:3-6
9)13:1-14:27二次拯救的主要敌人:大巴比伦。
这部分预言是先知在亚哈斯作王时说的;由于在编排上,就放在先知在希西家王时说的有关列国预言前面,使人很容易会把这段内容,归并到后面一起,都看作是“先知论列国的预言”。但这段预言和后面的内容不但说预言的时间不同,14:28而且主题也完全不同;后面的内容都是先知警告希西家王不要和这些国家结盟反亚述,这段预言则是对巴比伦(包括末日的大巴比伦)的全面论述,因为它对犹大亡国和以色列最后复兴,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先知在论到神“二次伸手拯救”时,不但指明时间是在“耶和华日子临近”的时候,而且更点出巴比伦就是神二次伸手拯救以色列时的主要敌人。虽然神二次伸手拯救以色列时,已到世界的末了,巴比伦帝国早已不存在,但从启示录可知,那时以色列的一个主要敌人就是大巴比伦;启18:2它乃是世上一切可憎之物的母、罪恶的巢穴,使它成为神二次伸手拯救时首先打击毁灭的对象。启17:5因此先知这部分关于巴比伦的预言,虽也有涉及到巴比伦帝国的兴衰,更多则是预告与大巴比伦有关的情形。
至于先知在希西家王时所说有关列国的预言里,也有提到巴比伦;21:1这是神警告希西家不可为反亚述而与当时的巴比伦(迦勒底人)结盟,终必自取其辱。和这段论巴比伦的预言是不同的主题。??????
(1)13:1-8犹大将亡于巴比伦帝国。
亚哈斯王时,亚述开始扩张南下,亚兰以色列先后被攻陷亡国,因此当时对犹大来说,最可能使他也遭到亡国命运的,应当就是亚述;但预言却指出,将来使犹大亡国的,不是当前的强敌亚述,而是从远方、从天边来的巴比伦。先知在描绘这些灾难的情形时,还特别提到“耶和华的日子临近”,说明先知所描绘的这些灾难情形,更多将应验在神“二次伸手拯救”的时候,也就是以色列民在最后一七,遭到兽残酷追杀的时候。当时兽的一个最密切勾结重要帮凶,就是大巴比伦;她被称为大淫妇,也是神二次伸手拯救时首先要消灭的敌人。启17:3-5虽然大巴比伦不是历史上的巴比伦帝国或巴比伦城,但从罪恶的渊源,这两者必定有某种性质上的类似处。
当先知以巴比伦为专题,作多方面的介绍时,重点介绍了这一以色列民的最终敌人“大淫妇、大巴比伦”;她那假宗教的面貌,也是对福音最大的混淆和搅扰,因此也是教会的最大敌人。这应当是神启示这些内容的更重要目的。
(2)13:9-16大巴比伦的倾倒。
先知在预言犹大要被从远方来的军队毁灭(亡国)时,提到“耶和华的日子临近”,说明这些情形的发生,不只是指犹大亡国或巴比伦帝国亡国时的情形,也是指末后的日子,最后一七大灾难的时候,当神二次伸手拯救临到时,大巴比伦要首先被消灭倾倒时的情形。启16:17-21
巴比伦帝国亡于玛代波斯联军。史载当玛代波斯联军攻入巴比伦城时,并没有大规模的破坏行动,而且还把巴比伦立作波斯帝国三大行政中心之一;可见先知这里关于“巴比伦”最终被毁灭的情形,当巴比伦帝国灭亡时,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应验。这些情形将应验在最后一七、大巴比伦倾倒的时候。启18:8
(3)13:17-18巴比伦帝国的结局。
虽然如此,由于巴比伦帝国是以后使犹大亡国的北方强权,所以先知接下来也明确指出,巴比伦帝国将亡于玛代波斯联军。当先知讲这些预言时,巴比伦和玛代都还只是亚述统治下的两个民族,尚未能争取到独立;而且这两个民族之间,因有共同的敌人亚述,还经常相互配合作战。最后亚述的尼尼微城,就是在这两个民族联合作战,南北夹击下被攻破的。因此先知这样的预告,在当时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为此我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当我们读经到这里时,很容易会以为是在读历史,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的,正是这样的情形;但我们必须记住,这是先知以赛亚在一百余年之前所说的“预言”。从它如此奇妙精确的应验,应当更坚定我们对神一切应许都必定应验的信心。
(4)13:19-22巴比伦城终必荒芜。
不但波斯帝国时,巴比伦城继续繁荣,是帝国三大统治中心之一,就是到希腊兴起,亚历山大也同样保持巴比伦城的重要地位;一直到亚历山大死后,叙利亚崛起,政治中心西移安提阿,巴比伦才渐渐失去它的重要作用。以后更因幼法拉底河改道,巴比伦城的蓄水系统失效;再加上风沙常年侵袭,到公元前二世纪时,已完全荒芜,沦为废墟,渐渐被沙尘淹没,正如这段预言所说的情形。
(5)14:1-2犹大百姓要归回本地。
这段关于犹大百姓要归回本地居住,因为紧跟在巴比伦的毁灭后面,使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玛代君王古列在进入巴比伦,建立波斯帝国后,允许犹大百姓归回耶路撒冷的情形。但从预言最后提到“要掳掠先前掳掠他们的,辖制先前压制他们的”,则使人想到这一归回的情况,更像是应验在以色列1948年复国的时候。
(6)14:12-20大巴比伦王的最终结局。
巴比伦帝国从兴起到衰亡,一共只有七十年历史,经过三个君王;其中开国大帝尼布甲尼撒作王五十余年,不但时间上占了巴比伦帝国历史的大部分,在成就上也是巴比伦帝国的绝对代表人物。因此这里提到如此威赫显著的巴比伦王下到阴间,应当非尼布甲尼撒莫属了。可是从预言提到他死后下到阴间的情形,尽管是一种诗意的描绘,也很难用到他、或任何一位巴比伦王的身上。
由于先知在论到巴比伦时,也包括末日的大巴比伦,因此这里论到的巴比伦王情形,最可能的,就是指“大巴比伦的王”。大巴比伦既是“鬼魔的住处、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它的王应当就是罪恶的源头,一切可憎之物的母,也就是指撒但魔鬼;因此预言关于这巴比伦王的结局,为我们揭示了魔鬼的堕落过程和他最终的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描绘里,清楚指出世上一切苦难灾祸,不论是自然界的灾害,国家间的战争,社会上的罪恶行径,个人的苦难经历,都是这巴比伦王一手造成的,也就是都是出于魔鬼之手。14:16-17
(7)14:21-23再次确定巴比伦城的彻底消失。
这段预言再次指出,巴比伦终必要成为野兽出没的地方。虽然今日伊拉克屡次打算重振巴比伦雄风,但由于无法克服缺乏水源和风沙侵袭的困难,至今那里仍然是无人居住的荒漠,连牧人也很少光顾。
(8)14:24-27地上邦国兴衰更替、废王立王,全在神掌握之中。
这短短的一段话,却是神十分重要的宣告。初看之下,似乎是在预告希西家王时神在耶路撒冷消灭亚述军队的战事;但从一开始神就明确宣告,“我怎样思想,必照样成就,我怎样定意,必照样成立”,最后更重复指出,“这是向全地所定的旨意,这是向万国所伸出的手。万军之耶和华既然定意,谁能废弃呢?他的手已经伸出,谁能转回呢?”这些宣告的内容,不只是关系到亚述和耶路撒冷,而是关系到全地万国;不只是关系到一次战事,而是关系到人类历史的进程。这是神向我们显示,地上邦国的兴衰更替、各国废王立王的权力变动,看似出于人为的结果,其实全在神的掌握之中。
这些内容紧跟在对巴比伦预言的后面,应当是总结性地宣告神行事的主权。像巴比伦帝国(也包括大巴比伦)在地上称王称霸,造成各种灾祸苦难,世人也都恣意妄为,犯罪作恶,背离神的要求;似乎是这些人的行为,谱写出人类的历史,但神却宣告这些朝代的更替,其实都在神所定的旨意之内。伯12:23
预言更以亚述为例,尽管当时他的权势如日中天,军队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神定意要将他打折践踏,他不过是神手中的工具。接下来神更向全地、向万国宣告,当神这样伸出手来时,有谁能使之转回呢?当神要惩罚毁灭他,兴起其它国家取代他的霸权地位,又有谁能阻止呢?虽然先知在这里没有明说取代他的将是巴比伦帝国,但这些话放在对巴比伦预言的最后,其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巴比伦帝国也同样是神手中的工具,前面预言已经指明,他也只是短时间的兴起,很快就亡于玛代波斯。就如先知但以理说的,“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他,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但2:21神才是人类历史的最终决策者和谱写者。
在整个对巴比伦的预言里,既有人任意妄为,悖逆犯罪的行为,造成人间的苦难灾祸,受神的责备,也有强调神的主权,一切事情终必会按照他的意思成全;前者是每个人都知道、看得见的现实情况,后者则是我们的基本信仰,神的权柄统管万有。这两个似乎矛盾的认识,常困惑不少有追求的弟兄姊妹,不知应当怎样来明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不同的神学观,常反映不同的认识倾向;有的特别偏向神的主权,有的则偏向另一极端,把“人”看作是一切事情发生的决定因素,神被推到“旁观者”的地位。
这里我按照自己的领受,简单解释一下。先知在论巴比伦的预言里,提到人的种种犯罪行为,遭到神严厉的指责;可见当人行这些事情时,并不是出于神的意思,神不能一面预定人行这些事,一面又责备惩罚。但这些事情虽然是由人悖逆神行出来的,却无法改变神为人类所定历史的主轴和方向;而且如果神感到有必要“伸手”时,在具体的事件里,也可以作出直接的干预。一般来说,人只能在事情过程中,造成一些破坏性的波折和逆流,并无法改变人类历史的主轴和方向;事情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按照神的旨意成就的。
就以这里提出的亚述为例,他对各国的征服和暴行,受到神的谴责,说明这些暴虐行为不是神的意思;但作为亚述帝国的兴起和衰亡,则是在神安排“邦国兴衰”过程里的一个环节,到神要兴起巴比伦帝国取代他时,就不是他能拒绝顽抗的。尼布甲尼撒梦见的金头大像,也是说明这个问题;从巴比伦到玛代波斯、希腊、罗马,这一人类历史的进程,乃是神所定的主轴,是人无法改变的历史进程。但在这历史进程中,这几个帝国都作了许多违背神命,犯罪作恶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是神叫他们作的,他们的恣意妄为只是增加世上的苦难灾祸,积蓄神的愤怒,并无法改变神所定的整个历史进程。当神感到需要伸手干预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像希西家王时亚述军队在耶路撒冷被歼灭,就是神伸手干预的一次具体事例。
4、14:28-23:18错误的自救。时间在希西家作王时。
这部分的预言,是先知在亚哈斯崩,也就是希西家作王时期说的。14:28希西家登基,犹大社会的情况起了很大变化;不但圣殿重开,祭祀恢复,而且在国家政策上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原来亚哈斯投靠亚述,每年向亚述缴纳重金而维持国家的独立;希西家则希望摆脱亚述的控制,不愿意再向亚述进贡,积极寻求国家独立自主。这一国策的转变,也改变了犹大和周围邻国的关系。
当时犹大周围各国,基本都是投靠埃及,对抗亚述南下入侵的;其中更以亚兰和以色列为首,带动周围各国形成反亚述同盟。唯有犹大在亚哈斯作王时,是拒绝参与这一同盟,投靠亚述的。这也是为何犹大在亚哈斯登基后,就遭到亚兰和以色列联合入侵,意图在犹大搞政变,扶植他比勒的儿子上台。7:6亚哈斯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只有投靠亚述一条路,来巩固自己的王位。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政治选择。
希西家上台后,因亚述的税赋实在太重,亚述对附属国的严苛,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希西家又是一位极有抱负的君王,因此登基后就着手寻求独立自主的道路。这种政治上转变的意图,立即赢得周围各国的注意和欢迎,纷纷打发使者前来拉拢,动员结盟。对希西家来说,与这些国家结盟反亚述,可以相互支援呼应,而且还有埃及在暗中撑腰,不失为挣脱亚述枷锁的良策。
这部分的预言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神借先知对希西家王发出警告;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形势作出分析评估,指出他们并没有力量抵挡亚述的入侵,即使埃及也自身难保,到时并无能力支援。结论就是结盟只会带来无谓的牺牲,增加不必要的苦难。
历史常常会重演,一百余年后,犹大在亡国前,也出现这些周围国家纷纷派使臣前来动员西底家王反巴比伦;王下25:1神借先知耶利米指出,这不啻为把绳索与轭加在自己脖子上,把另一头送到这些国家的王手里。耶27:2-3只是耶利米的时候,因为犹大亡国的结局已经定了,所以神对犹大百姓的警告,是安心接受亡国的现实,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经过被掳反省,还有归回的机会。但以赛亚的时候,由于当时神仍期待犹大能悔改,免去亡国之灾,因此先知在警告希西家王不可与周围这些国家结盟时,并不是说要安心接受亚述统治,而是指出要想摆脱亚述统治,唯有真心悔改归向神,仰望神施恩的手来拯救。30:15神使亚述军队一夜之间被击溃,正是要以此增强犹大百姓全心依靠神的信心;可惜到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时,就完全悖逆离弃神,造成犹大无法避免要亡国的结局。王下23:26
