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讲道集 讲道集-事奉道路  
 
 

 

牧人的心肠

路加福音15: 3-7 “耶稣就用比喻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里,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不是十只失落一只

    在路加福音十五章里记载了三个有关神盼望罪人悔改的比喻,它们的主题相同,但又各有不同教导的内容。这三个比喻反映出三一真神都有分于这拯救罪人的工作,以及三种不同的罪人和造成的原因。我在另一篇信息《失落的钱》里已有谈到,就不再重复。这里我想提出的是,耶稣在这三个比喻里,提到羊是一百只,钱是十块,儿子是两个,这些不同的数字也带给我们有宝贵的信息和教训。

    在“浪子”比喻里,一个人有两个儿子,意思是很美满。我有两个儿子,常听到人说我好福气。如果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在家里会感到孤单,或者因此就想要外出找朋友。如果有十个儿子,这个家就可能整天闹哄哄的,小儿子难免有被忽略的时候,以至他不乐意而离家。现在这个人有两个儿子,父亲又是这样慈爱,应当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样,浪子离家出走就太不应该了。

    在“失落的钱”比喻里,如果那个妇人只有两块钱,那失落一块钱就不是粗心大意的问题了。这个比喻耶稣特别提醒我们,有些罪人是因教会不在意而造成的流失。所以耶稣不是说那妇人有两块钱或一百块钱,而是十块;这样,失落一块虽不是那么多,也不是少到可以不在乎,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反省和注意。

在这个“迷羊”比喻里,是一百只羊失落一只,这和两只失落一只,或十只失落一只,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一个人只有两只羊,失落一只,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即使一个人有十只羊,失落一只的话,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也是不难发现的。但是在一百只羊和九十九只羊之间,要看出它们的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那个牧人只有十只羊,失落一只要发现是比较容易的,牧人只要稍微数一下,就能发现怎么少了一只?但现在是一百只羊,而且耶稣在比喻里,不是说等到晚上,把羊群赶回羊圈时数点后才发现,而是在旷野就立即发现的。一百只羊在旷野你无法叫它们排队报数,你要数点也无法禁止它们到处乱跑,根本无从数起。当然这不是耶稣在讲比喻时疏忽了,是有它特别用意的。

我年轻时,每当念到这一比喻,心里总会浮起一丝疑问:一般牧人都是在把羊群赶回羊圈时数一下,看有没有少;但耶稣在比喻里却清楚说,在发现少了一只以后,是把九十九只撇在旷野,表明当时牧人还在野地牧放这群羊。我常想,这个牧人怎么能够在旷野时就发现失落一只?当这些羊都到处乱跑的时候,他怎么能看出一百只羊和九十九只的区别?

当我深入思想的时候,神给我看到,这正是耶稣在这比喻里要我们明白的一个重要信息。如果这个牧人不是对羊群的光景随时都了如指掌,全副心思在羊群身上,对羊群是认真下工夫的,他要在旷野就发现少了一只,这确实是不可能的。箴言27: 23也是这样的要求:“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

    通常我们得到的概念,放羊是小孩轻松的工作,只要让羊自己到处乱跑找草吃就可以了,自己或吹笛逍遥,或找一个凉快的地方睡觉,到黄昏把羊召聚起来,赶回去就是。这样的牧人,当然是绝对不会发现一百只里少了一只,甚至十只里面少一只也不见得能发现。一个糊涂不负责任的牧人,就是把羊赶回羊圈,也不一定天天数点,等到发现少一只,恐怕已经不知走失多少天,再要想把失迷的羊找回来就太迟了。

要按名认识每只羊

    所以这比喻里的牧人,不是我概念里的那种让羊放任自流,自己则逍遥自在的小牧童;这类牧人在教会里不是没有,但不是耶稣在这比喻里说的牧人。耶稣在这比喻里让我们看到的这位牧人,一方面是表明他自己来寻找罪人不辞艰险,另一方面我相信也是提醒我们每个事奉神的人,应当怎样作一个真正忠心的牧人。

