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 页 | ![]() |
![]() |
讲道集 | ![]() |
![]() |
讲道集-奋兴培灵 | ![]() |
![]() |
![]() |
||||
![]() |
||||||||||||||
巴兰的路 民数记22: 12“神对巴兰说: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 彼得后书2: 15-17“他们离弃正路,就走差了,随从比珥之子巴兰的路。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他却为自己的过犯受了责备;那不能说话的驴,以人言拦阻先知的狂妄。这些人是无水的井,是狂风催逼的雾气,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存留。”
从刚才我们念的两段经文,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今天我要讲的题目一定是关于假先知巴兰的事。说得更具体一点,我要讲的是关于巴兰的路,他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这条路的危险在什么地方? 什么是教会最大的危险 当彼得写《彼得后书》时,正是罗马帝国疯狂迫害基督徒的时候,他自己也在不久后为主殉道。当教会面对这样残酷的逼迫和患难时,弟兄姊妹很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怎样胜过患难上,而忽略了对异端邪说的提防。彼得知道这些钻在教会里的假先知,给教会带来的危险,因为不易察觉,所以是更大的。它不是叫人不要信神,而是把人领向偏路而离弃神,做到逼迫做不到的事。所以彼得在给教会最后的书信里,把提防异端假先知作为劝勉的主题,必须引起我们最大的警惕和注意。 中国的教会近年来信耶稣的人增加得很快,不是百分之几,而是成倍成十倍的增长。信徒的人数是多了,但教会却面临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信仰的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对主的认识模糊不清。正因为如此,异端邪说假先知就能够到处迷惑人,总是有市场,会有人跟。即使有些弟兄姊妹能感到那些道理不对劲,但因为说不出它们错在哪里,就没有力量为真道争辩,阻止它们的传播。我想这是为什么异端邪说今日在我国教会中会如此猖獗,到处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异端邪说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比如这几年有异端到处宣扬说某某人是活基督。我想除非是这个异端的死心塌地追随者,否则很明显可以知道这个人就是假基督敌基督,是彻头彻尾的异端邪说。因为圣经明说,耶稣再来时是‘从天降临’的。(帖前4: 16) 耶稣也早已告诉我们,祂来之前必有假基督起来迷惑人,说基督在这里在那里。(太24: 23) 但是魔鬼的诡计并不仅仅只停留在明显的错谬里,假先知迷惑人的方法,也随着主来的日子近了,而越来越诡诈和隐蔽。有些异端从所宣扬的道理来看,似乎并没有很严重的错。就好像“哭重生”,开始时大家都觉得这些人心志很宝贵,只是在重生问题上认识过于极端,一定要人哭,错把个人经验当成普遍真理,把外在表现当作生命经历。但是后来各地教会不断反映,这些人所到之处不断挑起争端,不说真话,在弟兄姊妹中制造真道上的混乱,分裂教会,这才使大家渐渐明白过来,这些到处破坏教会、分裂教会的,正是圣经提醒我们应当提防的末世危险,是异端更隐蔽的表现。(提后3: 1-7) 巴兰堕落反映一条路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在想,这和今天的讲题巴兰的路又有什么关系呢?很有关系。当我们认识到异端假先知是教会最大的敌人时,我们就需要明白这条巴兰的路危险在哪里,因为这正是一条走向异端假先知的路,从细小的偏差发展到异端邪说的地步,是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的。 彼得在他的书信里清楚告诉我们,巴兰的问题是道路的问题,在这条路上不仅有巴兰,还有更多心不坚固的人,也随从他走在这条路上。