此外,要明白这部分针对列国的预言,也需要对周围这些国家的地理概况有一些了解。在以色列的历史中,经常提到的“全地”范围,乃是以自己为中心,北到米索不达米两河流域,南到埃及尼罗河流域,中间包括亚兰地区和约但河两岸;这是当时一般以色列民心目中的“世界”范围,有时也称之为“天下”。超越这一范围,虽也有文明古国像中国、印度、希腊存在,但因与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影响,就不在思考的范围。
这一“世界”的北方两河流域一带,一直是由几个强悍民族轮流称王称霸,当以赛亚作先知时,正是亚述帝国的“天下”;而南方的尼罗河流域则长久以来,一直是埃及古老帝国的势力范围,但这时已有些力不从心,不再有争当世界霸主的实力。在这两大帝国之间,则是亚兰地区和约但河两岸的许多中小国家,成了南北两强相争的战场和前卫。这些国家虽被南下的亚述征服,但在埃及的唆使下,常找机会反叛违抗,成了埃及抵御北方强权的前卫和棋子。
当时亚述虽然比埃及强大,但远在北方,对这些中间地区的国家,难免会有鞭长莫及的时候;而且在两河流域本土,因有好几个彪悍强势的民族,如迦勒底和玛代,都是不甘受人辖制,积极想争当霸主的民族,导致亚述不得不经常把军队的主力,留在本土以稳定局面。这就为亚兰地区和约但河两岸的中小国家反叛作乱,经常提供机会和希望。
先知这部分预言所提到的列国,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范围;除了巴比伦和埃及、古实外,其余的基本都是这中间地带的国家。神知道这些国家在想摆脱亚述统治的独立斗争中,都将被严厉镇压,并达不到目的;为了不愿犹大百姓受到更多的苦难,才借先知具体指出,这些国家在反亚述抗争中的悲惨下场,警告希西家王不可参与结盟,为犹大百姓增加不必要的苦难。
可惜希西家王并没有接受先知的警告,仍暗暗参与结盟;30:1因此在他作王十四年时,亚述大军南下,犹大也在要征服的名单上。希西家王看到形势不妙,自知无法抗衡,赶紧向亚述求和,情愿受罚。王下18:13-16当时的亚述王是撒珥根,还不是西拿基立;从考古所得资料,撒珥根有在碑刻上提到这次征服的情形。
撒珥根王于希西家作王20年前后被暗杀,一时间被辖制的各属国又纷纷反叛。亚述新王西拿基立先以两年的时间稳定本土局势,然后再次挥兵南下,镇压各处的叛乱。当时亚述强大的兵力,就如拉伯沙基所夸耀的,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是在耶路撒冷踢到铁板,因希西家王带领百姓谦卑悔改,使入侵的亚述军队被神击溃。
从考古得到的资料,这次亚述军队南下,乃是在希西家作王24年前后。王下18:17以赛亚书对这两次战事,只是作综合性的报道,重点是介绍西拿基立领军南下,军队被歼灭的那次事迹;对撒珥根南下,希西家求和的那次,先知只一言带过。36:1
1)非利士。14:29-32
非利士位于埃及北方的大门口(今日加沙走廊),因此成了埃及反亚述的马前卒。当时非利士派使者前来游说犹大结盟反亚述,先知警告希西家王不可接受,应当靠耶和华建立;并且指出会有北方军队来惩罚他们。不久后非利士的亚实突城率先在这一地区起事,反抗亚述统治,但很快就被撒珥根平定;20:1在考古挖掘到的碑刻上,撒珥根有记载这次战事的胜利。
在先知的这段预言里,也有提到当锡安建立(复国)后,非利士的困苦人可以投奔其中;今日以色列国的百姓里,确实有一部分是巴勒斯坦人。
2)摩押。15-16章。
摩押在约但河东,居亚述南下另一条大道的要冲。它在大卫王时被征服朝贡,到亚哈王时拒绝进贡;王下3:4-5以后经常与以色列和犹大之间有战争。但提到摩押,不能忘记路得就是摩押女子,他们也是以色列民的近亲,神对他们会有怜悯。16:4-5
(1)15:1从过去战败时的惨况,指出这样的悲哀还没有完。
这里论到它一夜之间被战败,所用动词是完成式,表明是指过去有过的被战败经历。从历史书的记载,很可能就是指百余年前,以色列、犹大和以东三王联合攻打摩押的那次战事。王下3:24-25但预言接下来在提到“哀号、悲哀”时,用的却是未完成式,表明那次战败时的悲哀和哀号还没有完,以后还会有同样的悲哀临到。15:8-9
摩押当初战败的惨况,应当是犹大百姓引以为傲的历史教材。那次摩押几乎全军覆没,迫使摩押王在城头亲手杀自己的长子为燔祭,可见战况的激烈;王下3:27当时摩押百姓在几乎绝望中的哀号,也必是犹大民间时时传讲的内容。
在先知的预言里,没有明确说亚述军队要入侵摩押,也没有具体提到摩押要遭到怎样的灾难,只说他们的哀号和悲哀还没有完。从已有的历史资料,没有关于摩押后来情形的记载;从圣经点滴的记载,似乎摩押后来背叛当初的结盟,转而投靠亚述和巴比伦,所以在这两个帝国时期,一直没有被消灭。
(2)16:1-5摩押将不得不承认以色列对锡安的主权。
“他们将羊羔奉给那地掌权的、送到锡安山”,说明他们将承认以色列是“那地(锡安山耶路撒冷)掌权的”;并且要在约但河的亚嫩渡口,如同不知何去何从的游飞之鸟和失窝之雏。这些描述,当亚述军队南下时有无应验,我们无法确知,但却与以色列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收复耶路撒冷情形十分相似。在那次战争里,约旦(摩押)失去了约但河西的土地和对耶路撒冷的管辖权,而且因战败而如游飞的鸟,从耶路撒冷一路败退到约但河东,仅仅保住自己在河东的本土。
接下来更提到“必有宝座因慈爱坚立”,16:5说明以色列复国,在经过六日战争后,才得到耶路撒冷和周围的一大片土地,国权也得到初步的稳固坚立。
(3)16:11先知在论到摩押遭灾时,也为他担忧。
先知在指出摩押的悲哀没有完时,也为他将继续遭灾而担忧;这可能是因为路得的缘故。路得是大卫的曾祖母,摩押民族与以色列民也有血缘关系。所以神对他们也有特别的怜悯和安排。
(4)16:14神对摩押的安排有改变。
前面预言说摩押的哀号还没有完,到这里神又提出对他们的计划改为“三年之内荣耀被藐视,余剩的甚少无几”。圣经没有指出计划改变的原因,但从考古所得资料,亚述军队在南下时,基本都是走沿地中海的那条路线,经过亚兰、以色列和非利士地,直接来到埃及的北大门,在所挖掘到的碑刻里,很少有提到与摩押有关的事迹。先知在这里说的“三年之内”,可能是指三个朝代;摩押后来改而臣服亚述和巴比伦;所以亚兰和以色列都亡国,它一直没有亡,还做过巴比伦入侵犹大的帮凶。王下24:2到波斯帝国时,才渐渐从历史记载中消失;摩押地被阿拉伯民族占有(包括那巴提安人)。除个别人外,摩押人在历史中很少再有整体被提及,估计是渐渐融入周围各民族中;今日在当初摩押地的约旦王国,并非摩押人的后裔,乃是属于阿拉伯民族。就如这里预言所说的,摩押的“荣耀被藐视,余剩的人甚少无几”。
3)大马色。17章。
大马色在亚哈斯王时就被亚述军队占领,亚兰王利汛被杀;王下16:9这些预言乃是在希西家作王时说的,因此当时的大马色,已非独立的国家,而是亚述在亚兰地区部署重兵的军事中心,派有总督监管这块中间地区。先知这里有关“大马色”的预言,乃是指它曾经对犹大造成的恶劣影响;并且指出犹大若不悔改,终必会和它一样下场。
虽然大马色已经在亚述严格控制之下,但仍然会有亚兰人在各地寻求复国的机会,也不断有人前来犹大,动员希西家王参与反亚述的抗争。先知对希西家王的警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犹大曾经受到大马色拜偶像的恶劣影响,17:8和亚兰一贯与犹大为敌,现今他们的遭遇,乃是应得的报应;17:14从这两方面的历史教训,警告希西家王不应与之结盟。
(1)17:1-3当时大马色的光景。
先知这段话所用的动词,都是完成时态,中文的译文也加上“已”,表明这些话不是预言,而是指出过去的事实。另外从“以色列人的荣耀消灭”,可知当时北国以色列也已岌岌可危;圣经记载以色列是亡于希西家王第六年。王下18:10先知特别提到亚兰和以色列遭亚述镇压的结局,乃是犹大的前车之鉴;若不吸取教训,也难免要步他们的后尘。
(2)17:4-6犹大若不悔改抛弃偶像,同样要被撇弃。
这里的“到那日”意思是如果犹大不吸取亚兰和以色列的教训,也要遭遇同样的结局。这一章虽说是论大马色的默示,但实际上先知的话,大多是指向犹大百姓的,要他们吸取大马色下场的教训,否则也会同样被撇弃(亡国)。预言还指出,犹大的荣耀要衰萎,身体要瘦弱,而且还形象地指出农作物和果树可怜的收成。虽然当时犹大还是独立国家,但只有耶路撒冷和几个要塞还在自己统治下,很多地方都已经被亚述所占领。
(3)17:7-8若能弃绝拜偶像的罪,会有不同的结局。
先知在这里插入一句正面的引导,“当那日”的意思乃是指那些仰望神的人,因为他们不仰望偶像的祭坛,也不重看偶像,当灾祸来到时,神会搭救保护。虽然当时希西家已经从圣殿清除亚哈斯王从大马色引进的偶像,但在社会上、在各人家里,一时仍难禁绝;只是先知接下来没有说下去,神将用什么方法来拯救仰望他的人,而是又转回到前面的主题,如果犹大不悔改,必要同样被撇弃。
当最后犹大亡国时,神保守那些仰望他之人的方法,乃是听从先知耶利米的教导,接受神的安排,顺从“被掳”的事实,才避免个人被毁灭的结局。由此可以明白,神搭救和保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按照我们的想象,通过神迹奇事杀敌拯救。
(4)17:9-11预告犹大将同样被撇弃(亡国)。
这里又一次用“在那日”,回到前面第4节的主题,如果不悔改的话,结局就和以色列一样(亡国)。从第10-11节的话,可知神在任凭犹大亡国时,内心的失望和伤痛。当初神栽上佳美的树秧子,周围圈上篱笆,到早晨使它开花;但到应当收割时,神却在愁苦伤痛中,任凭这些都“飞去了”。
(5)17:12-14这些国家结盟反亚述只是一齣来得快、去得更快的闹剧。
这段话如同是对这几个想结盟反亚述国家作的一个小结;他们呼啸奔腾,似乎来势汹汹,如洪水猛兽,但“未到早晨就没有了”,只是昙花一现的头脑发热。当时亚述的兴起,乃是神对列国罪恶惩罚的一种安排;因此预言最后特别指出,这些国家过去对犹大都有过掳掠抢夺的伤害,现在正是神任凭他们受惩罚报应的时候。如果与之结盟,岂不是太离谱了。
4)古实。18章。
古实在埃及南方,在亚哈斯和希西家作王时,埃及的第25王朝正是由古实人掌权;所以当时古实的任何政治动作,基本都是出于埃及策略性的授意。
(1)18:1-3奉劝古实使者应去向亚述求和。
这里提到古实使者坐船过海,乃是指经过红海去犹大,使命则应当也是和反亚述有关。古实位于埃及南方,和犹大直接交往的机会不多;这时古实使者去犹大,显然是暗中代表埃及,前来敦促犹大参与反亚述联盟,应承到时会出兵支援。后来古实确实有出兵,37:9也引起亚述军队从新布防,而且加紧威赫希西家王从速投降。结果虽然古实出动军队,并没有达到使耶路撒冷解围的目的;这以后因希西家王的谦卑悔改,神打发使者歼灭亚述军队的主力,耶路撒冷才得到解围。
先知在预言中指出,他们应当去“高大光滑的民那里”,意思就是建议这些要来犹大的使者,不如直接去亚述阻止他们南下,或向他们求和。“高大光滑”使人以为是在形容人的身材外貌;但原文的意思是拉(弓)的威势和闪亮(兵器)的军威,应当是形容亚述强盛的军容兵力。
(2)18:4-7提醒犹大要冷静观察,不要被埃及古实误导。
“我要安静,在我的居所观看,”原文没有“我”,是神借先知警告犹大,不要因埃及愿意在暗中撑腰就头脑发热;面对古实使者的游说,应当静观其变,不草率行事。从“收割之先,花开已谢”,可知埃及和古实以后必然是虎头蛇尾,还没有真正与亚述作战,就已经销声匿迹了。神不希望犹大以为找到靠山,最后损失惨重。从考古资料所得可知,古实那次出兵,最后确实只是虚张声势,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3)18:7亚述军队必定会来到耶路撒冷。
这节经文似乎是指亚述将要来到耶路撒冷,将礼物奉给神,说明他们也是有意归向神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应当是指将来以色列复兴,基督在地上掌权的千年国度时期情形,列国的人都要来朝拜神。
但查看原文,“奉给”这词也可译为“带走”,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到时他们会来耶路撒冷,把献给神的贡品带走,就是锡安山,神安置他名的地方”;意思就是亚述军队必定会来掳掠耶路撒冷,而且还特别指明是要带走“奉给神的礼物”。后来在希西家王14年时,亚述军队南下,耶路撒冷形势危急,希西家确实就是把圣殿里的所有金银都给了亚述,才免于亡国的灾难。王下18:14-16这样的译法比较和前面的内容连接得起来,预言也得到精确的应验。
5)埃及。19-20章。
埃及一直是南方强国,与以色列民族关系密切;但这时的埃及早已如强弩之末,对亚述军队南下的威势,毫无招架之功。预言明确指出妄图投靠埃及反对亚述是徒然的;神的心意不是不要犹大摆脱亚述统治,但摆脱的方法不是投靠人、而是依靠神。
(1)19:1-10因自相争斗而衰萎。
公元前八世纪时,埃及内部各民族相互打斗,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当古实人在埃及建立第25王朝时,第22、23、24王朝的残余势力并未完全被消灭,仍然割据一方;使貌似强大的埃及,更显得不堪一击。
先知这里在论到埃及时,首先就指出他们内部相互攻击的情形,也明确指出他终必要被亚述攻陷;并且形象地描绘埃及百姓将要处于生活艰难的可怜光景。
(2)19:11-17因策略错误而败亡。