    这个牧人有一百只羊,他不可能为了怕少一只而不停地数点;当羊乱跑的时候,他就是要数也数不了。他更不能为了怕羊丢失,就辖制羊的行动,这就失去放羊的意义。从他能在一百只羊失去一只时,及时发现,表明他对羊群的爱护不是一般的,不是小牧童那类放任羊自流而自己睡觉的。他需要随时关心每一只羊的光景和需要,全心全意在每只羊的身上,一刻工夫都不离开羊的。就像耶稣是按着名叫自己的羊,(约10: 3)不是认识一群羊,而是对每只羊逐个认识。牧人要在一百只羊失落一只时,及时发现也必须如此,要记住每只羊的个性,熟悉他们各不相同的特点,然后才能针对它们不同的特性,随时按照他们的需要照顾关怀。

    当牧人有一百只羊,即使对每只羊轮流看一下,也需要不少时间,所以他能及时发现有一只羊失落了,一定是在注意的时候,根据不同羊只情况,作有针对性的留意照看。这不是把羊群分等级,而是表现出应有的牧养智慧。牧人对每只羊的爱是相同的,但因为每只羊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关怀爱护时,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关怀和方法。

    今天我们在牧养教会时,往往需要牧养的信徒上百上千,如果没有牧养的智慧,我们再努力拼命也是忙不过来的。我们对每个弟兄姊妹是应当一视同仁,同样关爱的,但这不等于要求我们用平均主义的方法,人人同样对待。既然耶稣教导我们要按着名认识每只羊,就是承认每只羊有自己的名,有不同的地方;在牧养时,就需要作针对性的关怀帮助,对软弱的和在需要中的弟兄姊妹,需要作出更多的关怀。

    我想这个牧人就是如此的,他知道这一百只羊中哪几只是比较顽皮不听话的、比较愚昧无知的、比较幼嫩娇弱的、正在病痛中的,这些羊需要更多留意,特别关怀。这只失迷的羊可能正属于这一类,牧人知道它的弱点是喜欢乱走,就随时多加注意它在不在,一旦发现它不见了,就能及时知道它失落了。所以我想这个牧人能及时发现失落一只,不是因为他数点全体的羊,发现只有九十九只;而是他找这只喜欢乱走的羊,当找不到了,他马上知道它失落了。

    如果牧人只是不断数点羊群的数目,那不过是任务观点,就怕少了一只交不了帐。只要数量不少,羊病了、饿了、受伤了都不去管它。如果只有十只羊,用数点的方法还行得通,每数一遍也用不了很多时间,少一只很快就能发现。现在耶稣说是一百只羊,表明祂并不要我们用数点的方法,只关心计算数字。那么不数点怎么能知道少了一只呢?这不是数点出来的,是逐个关怀注意出来的,这只在不在?那只在不在?对每只羊的特性充分掌握,对容易不在的羊加倍留意,是按着名的认识关怀,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整个羊群的各种情况,还不只是少一只的问题。

    当小孩子和瞎子要到耶稣那里来的时候,门徒和众人就阻止他们,因为在门徒看来,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人。如果当时有一个重要人物要见耶稣,即使耶稣再忙,门徒也一定会过来跟耶稣说,有这么一位知名人士要见祢呢!但对耶稣来说,祂愿意接见尼哥底母,祂更乐意接见孩子和瞎子。而且耶稣更清楚知道,这些人要见祂是为了什么需要;那些孩子现在正需要祝福,(太19: 13-14)那两个瞎子现在正需要能看见,(太20: 30-31)尼哥底母现在正需要得重生。(约37)耶稣就是这样对每只羊都同样关心,但又对每只羊有不同的关怀内容,因为祂清楚知道他们各不相同的需要。

牧人不是牧业商人

    耶稣在这个比喻里向我们提出对牧人的要求,就是要全心全意在羊群身上。我们做教会事工必须全心全意在信徒身上,耶稣对彼得爱祂的要求就是牧养祂的羊。(约21: 15-17)这话人人都懂、都会说,但实际上我们却常常并不是真的如此认识。有些弟兄姊妹在事奉工作上确实很努力勤劳,但实际所作的,却跟羊群关系不大。

    有一次一位姊妹跟我说起,她已有很久没有见到他们教会的负责弟兄了。我当时觉得奇怪,那位弟兄并不是偷懒不作工的人,怎么会见不到呢?后来我碰到那位弟兄,问他近来忙些什么,他告诉我,他确实已有一段日子没有上讲台,也很少看望弟兄姊妹。但他现在是忙于神国度的扩展,代表教会外出开会,再加上他需要提升自己的程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正在进修神学。何况他们的教会也因他到处开会联络,知名度得到提升,得以和国际接轨。

