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会当前面临的危机 陈敏澜
最近在中国大陆一个多月,到好几个地方查经培训,都是已经一年或更长时间未去的。一路所见所闻,感到家庭教会目前的光景,正在不断发生变化;表面看似乎比前热闹许多,其实只是活动能量增大,事工名称增多,财富设备增加,神学知识增长,自我表现增强。而那些应当增长的得救人数、信徒灵命则增长不多,甚至有倒退的迹象;过去每年能有上千人受洗的,现在能有两、三百,就已经算很好了。这种情况在越大型富裕,对外联络频繁的教会,表现得也越明显。倒是在比较偏僻落后的地区,不起眼的小型教会里,还基本不受这些潮流的影响;同工们仍然默默勤恳事奉,保持对纯正信仰的持守,对圣经真道的渴慕,以羊群的需要为念。因此我这里提到“家庭教会面对的危机”,主要存在于前一类的教会中。
我首先去的地点是J市,那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家庭教会,同工们大多是我认识多年,看他们成长的。我去以后,发现有几个同工没有出现,一问之下,说是因为有经济问题被停工了;其中有一个还因为有生活问题,连牧师的职称都被革除了。在我接下来去的几个地方,也都听到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都是关系到同工道德素质的问题。这使我感到今日家庭教会的同工队伍里,这类情况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反映出普遍对道德观念的淡漠和不在乎。
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虽然有社会因素,但我们更应首先从自身作出反省。对我们来说,任何道德品质的堕落,都不只是行为上的失败,更是生命上的失败,反映我们生命的实际光景;而造成我们灵命失败的原因,总是和教会内存在的问题,以及个人属灵的光景直接有关,这才是我们首先需要反省悔改的地方。
下面提出的几方面情形,应当都是今日教会中的一些实际情况,直接影响教会同工的道德素质观念。
1、把得救稳固性的片面私意理解,当做犯罪保险箱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预定论神学观在家庭教会年轻一代同工中受到普遍欢迎,但大多都并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掌握,只经过短期学习,片面理解,就乱加应用,肆意发挥;把对得救稳固性的强调,变成类似“犯罪保险箱”的观念。这类“自以为得救”了就不能再不得救的道理,使那些既想上天堂,又想继续活在罪中的人趋之若鹜;以为一样信耶稣,当然选择这样的“神学”来相信,一旦取得“得救”的地位,就可以恣意妄为。这种对神预定权能的片面私意理解,违背圣经教导的一贯真理原则,是不言而喻的。
大多家庭教会同工应当还不至于会荒谬到“渴想犯罪”的地步,但“一切预定“的观念,却无形中渐渐影响到他们对道德素质要求的操守,解除自己对肉体私欲败坏警惕的心防。我们在信主后,都不断经历“两律交战”的生命实际;罗7:22-23当顺从神的律得胜,就帮助我们的生命长进老练,当犯罪的律得胜,就使我们生命受亏损,陷入失败软弱之中。往往在面对感情物质的诱惑时,得胜还是失败,全在一念之间;如果平时在观念上放松对罪恶的警惕和心防,就必然缺乏坚定胜过的意志,在两律交战中,失败的意念就会占上风,取得胜利。我想这正是今日这些家庭教会同工在钱财女色诱惑面前“倒下”的关键原因。
2、世俗的教会观把事奉心志变成雇工心态,工作和生活之间没有关联。约10:13
西方社会的市场管理体制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因此西方教会常有借鉴一些社会上的成功经验和策略,使教会行政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虽然这一方法有它正面的作用,但也容易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对教会的认识,带上浓厚的世俗观念和商业色彩,以至教会公司化,事工职业化,工人雇佣化。