这段话似乎是指当亚述入侵时,埃及因对资讯的误判,再加上军事策略的错误,以至在战争中大败的情形。以后亚述军队在以撒哈顿时,确实有攻下埃及,直捣古实。当时战争的具体过程是否有误判这样的情形,我们无法确知;但埃及因“资讯的误判、和策略的错误,以至在战争中惨败”的描绘,却和以色列复国后,1967年的那次六日战争情形十分相似。正是因为埃及在资讯和作战方案上的严重误判,造成以色列在战争中大胜,只用了六日的时间,战争就结束了;新建立的以色列国,也因此在阿拉伯世界中,不但扩展了领土,也站稳了脚跟。
(3)19:18-25终必会被神接纳。
以色列民族的成长过程,总离不开和埃及的关系;因此在神的计划里,对埃及也总网开一面,留有恩典,最后被神接纳。这里同时也提到亚述,这不一定就是指亚述帝国,因为在这一地区,以后轮番有好几个北方强国兴起;这里的意思,应当是以犹大以色列为中心,加上南方的埃及,北方的列强,这就是当时以色列民对自己居住生活的“世界”范围。在以色列得到复兴后,神对埃及的安排,是要和以色列和睦同居,随同以色列民一同朝拜神。在撒迦利亚书里有明确提到,即使是强国的民,也要随以色列民朝拜神。亚8:22-23
(4)20:1关于亚述王撒珥根。
十九世纪中叶,在伊拉克境内发掘到一巨大城堡,原以为是尼尼微,但从挖掘到的碑刻显示,这是亚述王撒珥根的宫殿。在此之前,除在以赛亚书有提到撒珥根(二世)的名字,没有任何史料有提到在以赛亚当时,有这样一位亚述君王;因此曾使人怀疑以赛亚书的真实性。事实上他是亚述帝国历史中一位相当重要的君王,以色列就是由他攻下撒玛利亚而亡国的。
圣经的历史书是说亚述王撒缦以色前来围攻撒玛利亚,三年后城破以色列亡国;这样的记载并没有错,因为圣经的内容是以以色列民为中心的记载,不是要对世界历史作详尽的记录,所以不是直接与以色列有关的历史事件,往往只是作笼统的介绍。王下17:3、5这里圣经的记载,主要是指出亚述军队前来围攻撒玛利亚,三年后城破以色列亡;对亚述方面的历史事件,与以色列结局无关的,就不作详细的报道。从历史记录所得资料,前来围攻撒玛利亚的,确实是撒缦以色;经过三年的围城,城还没有被攻下,撒缦以色遭人暗杀身亡,由撒珥根即位。撒珥根即位后,继续攻打撒玛利亚,才攻下撒玛利亚,以色列也随之亡国。
此外,以赛亚还提到撒珥根打发他珥探攻打亚实突;在挖掘到的碑刻里也有记录此事。他珥探不是人名,乃是亚述军队元帅的称谓。
(5)20:2-6预告埃及和古实要被征服三年。
先知以露身赤足行走三年,预告埃及和古实终必要被亚述征服,而且具体指出被征服的时间是三年。
从考古挖掘到的资料,亚述诸王虽屡次挥军南下,都没有成功敲开埃及的大门;一直到亚述王以撒哈顿时,才于公元前671年攻占埃及的孟斐斯和古实的努比亚,以撒哈顿并自称埃及王和古实王。三年后以撒哈顿去世,埃及和古实趁机重新独立;这以后亚述开始走向衰落,势力也逐渐退出这两个国家,正应验神吩咐先知赤脚行走三年的预示。
(6)圣经提及的亚述历代君王名字。
亚述帝国兴起于公元前九世纪,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在两河流域本土征服各民族,巩固自己的霸业。到提格拉毘列色作亚述王时,本土形势稳固,才开始南下征服中间地带的这些中小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演变,造成直接的影响。从他开始的几位亚述王名字,也常出现在圣经的历史书里。为方便大家掌握内容,这里把圣经提到的几位亚述君王名字,按先后列出供参考。
普勒。以色列王米拿现投靠的亚述王。王下15:19
提革拉毗列色。犹大王亚哈斯投靠的亚述王。王下16:7
撒缦以色。以色列亡国前围攻撒玛利亚的亚述王。王下17:3城破前被暗杀。
撒珥根。即位后继续攻城,以色列亡;并成功镇压亚实突的叛乱。赛20:1
西拿基立。犹大王希西家时前来攻打耶路撒冷的亚述王,大败而回。王下18:13
以撒哈顿。王下19:37曾从各地移民到以色列地居住。拉4:2
亚述波尼帕。拉4:10犹大人称为亚斯那巴。在他以后,亚述开始走向衰落。
6)海旁旷野。21:1-10就是指巴比伦,预告他将入侵犹大。
“海旁旷野”原文意思是“西方原野”,从内容可知是指巴比伦;可能是指它位于尼尼微西方的原野。先知在亚哈斯作王时,已有对巴比伦全面的预言;13:1这里则是在希西家作王时再次指着巴比伦说预言,目的为警告犹大不要与之结盟,与亚哈斯王时的预言,是不同的主题。
先知在预言中明确指出巴比伦将亡于以拦(波斯)和玛代,而且在面临亡国时,还摆设筵席,又吃又喝,正是但以理书里告诉我们的情形。但5:1最后先知更用“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的警告,使人想起大巴比伦的结局,和他对圣民带来的灾难。启18:2神把最后的罪恶巢穴称为大巴比伦,可以想象巴比伦帝国的罪恶光景,在历史上是具有代表意义的。
先知虽然在整段预言里没有正面提到不要与他结盟,但从他可恶的行径“诡诈的行诡诈”,和必将“倾倒”的结局,显示神不喜欢犹大和这一罪恶巢穴交往结盟;即使开始似乎能得些好处,但最终带来的一定是伤害。
7)度玛。21:11-12指以东。
以实玛利有一子名度玛,创25:14应当是亚拉伯民族的一支;但从这里提到西珥,可知是指以东说的。事实上以东民族也包括以实玛利的部分后裔在内。
以东位于摩押南方,和摩押关系密切。从亚述南下去埃及,一般有两条大道,一条是沿地中海南下,一条是走约但河东的大道;如果亚述军队走约但河东的大道,就会顺次经过摩押和以东,进入西奈半岛。因此在反亚述的行动上,以东是和摩押共进退的。
(1)当时神没有关于以东情况的启示。
从预言说“回头再来”,表明当时神没有关于以东的启示临到,但以后会有这方面内容的补充。34:5从历史记载可知,亚述军队南下,基本都是走沿地中海的路线,因此一直没有直接入侵摩押和以东;可能这就是为何神对以东暂时没有关于他情况的启示临到的原因。
(2)“早晨将到,黑夜也来”。
这是当时先知关于以东的简单提醒,既可能有看到曙光的盼望,也可能有面临黑夜的来临,就看亚述军队走什么路线。但从“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这句话更是给今日信徒的重要提醒:当主快来时,应当儆醒等候,因为魔鬼也在加紧活动。罗13:12
8)亚拉伯。21:13-17
亚拉伯位于沙漠地带,从以东南下,向东就是亚拉伯,向西就是西奈半岛,属于埃及的地盘。由于亚述的真正目标是埃及,不是亚拉伯,所以估计亚述军队入侵亚拉伯的机会不大。虽然如此,预言却指出亚拉伯并不能置身事外;这里提到的提玛和基达,都是亚拉伯半岛上的地名。“提玛地的居民(动词)”可译为“在提玛地居住”,指那些逃避战乱,以为到了提玛就安稳了,可以躲在树林里(代表安逸的生活)有水喝、有饼吃;预言指出在一年之内(很短时间里),情况就会改变;先知没有提到灾难的具体内容,但指出“基达的荣耀归于无有,和勇士稀少”。这一预言以后是如何应验的,圣经没有这方面记载,其它的考古资料也没有提到这方面的情形。
9)异象谷。22章。指耶路撒冷。
从后面内容可知,这段预言是指耶路撒冷说的。这里的“异象”不是指从神来的异象,而是指来自偶像的假异象;22:5称之为“谷”,很可能就是指城南的欣嫩子谷,那里是耶路撒冷百姓祭祀偶像、烧纸等邪恶活动的主要地点。
(1)22:1-4对亡国惨况的描绘。
这段预言描绘的,乃是城破国亡的情形。当时犹大面对强敌亚述南下,本来在北方以色列亡国后,也同样难逃亡国的结局,但由于希西家王带领百姓谦卑悔改而蒙神特别的拯救,使犹大亡国延迟了一百余年。这些关于亡国情形的描绘,应当是应验在一百余年后犹大亡于巴比伦时的情形。
(2)22:5-8林库内的军器因泄密而失去作用。
这是继续描绘犹大将来在亡国时,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的情形;以拦和吉珥都是指来自亚述本土的各地军团,以拦后来融入波斯。这里特别提到希西家王密藏在林库内的军器,当年曾展示友邦巴比伦的使者;39:2想不到最后使犹大亡国的,竟就是巴比伦。因此到巴比伦军队入侵时,这些犹大的军事秘密设施,早已被巴比伦军队掌握,再也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3)22:9-11积极备战不应忘记仰望神的帮助。
希西家王励精图治,不但在林库里有秘密武器,而且也积极加固修筑城墙,挖聚水池,决心抵抗亚述的入侵;预言指出不论与人结盟,还是靠自己力量,都不是摆脱亚述的有效方法。22:11若不是有从神来的帮助,这些准备和林库里的军事秘密一样,都不会有什么效果,挽救不了亡国的结局。代下32:3-5
希西家当时修筑的水道今日犹在,是去圣地旅游时的一个游览景点。关于他拆毁民屋,修筑城墙,这一遗迹也已经发掘出来;在今日耶路撒冷城的犹太人区,可以见到这一遗迹,在修筑城墙的材料中,还掺杂有从民房拆下来的建筑材料。
(4)22:12-14亡国前的悖逆亵渎。
希西家王确实有敬畏神的心,不等于犹大百姓也都真心愿意悔改归神;假先知和其他官员也不会就此痛改前非、消声匿迹。从这段话可知当时社会上仍然充满各种消极的声音和态度;面对亡国危难,应当痛哭反省,百姓中却有人继续放纵,甚至亵渎神,以为犹大亡不了。当时只是因为希西家王真心悔改,才使亡国之灾得到暂时解除,包括那些亵渎神的人也一同得到“拯救”;为此神严厉指出,这些罪神不会轻易放过。
以后到犹大实际面临亡国之灾时,耶利米也面对同样情形;那些假先知误导百姓,认为犹大亡不了,喊喊漂亮的爱国口号,继续放纵轻慢神。
(5)22:15-19家宰舍伯那的结局。
接下来先知提到两个希西家时的重要官员舍伯那和以利亚敬;当亚述军队围城时,他们是和敌军谈判的主要官员。但前面论到百姓中有悖逆和亵渎神的情形,接下来就论到这两个当时朝廷掌大权的重臣,显然他们就是造成这些情形的罪魁祸首。虽然希西家是好王,也难免用人不当。
首先论到的是家宰(宰相)舍伯那,他也是管银库的,掌财政大权。关于他的预言,意思很明确,他要被神抛弃,被罢官,并且不得善终;正如中国历史上许多奸臣最终落败的情形。虽然在历史书里没有关于他个人的记载,但应当会如预言所说的得到应验。
(6)22:20-25家宰以利亚敬的结局。
以利亚敬也是家宰,而且排名在舍伯那之前。36:3中文圣经的一开始几句,把他称为是“我(神)的仆人”,而且要给他“外袍、腰带、政权”,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犹大家的父,还要把大卫家钥匙给他,几乎就是要膏他作犹大君王了!可是这段话的最后,神却说他这根钉子必压斜,被砍断落地;说明他和舍伯那一样要被神惩罚,而且也一样不得善终。22:25
查看原文,在“召”之前并没有“我”,召的意思乃是“委任”,所以也可以是指君王对他委任,赐他锦袍腰带,统管全国事务,不一定是指神召他。因此这些话也可以是反映他当时在朝廷炙手可热的权势,篡权夺位的意图,朝廷上下都由他说了算,他说开没有人敢说关。在当时大家看来,他的权势就像钉子钉在坚固处那样稳固;他的儿女子孙也都连带升官发财,就像挂在他这根钉子上的瓶瓶罐罐,犹大的社会风气在他带动下,充满罪恶的勾当。神严厉警告,这根钉子终必要压斜被砍断。
10)推罗。23章。
推罗是腓尼基的首要港口,在大卫和所罗门时期,与以色列十分友好,为所罗门建造圣殿提供大量建筑材料和技术。繁荣的海上贸易使他们十分富有,但预言警告犹大不要因羡慕他们的财富而寻求结盟;他的兴衰起落,全在神掌握之中。23:8-9(1)23:1-12推罗终必荒芜。
他施泛指地中海远方的岛屿和港口,基提则是指以居比鲁为代表的近处众海岛;当推罗被摧毁,地中海不论是远处还是近处的商家船队,因失去重要的贸易中转港,财富遭到损失而发出哀号。这些描绘,使人想起启示录里关于巴比伦大城毁灭时的情形。启18:17-19
历史上推罗一直没有被列强征服,直到亚历山大的时候才被攻下。神借这些预言提醒希西家,财富并不可靠,不要因为推罗富庶就羡慕钦佩,与之结盟。
(2)23:13-14征服推罗的不是亚述和巴比伦。
这里提到将来征服推罗的,不是来自迦勒底,也不是亚述。由于推罗主城原是建筑在离开陆地一段距离的海岛之上;凭借海上的优势,强大的财力,构筑高大坚固的堡垒,使亚述、巴比伦和波斯帝国虽多次围攻,都无法攻下,只得以接受推罗丰厚的岁贡作罢。一直到亚历山大时,才通过拆毁推罗陆地上的副城,用以填平海峡,筑起攻城的戍楼,才把它海中的主城堡彻底摧毁。如今的推罗也不再是岛屿,而是半岛了。
(3)23:15-17以后还是会有再繁荣起来的可能。
七十年不一定是指具体年份,也可以指朝代的变换。推罗在希腊亚历山大时开始荒芜,到罗马帝国时才再次受到重视,渐渐繁荣起来。这里把推罗优越的地理位置,比作能歌善舞的妓女;被遗忘的妓女只要巧弹多唱,终究还是会被想起来的。推罗经过一段时间被废弃后,到罗马帝国时,又逐渐恢复海上贸易的港口地位;只是已无法与当初的繁荣相比。
5、24-39章。近期的拯救。
24章开始,预言内容仍然是论到神对犹大的拯救,但不再是围绕应不应当与列国结盟的主题,而是直接指出亚述军队入侵,神要拯救的应许,前提是犹大必须悔改。站到“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这些论到拯救的内容,更接近救恩的基本信息:罪人因悔改而得救。最后先知记录了亚述军队被消灭的历史事实,证实神应许的可靠,预言得到精确的应验。
1)24:1-25:9敬拜神的义人要被抬举有荣耀。
首先是总结前面对列国的预言,指出地上列王受罚,乃是因为自己的罪行,受到该受的报应;不但如此,即使是高处(亚述)的众军,也同样要受罚。24:21唯有敬拜神的义人,则要被神抬举,有荣耀;24:16神要在他们中间居住作王。24:23这些应许已经不再是关于不可和列国结盟的警告,而是指出若能悔改归神,当强敌入侵时,神会施行拯救,脱离强敌之手。