    听他这一席话,我心中久久不得平静。像这位弟兄的看法和想法,在今天我们国内教会的负责弟兄姊妹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在人看来,这些多年事奉主的教会负责人并不是不爱主、不作主工,也没有贪爱世界、离开事奉的道路;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以神的国度代替了教会羊群。这两者之间本来应当是一致的,但落实到具体事工上时,应当承认还是有不同重点和内容的。当他们忙于神国度的扩展时,可能和教会及信徒并无直接关系。就好像理论上应当是国富民强的,但在一个不正常的国家里,是会出现国富民穷之现象的。今天的教会可能也是这样,整体教会事工好像很兴盛热闹,在强健起来,但弟兄姊妹的灵命却幼稚瘦弱得不相称。羊群的饥饿是因为没有神话语的供应,他们因得不到牧人全心的关怀牧养而灵命枯干。

    我不是在这里要责怪那位负责弟兄,他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他并不一定喜欢参加这些会议,也为疲于奔命而烦恼,但接到通知他需要代表他所在地区去参加会议时,如果不去,又怕因此失去自己的代表性,给别人趁机替代,候补的人有的是。何况来召开全国性会议的,专业性会议的,又都是教会中具有影响的世界级人物;尽管会议主题各有不同,但被召集的总是各地教会中有点影响的负责同工,总是这些人。虽然这类会议提出的策略方法一大堆,但很少有能直接关怀到羊群灵命需要的。

    我绝对不是反对这类会议,我自己也有参加,问题是我们必须清楚,自己从神所得的呼召和托付是什么。确实有人是蒙神呼召以召开这类会议为职责,以作会议讲员为事奉的,但我相信那应当为数并不很多。就以那位弟兄来说,偶尔开几次会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各种名目的会议实在是多;记得有一次听一位主内长者说:现在正是“伟大的会议时代!”以至不少弟兄姊妹也误以为,越是高级的教会领袖,就越是要以开会为使命;还以为能不断去各处开会,正是提升教会事工的行为,提升自己事奉的作用。实际是羊群失去了应得的牧养权利,教会负责同工则心安理得地把羊群撇在了一边。

    如果神给他的呼召是宣教,那情况是会不同,他应当以普世宣教为己任,心怀神国度,放眼全世界。但他向来的托付是牧养羊群,那就应当像耶稣在这一比喻里说的牧人,全心全意在羊群身上,要按着名认识关怀每只羊。或者有人会说,难道神不能给他新的呼召,要他从原先的牧养事奉改作普世宣教吗?当然有这个可能,但问题是现在中国家庭教会里,像他这样情况不是个别的,我无法相信神会一下子,让这么多各地教会的负责同工,都转到普世差传去,同时又仍然在本教会占着负责同工的职责。

    在外人看来,他们不一样是在教会范围内作教会工作吗?但按神的呼召来说,他们可能已经不再是牧人,只是一个搞牧业的商人;羊群在他心里已经不再是服侍对象,而只是自己手中的筹码本钱。一个忠心的牧人是应当和羊群休戚相关、须臾不离、出入与共,全副心思在羊群身上的。当然神能另外兴起牧人来喂养祂的羊群,但不能因此就为擅离职守的牧人开脱责任。我们知道神对这类牧人的深恶痛绝。(赛56: 9-12;结34: 1-10

把九十九只撇在旷野

    在这个比喻里还有一个也是似乎反常的地方,就是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我年轻时每逢念到这里时,又总是想,如果这九十九只乱跑跑掉了怎么办?不是得不偿失吗?

    有一次我跟一些青年人讲到这个内容,我问他们:如果你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你会怎样作?几乎所有的青年人都说:“一定是先把那九十九只带到羊圈里安置好,然后再去找那迷失的羊。”我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但耶稣在比喻里却十分肯定的说,应当是一发现就立即去找,把那九十九只撇在旷野的。按人之常情,一百只羊失去一只,尽管我们心疼这只失迷的羊,舍不得,但终究九十九只比那一只要紧得多。如果把九十九只撇在旷野,结果那只失迷的羊还不一定能找到,那九十九只倒可能会有更多走失的;那不是顾此失彼,损失更大吗?所以先把这九十九只送回羊圈去关好,再去找那只迷失的羊,这样才合情合理。