这条路可怕的结局是“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存留”。(彼后2: 15-17 所以必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我们中间有人也已经走在这条路上,那么彼得的警告正是我们的当头棒喝,及早回头是唯一的出路,免得跟着巴兰走到“墨黑的幽暗”去。 巴兰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在我年轻时,每当读到记载巴兰的这些经文时,心中总有些为他鸣冤叫屈的。他到巴勒那里去不是得到神同意的吗?为什么神同意他去,却又要打发使者在路上杀他呢?他到了巴勒那里,他不是按照神临到他的话传说吗?在这些事上他有什么错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心中一大堆,可能现在在我们中间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是的,如果我们问:巴兰是什么时候开始犯罪的?我们确实不能说他去摩押王巴勒那里就是犯罪,因为神最后是同意他去的,神决不会同意犯罪。他到了巴勒那里,他按规矩筑坛献祭,所说的话也是照着神传给他的话传的,我们也不能说他犯罪。直到他为摩押王出谋策划,叫摩押女子勾引以色列民犯姦淫拜偶像,他犯罪应当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犯罪以前先有失败 但是,如果我们问: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失败的?答案就完全不同了。当他看到摩押使臣带来丰厚的卦金心动时,失败的意念已经进入他的心;不及早拒绝这样的意念,迟早要走上失败的路。当他跟着巴勒王的使臣到摩押去时,他就实际走上失败的路。在这条失败的路上若不及早回头,终必会走上犯罪的路。任何人犯罪堕落都不是突然一下子发生的,在走上犯罪的路之前,总是先有一段失败的路,只是我们常常不在乎,以为反正还不是犯罪,没有关系。当我们走在失败的路上若能及时回头,就能免去最终走上犯罪不归路的可怕结局,这就是巴兰的路带给我们的警戒和教训。 还远在巴兰犯罪之前,他看到丰厚的卦金,一个失败的意念就先进入了他的心--贪财。尽管他嘴里说:“巴勒就是将他满屋的金银给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过耶和华我神的命。”在他内心深处却已经给魔鬼留了地步。如果他能在神面前及时反省,就可以很快回头,把出于私欲钱财的迷惑从心里赶走。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没有意识到这一失败意念会带给他的危害。他以为自己没有做犯罪的事,怕什么?又不偷又不抢,是他们自己愿意送的。而且喜欢钱财也很正常,就象我国古人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嚒。 当巴勒王打发更多更尊贵的使臣第二次前来,应许给他更大的尊荣时,他再次要求神同意他前去,他心中想去的愿望已经是走向实际失败的开始。虽然他再次向神求问不能说是犯罪,但这次他是在已经明白神喜悦旨意情况下,硬向神求神不喜悦的事。很明显他是想要用自己的恩赐来换取金银尊荣,所以是向失败更近一步了。 神希望他不要去 有些弟兄姊妹会有这样的疑问,不是神明明同意他去的吗?他去有什么不对呢?神又为什么出尔反尔的在路上要杀他呢?确实神是同意了他前去的要求,但神是怎样同意的呢?刚才我们念的民数记那节经文 “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我们中文圣经译成两个‘不可’,不可去,也不可咒诅。在英文圣经里就译得比较清楚,这里的两个‘不可’在语气上并不一样。第一个是‘不要’,第二个才是‘不可’。 我想巴兰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他知道在去的问题上,神只是建议性的说‘不要去’;但在咒诅以色列民的事上,神回答是绝对的‘不可咒诅’,他知道他就是咒诅也没有用。 为什么神不两个都说不可,像我们中文翻译的那样,那不就免得巴兰犯罪了吗?如果神坚定地告诉巴兰不可以去,可能他就死了心,也不至于最后走上犯罪堕落的路了。这样想的人是因为不明白,神当初造人是按照祂自己的形像样式造的,人和世上一切被造物不同,就在于他有自由选择的意志。