(1)24章。罪恶的生活造成虚空的人生。
预言的开头,是以“虚空”为主题,指出人生的变幻无常;24:1-3似乎和神对犹大的拯救无关,但当把拯救提升到救恩的高度来认识时,关系就十分明显了。先知通过战争造成的社会现实,反映世事的变幻无常,国家的兴衰废立,钱财如过眼烟云,道出人生的艰难空虚;不论是欺压人的强国,是遭到蹂躏的弱国,是富有的主人,是贫苦的仆婢,都同样的活在虚空之中。传4:1
接下来先知明确指出,造成这一切苦难的原因,不外乎是人自己的罪恶,对神的背约;似乎是神施行惩罚,其实更是因人自己的罪恶,造成的社会苦果。唯有谦卑敬畏神的义人,要蒙神的拯救并得荣耀;24:14-16把神对环境的拯救,一下子提升到救人于罪恶中的救恩,这才是拯救的真义。
这些内容正可帮助我们对传道书里作者所罗门对众多困惑的思考,找到明白的方向。
(2)25:2-5神要作贫穷人的保障。
这段对强暴人嚣张气焰的描绘,使人想起拉伯沙基在耶路撒冷城外颐指气使的一席话;虽然各国城市在亚述军队面前,确实都变为乱堆荒场,但神却要作贫穷人的保障。圣经里提到“贫穷”,往往是指“灵里贫穷”,即谦卑认罪的态度;这是神清楚应许耶路撒冷虽要面对亚述军队的傲慢叫嚣,却要因谦卑认罪而得保全,神要作他们的避难所。“禁止强暴人的凯歌,好像热气被云影消化”,精确描绘出亚述军队蒙羞而回的情形。
(3)25:6-9当拯救提升到救恩的高度,则是关乎万民的大喜信息。
神的心意不只是拯救耶路撒冷,更是愿意拯救全地。按照当时的情形,亚述军队南下,遭灾的也不只是犹大,周围各国都面临战争的蹂躏和苦难。神虽有心怜悯,但这些国家不认识神,祭拜偶像,使神无从拯救起;但神应许,将来全地经过惩罚,也有进入欢乐圣洁境界的指望。这显然不是指当时脱离亚述军队的入侵,而是指救恩的作成,人类脱离罪恶辖制的盼望。像这里提到的“吞灭死亡、擦去眼泪,除去羞辱,因他的救恩欢喜快乐”这些话;显然都是“听不懂、看不明”福音信息的具体内容。
2)25:10-12补充关于摩押的结局。
这里插入一段关于摩押受咒诅的话,应当是对前面有关摩押预言的补充。前面在论到摩押时,最后有提到神对摩押要作出不同的安排;16:13-14这里似乎是补充作这样不同安排的原因:“他的骄傲和他手所行的诡计”。摩押后来因转而投靠亚述和巴比伦而免去亡国之灾,甚至在巴比伦军队入侵犹大时,作攻打犹大的帮凶。王下24:2可能他在转变时,有使用诡计使犹大上当受骗,自己立功;因此先知在这里描绘他如同在粪池里洑水,虽没有亡国(沉没),也够臭够脏了。预言还指出,他们最后照样要被神“拆平到尘埃”,完全消失在历史中。
3)26:1-19先知作歌称颂神的拯救。
先知在这篇诗歌里,论到神所施行的拯救时,用的都是未完成时态,但在论到百姓对神的等待、依靠、寻求时,则都是用完成时态;说明当时亚述军队被消灭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神的拯救还没有来到,先知的这段话乃是预言,勉励百姓应当有依靠寻求神的心,等候神拯救的来到。
圣经里凡用到诗歌的体裁,往往都是为要蕴藏深一层的意思;这里也是如此,先知在诗歌里运用诗意的表达,使所描绘拯救的内容,更多反映救恩高度的信息。
(1)26:1-2神为一切信他之人所预备的城。
“救恩为城墙,守信的义民得以进入”,这已经超越神对地上耶路撒冷拯救的内容,更使人想起神为一切信他之人所预备的那座城,就是我们天上的家乡。来11:16因此这里拯救的意义,已经是在救恩的高度,带进福音的信息,引出救恩的呼召。
(2)26:9神在地上施行的惩罚,目的是要人因此能学习公义。
提到“审判”,对今日救恩时代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神最终对人类在白色宝座前的审判,但对当时在律法底下的犹大百姓,则知道是神对地上罪恶施行的惩罚。预言在论到审判时指出,即使是神借苦难施行对罪恶行为的惩罚,目的也不是要毁灭人,而是通过对恶人的惩罚,对义人的拯救,使人学习公义,认识神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神在律法时代的安排,律法下的一切报应惩罚,都局限在今世的范围;旧约时代的人,对“将来有审判”都还没有什么概念。约伯记的内容,对这方面有很清楚的教导;他三位朋友都只知道神对善恶即时的报应惩罚,约伯自己本来也是这样的认识,但结合自己的遭遇,在与三位朋友的争辩过程中,才开始对“将来有审判”渐渐明白过来。
今日在新约恩典之约底下,则并不是这样。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神对这一世代的人,因耶稣的缘故,有特别的怜悯和宽容,希望借救恩的传播,人人有得救的机会;因此和律法下的安排不同,在一般情形下,神不再即时对人罪恶施行惩罚,而是等到将来审判的时候。但不要忘了,虽然不再有眼前即时的报应,却会有将来更严厉的审判。 如果我们在明白真理时,不区分在新约和旧约底下,神有这样不同的安排,就是忘记耶稣为我们开创的,乃是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今日神的安排,乃是借福音的传播,接受耶稣作成的救恩,来认识神的慈爱和公义;如果仍然直接从旧约神施行拯救和惩罚的事例,来认识神和我们的关系,难免会造成对真理认识的扭曲和混乱。
(3)26:19从犹大绝处逢生得拯救,引出有关复活的真理。
=这节经文的意思,可能是指耶路撒冷要在濒临绝境的情况下蒙神的拯救;但先知所用的描绘“死人要复活,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要醒起歌唱”,这些话却使人想起信徒要复活见主的情形。而最后那句“地也要交出死人”,则使人想到神白色宝座审判时所有死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的情形。启20:13这是两次不同的复活,启示录把前者称为“头一次复活”,是神特别的赏赐和祝福,因为可以和主一同作王一千年。这些内容在当时乃是属于隐藏的奥秘,连先知以赛亚自己,虽这样说预言,也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今日我们何等有福,这隐藏的奥秘,已向我们显明;但需要注意,明白有头一次复活的祝福,不等于就能有份于头一次复活,是需要经过追求付代价的。
4)26:20-27:13勉励百姓耐心等候神拯救的来到。
=先知的诗歌还没有完,只是换了主题:勉励耶路撒冷百姓“进入内室,关上门,隐藏片时”,耐心等候仰望神拯救的来到;到时就会看到神用大刀刑罚鳄鱼(亚述)。27:1先知在这段教导里,多次使用“到那日、当那日”的表达,这往往是专用来指“末后的日子”;因此这些预言的应验,有许多是指向最后一七的大灾难期间,应验在兽对圣民残酷迫害的时候。
(1)27:4-6虽有荆棘蒺藜不能阻止葡萄开花结果。
=前面提到的鳄鱼是指亚述,这里的荆棘蒺藜则是指神葡萄园中,造成葡萄不结果的原因,就是民间带头犯罪作恶的首领和误导百姓的假先知等人。神明确指出如果他们不悔改改正,结局就是“彻底焚烧”;而葡萄最终仍然会发芽开花结果。虽然当时亚述军队被消灭,但犹大称不上开花结果,需要到以色列复国之时才有初步的应验;更完整的应验,则需要到最后复兴之时。
(2)27:7-13开花结果前,先需要经历被抛散在万民中的苦难。
=神是公义公平的,犹大百姓行悖逆的事,同样要受到惩罚和报应;虽然如此,神对他们的惩罚,和对其它苦害他们国家的惩罚是不同的;27:7神对他们的惩罚乃是属管教性质。预言明确指出他们将要被暴风赶逐出去,也就是经历被抛散在万民中的苦难。27:8坚固城(耶路撒冷)要变为凄凉的旷野,只有牧人出没其间。27:10但最后神要从大河(北方两河流域)和埃及河(南方)把他们召回;27:12-13预告他们经过被抛散在万民中的苦难,终必要复国从四方归回。这些内容如今都因以色列复国而一一得到应验。
5)28章。对北方以色列的最后警告。
=以法莲常用来指北方以色列国,预言在应许对犹大的拯救后,先知转向北方以色列国;从先知警告的内容可知,当时以色列尚未亡国,但也已在将亡未亡之际。神给他们最后的警告,希望他们赶快悔改,或能免去亡国的苦难;可惜以色列全国上下,都同样愚昧无知,自绝于神的怜悯和拯救。
(1)28:1-13在祭司、假先知和褻慢人影响下,以色列自绝于神的拯救。
=以色列国在约阿施和耶罗波安二世作王时期,逐渐兴盛强大,成为迦南诸国中的强国;而且与亚兰结盟,自以为可以抵抗亚述的入侵。尽管神一再给他们机会悔改,但在醉酒的祭司、错解默示的先知、讥笑神作为的褻慢人误导下,全国上下都毫无悔改之意,自绝于神的拯救。
(2)28:14-16是跌人的磐石或绊脚的石头,区别在信靠还是拒绝。
=当时以色列全国上下,自以为与周围邻国订有盟约,亚述军队前来时,会相互呼应救助,可以抵抗亚述军队的入侵;预言指出这等于是与死亡立约,与阴间结盟,自找死路。神不是要帮亚述,强迫以色列接受亚述的统治;而是希望他们能悔改归向神,神能施行拯救。
=神更清楚指出,他的拯救就是那块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28:16彼得对此有清楚的解释,这石头就是耶稣,对信靠他的人,是跌(他)人的磐石,对拒绝的人,则是绊(己)脚的石头,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彼前2:6-8从当时的历史史实,最后犹大因信靠这块磐石而得蒙拯救,磐石成了跌亚述的磐石;以色列则因拒绝这块磐石而自己被绊跌亡国。
(3)28:21-22以过去神拯救的史实,显示神施行拯救的心意。
=毗拉心山是大卫曾经战胜非利士人的地方;撒下5:20基遍谷则是约书亚大胜亚摩利联军,叫日月停顿那次战争的战场。书10:12-14预言以这两次以色列民大胜敌人的具体事例,提醒百姓神有拯救之能,问题是他们愿否信靠悔改。
(4)28:23-29神的管教不会长久、也不会过重。
=从先知的这些预言,显示一直到这样的时候,神对以色列的心意仍然是在管教后要施行拯救,不希望他的百姓遭到亡国的灾难。先知指出即使是神对他们施行管教,目的也是希望他们在经过管教后,能从悖逆偏离的路上回转;而且神的管教不会长久,也不会过重,因此不要因受管教而沮丧。来12:5-13可惜以色列百姓顽梗不听劝,终致城破国亡。
6)29章。犹大悖逆的情况和以色列不相上下。
=先知在指出以色列的问题后,又转向犹大,指出他们对神悖逆无知的情况,其实和以色列是不相上下,同样存在社会风气败坏,不忠心牧人误导,百姓无心向神,拜偶像,以为神不可能让亚述军队攻入耶路撒冷的情形。若非希西家王带头真诚悔过,犹大在那时势必也同样要城破国亡。
(1)29:1-2敌人想从耶路撒冷满足欲望,只是梦中吃饭的空想。
=亚利伊勒原文意思是指祭坛上烧祭物的炉栅;把耶路撒冷称为炉栅,其中的百姓就是炉栅上的祭肉,敌人围城就是想要从炉栅吃肉得到饱足。预言指出他们只能如梦中吃饭,梦想吃饱,实际吃不到;29:8因为神心中火热,要保护耶路撒冷平安。
(2)29:10-12不忠心先知带头宴乐昏迷。
=犹大的情形,和北方以色列基本相同;在不忠心先知的蒙骗误导下,百姓对神旨意茫然无知,书卷被封。第10节说“神将沉睡的灵浇灌你们”,原文“浇灌”5258+5921的意思是浇上奠祭,应当是指人向神,不是神向人;出30:9因此此句可译为“(你们)以昏睡心灵7307向神浇奠,作眼的先知是闭着的,作头的先见是蒙住的”。神不会一面将沉睡的灵浇灌他们,一面又责备他们昏睡。先知在前面也有指出“你们宴乐昏迷吧”;29:9是他们自己因宴乐而昏迷,在不忠心先知带头下,昏迷在宴乐中。
(3)罗11:8他们昏迷的结果则正符合神对隐藏奥秘的安排。
=罗马书引用这节经文时,主题不是要指出是谁造成犹大百姓这样宴乐昏迷,而是要指出,由于福音在律法时代还是隐藏的奥秘,因此这样宴乐昏迷的结果,正符合神要隐藏这奥秘的要求。这里说“神给”他们昏迷的心,应当是带有容让、任凭的意思。不论怎样,不忠心先知蒙骗误导人的责任,是逃脱不了的。
(4)29:17只要一点点时候情况就能改变。
=神应许如果他们愿意悔改,只要一点点时候,情况就能完全改变。结果因希西家王领导全民恳切祷告、谦卑悔改,确实神只用了一点点时候,拯救者这块“石头”就从绊脚的石头,变成跌人的磐石。一夜之间亚述军队被消灭,犹大得到和北国以色列完全不同的结局。
7)30-31章。投靠埃及终必徒然。
=犹大另一个受神责备的原因就是投靠埃及,不专心投靠神,幻想埃及的强大,可以帮助抵挡亚述军队的入侵。事实上中间地带的那些中小国家,凡采取反亚述立场的,都是因为得到埃及暗中表示会声援的承诺;当时的犹大也就是不断打发使臣,带了贵重礼物,到埃及去求救。那段论到“南方牲畜的默示”,30:6不是对这些牲畜说预言,而是从这些牲口驮着送埃及的礼物,在去南方的路上络绎不绝,而对犹大百姓说预言;因着犹大要向埃及徒劳无功的求援,连累了牲畜都不得不在炎热的路上受罪。这里提到的琐安和哈内斯,都是埃及的地名。
(1)30:7埃及是坐而不动的拉哈伯。
=预言指出埃及必定坐而不动,不会救助。拉哈伯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庞然大物,因“太大”而懒得行动。埃及竭力煽动这些中小国家反亚述,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这些国家阻挡南下的亚述军队,充当自己的炮灰。历史资料显示,当时的埃及因自知没有对抗亚述的实力,所以除空头应许外,并没有真的主动出兵去支援过这些国家。
(2)30:33陀斐特将是亚述军队的葬身之地。
