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 页 | ![]() |
![]() |
专题集 | ![]() |
![]() |
![]() |
|||
![]() |
||||||||||
保守我的法則,好像保守眼中的瞳人。箴7:2 在我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中,你最不願失去的是哪一種感官?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會選擇視覺。失去任何感官都是痛苦的事,但失去視覺造成的後果,使 人想起來也會不寒而慄。因此我相信,每個人在對待自己眼中的瞳人上,都會不遺餘力地珍惜和保護。神願意我們對待祂的法則(聖經的教導)正如對待自己眼中的瞳人那樣。 蛀、防霉,也要作好充分調查研究,必要時可以為這些古董的真實性據理力爭,以免失去它們應有的價值。然而這些古董雖然有它的歷史和經濟價值,在實用價值上,卻沒有 多大的意義。 從而作出合宜的選擇和回應。 行事的準則(提后3:16-17),是我們靈命的糧食(耶15:16),是我們道路的指南(詩119:105),是要求我們平生誦讀、須臾不離的(申17:19)。 毫不感到它的內容,對我們的思想生活,有什麼實際的要求和意義。這正是今日有些神學研究可悲的地方,那些研究者可以成為聖經的捍衛者、解釋者、証明者,但卻不想作神 話語的信靠者、領受者、遵行者。 順從遵行的要求。(撒上15:22)在客觀和中立的藉口下,把神的絕對真理,降低到與相對真理等同,有待人的鑑定和證實,而不是用信心來接受(來11:6)。 海外前去培訓作老師的,由於自己對聖經只是如古董般的鑑賞珍惜,把認真全心要遵行聖經裏一切教導的態度,看作是頑固落伍,愚昧幼稚的表現。如果經過這樣老師的指點, 那些天真幼稚的學員,難免會從把神的話如眼中瞳人來保守,轉化為如古董來保護了。這將對未來的中國教會,帶來何等危險深刻的影響!
但我又總擔心,這樣的人在受感之後,能否真有所行動。最使我心中得安慰的,是有一次講完道後,有一位弟兄走過來,握住我的手說:現在我知道該怎樣行了。他說出了我們 講道應有的目的和希望。
而是如瞳人實用,也難免會使自己,淪為與法利賽人同類。(太23:2-4) 甚願聖經的教導,再一次提醒我們,保守祂的話,不是好像古董,而是好像眼中的瞳人。 (冩於2002年3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