家庭教会在接受西方教会的帮助和教导时,也接受了这样的教会观;但主要只是观念上的接受,缺乏管理上的实际仿效。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该建立的行政规章制度并没有学会,观念上却已经把教会当做一间公司;因此事奉也不再是出于奉献心志,只是一种职业选择。受最大影响的,就是年轻一代的教牧同工,失去牧人心志,存着雇工心态;所谓神学装备,只是接受职业训练,是提供进入宗教专业圈的进阶。圣职按立就如取得专业执照,成了从事教会工作的资格保证。
由于是雇工,在观念上就会存着一般公司雇员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分属两条互不相关的线;公司要求员工的,只是要把工作做好,至于生活问题,那是个人私事,公司并不过问。因此即使生活腐败的人,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仍然可以是老板满意的“好员工”。当一个事奉神的工人,存着这样的雇工心态,难免在无形中会存着事奉和个人生活是互不关联两回事的观念;即使生活上失败,也常能从“工作上没有失败”得到宽慰辩解,缺乏强烈自责的罪恶感。多少年轻一代工人,就是在这样错谬的教会观影响下,失去竭力抵挡罪恶的心志和力量,以为只要事奉工作做好,就可在神前交账;其实是被魔鬼欺骗,从对自己放任,以至在神面前放肆,直到失败堕落“倒下”,真是多么可惜的事。
3、不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为工人生活腐败堕落开启方便之门。
前面已经提到,家庭教会在接受西方教会观的影响中,只接受了教会商业化的观念,没有按照西方教会的模式,把教会行政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多家庭教会都缺乏健全透明的财务监督制度。西方教会在财务制度方面,基本都有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营私舞弊的情形,至少在一般情况下,要想弄虚作假、公私不分就不那么方便,是能起到一定监督作用的。
家庭教会由于过去长期处在受压制的环境,一直没有建立财务监督机制的做法,因为根本不存在财务收入的问题;不但是因为过去环境不许可收奉献,也是因为没有必要,聚会是在家里,同工都是义工,即使有零星少量的开支需要,也都是同工们自己掏腰包解决。但现在家庭教会这方面的情形已有很大改变,不但在富裕地区的教会有钜大数目的奉献收入,即使一般小教会,随着信徒经济条件的普遍改善,奉献收入也相当可观。虽然一般都有简单的财务制度,但在支配监督的透明度上,仍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本来这正是可以向西方教会行政管理体制学习的内容,但不少教会负责同工却不很想这样做;借口是处境特殊,不能留记录,说到底就是只能是一笔糊涂账。而且在中国文化观念里,对财务监督,账目要求太清楚,好像是对负责同工不尊重不信任,面子上过不去。
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家庭教会的财务监督机制,一直处在不够完善的状况下。如果教会里大权在握的同工是忠心的,那还问题不大;但随着同工队伍的日趋复杂,和日渐增多的财政收入,当诱惑超越人能胜过的限度时,就为贪污腐败行为提供方便之门。那些失败倒下的同工,几乎都是从糊涂账到钱财上失败,以至生活腐化的。
据说中国政府已有向家庭教会提出“五进五化”的要求,也已经在一些地区试行实施,其中就有“财务公开化”这条。当然教会财务即使政府不来直接干预,也不能容许人在任何借口下,达到个人贪心不受监督的目的。但我更担心的是,一旦家庭教会个别因财务不透明而造成的腐败事例被揭露出来,就会造成社会对家庭教会持负面印象;使神的名蒙羞受辱,家庭教会被人否定唾弃,甚至被迫在社会监督下进行重组整编,不但有社会舆论支持,就是在信徒中,也能赢得不少赞同的声音。到时究竟是谁拆毁了家庭教会?我想不必去责怪别人,应当先从自己反省起。
4、长期忙碌于接受神学教育,忘记圣经还有“禁戒肉体私欲”这类教导。彼前2:11