=陀斐特在耶路撒冷城南的欣嫩子谷,乃是犹大百姓拜偶像、烧纸、行可憎之事集中的地方;预言指出神要在那里击打亚述军队,可能亚述军队就是在那里扎营。前面先知论异象谷的默示时,指出耶路撒冷城被攻破时,在异象谷有溃乱,应当也是指这一地点。22:5
(3)31:4-7揭示百姓家里私藏偶像的问题。
在应许神要施行拯救后,先知又指出犹大除指望从埃及得拯救,需要悔改外,31:1-3还有另一个情况需要悔改的,就是百姓私下拜偶像的情况严重。尽管希西家销毁偶像,恢复圣殿的祭祀礼仪,但无法消除百姓家里私藏的偶像。57:8预言尖锐指出,要到耶路撒冷被围,面临城被攻破的时候,这些人为了逃命,才纷纷把私藏的金偶像、银偶像丢掉。
(4)31:8神的拯救不是用人的刀。
由于在犹大百姓中,有不少人也是存着从埃及和偶像得拯救的指望,因此接下来神明确指出,他这次要施行的拯救,不是用人的刀。预言没有明确说要用什么方法,到事情过后大家才知道乃是“神使者的刀”,37:36可能是像瘟疫一类的灾难。撒下24:14-15
8)32-35章。神拯救的最终体现是公义王的出现。
这段总结性的预言,指出以色列民族要想强盛复兴,不是靠与周围各国结盟反亚述,而是等候一位施行拯救的公义王来到。32:1从预言描述在他统治下的复兴景象,说明这位王就是要前来复兴以色列的弥赛亚,也就是我们所信的主耶稣。这些内容真实所指的,不是亚述军队败退后的景象,而是关于弥赛亚前来复兴以色列,地上千年国度的情形。
(1)32章。必有一王兴起。
当约西亚作王时,很多犹大百姓以为,神要兴起的王大概就是约西亚,因他敬畏虔诚的心志,神必会对犹大施行拯救和祝福;结果约西亚在抵挡埃及军队时被杀,虔诚的犹大百姓都极度悲伤,以为拯救的指望失去了。但从描绘的情形,这些内容只有用在前来复兴以色列的弥赛亚、万民的救主耶稣身上才合适。
“再过一年多”,32:10可能就是指亚述军队快要前来围城。36:1当时希西家王带领百姓谦卑悔改的情形,这里用“圣灵浇灌”来形容;32:15这应当只是一次圣灵浇灌的预演,以色列真正在圣灵浇灌下的全民痛悔,乃是发生在弥赛亚前来消灭敌人之时。亚12:10
五旬节圣灵降临时,初期教会也经历了圣灵浇灌,则是先知的这一预言,在“听不懂、看不明”层次的一次应验。徒2:16-18虽然如此,教会五旬节经历的圣灵浇灌,在功效上与以色列民所经历的圣灵浇灌并不相同。教会在五旬节经历的圣灵浇灌,又称为圣灵充满,其功效是得到事奉的能力,开始传扬福音的使命;而以色列民所经历的圣灵浇灌,其功效则是为痛悔己罪,和今日我们说的“圣灵光照”功效类似。
(2)33章。亚述行毁灭罢休了,自己也必被毁灭。
这一章是论到亚述在征服列国时的凶狠残暴手段,到处行毁灭诡诈的事;这里提到利巴嫩、沙崙、巴珊等地名,显示亚兰和以色列被灭时的惨况,要想求和也不可得。33:7-9通过这两个国家的悲惨结局,更使人明白神对犹大施行拯救的恩典是何等浩大。预言指出,当神兴起时,看似凶狠的亚述也只是如同糠粃,与列国一样,要被火吞灭。33:11预言在论到神要施行拯救时,提到“你必不见那强暴的民”;33:19以后当神在回答希西家王的祷告时,就是应许“亚述王必不得来到这城”。37:33-34
不但是这一句,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并对照33:17-24和37:21-35这两段话,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类似的语句和相似的情况;前者是以赛亚在亚述军队尚未前来围城时所说的预言,后者是亚述军队已经前来围城,耶路撒冷已到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神对希西家王祷告的回答。前一段的话因为是预言,论到的各点内容,都是比较含蓄隐晦的,因此比较不那么容易明白;后一段的话则是神正面回答希西家王的祈求,因此意思就比较明显易懂。我这样介绍一下,是提醒大家可以先读一下37章的这段话,然后再读33章的这段预言,就比较容易找到明白的方向;由此也可以确信,33章所提到的拯救,就是指神打发使者歼灭亚述军队这次事件说的。
在这章内容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提到当时在犹大百姓中,那些随意轻慢亵渎神的不敬虔罪人,在看到列邦被亚述摧残如已烧的石灰时,都被惧怕战兢抓住,嚣张气焰不再;而且当神施行拯救,使耶路撒冷得到解围时,这些人也同样沾光得到拯救的好处。33:12-14为此神特别申明,他如此施行拯救,乃是为“那行事公义、说话正直的”;33:15也就是民中敬畏神的人,应许他们必居高处,不见那强暴的民、帐幕也不移动。似乎同时也便宜了这些不敬虔的罪人,因为他们也得到神拯救的好处;但先知在前面已有指出,这些人如果自以为得计,不思悔改的话,神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22:12-14
本章最后的几节经文,还提到“罪孽都赦免了”。33:21-24这里的“赦免”原文的意思是“解除、带走”,并不是明确的指“罪得赦免”,只是指律法层面的赦免功效。就如律法下赎罪日献祭时,那头归阿撒泻勒的羊,只是把罪带走到人不知道的地方,其实罪还在,但神不再追究计较。利16:20-22这和因信主而罪得赦免,耶稣为我们的罪付清赎价,是指完全不同的功效。
但从听不懂、看不明的救恩层面,这里提到罪孽都赦免了,也确实是预告当这位王兴起时,人在基督里将能得到真正的赦罪恩典。
(3)34章。神对待列国的原则是一样的。
这段内容是神向列国的宣告,神对待列国的原则是公平的、一样的;他们遭到战争的杀戮苦难,乃是因为他们与犹大为敌而受的报应。34:8预言还特别以以东为例,指出以东将要遭杀戮;这似乎是回应前面神说“可以回头再来”的补充。21:12
以东与以色列原是最接近的兄弟民族,但以东在以色列和犹大遭难的时候,一直表现得不很友好;俄10-14预言指出,虽盛产石油能得大利,但也可能变成火药桶。34:9-15这一预言的内容,正精确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形。
但从救恩高度,以东最后还是会被接纳,神也要聚集他们,给他们分地为业;显示真理的伴偶性(平衡全备)。34:16-17
(4)35章。锡安(以色列)得拯救(复兴)后的情形。
从这段预言有提到迦密、沙崙、锡安,可以知道这是关于神对以色列民族施行拯救后的情形。从所描绘的景象“必有一条大道称为圣路,在其上走的称为赎民”,这是需要到以色列得复兴后才应验的情形;因此这里论到的拯救,不是指神当时对犹大的拯救,而是指“二次拯救”,也就是最终弥赛亚前来对他们的拯救。
但从整个描绘的情形来看,如关于瞎子、聋子、瘸子得医治的应许,使人想到四福音记载耶稣在世时为传扬神国的道,而施行的神迹奇事。这些内容似乎更应当是反映新约的救恩真理,宣告神另立新约的内容。那条赎民走的大道,正是耶稣为我们开创的那条又新又活,直达神宝座的路。蒙救赎的子民就是走在这条圣路上。
9)36-37章。希西家王时亚述入侵犹大的历史记录。
这是先知在亚述军队被神使者歼灭后,对事情经过所作的记录,所以不是预言。我们在读的时候,需要分辨清楚,这部分内容虽接在前面预言的后面,却是先知在事后,对亲眼目睹的亚述军队入侵遭毁灭实际过程,作概括的报道;而前面各章提到的亚述军队要被神击打这类内容,则是先知在事情发生之前所说的预言。整个以赛亚书的内容,不是先知一次性写出来的,乃是他一生事奉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陆续写下。
(1)36:1亚述军队在希西家作王时有两次入侵。
以赛亚书关于亚述军队入侵的记载,只是作总结性的报道,重点在突出他们最后被神使者消灭的结局。参看历史书的相关记载,可以对亚述入侵的情形,得到比较完整的概念。王下18-19章、代下32:1-23希西家王在位时,亚述军队有多次南下,其中有两次是入侵犹大的;前一次是在希西家王14年,最后希西家靠缴纳重金,才免于城破国亡的结局。王下18:13-16从考古所得资料,当时带领军队南下的亚述王,并不是西拿基立,而是撒珥根。
第二次亚述军队前来围城,从史料记载可知,大概是在希西家王24年左右,那次领军的亚述王才是西拿基立。撒珥根在公元前705年(希西家20年)左右去世;两河流域的迦勒底(巴比伦)和玛代等民族趁机起兵争取独立,迦南地区的这些中小国家,也纷纷随之反叛,要摆脱亚述的统治。西拿基立即位后,首先用两年时间,镇压了在本土迦勒底和玛代两个民族的叛乱,然后挥兵南下,把中间地带这些国家的反叛,一一予以平定。但在围攻耶路撒冷时铩羽而归。
一般的印象,似乎神使者杀死的,就是围攻耶路撒冷城的亚述军队;但仔细比较圣经的几处相关记载,应当并非如此。以赛亚书的主题是神的拯救,因此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形,不会作详细介绍;凡与主题无直接关连的过程,尤其是亚述方面的情形,往往只是作简单的综合报道,以突出要描绘与拯救有关的内容。
当时西拿基立率领大军南下,走的是沿地中海的大道。耶路撒冷在东边的山区内,距离大道还有一段路程,所以西拿基立只是差派拉伯沙基带领一支军队深入山区来围攻耶路撒冷,自己则率领大军沿地中海的大道上一路南下攻城掠池,包括犹大在南下通道旁的要塞拉吉。在听到古实军队出动北上的消息后,西拿基立又把军队主力南移到立拿,也是属犹大更南边的一处要塞;王下19:8-10一面打发使者加紧威逼希西家投降。
在这样形势下,因希西家一再向神恳求,神打发使者去到亚述王的营中,消灭了他军队的主力十八万五千人;代下32:21当时神使者去消灭的,应当不是围困耶路撒冷的那支军队,而是在南下大道上围攻拉吉和立拿的军队主力,当时围困耶路撒冷的亚述军队,应当不会有这么多。正如神对希西家王的应许,“他必不得来到这城”;37:33西拿基立自己还没有来到耶路撒冷,就因主力部队被神击杀而撤军回去。
关于希西家王十四年和二十四年的这两次战事,考古挖掘到的亚述碑刻,都有作出记录,内容和圣经所记基本一致,只是没有记录自己军队被歼灭的情形。西拿基立在碑刻上,夸耀自己南下征服各叛乱国家的辉煌战绩;但在提到犹大时,没有说征服,只说掳掠了许多掳物而回。这也是事实,因为当时犹大除耶路撒冷外,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亚述攻下,自然会大肆掳掠的。
(2)37:9古实出兵只是虚张声势。
当耶路撒冷被亚述军队围困时,希西家开始指望的,恐怕还不是等候神的拯救,而是埃及的承诺,会出兵相救。当时的埃及王朝乃是由古实人掌权;埃及为避免正面与亚述开战,就安排古实军队去牵制亚述军队。考古资料显示,这支古实军队并不是去耶路撒冷,而是向推罗进发,但只是虚张声势一下,就退回古实,并未与亚述军队作正面交战。
10)38-39章 希西家病得医治和错误外交。
(1)38章 神应允希西家病中的祷告。
希西家在病中向神祈求,蒙神应允,不但医治他的病,还赐寿15年。由于他作王共29年,可知他患病是在他作王第14、15年,正是亚述军队在撒珥根领兵下,南下入侵犹大的那年。那次希西家自知无力抵挡亚述军队的入侵,因此以重金求得亚述军队暂时不来围攻耶路撒冷,连圣殿里的金银器物都给了他们。王下18:15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积极备战,修水道,筑城墙;代下32:2-8正是先知在前面的预言里提到的情形。22:9-11当撒珥根去世时,亚述治下的各民族纷纷起来争取独立,希西家认为犹大摆脱亚述统治的时机也到了。由于当时在两河流域有迦勒底和玛代的军队发动谋求独立的战争,牵制住了亚述军队的主力,使亚述一时无暇顾及南方各小国的叛乱。
从考古所得资料显示,西拿基立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君王;他登基以后,先以强大兵力攻入巴比伦,平定了迦勒底人和玛代人的反叛,然后挥兵南下,对中间地带的这些反叛国家,一一予以严厉镇压。犹大也在他镇压的名单中,只是因为耶路撒冷不在亚述大军南下的大道旁,所以才派遣拉伯沙基带领一支军队前来围城。希西家到这时候才明白,如果没有神伸手相救,埃及也好,自己修筑的城墙水道也好,都救不了犹大脱离亚述军队的手。
(2)39章。与巴比伦交往的错误决策。
在所有反亚述的国家眼里,迦勒底一直被看作是先锋、是英雄、是结盟对象。这是一个十分强悍的民族,为争取独立,不怕亚述的残酷镇压,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起独立战争;有他在闹事,亚述的兵力就受到牵制,常无暇顾及中间地带各国的反叛。因此当巴比伦的使者来拉拢关系,自然使希西家王格外兴奋,认为这是为实现摆脱亚述统治跨出极大一步;在这样心情下,使他对巴比伦的使者推心置腹,完全公开犹大的经济情况和军事设施,把巴比伦当作最亲密的军事同盟。
以色列在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后,面对的北方强敌就一直是亚述,希西家王的一切军事设施,也都是针对亚述军队入侵而设;没有想到神预告将来犹大的下场,不是要被掳到尼尼微,而是要被掳到巴比伦,说明将来犹大不是要亡于亚述,而是要亡于巴比伦。先知的警告和责备,就是向希西家王指出,他如此接待巴比伦使者,一心想与之结盟,虽然在眼前反亚述的斗争中会有些作用,但从长远看,将后患无穷,是完全错误的决策。
当时希西家的回答“耶和华的话甚好”,初看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但如果考虑到希西家一生的反亚述情结,受够了亚述的欺压蹂躏,对亚述造成犹大的伤害刻骨铭心的憎恨,听到犹大不会亡于亚述,正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事,也就不会奇怪为何他这么回答了。至于将来巴比伦要来掳掠犹大,那要到将来什么时候,就管不了这么多;至少说明面对眼前强大的亚述,犹大是不会亡国的。