如果神对我们所有的要求都是命令式的,都限制得死死的,那么人自由选择的意志就成了多余的了。而且如果一切要求都是强制的命令,也无法显示人是否有乐意讨主喜悦的心。今天我们因信耶稣基督成为神的儿女,就更是如此;如果对儿女什么都是命令式的要求,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那儿女和奴仆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神造亚当时,给人有自由意志,目的是要他自愿选择听神的话、遵神的命。神造分别善恶树的目的,不是叫他吃,而是叫他不吃,以不吃来见证自己选择听神的命。如果没有这样选择的机会,又怎能知道亚当究竟愿不愿意听神的话、遵神的命呢?神今天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神不愿意强迫我们爱祂,这样的爱不是真爱,不能满足神的心。神愿意我们是经过自由意志的选择,甘心选择爱祂,这样的爱才可能不是为了利益交换,为了爱神还甘心付代价,这才是神所宝贵的。 神不禁止巴兰到摩押王那里去,是希望他能出于自愿选择不去,以神的喜悦作为他人生的第一选择,神的心因此可以得到满足。如果神硬性禁止他去,神可以禁止他人去,却不能勉强他的心不去,这不是神所要的。可以想象当巴兰第二次又去问神时,神是多么失望。神同意他去,不是表明神赞同,只是神的任凭和容忍。 要自愿选择神喜悦的路 今天在我们弟兄姊妹中,去作神明确禁止事情的人可能不多,敢于公然行事得罪神的人到底是少数。但是在拣选神喜悦不喜悦的事情上,甘心拣选神喜悦旨意的人就不那么多了。不少弟兄姊妹对犯罪是有顾忌不敢行的,但既然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且这权利也是神自己给我们的,更何况选择神不喜悦的路又不是犯罪,有些人就心安理得地选择自己喜悦的路,即使这是神不喜悦的路也不在乎。在今天社会安定高举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影响下,弟兄姊妹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作任何选择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神给我的权利!” 巴兰可能就是这样想的,神第一次没有说不可以去,只是说不要去,他以为这方面是可以有通融余地的,他可以行使他从神得到的合法权利选择“去”。所以他第二次再去问神时,他考虑的不是神喜欢不喜欢,而是神最大容忍的限度到什么地步,他的权利可以到什么范围。他认为只要照神的意思传神的话,去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像做父母的,知道自己孩子和有些人交往没有好处,但也很难下命令强制不准。有的时候你越下命令,孩子越是不听,暗中跟这些人来往。你不能跟孩子下命令说“晚上十点再不回来就不认你作儿子了”,我想你就是下了这样的命令,你也作不到。如果你的孩子到晚上十点半回来,你开不开门?作儿子的会觉得连这点自由都没有,还作什么儿子?跟人交往只要不学坏,回家迟了只要不闯祸,不就可以了吗?但是不少青年人就是在这样的‘自由权利’自我安慰中走上堕落的路。 今天不敢走神禁止的路并不难,乐意走神喜悦的路才是难的。一下子就走上犯罪堕落道路的人并不多,从心中产生失败的意念到走上失败的路,最后更落到犯罪的地步,这样的人却不在少数。巴兰的路正是要告诉我们,在犯罪之前,常是先经过一段失败的路,也就是神任凭容忍的路。 失败路上有神使者的警告 认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在还走在失败的路上,没有走上犯罪的路之前,赶紧回头,就可以免去许多犯罪的机会。不要只是想这是神给你的权利,你有权利作这样的选择,你没有错。我们从巴兰的路可以知道这条神任凭的路的危险,在这条路上有耶和华使者的刀,虽然还没有剁下来,但可以清楚看到,这里有神的愤怒和警告,不及早回头,早晚会走到犯罪堕落的路上,那时神使者的刀就真要剁下来了。 当巴兰行在这条路上时,耶和华的使者三次要杀他,结果似乎因为那头驴本事很大,把他救了。是不是这样?我想如果耶和华的使者真要杀他,这头驴的本事再大,也是躲不过耶和华刀的。要不然,这个使者怎样回去向神交差,他能说那头驴厉害,我斗不过驴,杀不了巴兰。会有这样的事吗? 