    可是弟兄姊妹,耶稣在这里是用比喻说出神的心意,教导我们怎样照看祂的羊群,不是在介绍生活经验和常识,告诉人牧羊的最好方法。真有人是放羊的,失落一只的话,他如果先把那九十九只关好了再去找那只迷羊,他绝对不是违背神旨意,不听耶稣的话。但是当用这比喻在我们事奉工作上时,就有它特别的要求,应当按耶稣说的去做。

立即关怀在需要中的

    耶稣的意思就是:在牧养教会时,应当立即关怀那正需要关怀的信徒,这是耶稣在这比喻里要我们学的另一个功课。我们在事奉中常会比较喜欢和那些追求长进的,属灵爱主的来往,因为有较多共同的语言,也容易看到工作的果效,反正都一样是作主的工作。但耶稣要我们更多关心的,却是那失迷的羊,是那些在急难中的、心灵忧伤的、冷淡退后的、灵性软弱的、在病痛中的、被人看不起的,在人看是无用的,甚至是我们讨厌的。

    凡在教会事奉的弟兄姊妹都有同感,信徒增加得快,同工增加得慢,以至事工越来越忙,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对每个弟兄姊妹都照顾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把那九十九只暂时放开一下,更多帮助正在需要中的那只迷羊,正是主教导我们事奉时的智慧法则。可能有人会想,这是不是不公平,那九十九只老是被撇在一边不是吃亏了?神不是把我们分成你是属九十九只的,你是属那一只的,这样就确实不公平了。如今按神的教导,我们都可能会有需要的时候,这时你就是那立即需要关怀的那只了,所以实际上还是人人都有同等机会的。

    多年前有一次我走在路上,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当时是冬天,孩子穿着很厚的衣服,走的时候摇摇晃晃的。这位母亲一只手搀着孩子,另一只手拿着一包饼干,应当是刚买的。忽然我看见那个孩子不当心摔倒了,这位母亲试着用那只搀他的手用力拉住他,但没有成功,孩子还是跌了下去。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这位母亲毫不犹豫的,好像根本就没有经过什么思考,把另外那只手中拿着的饼干往地上一丢,马上用两只手去把孩子抱了起来;一面继续往前走,一面心疼地搂住孩子问摔痛了没有。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好像把那包饼干全都忘了。

    当我看到这一幕情景时,我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哎呀,这包饼干这下要给摔碎了!当时在旁边看到的人,恐怕很多都像我这样的想法,好像还有一个人在那位母亲抱了孩子往前走的时候,好心地在一旁提醒说:嗨,饼干!那是在六十年代初期,自然灾害以后不久,饼干还是属于高档商品,所以大家很自然地会为这包饼干感到心疼。可是这位母亲紧紧搂着孩子,连头也不回就走了。

    我相信没有人会说孩子摔倒不要紧,我们只是觉得这个孩子穿了这么多衣服,又不是从高处摔下来,只是滑了一下,不应该会摔痛。大家注意的倒是那包饼干,那是刚买来的,一下子摔到地上全都碎了,多可惜。即使孩子滑倒在地上,完全可以先把这包饼干轻轻放下,然后再把孩子抱起来,那也来得及啊!我们会这样想,因为我们不是母亲,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合情合理,但不是出于一个母亲的心。

    当孩子滑倒的时候,这位母亲的心思全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她把这包饼干立即从手中摔掉,根本就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当她感到她的孩子需要她另一只手的帮助时,她毫不犹豫地就把那只手中的东西丢开了。因为她是母亲,她心中只想到,这时她的孩子需要她两只手的帮助,没有比孩子的需要更要紧了。

一位母亲的见证

    有一次我在一位相熟的姊妹家,听她谈到主对她家的恩典说不完。她有八个孩子,现在都长大成人,而且都成家有了孩子。但当这位姊妹年轻的时候,八个孩子都还小,家里负担重,生活很艰苦。白天他们夫妇一早出去打工,这八个孩子被关在家里,根本没有人管,在桌上放些馒头这类东西,由他们自己找来吃。每天放工后,她赶紧回家,看到孩子一个个都已经饿得发慌,就等她回家做饭给他们吃;她虽然心疼,但为生活而奋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有一天她下班回家,看到最小的儿子躺在地上,哭得已经精疲力尽,嘴里还拼命在叫妈妈、妈妈。她一摸孩子全身滚烫的,她什么都顾不上,抱起小儿子就往医院跑,去看急诊。这时那另外七个孩子都来拉着她要饭吃,但她这时心里就只有这个小儿子,虽然她也爱那七个孩子,但在她头脑里只能暂时把他们撇在一边不管了。她心里只有一个意念:小儿子正在发烧,正需要她的爱和关怀,把他抱去看急诊。