6、40章-63:6。从拯救到安慰。时间在亚述军队被歼灭后。
亚述南下的军队因被歼而撤退,对亚述来说,只是一次战事的失利,并没有动摇他当霸主的地位。耶路撒冷城虽得到解围,犹大百姓的噩梦仍在,因为亚述仍然强大,随时有再入侵的可能,一次胜仗并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因此神在歼灭了亚述军队后,特别安排先知向百姓宣告安慰的话,不但战争过去,罪孽也赦免了。
“罪孽赦免”这句话,原文并不是像我们对赦罪救恩所理解的,那么直截了当地宣告罪孽赦免;希伯来文的“赦免”应当是编号5545,但这里是用7521,带有原谅、接纳的意思。所以这里是指“因为他们从神手中已经加倍受罚,神已原谅接纳他们”;意思就是不再会有罪罚临到。但中文如此翻译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这句预言若从“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来认识,正是这样的意思;在接下来先知所说的这许多预言里,神要人认识的这位神的仆人,确实不只是施行消除战争灾祸的拯救,更是要作成替死代赎的赦罪救恩。
神对消除战争灾祸的拯救,只是改变人的生活环境,并不改变被拯救的“人”;但“罪孽得赦免”就不是改变生活环境,而是改变“人”,把拯救的意义提升到救恩的高度。这正是神要先知去传“听不懂、看不明”信息内容的原因,显示新约救恩的福音真理,才是神对人类拯救的最终目的。神如果要对战争的灾难施行拯救,只需派个天使,行个神迹,一夜之间就可以办到的事;但神要赦免罪孽、拯救“人”,就必须差他独生子来到世间,亲身担当我们的罪,作成救恩,才能达到目的。
为此先知在接下来的这部分内容里,虽也有提到一些末日战争中得拯救、从被掳得归回的情形,但并不是他预言的重点;预言的重点是介绍这位拯救者的来到,和他所作成拯救“人”的救恩。他是以色列的弥赛亚,更是万民的救赎主;他的来到,就是拯救(救恩)的实现。
当神对犹大施行拯救时,并不是所有犹大百姓都感恩接受的,其中有些人是怀着讥笑亵渎的心情;33:14同样的,这位救赎主在作成救恩,传扬救恩的过程中,也面对人的讥笑辱骂、反对抗拒、甚至逼迫杀害。在这部分预言里,充满了对这些情形的描绘;也充分反映了这位救赎主在遭遇这一切迫害时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感受。
由于我们从四福音已经对耶稣有比较明确全面的认识,因此这段内容对大多弟兄姊妹来说,是在以赛亚书里比较最熟悉,也是最容易明白的部分。虽然如此,这些内容却不是四福音书内容的简单重复。四福音书对耶稣的记载,是以他一生的事迹为主,很少有描绘耶稣音容笑貌的神态,和感情世界的心态;以赛亚书的这部分内容,正补足四福音书在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对这位救赎主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描绘,把一位常经忧患、哀哭伤痛、舍命流血的救主形象,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1)40章。对拯救者的全面介绍。
从这里开始的宣告,不只是战争苦难的解除,更是罪得赦免的拯救,不只是环境享平安,更是心灵得安慰;关键就是这位拯救者的来到,他来不只是作拯救者,更是作救主。因此预言首先就是对他作全面的介绍。
(1)40:1-2这是救恩作成的宣告。
神借先知宣告的这几句安慰的话,不但战争过去,罪孽也赦免了。对当时的犹大百姓来说,任何战争的临到,都是神因他们的罪孽而施行的惩罚;如今神应许他们的罪孽能得赦免,应当意思是指造成战争苦难的根源已被排除,也就是应许不会再有这样的战争苦难临到他们。可能有些弟兄姊妹对此会有些困惑,是不是神说了不算?因为犹大以后的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仍然是多灾多难直到亡国。
这些安慰之言,乃是先知在希西家为王时说的。在希西家的带领下,虽仍然有暗中拜偶像,行悖逆败坏之事的人,犹大社会基本还是正气抬头,走在正道上的;神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作出这样的应许。到他儿子玛拿西登基后,举国上下的情形立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再次回到祭拜偶像,罪恶当道的情形。人的表现变了,却仍然要求神按照原先(希西家王时)的应许施行,有这样的道理吗?因此神也按照人表现的不同,而指出“我必降祸与耶路撒冷和犹大”,要使耶路撒冷像撒玛利亚那样,也就是亡国的结局。王下21:11-15这和神在希西家作王时,应许犹大战争过去、罪孽赦免并没有矛盾,更显示出神的公义和公正。
这不但是当时犹大百姓的迷思,也是今日不少信徒的通病;不反省自己的情况和神应许的要求是否一致,却总是片面要求神的应许必须应验。常听有弟兄姊妹自豪地提到,圣经里有多少多少神对我们的应许,我们可以去支取;严格来说,这样的观念只对了一半,因为神确实有许多应许是要给我们的,但很少是在我们这方面,没有任何责任、要求、前提,反正神就得按照应许去执行的。
虽然如此,这几句话却精确地反映耶稣救恩的宣告;就好像是当他从死里复活、站在墓门口,向世人发出的呼召:战争已经过去(他已经得胜死亡的权势),罪孽也赦免了(替死代赎的赦罪救恩已经作成);为凡在死权下挣扎的罪人,带来脱离罪恶权势的指望。但即使是这一救恩宣告,也不是没有前提和要求的;我们知道这一前提就是“凡来就他的,就可以有永生的盼望”。本书从第四十章起的所有内容,当站到“听不懂、看不明”的高度来明白时,几乎都能看到有耶稣救赎的这一主题信息;这也是神启示这些预言的更重要用意。
(2)40:3-8有为他预备道路的先锋。
这位拯救者来到时,有为他预备道路的先锋,显示他不一般的地位和事工。我们知道这一内容乃是应验在施洗约翰的一生事工上。
(3)40:9-10有传报好信息的使者。
当耶稣诞生的那夜,有天使向在野外牧羊的牧人传报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4)40:11是牧养群羊的大牧人。
这位拯救者不只是简单拯救罪人,更是如同牧人对待自己的羊群,尽到牧养、保护、引导、看守的责任;说明这救恩的福音,是有全备的教导,极其丰富之内容的。
(5)40:12-17他的权柄统管万有。
这是对拯救者介绍的一段十分重要启示,使我们认识,他不是一般的人,他就是神,是有统管万有之权、能凭自己意思行事、乃是至大至尊的独一真神。
(6)40:18-31是独一创造者,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预言在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这位拯救者的神性,是独一真神,原因就是针对当时以色列民中普遍的偶像崇拜;预言明确指出神兴起的这位拯救者,乃是偶像无法比拟的。而且在接下来的预言里,先知从多方面把这位神兴起的仆人,和偶像作比较;既显示出偶像的虚假无能,也显示出百姓弃真神拜偶像,真是愚昧荒谬至极。
2)41-48章。从多方面揭示偶像的虚假无能。
神有赦罪之恩,却不是无原则的赦免,需要人因认识己罪而痛悔。当时在犹大百姓中,最普遍而严重的罪行,就是拜偶像;最令神愤恨的,就是百姓舍弃不断对他们施行拯救的神,却去寻求虚假无能偶像的帮助。
(1)41:2神要“兴起一人”施行拯救。
虽然从四十章起的内容,都是以预告主耶稣在世时的情形和事工为主,这是关乎万民赦罪恩典的救恩,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以赛亚当时是对犹大百姓说“安慰之言”,因此这些话也不应都只是从灵意预表的高度去明白,它和犹大百姓也会有一定的关系。像这段话里提到的“从东方兴起一人”,从灵意预表看,我们都知道,神要兴起的“一人”非耶稣莫属,但对犹大百姓来说,这个人乃是指以后要让他们从被掳归回的古列王,而且在后面预言里还直接指名道姓。45:1
(2)41:6-8以色列也是神所拣选的仆人。
从神拣选“一人”,预言忽然提到百姓制作偶像、拜偶像的问题;而且接下来特别提醒他们“唯你以色列我的仆人、神所拣选的,亚伯拉罕的后裔”;这样一连串关于他们身份地位的提醒,不是为了称赞他们,高抬他们,而是要提醒警告他们,他们是神拣选的仆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却去拜外邦偶像,应当感到羞愧才是。虽然如此,神仍然应许要坚固他们,帮助他们,因为神不反悔他的拣选,仍然看他们是自己的仆人,要使凡与他们为敌的,都抱愧蒙羞。41:9-11神这样行的目的,是希望他们终能“看见、知道、思想、明白”这是神的作为。41:20
(3)42:1-4唯有那位拯救者才是神所扶持和喜悦的真正仆人。
前面在提到兴起一人时,乃是指容许犹大百姓从巴比伦归回的古列王;这里更多的预言显示神真正拣选的仆人则并不是古列,也不是以色列民,而是那位拯救者,这才是神要启示的正文登场。这部分预言从他的外在事工和内心世界,作多方面的描绘和介绍;42:1-17显示他的谦和、慈爱和信实。他要来施行的拯救,乃是拯救罪人、作成替死代赎的救恩;他是万民的中保、是外邦人的光。42:6
(4)42:18-19更有眼瞎耳聋的不忠心仆人。
在介绍了这位神的忠仆后,预言又提到另一类仆人:眼瞎耳聋的不忠心仆人;与神的忠仆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不只听不懂看不明神的旨意和启示,还祸害百姓、误导百姓,带头行悖逆得罪神的事;虽然神的愤怒临到犹大,这些不忠心的仆人却依然故我,毫无反省悔改之意。
预言在这里没有指出这些人的最终下场,但在后面57章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明确指出神在拯救投靠他的人时,这些人要受到神严厉的击打。57:3-13
(5)43:1-4神再次应许要拯救以色列,因为神爱他。
虽然先知一再呼吁百姓悔改、弃绝偶像,不要依靠人,专心仰赖神,但神知道这些百姓大多数在假先知的误导下,不会改变自己悖逆神和拜偶像的行为。这一章的内容就是指出,神施行拯救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这些百姓悔改,而是因为神爱他们,为自己的缘故拯救他们。43:25
当神歼灭亚述军队时,耶路撒冷的危难解除,城里所有的人都得到解救;不只是那些虔诚悔改、有心寻求神拯救的,也包括那些轻慢亵渎神名的人。这些人可能暗自庆幸,认为自己不敬畏神也不要紧,神不也照样救他!神这里的警告应当就是针对这些人,今日神为自己的缘故,使耶路撒冷城得到解救,城内所有的人都一同得拯救;但如果不因此认识神的作为,改变自己对神亵渎轻慢的态度,将来终必要为自己的罪承担责任。
神的这一心意,正是今日福音最关键的内容;当我们还作罪人、顶撞神的时候,神就先爱我们,耶稣为我们死,作成救恩,期待人的接受。罗5:8有些人因此以为信不信耶稣无所谓,反正耶稣爱所有的人,为每个人死,因此将来每个人都能得救!这是十分危险的误导。固然耶稣作成的救恩,是为人人死,要救所有的人,却不等于人人都就能自动得到这一救恩;这一作成的救恩,如何能作成在各人身上,是需要经过人的“接受”,才能使这救恩和自己发生直接的关系,得到这救恩的功效。而神为人接受这救恩所定的方法就是“相信”,约1:12只有愿意相信耶稣的人,是实际得到了这救恩的效果;那些不愿相信的人,也就是表示不接受这救恩,不是耶稣不爱他,也不是不给他救恩,而是他有救恩也不要,以至救恩无法作成在他身上。
(6)44:1-2安慰以色列不要害怕,因为他是全能的神。
第44章又回应这部分内容开始时的安慰之言,再次安慰以色列不用害怕,因为爱他们的神是独一全能真神。44:6-8预言也再次对偶像作了强烈而形象的批驳;44:9-20和全能真神多方面的奇妙作为相比较,44:21-28显示以色列百姓弃真神、拜偶像,实在是太愚昧无知。
当时亚述军队已被歼灭,希西家已作王二十余年;虽然希西家在清除偶像的事上不遗余力,但却无法阻止个别百姓在家里暗中拜偶像的情形。当亚述军队围城时,拜偶像的情形可能暂时有些收敛;31:7但到亚述军队被歼灭后,很多百姓很快又回到拜偶像的路,把神施行拯救的事搁置脑后。尽管希西家努力取缔,以赛亚严厉指责,但似乎收效不彰;以至到玛拿西登基后,举国上下很快就再次堕落,拜偶像之风也迅速扩散,终使犹大走上亡国之路。王下21:2-3
(7)44:28下令允许重建圣殿的君王名字叫古列。
为帮助百姓摆脱对偶像的迷思,显示唯有耶和华是独行奇事的神,预言明确提到一百多年后才出现的玛代君王古列的名字,和他将“发命立稳圣殿根基”的事迹。当时第一圣殿还在,因此这里提到“立稳圣殿根基”,也就是预告第一圣殿将要被拆毁直到地基的事实,等于是宣告犹大亡国的结局。神特别先把古列的名字说出来,是为免得百姓真到从被掳归回时,还搞不清楚究竟是从耶和华来的拯救,还是从偶像来的帮助。48:5由此可见当时百姓中拜偶像风气的严重。
按古代历史记载,古列确实是一位开明有作为的君王;他登基后,对所统治的各国各民族,都采取比较宽厚的政策,一反长期来亚述和巴比伦两大帝国残酷掳掠压榨各属国的方法,给各国百姓得到暂时喘息的机会。45:1(8)45:11我们可以“吩咐”神吗?