使者没有杀他,因为神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要杀他,只是警告他,要让他看到自己已经走在一条多么危险的死路上。不要以为神没有说不可去就可以安心去了,再走下去不回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神才让驴三次避开使者的刀,甚至最后还开口说话,这一切都是神为了再一次挽回巴兰而作出的安排。 驴三次避开耶和华使者的刀,每次都是给巴兰一个十分重要的警告,可惜巴兰却没有从中学习功课,对照自己,悔改回头。希望我们弟兄姊妹能从巴兰的这次事迹里得到警告和鉴戒,不要像巴兰那样的下场才好。 第一警告:不走正路 我们看驴第一次躲避使者的情形,在民22:23:“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就从路上跨进田间”。巴兰便打驴,为什么要打牠?为要叫牠回转走上正路。巴兰尚且知道叫他的驴在偏离正路时要回转上正路,他就没有想想,他自己跟那头驴一样,不也是走在神任凭的路上,偏离了正路吗?他知道打驴要驴回到正路,神打发的使者站在路上阻止他,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不也就是要叫他回到正路上去吗?可惜巴兰还不如那头驴,驴还能看到使者的刀,知道这样走下去的危险,而巴兰却财迷心窍,他要驴回到正路,自己就是不想走正路,坚持走在偏路上。 我有时想,如果真的那个时候耶和华使者把巴兰杀了,恐怕还是巴兰的运气。他早晚是要被刀杀死的,与其后来死在以色列人的刀下,倒不如那时死在神的手里,当时他还只是在失败的路上,还不至于成为假先知,到“有墨黑的幽暗为他存留”的结局。 在这条神任凭的路上,有耶和华使者的刀,虽然没有剁下来,但已经足够清楚说明在这条路上,有神的愤怒而不是神的喜悦。这是一条神不喜悦的路,一条危险的路,一条会把你带到最终犯罪堕落的路,不及早回头,后果将是十分严重可怕的。 不知道今天在我们中间,有没有像巴兰这样心不坚固的人,比驴还顽梗不化,走在神任凭的路上死不回头的人?不要以为不要紧,还不到犯罪的地步。要知道‘自以为还不到犯罪的地步’正是魔鬼最恶毒的欺骗,没有人能长期保持自己在失败的路上,而不向犯罪的路滑下去的。失败的路只是一个过渡,而且只会短暂存在,要么及早悔改回头,要么就是滑向犯罪的地步。 那么什么是正路呢?对巴兰来说,正路就是耶和华说的“你不要同他们去”,它的具体内容就是拒绝贪财。我们承认面对魔鬼试探时,谁都会有软弱的时候,都可能会有失败的意念进入我们心中,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很快就拒绝这样的意念,回转到神面前来。 亲爱的弟兄姊妹,偏离正路是失败道路的开始,选择神任凭的路终必会以犯罪而告终。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些微的偏离正路,以为这是小事,神宽宏大量,不要紧。就象我们常说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我们以为只是稍微走得不那么正,其实我们已经中了魔鬼的诡计,早晚落到犯罪的地步。 第二警告:走在边缘 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要杀巴兰是“在葡萄园的窄路上,这边有墙,那边也有墙。”驴看见了就贴靠墙,将巴兰的脚挤伤了,才勉强躲了过去。(民22: 24-25) 这是神给巴兰第二个警告。他这样走在失败的路上,不仅是偏离正路,也是走在边缘,犯罪的边缘。正如我们刚才说的,失败的路不会让人一直只是失败而已,它必然会把人引到败坏犯罪的路上去。失败即使还没有到犯罪的地步,也已经到了犯罪的边缘。 什么叫走在边缘?就是在两种境界之间,很容易过到这一边,也很容易过到那一边。有些弟兄姊妹,叫他公然犯罪,他有顾虑不敢,叫他凡事讨神的喜悦又不甘心,使他最舒服的,就是能处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常说是灰色地带。黑色地带是神明确禁止的,他终究还有畏惧的心,顾忌不敢去。白色地带凡事讨神的喜悦,尊神为大,追求圣洁生活,他里面的旧人又感到不舒服、不愿意。在灰色地带,那里没有神明确的禁止,还不到犯罪的地步,在罪和非罪之间的边缘上,在两边过来过去,心安理得,十分自在。既体贴肉体,今生有享受,将来在天上即使没有赏赐,上天堂应该还不成问题。所以听到有些人说,将来在天上也不想什么赏赐,扫扫地、看看门就满足了。