神学教育宗旨是配合作教会工作的专业性需要,即使是和圣经有关的课程,也着重在教义和知识层面的介绍,都是正面教育的讲解,缺乏对学员“禁戒肉体情欲”这类鉴戒性内容的提醒。但这方面的真理信息却是我们灵命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导,也是只有直接从圣经的相关经文才能得到的内容。因此当一个同工长时期忙碌于神学学习,难免会忽略自己个人的灵修时间,对圣经的直接内容渐渐生疏;像“要治死肉体污秽”这类教导,因不属于神学教育课程范围,就会从学员印象中模糊淡出,放松对肉体败坏的警惕。这样的同工在面对试探诱惑时,会轻易失败跌倒,也就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了。
就以我这次去的J市为例,那个因犯淫乱和贪污而被革除牧职的同工,早已被按立为牧师,也正在继续深造读他的神学博士学位。我认识他已经有二十年以上,原感到他为人还算是比较规矩的,对他会犯出这么严重罪行,确实感到有些意外和失望;可能真是因为“神学”读得太多太久,满脑子神学思想,以至麻痹了对自己肉体私欲的警惕,解除了抵挡罪恶的心防,忘记圣经关于“攻克己身、约束己心、治死旧人”这类教导。魔鬼知道得很清楚,当他的观念里有了犯罪保险箱和事奉职业化的心态时,也就失去忠心事奉的心志;在面对试探诱惑时,即使有满脑子的神学知识,也并不能帮助他胜过自己肉体情欲的败坏。
5、面对充斥色情暴力的社会潮流,更当郑重持守真道,以免随流失去。来2:1
当家庭教会在上述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对道德品质的观念越来越淡漠薄弱的同时,社会潮流在这方面的试探诱惑,却一浪高过一浪地侵袭过来。纵观今日社会的生活模式和观念,自诩多元化丰富多彩,但这“多彩”却充斥着低级庸俗趣味,满了色情暴力的色彩;似乎是给人性有更大自由,更多开放,其实只是人的罪性趁机大肆活动,道德规范声音受到压制,传统伦理价值遭到否定,都被斥之为逆时代潮流而行的迂腐之辞。在这类道理的不停灌输教诲下,人的观念难免被“强迫洗脑”,渐渐对色情暴力的行为见怪不怪,视为正常,心生艳羡,以至是非颠倒,以光为暗,以臭为香。
教会是世上的光和盐,正应当在这样的时候,借持守真道的表现,在生活行为上作出分别为圣的见证,发出基督馨香之气;我们有圣经明文的教导,有明确的是非香臭标准,虽然我们无权干预禁止社会潮流的观念,但至少应当旗帜鲜明地表达正确的香臭立场。作为教牧同工,更应当教导信徒持守正道,在社会潮流侵袭下不致迷失方向;一面自己以身作则,谨慎自守,才能够在这世俗潮流中,不至于随流而去。来2:1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教会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世俗道德风尚的日益“开放”,家庭教会同工要胜过这些试探诱惑,也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自己缺乏道德品质的观念,抵挡罪恶的心志越来越薄弱,而且还振振有词作自我肯定的辩解,恐怕“倒下”的同工只会越来越多,又怎么能带领信徒一同在这世上起到光盐的作用呢?
其实在家庭教会里看到这些情况的人并不是没有,只是看到有些情况已经在教会形成强大而复杂的气候,牵涉很多方面的利益;自知人微言轻,只能听之任之,但求洁身自保。有些人则还试图粉刷太平,以“时代不同”为借口,公然按照雇工标准,使教牧同工的工作成绩和生活表现脱钩,以此“保护”工人即使道德品质有问题也可以不至“倒下”。
希望这些内容能引起更多弟兄姊妹对中国家庭教会的关心和代祷。求神使今日家庭教会所面临的这些危机,能成为转机,经过反省悔改,从偏离正道的道理和观念里回转,坚定自己事奉的心志。同时海外的教会和同工也应当认真反省,我们去中国从事福音事工究竟作了些什么?我们去作的事工,是真为帮助中国教会的成长,还是为要达到自己事工的成功?应当看到家庭教会面临的这些危机,基本都脱离不了从海外所施加的影响。不但如此,家庭教会面临的这些危机,在海外教会和同工中间,也并非完全没有类似的情况和心态存在,我们也同样需要作出反省和调整。
(2016年元旦)
|