这节经文的中文翻译,使有些信徒误解,以为神宽宏大量,可以听我们吩咐行事;也因此造成这些信徒忘乎所以,不认识自己,把祷告当作是吩咐神按照我们意思行事的手段。虽然神是如此的慈爱,愿意垂听我们的祷告,但他终究是独一的创造者,不可能“慈爱”到“听被造者的吩咐”这样地步。因此对这个问题,有必要解释清楚,免得因愚昧无知而在神前变得狂妄自大而不自知。
首先我们看整段经文的上下文,在这节经文之前,神刚向百姓指出,神是陶匠,我们是泥土,泥土有什么资格与造他的主争论?45:9-10在这节经文之后,神更明确指出,他是独一创造者,是独行奇事的神。45:12-13在这样两段神强调他主权的宣告中间,有没有可能插上一句“你们可以吩咐我”这样的表达?从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
原文第11节的最后,只是一个未完成式的动词“吩咐”。古代文字著作没有标点符号,也没有反映语气词的惊叹号;这里的“吩咐”,既可以是陈述句的“请吩咐”,也可以是反问句的“由你吩咐!”顺着前后文的意思,这里显然不会是前者的“请吩咐”,而是后者的诘问句“由你吩咐?”神的意思很清楚,他所行的这一切奇事,有哪一件是由你吩咐的?刚与有些人理解为“我们可以吩咐神”的意思相反。
(9)46:1-4巴比伦的偶像救不了巴比伦,更救不了他们。
彼勒和尼波应当都是巴比伦偶像的名字。当时因巴比伦人来访并结盟,犹大百姓以为得到坚强反亚述盟友,有指望可脱离亚述的严苛辖制,因此举国上下掀起一阵巴比伦热,连他们的偶像也成了时髦的抢手货;不但从巴比伦进口,自己也赶工制造。46:6-7神指出这些偶像救不了巴比伦,当然也救不了他们。47:8-9
(10)47:11毁灭是在不知道的时候忽然临到巴比伦。
从描绘巴比伦的败亡情形,可以看出亡国时巴比伦举国上下的穷奢极欲生活。47:8考古挖掘到的资料也显示,巴比伦帝国的兴起和衰落,都是在“极速”的情况下发生;它达到的繁荣景象,在列代帝国中是首屈一指的(金头)。在它亡国前夜,尽管城外有敌军围攻,伯沙撒王自恃城墙高大无法攻破,照常饮酒作乐;想不到城门被人叛变打开,不攻自破。正如这段预言说的,毁灭是在他们想不到、不知道的时候忽然临到。预言也提到巴比伦的权势要像碎秸被火焚烧,但又不是被真实的火焚毁。47:14当玛代波斯联军攻入巴比伦城时,并没有作屠城焚烧等破坏行为,只是改由波斯人掌权;但巴比伦人享有的荣华富贵,则一夕之间就丧失殆尽,归于别人。
(11)48:20要从“巴比伦”出来。
先知在预告了巴比伦的结局后,第48章的内容,又转向警告犹大百姓,指责他们面对神的大能奇妙作为,却宁愿去信靠巴比伦偶像、投靠人;神是为自己的名而一忍再忍,希望他们经过熬炼终能醒悟改变。48:17-19先知最后呼召“从巴比伦出来”,不只是呼召犹大百姓要从当时对巴比伦的迷思中出来,也是预先呼召从被掳中出来(归回);当古列允许以色列民归回时,确实有不少犹大百姓,因为已经习惯了在巴比伦的生活而不愿归回的。
但“从巴比伦出来”的呼召,更使我们想到启示录里那从天上来的呼召:“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启18:4不但呼召以色列民在最后一七期间,面对受兽印、拜兽像的迫害时,不要在这大巴比伦罪恶中有份,而且从“听不懂、看不明”的层面,大巴比伦作为罪恶的巢穴和象征,更带有出离罪恶权势,接受赦罪救恩的呼召。
3)49章。叹息百姓不明白神拯救的心意。
这一章讲到的拯救情形,有些是应验在他们复国的时候,49:14-26有些则应验在他们最后得复兴的时候。49:8-13由此可知,神真正要兴起的拯救者,并不是古列,而是神的忠仆主耶稣;只是以色列人不但不认识他,还藐视羞辱迫害他。49:7
(1)49:1-4他是神所选召、扶持并高举的忠仆。
神拯救的关键就是这位拯救者;认识他、接受他,就是得拯救的保证。由此可知这里论到的拯救,更应当是指着救恩说的。预言从开始就明确宣告,这位拯救者的来到,乃是出于神的选召,他的事工是得到神的扶持,他作工的果效是有神的印证。
这里有用“我的仆人以色列”这样的表达,49:3使人以为这段内容是指以色列民说的;但原文“仆人”是单数,所以应当是指神所要兴起的“以色列中的那一人”。从接下来的预言内容,如果是引用到以色列民身上,显然是完全不合适的。
(2)49:5-13拯救的内容乃是施行救恩直到地极。
这部分预言论到这位仆人(以色列)所要施行拯救的内容,不只是关系到犹大以色列民,更是关系到直到地极的万国万民;而且是在更高的层面,不只是改变环境的拯救,更是改变人的救恩。他的来到就是为作成救恩、传扬救恩、施行救恩。这些内容只能是应验在耶稣身上,是对耶稣降生为人一生事迹作概括的介绍。预言还明确指出,他作工的功效,对当时的犹大百姓来说,似乎是徒劳无功,49:4但教会却因此而诞生;当教会在天上首次出现时,那位长老就是用49:10的话来介绍他的。启7:16
(3)49:19以色列复国后向外扩张的要求。
14-26节则是论到以色列民归回的情形,从预言描绘的归回规模和范围,应当不是指古列王时百姓从巴比伦归回,而是指1948年以色列复国时,世界各国的犹太人从四面八方归回的情形。像这处经文提到“居住太窄”,正是今日以色列不断要求向外扩建“居民点”的理由;这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复国后,归回的人数确实是越来越多。
这里把他们一千多年来被抛散在万民中的经历,称为是在养父乳母手中长大成人;49:22-23就如今日我们常说的“奇异恩典”。如果不考虑他们这些年不断面对的迫害和苦难,确实可以说是有“受到最好条件养育”的一面。他们在列国学得最好的知识,赢得最丰厚的财富,经过苦难熬炼的思维和性格;到需要归回立国时,这些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被送回来”,带着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强大的经济实力,卓越的管理人才,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使人不得不惊讶,神的安排何等奇妙。
4)50-55章。从神忠仆的遭遇反映百姓的顽梗悖逆。
这部分的内容,具体指出当神的忠仆来到世上时,遭到何等的羞辱痛苦;反映百姓的愚昧无知和顽梗悖逆。通过预言深刻的描绘,把神忠仆忍辱负重、柔和谦卑的形象,活画在我们眼前。
(1)50:4-7。忠仆留下的事奉脚踪。
50-52章的主题,仍然是从对犹大的拯救出发,指出他们遭受的苦难,不是神不拯救,完全是因为他们的顽梗悖逆的罪行而自食其果。神只是为亚伯拉罕的缘故怜悯他们,赐下拯救者;但是当这位拯救者在世时,却遭到百姓更厉害的羞辱和迫害,使他为作成救恩付出惨重的代价,在传播救恩时,也遭到众叛亲离的痛苦。
这些内容不但使我们对耶稣在世时内心世界的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是提醒我们事奉道路的艰难,明白被世界唾弃的滋味;每位有心跟主脚踪事奉神的人,都必须细细品味反省,充分做好心志上的准备。
(2)52:11再次呼吁“从巴比伦出来”。
这里再次把巴比伦比作罪恶的巢穴,把离开罪恶称为“离开巴比伦”,和启示录里提到的大巴比伦内容相呼应;可见这些预言所指的,不只是对被掳归回时犹大百姓的呼召,更是应验在将来最后一七、地上发生特大灾难,以色列民面临灭族之灾的时候。那时弥赛亚要来施行拯救,但以色列民也应当有离开罪恶、悔改归神的心意;在那时候悔改的具体表现,就是拒绝拜兽像、受兽印的行为,这才是神呼召他们从巴比伦出来的关键内容。
(3)52:13-53:12。忠仆在世时的内心世界。
这段内容应是弟兄姊妹对以赛亚书最熟悉的部分了,它关于主耶稣的描绘,可以说是在旧约预言里,最集中也是最明确的地方;它把四福音里耶稣的事迹,以诗意描绘的手法,介绍他在面对艰难人生时的神态和心态。虽然如此,这些内容应当也多少反映先知的真实经历,当他在传讲这些预言时,曾经遭受过的羞辱和攻击,由此写下的内心感受。但在圣灵的感动和引导下,他这些诗情画意的夸大描绘,已经远远超出他个人实际所经历的,而是预告了神的忠仆在世时的真实遭遇,精确描绘出他的内心活动和感情世界。
当埃提阿伯太监在车上读到这段经文时,就是因为感到这些情况似乎不像是先知以赛亚自己的经历,才会问腓利“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腓利明确告诉他,是指着主耶稣。徒8:34-35
就以第53章开头的这段话,一开始确实可能是反映先知以赛亚在百姓中传讲预言时的遭遇:“有谁信呢!被藐视、被厌弃”;但到后面就越来越不像是指先知自己的经历了:“担当忧患、背负痛苦,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这些话可以毫无疑问地肯定,只能是指着主耶稣说的,把他许多“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思想活动和感情世界,深刻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如“像根出于干地”简单一句话,53:2不只是描绘耶稣的外在苍老形象,更是把他因压迫、苦害和忧患而经历的孤单、卑微、挣扎、顽强,完美地体现出来;当细细品味时,不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当我们在读这部分内容时,切勿因对耶稣事迹已耳熟能详,就随便读过去;每一句都值得我们反复深思,体会其中的深意,勾画出耶稣的神态和心态。
(4)54:1-3忠仆的劳苦功效:从以色列得复兴映射教会的诞生和发展。
前面那段内容是介绍这位神忠仆的形象,第54章则是指出他劳苦的功效;以色列终必要得复兴,因为神与他们所立平安的约必不迁移。54:10这里提到的约,应当是指律法之约,以色列在千年国度基督掌权时,必要得到复兴;显示神与他们所立律法之约,最终得到完全应验。
按照旧约是影子,新约才是实体,是神真正要与万民所立平安的约;来10:1这些内容站到“听不懂、看不明”的层面,则显然是指福音的广传,教会的诞生和增长;拯救的内容也不只是以色列得到复兴,而是为万民预备赦罪的救恩,正是神借基督所立的新约,最终得到完美应验。
(5)55:1从国度时期基督对万民的包容,更是反映救赎万民的福音信息。
第55章也是类似情形;似乎是劝告犹大百姓赶快悔改归向神,但用“一切干渴的都当来,不用银钱、不用价值”这样的表达,则应当更是反映使人白得的福音。此外,预言提到“素不认识的国民你也必召来”,55:5可以是指将来地上基督掌权时(千年国度),他对万民的包容;但站到救恩的高度,则正是关乎万民大喜信息的宣告。像“另立永约,当趁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等,都明显是指向新约的福音真理。
5)56-59章。不忠心仆人带头犯罪、误导百姓,是犹大遭灾的另一原因。
在介绍了神的“忠仆”后,这里开始对不忠心仆人的罪恶,和造成百姓因被误导而偏离真道,作了最严厉的谴责。鉴于这些内容直接所指的,乃是律法下以色列民中的那些不忠心仆人,所以预言以禁食和守安息日为例(律法下事奉神的明显标志),具体指出他们的罪恶所在,和百姓在这两个问题上被误导的情形。当神兴起的忠仆来到时,被误导的百姓还有得医治的机会,这些为首的恶仆则必不得平安。59:16-21
(1)56:1-8对守安息日的误导。
先知以守安息日为例,明确指出神的要求乃是“当守公平、行公义”;神并不是意思如果守公平、行公义,就可以代替守安息日,而是意思如果不守公平、行公义,那么守安息日就没有意义。预言对能守安息日又行公义的人,应许他们能到神的圣山,在殿中献祭并蒙悦纳。这些内容显然是指地上的情形,应验在千年国度的时候。
有人从这段经文的教导,提出教会也应当要守安息日,否则将来会到不了“神的圣山”。这样提出的人,是忘了教会当时已经身体改变,不再属地,也不生活在地上;因此并不包括在这些要求的范围之内。
关于安息日的问题,每个信徒都早已因在基督里而得了安息,自然没有再守安息日的必要。来4:3这些守安息日又能行公义的人,只是律法下能蒙神接纳的人,不等于就是相信耶稣,可以得到基督的救赎之恩,成为神的儿女、基督的新妇。其实地上的圣殿在救恩真理里,并不是信仰的中心,也没有直接的意义;如果不是从预表的层面,圣殿对救恩来说,并无直接的关系。它可以引起我们许多反思、反省和联想,却不是我们要去朝拜的对象;将来教会也没有要去圣殿献祭的要求。可见这里提到“能到神的圣山”应当不是指教会,而是指另一批人。
这里预言的意思,乃是指将来千年国度时期地上的情形;以色列得到复兴后,神的安排是要他们和周围各国百姓和睦同居,带领他们一同来到神的圣山,也就是耶路撒冷,向神敬拜献祭。究竟那时是否有具体的圣殿,圣经里没有十分肯定的说明;按照撒迦利亚书里提到的,那时整个犹大和耶路撒冷,都将是分别为圣的“圣殿山”。亚14:21当时的教会并不包括在列国的范围,而是与基督一同作王、是治理列国的地位和身份。
这里也需要顺便指出,近年来在教会存在的一个严肃问题,就是在信徒中掀起的一阵“圣殿”热,把以色列的圣殿看作如同基督信仰的中心,去圣地旅游带有朝圣的意味;很多教会在聚会敬拜时,喜欢大量采用诗篇的内容,模仿旧约圣殿里击鼓弹琴的敬拜模式,连称谓也喜欢以耶和华代替主耶稣。虽然这些情形还不能说是“违背真理”,但已经使真理模糊不清,把教会与神之间的关系,倒退到律法的层面;忽略基督为我们开创的,乃是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不是要我们走在旧约老路上。来10:20