就好像一个学生,只要及格就够了,从来不想要一百分;我想这样的学生,不及格的可能性绝对很大。 只要求在天上看门扫地,这样的想法并不是表明他的谦虚,这只是表明他心安理得的走在边缘,以为可以停留在灰色地带,一直到见主的面。这样的人不明白天堂没有看门的,也不需要扫地的。在弟兄姊妹中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还不在少数,既不想热心爱主,追求属灵,也不敢犯罪作恶,怕下地狱不得救。他们查考圣经不是要知道怎样可以讨主的喜悦,明白了神的旨意可以遵行,他们所关心的是哪些事情不能做,免得不得救,什么是亵渎圣灵的罪,那是不能开玩笑的,其他就不那么要紧了。 有一次我讲完道后,有一个人走过来问我:不读圣经会不会不得救?我想那天我在讲道时,大概是讲到读经必要这样的内容,我告诉他:得救是因信主的缘故,不能因不读圣经就不得救。他听了就理直气壮地问我:那为什么还要读圣经?他的意思就是,只要能得救就够了,不会构成不得救的事情,又何必去作呢?他以为信了耶稣,留在灰色地带就可以了。 可是灰色地带只是暂时过渡的地方,最终不是回到白色地带,就是完全堕落到黑色地带去。不读圣经虽然不会使人不得救,但不读圣经就无法明白神的旨意,不知道什么是主喜悦的事,我们就很容易上魔鬼的当,走失败的路,这时就不再只是在灰色地带,而很可能在魔鬼欺骗下走上犯罪的路了。巴兰就是这样,他走在灰色地带还自以为得计,既跟了巴勒的使臣去,把卦金拿到手,又按照神指示的内容说话,就不能说他是犯罪得罪神。他以为他可以保持自己在边缘上,一边不得罪神,一边又讨好摩押王巴勒,今生来生的好处都得全,不滑落到任何一边。其实他正中了魔鬼的诡计,魔鬼很放心的把卦金送给他,因为魔鬼知道他只要跟了去,拿了卦金,即使他想按照神的指示说话,早晚会堕落犯罪的。魔鬼知道走在边缘的人若不及早回头,必然会落到它这一边的。 巴兰这种找边缘机会的心态,在他安排筑坛献祭时就充分表现出来。他第一次筑坛传神的话时,他想要咒诅以色列人,但神临到他的话却是对以色列人的祝福,使得巴勒王大大的不高兴。巴兰拿了人家的钱,见人家不高兴,当然也于心不安。所以当第二、第三次筑坛的时候,他就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正对着以色列民,而是找边缘、对着旷野,希望以色列民在这些地方会比较凌乱,有漏洞破口,或者神就会让他咒诅他们。(民数记24: 1)他这种心态已经显示他并不是真心想事奉神,而是怎样利用作神事工,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他事奉神不是积极想讨神的喜悦,而是怎样可以使自己得利。 弟兄姊妹,我们是不是一个走在边缘的基督徒,说你信耶稣,不大像,所作所行的跟世人一样。说你不信耶稣,你又做礼拜,表现得蛮热心。当情况不妙时,只需一跨步,就可以到世界那一边;到时机许可时,再一跨步,又可以回到神面前,反正神是慈爱的,不会拒绝我。这样的基督徒若不从这条失败的路上彻底回头,今天他可以从那边跨到这边,明天他随时可以又从这边跨到那边。他以为这样跨来跨去可以左右逢源,来世可以得永生,今生也不失百倍的好处。其实在主看来,这样的人根本无心跟从主,发展下去,难免会跟巴兰一样被丢在墨黑的幽暗里。 彼得在耶稣被抓的时候,远远的跟着耶稣,(路22: 54)为什么要远远的跟着,就是因为如果有人要抓他的话,跑起来方便一点。虽说他是跟着,但心中所想的却是随时逃跑。这样的跟随,结果一定是逃跑。所以他会三次不敢承认耶稣是他的主,这是远远跟随,走在边缘必然的结果。 今天我们跟随主,不是仅仅不做那些会使我们不得救的事情就够了,我们是要甘心拣选走在神喜悦的道路上,甘心做神所喜悦的事,不是为了怕不得救,而是为了讨主的喜悦。我们不是远远跟着主,走在边缘,做到刚像一个基督徒就够了。我们要追求一生为主而活、有见证、使主得荣耀。那些走在边缘的人,以为自己机灵聪明,哪里都不吃亏。实际上走在边缘的人很容易犯罪,因为离主远,随时都有落在魔鬼手里犯罪的可能,而且犯了罪还不自知。 保罗提醒我们:“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林前6: 12) 保罗的意思,没有益处的事情,即使没有神的禁止也是不应该去行的,只有讨神喜悦的事情才是有益处的。这一行事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很多问题,常有人问可不可以吸烟喝酒,可不可以做这做那的,这类事情似乎都够不上犯罪这么严重,但也不等于因此就可以去做,因为对人对己都是无益的,很容易走到下一步犯罪的路上。 