    等到看完病,孩子打了针吃完药,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在她回家的路上,才想到家里还有七个孩子饿了一整天,都还没有吃饭呢!等她到家时,看到那七个孩子已经一个个东倒西歪的,这里一个,那里一个,都睡着了。

    这位姊妹告诉我这件事情,原只是见证她年轻的时候家里困难的情形,和现在神怎样恩待她全家,为此而感恩。但是当她在说这一经历时,我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主耶稣会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从耶稣的口气,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我一直不明白,就是因为我没有母亲的爱,没有真正牧人的心肠。这是只有慈母心肠才能懂得的道理。

    当我想到这里,我就故意再进一步问这位姊妹,希望这位作母亲的能说出更多母亲的心声:孩子发高烧又不是什么致命的病,一般说来,小孩子容易发高烧,但退热也快。那七个孩子都已经饿了一整天了,你不能先烧饭,把那七个孩子安顿好,让他们先吃饱了,然后再抱小儿子去看医生,不是更好吗?他的病应当还不至于严重到差不了半个钟点、一个钟点吧?她听了不禁笑起来说,我当时哪里能想得那么周到啊!我脑子里就只有这个小儿子,其它什么都想不到了。

弟兄姊妹,究竟是我的建议对还是她对?我这样的建议似乎是考虑得很周全,可以说是客观冷静、合情合理,但不是一个母亲的想法。我相信没有人能否认,在这位母亲的做法里,给我们看见的是母爱的伟大。或许我们确实能想出更周全的方法,但是在这个冷静思考里面,并没有对这个孩子的爱,所反映出来的,只是理性周密的思考。这位姊妹不是不爱她另外七个孩子,但是从她爱的本能,这个时候在她心里只有那个小儿子;现在小儿子正在危难中,需要她立即的爱和帮助。这也正是耶稣在这比喻里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为什么撇下九十九只,去找那迷失的羊,是理所当然的。

                                           前辈留下美好脚踪

    历史上的主内前辈,福音先锋,那一个不是撇下了自己手中的九十九只,为要关怀那只迷羊的呢?如果都把自己手中九十九只考虑得十分周全,又有谁会愿意把福音传到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呢?如果都存着患得患失的心,我想是没有人会愿意放下已在手中的九十九只,去寻找那只还不一定能找到的迷羊的。

    两百年前来中国的许多宣教士,他们不是不知道当时中国生活条件的艰难,卫生设备的落后,自大排外的民风。他们要作教会事工,在他们本国并不是没有机会,何必一定要来中国呢?在人看他们不正是那种把九十九只撇在旷野的人吗?按人的逻辑,他们是一群最没有头脑,最笨的人。难怪很多热心传福音的人被人看成是神经不正常、是疯子。他们的主在世的时候,不就是被人看成是疯了的吗?(约10: 20)可是若不是有这些不顾九十九只的疯子,福音又怎么能传到中国,给我们这些失落的羊呢?

    我很喜欢看有关宣教士的传记,我发现凡来中国传福音的宣教士,即使他们自己最后没有死在中国,也一定有他的家人死在中国。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宣教士的家庭,是没有人死在中国的。他们为了寻找我们这些没有价值的迷羊,确确实实把自己那九十九只撇下了;他们这样做,在人看是不合常情的,但他们却正是遵循主的教导,跟着好牧人脚踪行的人。

    今天正是我们牧养群羊的时候,我们又是怎样在牧养的呢?可能我们比我们的前辈有知识有见识,更聪明更理性,像我们前辈那样撇下已在手中的九十九只,去寻找还不一定能找到的那只迷羊,那不是太落伍、不合时代潮流的傻瓜疯子吗?但他们的想法却和耶稣的想法是一样的。

    亲爱的弟兄姊妹,但愿耶稣这个比喻能成为我们事奉中的借鉴和指针,使我们都能真正把全副心思放在羊群身上,按着名认识关怀每一只羊,一心一意在需要中的迷羊身上。我相信我们这样劳苦必蒙主记念,天上要为羊群从我们的事奉得供应而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