(2)56:9-12不忠心仆人的丑恶嘴脸。
接下来的预言,一直到57章结束,都是论到不忠心仆人的丑恶嘴脸,把他们又恶又懒、心持两意、奴颜婢膝、贪得无厌、误导百姓的可憎面目,描绘得淋漓尽致。很明显,百姓在安息日问题上的偏差,只注意形式的守安息日规条,不明白神要他们守安息的意义,就是因为这些人误导的结果。预言勉励百姓应当归向神,除掉那些绊脚石(不忠心的仆人)。57:14
(3)58:1-5对禁食的误导。
这些不忠心仆人对百姓的另一个误导,就是在禁食的问题上。和安息日问题一样,这些不忠心仆人认为只要做到“禁食”,就算是达到神的要求;他们自以为已经表现得十分热心,非常刻苦“禁食”了,但却仍然得不到神的回应,还为此责问神“为何不理会?”神明确指出,他们只是“好像行义亲近神”,实际则仗势欺人,表面上披麻蒙灰,暗地里用凶恶拳头打人;虽然他们把禁食的外表和形式表演得淋漓尽致,却无法得到神的悦纳。
预言指出,神所要的禁食,就是使被欺压的得自由、饥饿的得饱足。神并不反对禁食,但一面禁食、一面行恶,在神面前就毫无意义。和安息日的问题类似,禁食和善行不是对立的;善行不是取代禁食,而是应当同行、并行,这样神才会施恩祝福。58:11
从神要先知大声喊叫、不可止息,指出他们的罪恶和过犯,58:1可以知道犹大百姓在这些不忠心仆人的误导下,普遍不认识神,不明白律法的纯正教导,心灵沉睡已经到何等严重的地步。
(4)59:14-15不忠心仆人是造成犹大社会恶人当道的罪魁祸首。
这一章的内容,似乎是在指责百姓的罪,其实从内容看,仍然是在指责这些不忠心仆人犯下的种种罪行;造成当时社会是非颠倒,恶人当道。一般百姓在这些人的影响和误导下,跟着一起在幽暗中摸索,找不到救恩。59:9-11预言最后明确指出,这位救赎主乃是要来到“转离过犯的人那里”;59:20-21显然那些不忠心仆人在他的拯救里,是没有份的。
6)60章-63:6将来的复兴景象是神安慰之言的最大保证。
最后,神具体指出他对以色列拯救计划的最终具体内容,也就是将来地上千年国度时的情形。那时以色列要得到复兴,在地上成为列国之首,带领列国的人朝拜神;相比之下,神在以色列历史中施行的历次拯救,如希西家时亚述军队败退、亡国后归回、1948年复国,都只是神对他们拯救计划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里显示的复兴情景,才是以色列民盼望得拯救的最终实现,也是神给以色列百姓安慰的保证和总结。
弟兄姊妹在读经时,常喜欢“设身处地”,把一切正面内容都联系到自己身上,因此有些信徒把这里描绘的地上千年国度情形,看作就是“天堂”,就是我们盼望的永生福乐;其实并非如此。这里所介绍的荣景,虽然令人羡慕,仍然是属物质的世界,人也继续活在肉身之内;而信徒当时的情形,最关键要记住的地方,就是不论被提见主,还是复活见主,都已经是身体改变为灵体,与永恒接轨了。因此地上的这些生活虽然美好,和今日的世界相比,确实令人羡慕,却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主同在、一同作王”这才是教会好得无比的盼望。
(1)60:1-18弥赛亚来到时带给地上的荣景。
这里的“兴起发光”乃是指弥赛亚兴起掌权之时,要光照这个世界,改变地上过去罪权统治的情形。具体来说,就是千年国度时期,以色列要得到复兴;万民要在他们的带领下,一同朝拜神。亚8:22
当兽被丢入火湖,基督在地上直接掌权时,只有在战场上追随兽直接参战的军队被基督消灭,其余即使是与以色列为敌的国家百姓,因为并没有上战场,所以仍然活着;基督也并没有把这些国民一概都予以消灭,因此他们将同样进入地上千年国度的范围,继续生活在地上。虽然在基督掌权下,他们不敢公开正面与神为敌,但在朝拜神的事上,他们还是有可能推脱拒绝的。60:12神对此并没有认真计较,对他们的惩罚也并不重,只是使他们得不到风调雨顺的祝福。亚14:18虽然神希望人能爱他、敬拜他,但不是用高压威胁手段,迫使人拜他。虽然如此,这些人如果终不放下与神为敌的心意,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结局。60:12从启示录可知,当魔鬼在一千年后从无底坑里放出来作乱时,这些在国度时期不愿朝拜神,对神心存敌意的人,必然会追随魔鬼作乱,最后就在敌挡神的罪行下自取灭亡。启20:9
(2)60:19-22不再需要日月光照的永恒世界。
前面提到千年国度仍然是物质世界,人仍然活在肉身之内;太阳和月亮应当也还是按照现时的规律运行,只是在基督控制下,不再会有造成自然灾害的情形。因此这里提到白天不需要太阳,晚上不需要月亮,应当是指千年国度以后,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时的情形。启21:23今日我们从启示录,可以对千年国度和新天新地这两个不同的时间范畴,作出明确的区分;但在以赛亚的时候,对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启示,以至先知把这两个不同范畴的内容,都看作是同样的“将来”。
(3)61:1-3以色列要经过悲哀和忧伤才被神抬举。
第61章是论到以色列在千年国度时期的地位和责任。当时以色列虽然得到复兴,但他们在地上列国中,领土并不是最大的,实力也不是最强的,他们的重要地位乃是因为他们要带领列国的人前来敬拜神,承担神祭司和仆役的职责。61:6正因为如此,他们自己就需要先经过认真的为罪悲哀忧伤,才能被神抬举,承担这一职分。
但从预言提到“传好信息”,这好信息的效果是“拯救为衣、公义为袍”,61:10并且赞美要在万民中发出;61:11这些情形都反映更高层次的君尊祭司职事,显示教会在传福音报喜信使命上的重大托付和责任。彼前2:9
(4)62:3-5以色列要在列国中有荣耀、受重视。
第62章是描绘耶路撒冷被神抬举,以色列民在列国中有荣耀、受重视的情形。他们那时的使命,是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呼吁列国百姓前来一同朝拜神。62:6-7耶路撒冷要成为全地敬拜神的中心;并且修筑大道,竖立大旗,条条大路通向耶路撒冷。前面有提到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仍然有人是不愿意敬拜神的;所以这里也提到,按照各国的表现,或赏赐、或报应,都在这位拯救者手中,62:10-11反映弥赛亚在地上掌权时的实际情形。
这位弥赛亚就是耶稣基督,他更主要的拯救,则是替死代赎的救恩;因此这些预言在表达时,常带有双重的含义,既有对以色列在地上地位的应许,更有站到福音真理高度,和教会有关的救恩应许。像“万民得见他公义和荣耀,他的救恩如明灯发亮”,62:1-2和“他所修筑的路,乃是为万民竖立大旗”这些表达,都说明他更是万民的救赎主。
(5)63:1-6在进入国度时期前,先有神对仇敌愤怒的惩罚。
这段话是指神在救赎以色列民时,对敌人的愤怒惩罚,说明以色列民在得到复兴前,会先经过仇敌残酷的迫害,最后因拯救者来到才得到拯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二次拯救”;这以后才是进入国度时期。这里再次提到以东的波斯拉;34:6波斯拉是以东北部一个重要军事要塞,似乎当弥赛亚最后前来消灭敌人时,这里是一个重要战场。预言也提到“独自踹酒醡”,正是启示录对基督最后消灭兽时的描绘。启19:15
7、63:7-66章。先知最后向神的祷告,和神对先知祈求的回应。
先知在传达了神对以色列民的安慰之言后,作为本书的总结,向神献上祷告,表示对神这样拯救安排的顺服,和对神应许的坚定信心。接下来神对先知祷告的回应,以更多千年国度时期的情形,让先知明白神对拯救最终是如何安排的。
1)63:7-64:12先知以祷告回应神对拯救的最终安排。
先知以祷告表达对神启示的顺服和接受;首先承认神是慈爱的,并不是神要百姓遭受苦难,完全是百姓顽梗悖逆而受到神的惩罚。63:10虽然如此,先知呼求神为了自己的荣耀信实、彰显他的大能,不要丢弃他们;“不管怎样,你是我们的父、我们的救赎主”。63:16、64:8先知在祷告中这样的口气,显示他对神坚定不动摇的信心,也是今日我们向神祷告的美好榜样。尤其当我们处在逆境中,对神旨意心里不明白、起疑惑的时候,就当像先知那样坚定相信神的信实可靠,牢牢抓住神的应许,就如先知祷告的:“不管怎样,你是我的神,我的主”。
2)65-66章。神以更多千年国度的荣景回应先知的呼求。
神对先知祷告的回应,显示神不但听祷告,还听得很仔细,对先知祷告中的各个方面,都作出回应;通过对将来千年国度更多荣景的启示,显示他对以色列百姓以至万国万民所存的拯救心意。这些情景和今日世界相比,实在已经是好得无比,但却仍然不是教会期待的赏赐;我们要蒙的恩典,不是这地上的生活,而是进入属天的永恒,跟随主治理这地。启20:6
(1)65:1-7确认百姓是因己罪而招致苦难的报应。
先知在祷告中承认百姓是因自己的罪而招致苦难的报应,神在回应时也首先就确定这一事实。虽然神早已愿意施恩怜悯、也整天伸手召唤,但百姓却悖逆不听,行恶拜偶像,惹神发怒;这是为何以色列在得复兴之前,需要先经过很长时间的苦难熬炼。
(2)65:8-16为“仆人”的缘故神要施恩怜悯。
提到仆人,大多会以为是指神的那位忠仆拯救者;但原文这里的仆人是多数,从内容可知乃是指那些有心悔改“寻求我的民”。65:10而且这些仆人不只是指以色列民中的虔诚人,因为他们是来自万国万民。不但如此,神更在严厉指责犹大的败坏时指出,要“杀你们,另起别名称呼他的仆人”;65:15这使我们想起耶稣凶恶园户的比喻,旧园户要被除去,葡萄园要另租给新园户,他的别名就是“教会”。太21:41
由此可知这里神所说的“仆人”,真正要指的就是教会;她虽不是忠仆,却是忠仆以流血生命的代价买赎回来的,并且从忠仆得到大使命的托付,因此被神称为是“我的仆人”。
(3)65:17-25宣示国度时期更多的美景。
今日我们从启示录,可以知道“将来世界”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继续是物质世界的千年国度,和在白色宝座审判以后才从天而降,先前天地已经过去了的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后者才是永远的境界。启22:5这里虽然也用新天新地的名称,由于仍然有死亡、有建造、有栽种、有豺狼虎豹,所以还是物质世界,时间上也只是有限的“一千年”,并非永远的。因此以赛亚在这里所谓的新天新地,其实只是指地上在主掌权下所产生的新气象;从前的事已成过去,是相对于罪权下世界已言的新世界。65:17
(4)66:1-6国度时期仍会有人行神不喜悦的事。
在新气象下,敬拜耶和华不再是宰牛杀羊,而是痛悔的心灵。虽然那时魔鬼已被关在无底坑,但地上的人罪性并未除去;因传扬赦罪救恩的时间已经过去,所以也已没有“罪得赦免”的途径。当时的社会上,仍然存在有人狂妄自大、讥笑敬畏神的这类情况;神对此并没有立即施以严厉的惩罚,但指出这些人终必蒙羞受报。66:4-6这样的人在千年国度最后,撒但再次作乱时,必然会追随撒但与神为敌而自取灭亡。启20:9本书最后也有显示这些人难免的下场,作为对当时地上列国人的警告。66:24
(5)66:7-17新气象是经过生产的劬劳而来到。
这新气象并非一日而生,乃是经过劬劳,也就是经过神以烈怒向仇敌施行报应,和以耐心对百姓教导的结果。66:15-16即使在以色列民中,也同样有对神阳奉阴违的人,他们也要受到神的惩罚。这里还以违背律法规条,暗中吃不洁之物为例,来作说明。66:17有人因此认为信徒是否也不应吃猪肉;这是忘了信徒在那时早已身体改变,不再属地,也不靠吃世间的任何食物来活命。所以先知这里提出的要求,并不是对教会说的。
(6)66:18-21神选召的最终目标则是万民归主。
神再次明确宣告他拣选召聚的目标,不只是以色列民,乃是万国万民。当初以色列民被抛散在万民中,就是神差到列国传扬神名的特殊方法;这以后列国又要将他们送回,正应验在以色列复国时的情景。66:20不但如此,神也要从他们(列国)中间取人为祭司和利未人(事奉神的人);外邦人同样可以作祭司和利未人,这一情形应当是应验在被称为君尊祭司的教会。彼前2:9
(7)66:22-24以色列在千年国度中要保持复兴的光景。
这里提到这新天新地要“长存”,原文意思是“得到建立”;而神应许以色列要同样得到建立,意思就是以色列在千年国度时期,将保持所建立的“列国中为首”地位和情况。从预言对这新的天地所作的描绘,有月朔、有安息日,说明日月照常运转;而且当时的人也还活在血气之内。这里提到“尸首”,说明在千年国度时,人还是会死亡的。
最后神还提到“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耶稣明确指出,这就是指火湖地狱。可9:48至于这里提到“观看那些违背神之人的尸首”,应当是神在那时警告人不可与神为敌的一种警戒教育方法。当时的世界,救恩已成过去,也没有圣灵作保惠師。由于是基督直接掌权统治,作为统治者,必然会对地上各国百姓有怜悯和恩典,而且也会有教育和引导,鼓励人奉公守法敬拜神。这里提到的观看地狱可怕情形,可能就是当时基督对世人教育的一种方法,以此警告人,不要轻易以身试法;至于他们是怎样出去观看的,就不是今日我们能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