巴兰不喜欢驴走在边缘,所以他又打驴,要牠走回正道,走在中间。可惜他也同样走在边缘却不自知,他打驴要驴走回去,神又何尝不是要借驴走在边缘,把他的脚挤伤来提醒他,借使者的刀把他打回头呢。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有没有像巴兰那样心不坚固走在边缘,还以为没有关系,是聪明圆滑的做法,这样下去,最后难免死路一条。 第三警告:走上绝路 巴兰在这条路上第三次的经历就是走到绝路,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第三次耶和华的使者“站在狭窄之处,左右都没有转折的地方。”这时那头驴知道已经无路可走,只得躺下来。可是巴兰却看不到自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危险的处境,已经走近犯罪的绝路而不自知。他从偏离正路,到走在边缘,如今更是走上绝路,神的使者是在告诉他,这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了。这是神给巴兰最后的警告。 驴看到这一点,巴兰却又一次比驴还不如,驴已经不肯再走,他却还坚持要走下去。他向驴发怒,用杖打驴,要牠起来继续走。甚至当驴开口说话,神也使巴兰的眼目明亮,看见神的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他还是不能认识自己走上绝路的危险,痛下从这条失败路上回转的决心。他只是向神说:“祢若不喜欢我去,我就转回。”(民22: 34)他的意思还是一样,除非神禁止他去,否则他是要去的。可是神不愿意把可以给人选择的喜悦,改成命令式的要求。巴兰不肯自己回转,神不勉强,但神提醒他,在传神的话时要谨慎,这是神不得已给他最低限度的警告。 从巴兰最后的表现,我们知道他是确实走上了死不回头的路,甘心充当魔鬼的工具,犯下大罪。如果他在达不到咒诅以色列民的目的时,和摩押王之间的来往到此为止,回他原地去;那么他还没有走上犯罪的路,他不过是一个失败的先知,还不至于堕落到假先知的地步。可是他拿了摩押王给他的那些金银财宝,竟死心塌地为摩押王出计谋,让摩押女子勾引以色列人犯奸淫吃祭偶像的物,使神因此咒诅以色列人,自己也一直滑到墨黑的幽暗。 属灵知识成了利己手段 可能巴兰以为他没有传错话,自己也没有和这些摩押女子犯姦淫,他只是建议而已,这些以色列民是自愿上钩犯罪的,他没有责任。同时他又可以心安理得得这笔财产,真是多高明的计谋。(民31:16)这样的计谋,确实只有巴兰想得出来,摩押王是想不出来的,因为只有巴兰有这样的知识。在巴兰的几次传话中,神有一句话一定是深深印入巴兰的脑海,神告诉他:“他未见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见以色列中有奸恶。”(民23: 21)这本来是神让他明白,为什么以色列民是不能被咒诅的,但巴兰从神这句话里却悟出了另一个道理,原来是因为神在以色列人中还没有查到罪孽,所以不肯咒诅。那么如果让以色列人犯罪,有了罪孽,神不就不用我咒诅,也自己要咒诅他们了吗?属灵的知识原应当是为造就人,帮助人灵命长进的。但巴兰却用来为自己用。没有这些属灵知识,他还犯不出这样的大罪来。 有时我发现,初信的弟兄姊妹往往向神比较有敬畏的心,常常担心会不会得罪神。信主多年,事奉主多年的人就没有这样单纯的心志,认为这也无所谓、那也不要紧,而且犯起罪来胆子特别大,这也敢做、那也敢做,把属灵的知识当作自己的财产,犯了罪还有辩解的理由,利用真理的原则迫使神听他的,满足他的要求。这样犯罪的性质特别恶劣严重,是明显的亵渎圣灵的罪,当有人问我什么是亵渎圣灵的罪时,我常用巴兰的事迹来回答。 异端假先知一直是教会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他不但破坏教会的事工,而且麻痹人的心志,使人失去儆醒敬畏的心。巴兰的路更是迷惑了许多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还自以为没有犯罪,只是些小问题不要紧。让我们常常记得,在犯罪的路之前,总是先有一段失败的路,当我们走在失败的路上能及早回头,就不至于因偏离正路,走在边缘而最终走上绝路。这就是巴兰的路带给我们的教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